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楼主: 蒲实

呼吁和建议:户县申(报)办西北地区“眉户”戏曲演唱(大赛)艺术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 16: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曲子?该淘汰的就要淘汰,不然社会还怎么进步?
发表于 2010-1-12 16: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中国的科技部发达?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到这个什么曲子上了。
发表于 2010-2-19 17: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丝路之源被拐到了河南,杜康美酒被卖到了襄樊, 秦腔总馆被建在了陇甘,炎帝家乡马上就要南迁,茶马古道被落户到云南,走西口走到了陕西的东边;无人知西凤酒是茅台的祖先,无人晓自贡市与陕商有缘,康定情歌原版是咱老陕, 茶马道首条是紫阳到边关,陕商贩运繁荣秦淮河两岸,商帮历史陕商是始祖根源;陕商文化拥有两千多年,帝都商帮足迹遍布人间,现如今痛惜咱家眉户的资源,流落他乡真有点对不住祖先……”
发表于 2010-2-19 17: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丝路之源被拐到了河南,杜康美酒被卖到了襄樊, 秦腔总馆被建在了陇甘,炎帝家乡马上就要南迁,茶马古道被落户到云南,走西口走到了陕西的东边;无人知西凤酒是茅台的祖先,无人晓自贡市与陕商有缘,康定情歌原版是咱老陕, 茶马道首条是紫阳到边关,陕商贩运繁荣秦淮河两岸,商帮历史陕商是始祖根源;陕商文化拥有两千多年,帝都商帮足迹遍布人间,现如今痛惜咱家眉户的资源,流落他乡真有点对不住祖先……”
发表于 2010-2-19 17: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丝路之源被拐到了河南,杜康美酒被卖到了襄樊, 秦腔总馆被建在了陇甘,炎帝家乡马上就要南迁,茶马古道被落户到云南,走西口走到了陕西的东边;无人知西凤酒是茅台的祖先,无人晓自贡市与陕商有缘,康定情歌原版是咱老陕, 茶马道首条是紫阳到边关,陕商贩运繁荣秦淮河两岸,商帮历史陕商是始祖根源;陕商文化拥有两千多年,帝都商帮足迹遍布人间,现如今痛惜咱家眉户的资源,流落他乡真有点对不住祖先……”
发表于 2010-2-19 17: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丝路之源被拐到了河南,杜康美酒被卖到了襄樊, 秦腔总馆被建在了陇甘,炎帝家乡马上就要南迁,茶马古道被落户到云南,走西口走到了陕西的东边;无人知西凤酒是茅台的祖先,无人晓自贡市与陕商有缘,康定情歌原版是咱老陕, 茶马道首条是紫阳到边关,陕商贩运繁荣秦淮河两岸,商帮历史陕商是始祖根源;陕商文化拥有两千多年,帝都商帮足迹遍布人间,现如今痛惜咱家眉户的资源,流落他乡真有点对不住祖先……”
发表于 2010-2-19 17: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丝路之源被拐到了河南,杜康美酒被卖到了襄樊, 秦腔总馆被建在了陇甘,炎帝家乡马上就要南迁,茶马古道被落户到云南,走西口走到了陕西的东边;无人知西凤酒是茅台的祖先,无人晓自贡市与陕商有缘,康定情歌原版是咱老陕, 茶马道首条是紫阳到边关,陕商贩运繁荣秦淮河两岸,商帮历史陕商是始祖根源;陕商文化拥有两千多年,帝都商帮足迹遍布人间,现如今痛惜咱家眉户的资源,流落他乡真有点对不住祖先……”
发表于 2010-2-19 17: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丝路之源被拐到了河南,杜康美酒被卖到了襄樊, 秦腔总馆被建在了陇甘,炎帝家乡马上就要南迁,茶马古道被落户到云南,走西口走到了陕西的东边;无人知西凤酒是茅台的祖先,无人晓自贡市与陕商有缘,康定情歌原版是咱老陕, 茶马道首条是紫阳到边关,陕商贩运繁荣秦淮河两岸,商帮历史陕商是始祖根源;陕商文化拥有两千多年,帝都商帮足迹遍布人间,现如今痛惜咱家眉户的资源,流落他乡真有点对不住祖先……”
发表于 2010-2-24 11: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0-2-24 11: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D
发表于 2010-2-24 13: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curse:
发表于 2010-2-24 13: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curse:
 楼主| 发表于 2010-3-23 20: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县曲子关中民间传唱数百年的流行歌

  眉户戏《十二把镰刀》

  户县曲子老艺人赵克智

  户县曲子老艺人王文学

  户县曲子老艺人陈炳森

  老艺人聚集在牛东村表演户县曲子。

  文/记者 职茵 实习生 杨明 郭杰
  图/记者 尚洪涛
  如今年轻人总是大把地下载、更换mp3里的流行歌曲库,恐怕他们绝想不到,一直有种流行歌曲陪伴在我们身边,甚至数百年过去,人们也没有遗忘它们的调子与唱词,这就是曲子。其实,户县曲子就是一种流传在民间的,以坐唱为主的曲艺形式,起源于陕西眉、户二县,也是眉户戏的源头。数百年来,关中各地的百姓一直把曲子当做最通俗的娱乐消遣活动。一个酷日当头的下午,在户县钟楼下的文化馆里,三位特意赶来的曲子艺人给记者演奏了一番。他们拨起三弦,划起四页瓦,碰响铜铃。顿时竹片的吧嗒声、铜铃清脆的叮当声、混合着老艺人浑厚苍凉的歌声在院子的廊柱间回荡,听起来古朴悠长而富有节奏。一时间古意盎然,记者也仿佛坐上时空穿梭机,回到了明清时代一户殷实人家的小院里……
  元曲杂剧的影子依稀可辨
  户县曲子虽没有如今流行歌那么悦耳,记者也弄不懂一句唱词,但老艺人们口中所唱的户县曲子,确实在咱祖先中广为流传,现今更因其珍贵的文化价值,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户县曲子究竟有什么妙处,是从什么时候起传唱开来?户县文化馆干部刘珂告诉记者:“户县曲子其实就是眉户曲子,别看曲子在民间流传,古时却是文人雅士们爱好赏玩的物事,有些唱词比宋词还雅。其起源具体时间老辈艺人都说不清,大家一般认为它是元明时期的北曲,吸收了眉县和户县的山歌、牧歌、情歌等俗曲发展而成,直到明代中叶才有史料记载。”戏剧史家墨遗萍、王绍猷认为“曲子”起于陕西的眉、户二县,是“■索腔”(元曲杂剧)衍流下来的一支遗脉,也是眉户曲子和眉户戏的源头。此外,在户县曲子丰富的曲目和唱词中,可以见到大量民间传说、传奇故事,这也成为研究明清时期民俗、历史和民间文学的宝贵资料。
  刘珂说:“户县和周至至今还流传着康状元演杂剧、王学士唱曲子的逸闻趣事。明正德六年(1511年),著名文人王九思在家中成立了一支曲子班,自任班头。他不仅爱好唱曲,更是一位优秀而高产的词曲作者。就在这位翰林院检讨罢官回乡的四十年间,他不理政务俗事,常亲自填词作曲,并带领家班来往于关中各地免费‘走穴’,对户县曲子的发展功不可没。”
  师傅登门找徒弟
  在没有录音机、摄像机的漫长岁月里,如此古老的流行歌曲能一直传唱到今天,靠的就是艺人们一代一代地口传心授。如今,那些唱曲的艺人都在哪里?他们的技艺又是怎么学来的?
  年过七旬的赵克智老先生是涝店镇坳河村人,幼时他就是用三斗麦学会了唱曲子,逐渐又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好把式。他说:“那个年代确实有唱曲子的氛围,光我们村就是南街一摊子(曲子社),北街一摊子。我整天去跟着热闹,听得都入迷了。我是家里老小,从不用干重活,每天最多也就拢拢猪草。父亲看我喜欢曲子,便请了一个老艺人给我教,师傅的工钱就是三斗麦子。我那师傅可厉害了,弹三弦时会一手‘揉弦’的绝活儿,还把这绝活教给了我。你看我这碰铃,俗称‘水水’,也是师傅传给我的。师傅说这里加了些银子,所以声音比一般的铃要脆亮好多。”
  67岁的王文学老先生是户县余下镇罗什村人。这个村因东晋高僧鸠摩罗什赴长安译经时,曾在此处歇息而得名。由于历史悠久,这里自古就有丰富的民歌、山歌、樵歌资源。因为从小耳濡目染,王文学二十岁起,就跟随老艺人王杰生、王海银学曲子。王老的学徒经历很苦:“为了能得到师傅真传,我每天起早贪黑,给师傅没少干活。”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王老到了当师傅的年纪,可如今的情况恰恰相反。“当师傅的主动去找徒弟,和徒弟约时间,有时还要上门去教。”
  周总理也爱看眉户戏
  上世纪五十年代,老曲子在新时期却有了新用途——宣传国家政策,户县曲子便派上了大用场。比如75岁的陈炳森老人,当年他是户县一中的青年教师,被政府专门调去向老艺人学曲子。正是他们这批人,第一次系统地用简谱记录整理了许多珍贵的曲目和曲调。陈炳森、张福水就窝在老艺人家的大土炕上,整整一冬天,几乎没回过家。老艺人唱,他们就用简谱记,再将油印出来的谱子带回教文艺组,交给其他成员传阅学习,很快大家都就掌握了常用的几十个曲子。
  陈老先生是陕师大毕业的大学生,有知识、明事理,民间艺人里像他这样高学历的精英人才实属凤毛麟角。9年前他和曹希彬、张钟铭、赵克智等还在户县老年大学创办了曲子班,到处招收学员,给大家教唱曲子。至今为止,也没有收过一分钱的酬劳,却培养出了30多位接班人。
  他回忆道:“1951年,户县文化馆馆长谢志安组织了文艺组。我当时懂一点乐理,所以就被吸收进来。”文艺组成立伊始大家还激烈地讨论,排节目是采用秦腔曲调还是户县曲子?最后曲子派压过了秦腔派,原因在于曲子调多,灵活,既好学,人又爱听,适合排练小节目。这年冬天,他便和同伴张福水来到五竹乡的吴家寨,跟随当时最有名气的吴平、乔荣堂等老艺人学艺。省戏曲研究院还专程到户县请了一批老艺人崔念昔、乔荣堂等当教练,给演员传授曲调。后来,曲艺人员采用“填新词,用旧调”的方式,在眉户曲子的基础上不断改进,逐渐发展成一批闻名全国的眉户剧。渐渐地,眉户剧因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很快成为当时的主流文化。
  陈老先生说:“我们用户县曲子的形式编排了许多新节目,除平常演出外,每年过年都要慰问解放军和工人,一连六年都没在家过大年初一。1956年我们代表户县在西安演出了《换布证》,得了省上的一等奖,当年还去北京参加了汇演。”说到这里老人十分自豪。当时那些节目的题材,主要是为了宣传婚姻法、人民公社、学文化等,比如轰动一时的《梁秋燕》就是宣传婚姻法的节目,主演吴德还曾受到了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等的接见。马健翎利用曲子的旧形式创作的新型眉户剧《十二把镰刀》,就连周总理也爱看。
  唱曲艺人从不收费
  民间艺人的生活通常都不富裕,可哪怕过得再艰难,户县曲子艺人们也不靠唱曲谋生。
  王文学老先生对记者说:“我们唱曲子的有个传统,不把这个事当营生,不管上庙会,还是给谁家过红白喜事,绝对不收钱。”王老先生指着赵克智说:“谁要是给他钱,他意见大得很,感觉是糟蹋了行道。”
  户县文化馆刘珂介绍说:“过去唱曲子都是清曲坐唱,不搭台子,不用化妆,俗称‘地摊子’。”这纯属是文人间的自娱自乐,到现在艺人们还坚持着演出不收钱的老传统。王老先生流露出无奈的情绪:“过去谁家过事情,把我们叫去唱曲子。但是现在人家都嫌我们这不排场,反倒专门去找花钱的班子、剧社,我们这不要钱的倒没人叫了。”
  时过境迁,曾经红火一时的户县曲子渐渐衰落,原来群众基础极好的曲子,怎么会濒临绝境呢?在王文学眼中时代的变迁,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曲子的冲击影响很大。“首先文革期间只能唱样板戏,曲子就荒废了十年。八十年代以后,人们的注意力早被广播、电影电视吸引去了,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年轻人就更没工夫学曲子了。老艺人们再一个一个地相继去世,也把好多曲目带到了棺材里。”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王文学老先生索性用“那就瘫痪了”形容当时曲子发展的艰难。“我们唱曲子的有一句话,叫‘七紧八松泛’,就是七个人有点紧张,八个人就足够了。但当时为了唱一回曲子,就那七八个人也要满户县凑呢,比如唱曲子的是这个乡的,拉板胡的是那个乡的,敲四页瓦的又是另外一个乡的。”
  现在,国家级非遗项目申报成功,重新给户县曲子带来了生命力。据75岁的老艺人陈炳森介绍,在户县曲子没成为遗产之前,几乎没人学,不过现在人们认识到了曲子是咱老祖先留下的宝贝,是文化遗产,学的人开始不断增多,全县现在有了150多位艺人,最年轻的才30多岁。此外还系统地整理出了100多个曲调,风俗、演义、传奇、古怪等五大类曲目足有150多种。大致有五竹乡吴家寨,秦渡镇韩五桥村、牛东村,石井镇栗峪口,余下镇罗什村等几个传承谱系。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21: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秦腔”课
2010年5月14日  
“喜逢阳春天,一路到长安。参观陕西秦腔博物馆,文化厚重美名传。”

  2010年5月12日,上海音乐学院采风团一行二十三人参观了陕西秦腔博物馆。

  早在十天前,上海音乐学院的萧梅老师就电话约定参观访问陕西秦腔博物馆事宜,省文化厅刘宽忍副厅长非常重视大学生的这次专访,召集有关人员部署安排具体工作,要求工作人员热情接待。昨天上海音乐学院的师生们如约而至。恰逢国家一级编导、著名节目主持人张晓斌先生陪同江西朋友来馆参观,一经介绍,上海音乐学院采风团即请张晓斌老师谈一谈秦腔,盛情难却,张晓斌先生立刻进入角色“现场直播”。

  张老师首先谈了陕西振兴秦腔的三大战役:“2008年10月第五届陕西省艺术节中举办的秦腔艺术展,2009年9月建立陕西秦腔博物馆,2009年11月晋京举办陕西秦腔文化周。”接着讲述了近代秦腔艺术的三次高潮:“1932年、1937年易俗社两度应邀进京,1959年陕西三大秦班进京并巡回十三省市演出和2009年在北京举办陕西秦腔文化周。”从馆藏史料、剧本,导表演艺术、演出团体、舞台美术、艺术教育、报刊专著等,全面介绍了古老的秦腔艺术,结合师生的专业,张晓斌老师重点介绍了秦腔音乐,从秦腔音乐的基本构成,“文武”场面、曲牌板式、唱腔特点及板胡、硬弦、梆子等乐器的特征,并示唱了特色片断。还列举了《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电影音乐的戏曲特征,说明“戏曲音乐的博大精深,是一座富矿。”张老师精彩风趣的讲述,博得师生们阵阵掌声,一致要求学唱几句,张晓斌先生现场填词(本文开始所引)教唱,秦腔博物馆董长安老师也乘兴教唱了秦腔经典剧目《三滴血》片断,教的认真,学的用心,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上海音乐学院采风团师生在博物馆小剧场齐声高唱“杏花村中有家园”。

  萧梅老师兴致勃勃代表采风团为秦腔博物馆题词:“感谢秦腔博物馆为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生动的传统音乐文化课!”采风团师生由衷表示收获很大,不虚此行。鲁迅先生有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光。”但愿古老的秦腔艺术能在江南学子心中留下美好记忆,高山流水,情韵绵长。(杨海)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00: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县文化馆举办首批眉户曲子培训班。户县眉户曲子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后,县委县政府及文化部门按照保护计划,积极进行再挖掘、保护、规范、传承、推广和普及工作。6月上旬,县文化馆抽调牛东、吴家寨、甘亭、卢五桥、罗什等七八家曲子社的部分老艺人和个别有基础的青年人近20人,在户县籍著名艺术家吴德和著名眉户作曲家薛天信的指导下,继续挖掘整理曲调、曲目,规范和统一“软越”、“慢诉”、“背宫”、“慢五更”等常用大调的唱法,也让老艺人们相互交流,以便于这项国家“非遗”项目更好地传承给年轻一代。据悉,这样的培训班今年还要举办2~3次,同时还要举办曲子展演。 本文来源于画乡网(www.hxw163.com)原文出处:http://www.hxw163.com/2010/0628/11704.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0-7-12 22: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眉户王”雷开元的秦腔情结



  
                     雷开元戏剧人物造型  被观众誉为“眉户王”的雷开元今年67岁了,但他身上那种不服输的精神气,不由得让你会联想起他“西北一声雷”的称号。雷开元是国家一级演员,在《归队》、《李亚仙》、《红心朝阳》、《壮志凌云》、《花烛恨》等剧中担当主演,深受观众喜爱。其中饰演《杏花村》中冯大强一角,获陕西省首届艺术节表演二等奖;在《九岩风》中饰演潘月明,获首届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主演一等奖和1993年中国现代戏优秀剧目调演主演一等奖;饰演《花烛恨》中王御史一角,获西北五省区“太阳杯”民族戏曲邀请赛表演一等奖;在《陕北婆姨》中饰拴牢爹,获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舞台上的雷开元给观众带来了莫大的精神愉悦和享受,可谁又能知道舞台下的他曾经经历过怎样的坎坷。                    坎坷的学艺之路    雷开元的父亲是一名秦腔演员,也许是遗传他从小就喜欢秦腔。那时家里条件不好,既没有钱也没有条件去剧团学戏,自己只能在村里的业余剧社演出时一遍遍地跟着学,从中揣摩演员的唱腔、表演,模仿练习。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年幼的雷开元还是在默默地努力学习着自己喜爱的秦腔。随着年龄的增长,雷开元对秦腔的喜爱有增无减,他想进县剧团学习,可是那个时候的雷开元又黑又瘦,扮相也不好看,团长根本不接收他,可他从没放弃,一次次地往剧团跑,终于团长答应给他一次机会让他试一下,这一试把所有的人都震住了,他的嗓子实在是太好了。县剧团同意让他边跟班边学习。跟班很苦,相当于一个全劳动力,每天干活干到很晚,但雷开元还是很乐意做这样的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近距离地接触到老师,接触到秦腔。但是老师们每天都忙着演出,没有时间教他怎样演戏,他就自己看,自己学,好学的雷开元就是凭着自己在剧团干活、打杂之余的努力,3个月后就登台演出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演出后的反响出奇的好,当时他只有14岁。这个少年终于圆了他儿时的梦。  本以为可以一帆风顺,然而,变声期的到来使他在从艺之路上重重摔了一跤,嗓子的变化使他无法再唱下去,本来已经小有名气的他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对此近乎绝望的雷开元并没有放弃,不能登台演出了,他继续打杂,虽然又苦又累,但对于秦腔的热爱使他忘掉了所有的不愉快,他暗自揣摩戏里人物的心理、唱腔,他相信总有一天自己还会站在这个舞台上。《石场斗争》一剧中的潘大山,《葫芦坝》中的徐茂,《九岩风》中的潘月明等很多角色,他都耳熟能详。而此时,嗓子也在慢慢地恢复着。机会终于来了,剧团里一位扮演须生的演员因故不能演出,雷开元立即毛遂自荐赢得了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结果他不负众望,年仅20岁的雷开元重新用事实证明了自己“我能行”。他落泪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成功有多么的来之不易。多少的心酸,多少的汗水和着泪水……雷开元重新登上了舞台。之后,他主演的《红心朝阳》、《二堂舍子》、《海港》、《祭灵》等剧目也深受观众的欢迎。由于他的演唱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夺得了“眉户王”这个响亮的称号。这种成功并不是偶然的,正是因为雷开元不断地积累和学习,他才能够取得骄人的成绩,这也印证了那句名言:“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刻苦钻研用心唱戏  雷开元对秦腔的热爱,不仅仅体现在他努力学习唱功上,还体现在他研究唱腔上。他之所以能成为秦腔演唱界的常青树,主要得益于他平日里善于勤奋钻研。雷开元说:“唱戏不是光凭嗓子好就能唱好,关键是要用心唱。”这就是他的秘诀:用心唱!演出很忙的雷开元从未忘记学习,学习新的唱法,学习怎样揣摩戏曲人物的心理。他听过很多人唱秦腔,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而雷开元却从不模仿别人的唱腔,而是将其他唱腔中好的地方吸收为己用,再结合自己嗓子的特点和独到的理解,把他们糅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雷氏唱法”,他的唱腔既不猛吼刺耳,也不低吟无力,而是别具一格,自成一体:讲究以气运声,以声达情,善于运用唱腔的跌宕起伏渲染人物的内在情感。因此,雷开元自信地说,很少有人能超越他的唱腔,因为它融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在里面,“唱戏唱人物”,在舞台上,他就不是雷开元了,而是所演的那个人物。当问到这么多年一直在研究秦腔,有没有觉得厌倦时,雷开元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是靠唱秦腔出名的,因此我这一生就奉献给了秦腔。”凭借着对秦腔的挚爱,对秦腔研究的不懈努力,雷开元在众多的秦腔演员里,始终能独树一帜并赢得了“眉户王”的美誉和令他骄傲的荣誉:国家一级演员,秦腔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秦腔十佳演员,戏剧界“德艺双馨”奖获得者等头衔。                     让艺术之树常青    多年来,雷开元的足迹踏遍了广袤的关中大地。不论走到哪里,一看到满怀期望的戏迷,雷开元就是再累,也会觉得身上充满了力量。有一年夏天,雷开元下乡演出,由于长途奔波身体劳累过度,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可他还是硬挺着走上舞台,当时他演唱的那个角色里有不少动作要做,同去的人都劝他别太认真,意思意思就行了,他却丝毫没有因为身体不适而去敷衍观众,对每一个动作都一板一眼做得非常到位。一曲终了,他的戏服整个被汗水湿透了。但他却满足地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走下了舞台。类似这样的事情有很多很多,雷开元就是以这样一种对艺术执著的态度坚持着他所热爱的秦腔事业。  一唱就是50年,回首自己一生走过的路,雷开元感触颇深:人的一生短短几十年,韶华易逝,不能没有自己的追求。但要学会在追求中感受生活的幸福,是要有静观小事笑对人生的襟怀。他一再强调人要懂得感恩,要平和自己的心态,学会知足。自己从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水平走到今天,党和组织给了他莫高的荣誉,观众和戏迷给了他最真诚的掌声,这一切拥有让他满足,让他感恩。因此他要用自己的一生去回报社会。他的家里收藏着很多的戏迷送他的石头,尽管那些石头都是极为普通的东西,但却代表了戏迷们对雷开元的热爱,那是一份份真诚的礼物。雷开元说,为了他热爱的秦腔事业,为了同样热爱秦腔艺术的戏迷,他会一直演下去,直到他演不成了、演不动了,他要为秦腔艺术的发扬光大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实习生  尚甜  王媛  陈婷  本报记者  向红  小玲)
 楼主| 发表于 2011-6-12 15: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大家都把曲子称作眉户,我还是趋向于'迷糊'这个名字,虽然我也经常写作'眉户'.眉户实在是一个怪异的名字,据说是由陕甘宁剧团开始这样称呼的,后来也就叫开了,甚至有一些人望文生义,由此断定眉户是诞生于陕西的户县和眉县.岂不知眉县和户县并不使相邻的两个县,而中间还隔着一个更加大名鼎鼎的县周至,曲子为甚麽不叫周眉或者周户呢?可见望文生义的可笑.
      眉户的本名应该叫做曲子,或者清曲,弦子戏等.依照传统的称呼,没有填词的音乐叫做曲子,填了词叫做曲子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把没有没有填词的曲子也叫做曲牌.实际上,最早的曲牌都是用谱子的,但是因为文人创作的随意性和传播中间的变异,许多曲子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同一曲名有不同谱子的许多曲子,或者同样的谱子会出现不同的名字,这是专家研究的范围,这里不论.
     曲牌的流行的最大意义是解放了那些不懂音律的歌唱者.只要记住曲谱,就可以歌唱,这开创了文化水平欠缺的艺人进行创作的新时代,从而中国历史进入了的音乐文学普及的新时代.但是曲牌也有自己的明显缺陷,一是太过呆板,限制了艺术家的创作;二是篇幅太短,不利于表达复杂的思想.针对这样的缺陷,艺人们选择了两个出路,一个是把一个一个曲牌连接起来歌唱,一个是选择一定的调式进行铺陈.前一种以南北曲最为明显,唱完一个曲牌停下来,再开始下一个曲牌,这种情况昆曲至今仍然如此;后一种以调式进行铺陈的 就是同样的调式可以不断延续,转入新的调式还是需要停下来,这类情况就包括了现在的曲子戏,秧歌戏,道情,莲花落等戏.当然,后来随着专业团体的出现,曲牌(或者调式)之间也有不停顿的,这是约定,并没有本质改变.
    不论是唱曲牌,还是曲调,都存在一个调式的问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怎样才能保证这些不同的曲牌(或者调式)能是同一调式?这就是中国地方音乐(也包括地方戏)的不同所在.选择调式的不同,就直接反映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这是另外的话题,也暂且不论.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调式铺陈的曲子,对于艺人们也会产生两种选择,一是延续曲牌的长短句模式进行铺展,在就回到律师慢调的路子上,形成统一划一的齐句格式,这后一种情况的发展就是板腔体戏曲了.因此我历来认为,曲子是介于戏曲曲牌体和板腔体之间的过度阶段,但在本质上还是曲牌体,因为它没有曲牌之间的成熟的过度模式,这个问题要等到梆子腔发明的导板概念的出现.
    再回来说.由曲牌发展(或者说提炼)成调式型的曲子,这绝非一般艺人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有精通音律者的参与,但是,关于完成这一重任的过程,并没有文献的记载.不过,看看全国现存的,这种形态的剧种遍布全国的局势就基本可以断定,这绝非某几个人就能完成的.既要精通音律,还要完成全国不同地域的因地制宜的普及,这不由人不想到宗教,尤其佛教的参与.
    佛教进入中国就一直伴随者音乐的普及工作,借助普及音乐来完成教理宣讲,这是佛教的最拿手的措施,这也迅速影响了道教等宗教(道学演变成道教就是佛教影响的结果).因为佛教一直最着力的地方在于通俗化,在于让民众,特别是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民众能够迅速理解教理,在这个过程中,佛教徒不拘泥形式,不但吸纳外域办法,还迅速吸收中国本土的新的艺术形式,可以说是佛教完成了中国文化的最直接的普及,也是它让中国人思路大大开阔并且把新思维融入自己的血液.音乐以调式铺陈形式出现应该是佛教徒的创造,或许还包括了道教徒的功劳.君不见,中国流传下来的曲调式长词大多是佛曲或者劝善歌.别的地方不知道,在西北许多地方,佛徒唱经就是用的曲子调式.
   同一调式进行铺陈的最大特点在于可以机械歌唱,在不加深思中完成记忆,更重大的意义在于这种状态便于教徒们进入静态,而这才是佛教的最终追求.佛教唱经,往往能让人犯迷糊,荤荤欲睡,因此有人就把曲子叫做'迷糊'.这也是曲子源于佛教的最重要证据.
   说点题外话,一次同华阴老腔艺人闲聊,他们实际也趋向于该戏也源自于佛教.
   曲子因为通俗易学也就迅速在普通民众中流行开来了,这就是曲子戏了.
   全国的曲子戏有多少不知道,但是这样一个形态的小戏应该不胜枚举,至少在西北就有敦煌曲子,华亭曲子,新疆曲子,宁夏曲子等,在陕西著名的有东府曲子(现在舞台上演出的是以东府二华曲子为基础的),西府曲子,陕南曲子(比如石泉,洋县等),陕北曲子(著名艺人李卜就是陕北人,研究院在陕北演出的就是这种)等,另外山西,河南,内蒙等地的曲子至今仍然很盛.
   还曲子戏一个本来,就可以迅速开阔视野,不再围绕'眉户'这两个字打圈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