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楼主: 蒲实

呼吁和建议:户县申(报)办西北地区“眉户”戏曲演唱(大赛)艺术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8 15: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型眉户剧《大漠春兰》在银首演
由自治区林业局、银川市秦腔剧团组织编排的大型现代眉户剧《大漠春兰》首演仪式在武警宁夏总队礼堂举行。之后,该剧将在全区各地巡回演出。《大漠春兰》是自治区成立50周年献礼剧目。该剧以我区治沙女杰、全国绿化劳动模范白春兰为原型,讲述28年来她带领全家人与沙魔抗争,历尽艰辛累计种树6万多棵、治理沙漠2200亩、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创造多项治沙奇迹,最终实现她和丈夫“门前花果山,屋后米粮仓”的美好愿望和先进事迹。
  该剧由国家一级导演黄天博导演,国家一级编剧贾璐编剧。女主人公“白春兰”由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之一的柳萍担纲,银川市秦腔剧团70余名演职人员参加演出。
发表于 2009-6-28 15: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眉户剧《冯志远》走进校园再掀波澜


  “冯志远老师来啦……”4月6日上午,当一辆大篷车缓缓驶进中卫一小大门时,校园内一片欢腾。剧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把《冯志远》搬上舞台,就是要让冯志远精神永远回荡在各个校园,激励广大师生向他学习。  
  10时许,该校教学楼前,伴随着一阵阵热烈的掌声,由中宁县委、县政府精心策划,中宁县委宣传部、县文化旅游局联合主办的大型现代眉户剧《冯志远》在这里举行首场演出,由此正式拉开《冯志远》系列演出活动帷幕。剧组青年演员精彩的演出和对人物性格入木三分的刻画,让在场的师生真切地感受到冯志远高尚的师德。近2个小时的演出,学校师生多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1953年,冯志远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的一所中学任教。1958年,结婚不到一年的冯志远响应国家支援西部教育的号召,来到中宁县。从此,他便与宁夏的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先后教过语文、英语、历史、地理等多个科目。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他经常忙到半夜才休息。在学生眼中,冯志远是一位学识渊博、讲课生动的老师。1985年的一天,55岁的冯志远彻底陷入了黑暗。双目失明后,他又坚持当了5年盲人老师。此后10年,退居二线的冯志远仍旧住在学校,只要孩子们需要,他就义务为孩子们辅导。直到2000年4月,突发脑血栓,生活无法自理,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宁夏,回到了老家吉林长春。冯志远先后被评为2005年度感动吉林十大人物、2005年度感动宁夏十大人物、宁夏首届十大新闻人物和2005年第二届中国十大老年新闻人物。胡锦涛总书记对冯志远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中央及区、市各级新闻媒体纷纷对冯志远事迹进行了报道,自治区还专门拍摄了《冯志远》电影故事片。
  剧组二胡手,今年68岁的解育慧老人也是一名支宁老师,他对冯志远非常熟悉。他告诉记者:“冯志远是一个事业迷,一工作起来,什么都忘了,他那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确实值得人们学习。眉户剧《冯志远》正是以冯志远献身宁夏教育事业、忠诚执著教育、扎根中宁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内容编写的,是冯志远在宁生活的真实写照。”贴近现代中小学生的思想和实际生活的剧情、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深深打动着在场师生的心,演员们精湛的表演更让现场师生心潮难平。
  看到动情处,有些同学禁不住流下了眼泪。中卫一小三年级一女学生流着泪告诉记者:“冯老师真是太伟大了,他眼睛失明了,还坚持上课……我长大了也要当一名像他一样的老师。”
  中卫一小校长黄玉华对该剧进行了点评:“该剧对人性本身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人物内心状态进行了深层次的揭露。冯志远是我们教育界的楷模,宁夏教育战线上能出现这么一个人,是我们的骄傲,更是祖国的骄傲。他的精神,令人鼓舞,为我们广大教师今后如何教书育人树立了一面旗帜,对学生了解社会和人生也大有裨益。”
  据了解,眉户剧《冯志远》近期还将在中卫一中、城区宣和中学等20余所中小学校与广大师生见面。
发表于 2009-6-28 16: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厅举行大型眉户剧《傻冒和他的婆姨》剧本创作研讨会

 
   4月16日,在宁夏文化厅组织协调下,盐池县邀请自治区级专家对大型眉户剧《傻冒和他的婆姨》进行了研讨。研讨会上,五位专家们对剧本进行了客观公正的分析评价,认为该剧题材抓得准、主调激昂、主题鲜明、语言淳朴生动。同时对该剧本存在的问题及修改和完善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研讨会后,盐池县文化旅游局组织编创人员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梳理和消化,继续由编创人员深度挖掘素材,集中精力修改,力争早日完成该剧目编创工作。
发表于 2009-6-28 16: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委婉动听的关中“眉户” 新华网 |第二届中国西北旅游网上博览会 2009-03-31
--------------------------------------------------------------------------------
    眉户原名“迷胡”。以其曲调委婉动听,具有令人听之入迷的艺术魅力而得名。它的贡调主要由小曲小调所组成,俗称“曲子戏”,文人惯称为“清曲”。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陕甘宁边区时期更名为“眉户”。该剧种盛行于关中地区,陕南、陕北各地也有流行。清代后期曾流行到河南的西部,山西的南部,并西达甘肃、青海、新疆等地,1951年后,还流行到西藏拉萨。

  眉户戏的声腔贡调,多是吸收明清时期关中民俗曲而形成的。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眉户由坐摊清唱发展为高台演唱的舞台戏。光绪末年到民国初年,为眉户的发展盛期。仅凤翔县出现的眉户班社就达二十二个。清末以来,随着眉户流行地域的扩大,出现了五路曲子戏:东路(华县潼关);西路(凤翔、宝鸡);中路(眉县、户县);南路(汉中、安康);北路(延安、榆林);本世纪四十年代,陕甘宁边区的文艺工作者马健翎等,大胆创新,编演了表现边区人民生活的现代戏《十二把镰刀》、《夫妻识字》等剧目。1949年,中国青年代表团,应邀出席了世界青年联欢节,于莫斯科、布达佩斯演出《十二把镰刀》等剧,获得了国际剧界的关注和好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陕西省文艺工作团改为陕西省眉户团,1955年又并入陕西省戏曲剧院,设立了眉户团。创作演出了《梁秋燕》等现代戏,涌现出李瑞芳、吴德等著名演员,该剧还成为眉户的长期保留剧目,流传各地。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又创作演出了大型眉户戏《杏花村》、《爱与恨》等;演出了移植剧目《屠夫状元》等,该剧还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艺术片,发行全国。近几年还有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臂塔圆舞曲》、获得“文华大将”的《迟开的玫瑰》,《五味什字》也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


发表于 2009-6-29 10: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眉户儿唱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汉东乡下扎扎村文化活动有声有色
(一)
离过年还有近两个月,庄子里杀猪宰羊吃“起码”的氛围还很淡。可汉东乡下扎扎村里的戏场子里从早上八九点钟就有人提着“尕蚂蚱”坐到戏场地中间准备看戏。原来今天来这里演戏的是由西宁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和市文联联合举办的新农村建设“小戏小品”文艺汇演的开幕式。不到一顿饭功夫,1000多名来自四邻八乡的乡亲们把戏台口围了个严严实实。十一腊月的天气,阳光虽然灿烂明媚,但嗖嗖刮过的寒风把耳朵尖冻得象蜜蜂蛰过一样,呵出的气象冒着的缕缕白烟,而观看演出的乡亲们却格外热情激情高涨,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二)

汉东乡下扎扎村全村有402户人家,1960口人,全村耕地面积1960亩,其中水浇地占总耕地面积的97%,在我们这里算是正宗的川里人。近两年,全村人均收入达3050元。

下扎扎村是这个川里有名的文化村,他们村的眉户剧团有上百年的历史,如今演职人员近50人,剧团有七十多岁的老演员也有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村党支部书记乔占成不但是村里的“顶梁柱”也是剧团里的“台柱子”,他今年44岁,虽只初中文化程度,但从2002年他被当选为村里的支书后,在他起早贪黑的奔波下,村里的面貌发生了令人翘指的变化,特别是村里的文化事业更是有声有色。近两年,在上级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群众的自筹下,全村体育文化事业投资达5万多元,建起了文化中心、健身中心、戏剧中心,他们自编自演的戏剧小品有20多部,大多反映农村老人的归宿、村务帐务公开、婆媳关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新体裁新内容新风尚,还编演了《十盏灯》等10多部传统眉户戏。

乔书记是剧团里的正生、正旦演员,他的演唱字正腔圆演技娴熟到位,深受众乡亲的称赞。今年又被连选为村支书。村民乔世明,今年51岁,是剧团里的团长,他的角色是丑角,常常扮演戏里的“老妖婆”。村民李启全,今年46岁,他的角色是“净”,李成虎,今年41岁,演“小丑”或“大净”,李有全,43岁,是戏里的“老夫人”,他们都是团里的“台柱子”,缺一不可。村里的剧团原先只在过年的时候给大家凑凑热闹,而如今他们的角色早不是那个老掉牙的故事了,除了过年,还有庆“元旦”、过“五一”、“三下乡”甚至“国庆节”、八月十五、端午节只要有点出台的由头只要你喜欢他们都会随叫随到随到随唱。

村里的社伙队每年可达400多人,每逢新春佳节,全村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彩旗飘飘,男女演员身着戏装擦姻弹粉脚踩高跷口吟小曲,从庄头唱到庄尾从家里唱到场上从早上唱到晚上,那热闹劲无论七八十的老人还是七八岁的后生,无论你的爷爷奶奶还是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有一样的冲动都有一样的兴头和陶醉。村里每年还有篮球比赛,篮球比赛都是在农闲时进行,本村共有5个社参加,六七十名队员生龙活虎身轻似燕,经过一番激烈角逐,往往难定头筹难分高低上下,往往为此争得面红耳赤吹胡子瞪眼但最终还是握手言和不但未伤和气反而年年队伍壮大竞赛规范,篮球队队内亲如兄弟对外坚如磐石。篮球比赛每年举办一届,参赛队除了本村的5个社,还与多巴镇的大崖沟、康城、甘河滩镇的前、后窑、汉东乡的下麻尔、冰沟、拦隆口镇的尼隆台等村的篮球队交过手结过亲。

(三)

下扎扎村的乡亲们正因为有今天的欢歌和喜悦,正应了他们“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路子。他们说:“现在手里有两大,身上不缺穿嘴里不缺吃,阳世上再不闹个时啥时候闹哩!”如今村里众乡亲的经济收入主要靠车辆运输和建筑工程,村里有近百辆拉运车辆,有430多人参与砂石拉运等运输业。村民王占兴,今年49岁,全家5口人,两个孩子一个老汉。家里种着5亩承包地,一面大房收拾得洋气干净豪华,“玻璃窗子玻璃门,炕上铺的棉花纹”,铝合金封闭的阳台宽敞明亮大方舒适。老大尕娃王发孝,青海工业职校电器班毕业,现在在格尔木钾肥厂从事化验员职业。老二王发龙,用农用车拉砂石,虽然苦些,但每年的收入在四五万左右。老王说:“我以前是村里的‘宰把手’,每年宰上几十头猪,尕日子还行!可现在再宰猪,再也赶不上趟了,甭说尕娃们不行,我也觉得挂不住!尕娃们盖这房子花了六七万,哪得宰多少猪哇!”

村民王有福,今年59岁,他的儿子王占宽刚过而立之年,小两口前几年在甘河滩工业区做铝合金生意,从去年下半年搬到了家里。他们正赶上如今的新农村建设和大伙致富奔小康的好光景,铝合金生意特火,凭他俩的手艺,每年可挣五六万。老王是泥水匠,以前在村里也是大红人,可原先他挣的那两大比如今儿子挣的这几万他不得不认可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还有村民张文学,今年52岁,家里也是5口人,房子虽然修得早些,但仍然气派大雅。老张是有名的“汽车傅”,虽已年过半百,但从他豪放健谈的气质看来,年轻时也是一名特酷的帅仔。老张能吃大苦受大累,但他也能挣大钱享大福,现在他把手艺传给了儿子张宽邦,而紧要三关他仍和儿子同握一盘方向盘,“姜还是老的辣啊!”老张的“嘉龙翻斗”每年可挣六七万元。

下扎扎村星光砖厂是这个川川里比较显赫的好“企业”,固定资产达1000多万元,每年为村里解决劳务近200人,人均可收入3000元以上。厂长李启青,今年62岁,李老非常热心村里的公益事业,尤其每逢“老年节”等节日或村文化设施建设等活动他都会义不容辞地拿出一定的费用为大伙献出一片爱心。



(四)

歌声飞扬、欢乐相伴。下扎扎村“小戏小品”汇报演出正演的热闹,《好书记》、《新农村、新风貌》等几出反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秀小戏、小品节目,令乡亲们大饱眼福。精彩的表演让现场观众笑声不断掌声不断。节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音乐剧、小戏、小品,充分突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凛烈的寒风丝毫没有打消乡亲们看戏的兴头,年过古稀的老人、怀揣小娃的妇女、俊俏靓丽的小妹、活奔乱跳的少年,他们精气十足激情高昂,身虽在寒处心却热血奔流,冬日悠闲享受——难得的文化大餐。

今天的演出是由西宁秦剧团、汉东乡下扎扎村文艺演出队和西堡镇寺尔寨业余剧团组成的第一场演出。听说第二场第三场在大通县、湟源县……
发表于 2009-6-29 10: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庄科村眉户戏沿革

原本流行于陕北眉县户县地方性剧种眉户戏曲是什么时候传入青海的说法有很多,本文也不做考证。但音符简易,旋律悠扬,声调婉转动听的眉户戏曲,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平安县三合镇庄科村眉户剧团就是在群众广泛喜爱支持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据现年79岁的王生杰等老人们回忆,该村演唱眉户戏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

起初由刚从湟中上五庄迁入该村的艺人马进福(就是后来远近闻名的马大爷)和由乐都迁来的许长宁等人组织了一个只有十多人的眉户剧团,当时由马进福任团长,许长宁任副团长,陈继斌任箱主。其他演职人员有:祁海法、祁延海、安有金、祁延儒、张生全、王生杰、李连芳(女)等。

逢年过节或农闲的时候,他们就在旱场上搭个简易的台子唱戏,观众除了本村的乡亲,还常常吸引寺台、湾子、业隆等邻村乡亲前来观看。很多时候应邀到邻近的三合、寺台、古城等地演出,也曾应邀到比较远的湟中什张家、丹麻、田家寨等地演出。每到一地,深受当地广大群众的欢迎。由于当时影响比较大,团长马进福曾多次应邀到化隆、沙沟、大寨子等地的眉户剧团任导演,给当地培养了不少眉户演员,为眉户戏在青海的普及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后,该眉户剧团由马进福任团长,祁延儒任副团长,魏立业任箱主,。其他演职人员有:安有金、祁海法、祁延海、安文寿、许常爱、张生全、陈玉海、王生杰、李连芳(女)、祁连珠、陈玉海、马占虎、赵敏邦、严明、祁玉成、祁重华。他们为丰富本村的群众文化生活作出了很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村民对文化生活需求也有所提高,演出队伍随之得到壮大,由安文寿任副团长,王昌顺担任副团长,魏立业老人任箱主。其他演职人员有:魏浩业、祁有德、张永顺、王生雄、严兆发、赵全生、王昌文、张得才、祁永红、谢占文、谢联邦、严贵、赵敏邦、祁重华、祁发庭、谢占光等20多人。

1991年,74高龄的马进福因病去世,村民们对这个老人的去世明显与其他人不同,几乎所有村民都前去悼念,都发自内心地为这位老人的去世感到悲痛和遗憾,很多人流着眼泪说“我们再也看不到马大爷的眉户了!”言语凄切,催人泪下。村委会为他的去世专门召开追悼会,这在该村的历史是是绝无仅有的。从这里明显可以看得出乡亲们对这个老人以及眉户戏的情感。

马进福等老演员相继去世后,村民们在怀念他们的同时,对眉户戏的要求并没有减弱。尤其是近几年,党和政府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活的更加重视,县文化馆的领导和有关业务人员经常亲临村子指导,这使得庄科村的眉户剧团的发展更上一层楼。现在这个眉户剧团由王昌顺担任团长,魏浩业担任副团长,魏继发任箱主,赵敏邦任顾问,其他演出人员有张永顺、马玉录、祁绣梅(女)、李先菊(女)、李秀英(女)、魏迎春(女)、祁有周、赵林邦、赵成德,严兆发、谢占忠、严兆荣、李英明、赵全生、严兆全、马玉珍、邵玉成、王占华、杨菊林、白菊兰、贺生兰、张桂莲、王桂兰、魏守业、谢联邦、严贵、赵敏邦、祁重华、祁发庭、马占才、祁得庭等30多人。演员们在有闲暇的时候就聚在一块研究眉户戏的表演技巧等,79岁的王生杰,68岁的祁连珠、58岁的马占林、57岁的严明常常热情地经常到场指导。

现在庄科村眉户剧团已经排练成功、可以演出的剧本有:《小姑贤》、《李延贵卖水》《小放牛》《杨三孝抬亲》《柜中缘》《游国山》《三娘教子》《三娘甩翠》《老还少》《香连打柴》《麦仁罐》《罗碗记》《华亭会》《张良卖布》《刘秀逃国》《怕老婆顶灯》《断桥》等二十多本。
发表于 2009-6-29 13: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shutup::shutup:
发表于 2009-7-1 10: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眉户剧《好人米祥仁》受到甘肃电力公司好评
   由市秦剧团出演的现代眉户剧《好人米祥仁》在参加了甘肃省新创剧目暨第二届甘肃红梅大奖赛载誉归来不久,该剧组又应邀赴兰,为甘肃省电力公司进行友情演出。

  省供电公司领导、各部门的负责人及各地、州、市代表近千人观看演出,戏剧中精彩生动的情节,感人至深的故事和米祥人高尚的人格魅力,让省电力公司的干部群众为之动容。据悉这台戏剧不仅还要在兰州演,今后还将组织到全省各地电力系统巡回演出。 (市文化出版局)
发表于 2009-7-1 10: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型现代眉户剧《好人米祥仁》在天水上演
   4月22日晚,由平凉市文化局、平凉供电公司主创,平凉市秦剧团演出的新创大型现代眉户剧《好人米祥仁》在我市秦州剧院剧场拉开了帷幕。市领导孙周秦、仁佰年、白朝德与500余名市民一同观看了演出。
    该剧是参加我省新创剧目调演暨第二届甘肃省戏剧红梅奖大奖赛参赛精品剧目。剧中的主人公原型现为平凉市崆峒区柳湖供电所所长米祥仁。10多年来,米祥仁在基层平凡的岗位上,一心一意为群众排忧解难,他身上集中体现着新时代甘肃电力职工感人的魅力,在供电企业与广大客户之间架起了一座“诚信桥梁”,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好人米祥仁”、“电力战线上的老黄牛”。2005年,米祥仁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周秦在剧目开演前讲话时说,供电行业是社会的窗口,我们要通过学习米祥仁同志“岗位做奉献,真诚为他人”的品德和精神,倡导一种追求真善美、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美德,引导激励广大职工在平凡的岗位上奋发有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贺人生价值,把社会服务质量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发表于 2009-7-1 10: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消防题材眉户剧《乡里火事》巡回演出为安全生产月造势掀高潮 --------------------------------------------------------------------------------

庆阳消防支队 梁强 李旺平  
  
  日前,“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由庆阳支队联合正宁县秦剧团排演的消防题材眉户剧《乡里火事》,巧借庆阳市庆祝建国60周年暨全市第六届新创剧目调演的东风,在全市八县(区)展开巡回演出。《乡里火事》每到一处,即出现万人争相观看、一票难求的盛况。

  据了解,眉户剧流传于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部分地区,因其曲调悦耳动听,称为迷人的戏,简为迷戏,广受庆阳人民的喜爱。庆阳支队紧紧抓住眉户剧这个广大群众易于接受的有效载体,加强与当地政府的合作,将消防宣传文化与戏剧文化进行了完美的嫁接,创作出了喜闻乐见的消防宣传现代眉户剧《乡里火事》。

  6月16日晚,《乡里火事》在庆阳剧院隆重演出。演出现场, 1500个座位座无虚席,喜爱眉户剧的群众把诺大的剧院坐得满满当当。由于这次巡回演出门票难求,好多群众下午6点就兴致勃勃等候退票者,可最后只能遗憾地离开,与自己喜欢的眉户剧擦肩而过。

  晚上8点,《乡里火事》正式上演。故事回到了陇东七月的三叉村,燥热难当,一群孩子举着火炮枪、打火机追逐玩耍。三家紧挨的村民大梁、牛金、米花相聚村长刘二家大门外的柳树下打麻将,被刘二的妻子、义务消防员惠珍撞见。她极力劝阻、动员他们尽快清理柴草,管教孩子,加强防火,并采用喜剧手法对众邻居进行防火知识现场培训,促使他们有所认知。岂料,此时孩子们已闯下大祸,玩耍引燃柴垛,火借风势烧毁两家房屋,虽然警民拼死扑救,最终还是付出了两死一伤的惨重代价,三叉村陷入了悔痛之中…

  整个演出过程,广大观众经历了一个前喜、中热、后悲的过程,开始时为插科打诨的乡间俚语而讪笑,中间为演员们扎实的功底而叹服,最后为火灾中孩子的生命而揪心、而惋惜。从《乡里火事》活生生的火灾惨景,广大观众受到了震撼,进一步增强了消防安全意识,懂得了珍爱家园,珍爱生命的必要。帷幕落下,全场掌声经久不息。

  据悉,在安全生产月里,消防宣传现代眉户剧《乡里火事》将在全市各县区巡回演出十余场次,受教育人数达两万余人。
发表于 2009-7-1 10: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渭小曲与“眉户”


  通渭小曲是流行于通渭境内的一种地方曲艺演唱形式。长期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是通渭民间文化娱乐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群众基础相当雄厚,深为老百姓所喜爱。为了更进一步推动通渭小曲的继续发展,并做好当前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愿将自己的初步探索谈几点拙见,教予方家。

  一、通渭小曲的历史渊源勤劳勇敢的通渭人民,长期以来为了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在不断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历程里,不仅写下了光辉的劳动篇章,也创造了灿烂的民间文化。“通渭小曲”就是一个经典。

  1、“小曲”与“眉户”

  “小曲”是“眉户”的另一种名称。它常以“地滩”的方式活动,与大戏相比规模较小,故其名曰“小曲”。而“通渭小曲”是在原“眉户”的基础上发展和变异的产物。

  “眉户”是民间流行的各种民间小调的集合体。它最适合于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思想,虽然说它流行于陕、甘、宁、青和山西、湖北一带,但它的胜地是太白山麓的两个地方——眉县和户县,那里正是牧歌、樵歌、情歌的发源地。拼合起来就不难理解“眉户”的来由了。因为它流行普遍,老百姓谁也能哼几句“眉户”,念几句曲子,所以也有叫“曲子”戏的。

  2、“眉户”传入通渭的途径“眉户“传入通渭的途径据老艺人讲,主要有三个:一是通渭地处甘肃中部,缀连于古丝绸之路,汉唐以来,东路商家沿着丝绸之路相继而来,于城关、马营等地经商旅居,将东部文化带到了这里;二是历史上曾几次从山西等地向外移民。据拷,通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山西大树槐的子孙后代,继承它的文化就成为天经地义;三是相传光绪三年(1877)关中大饥,依*农村为基地的“眉户”艺人,遭遇到严重的打击,不得已纷纷外逃,将中西路的曲子带了出去,其中的部分也落户到通渭这块宝地。

  外来文化的传入对当地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不无关系。随着“眉户”腔体的流入,不仅慢慢改变着通渭民间文化活动的形式,即使是内容也赋予了新的生命。从此,“小曲”以“清唱”的方式在通渭全境广为流传。

  3、“通渭小曲”的形成与发展通渭不愧人杰地灵。“小曲”音乐在通渭的发展不仅造就了几代民间老艺人的成型,同样,也正是这些老艺人丰富和发展了通渭小曲,他们把原有的“清唱”伴奏逐渐改造成了另一种表演形式——舞台伴奏,从此增添了当地民间文化活动新的色彩。清中叶,秦腔尚未流传到通渭之前和秦腔传入到通渭的初级阶段,小曲音乐就以舞台伴奏的形式经常活动在“庙会”舞台上,后来随着秦腔的蓬勃兴起,老艺人在一台戏中往往将秦腔音乐和小曲音乐联缀使用,把秦腔唱腔和小曲唱腔交互运用,他们把这种不同腔体并用的唱法叫做“风搅雪”。

  清嘉庆年代以后,随着秦腔唱腔及伴奏音乐的日趋丰富和完善,秦腔艺人不再运用两种腔体并用的唱法,而是用秦腔代替了多年来“庙会”上的小曲音乐。小曲也从此回到了它原有的存在形式——清唱。但是小曲作为一种民间曲艺,受众群体极大,具有玩强的生命力,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喜庆之余,在庭院、地滩、村落里活动的主要文化娱乐内容,它带着百姓生活的真切感,久唱不衰,百听不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欢。

  漫漫的发展历程,使它在不断汲取当地民歌营养的同时,无论在音乐旋律,节奏变化,还是速度减缓与强弱改变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渐渐具备了自己的地域特色,成为今天的“通渭小曲”。

  二、通渭小曲的基本概况(一)通渭小曲的主要内容“通渭小曲”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曲调、曲牌和剧本。

  1、曲调“通渭小曲”曲调很丰富,据民间艺人讲大概有一百多个,20世纪60年代,文化馆就组织专业人员开始了对通渭小曲的搜集与整理,现已搜集,整理出来的曲调有90个(现存录音和曲谱)主要以“背宫”、“五更鸟”、“岗调”、“紧述”、“慢述”、“五京子”等曲调为代表,这些曲调的搜集与整理,不仅凝聚着许多文化工作者的汗水与心血,而且为今天通渭小曲作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奠定了雄厚基础。

  2、曲牌现已搜集、整理的曲牌音乐有20个。主要以“柳青”、“大红袍”、“满天星”、“金钱”等曲为代表,它主要是用来连接曲调的过渡性音乐片段。在清唱前也用来作为开场白、引子。

  3、剧本“通渭小曲”的演唱脚本内容极为丰富,突出表现了劳动人民、纯朴忠厚、老实善良的百姓本质和男女之间的真挚爱情。有些也借用神话传说,用浪漫的手法来寄托劳动人民的向往和志向。现以整理成册的剧本有72本,据不完全考证,有一百多出演唱剧目流传在民间,其内容广泛、趣味性极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生动泼辣的语言、浓郁的泥土香味、一应寓于其中,深受群众的欢迎。它是广大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结晶,灌注着劳动人民的心血,是一部民间文学作品集。

  其作品名称主要有《卖水》、《闹书馆》、《明月楼》、《顶砖》、《全家宝贵》、《杏元和番》、《刺目劝学》、《王祥卧冰》、《兄妹观灯》等72个剧本。

  (二)活动周期长期以来,每当传统佳节,在通渭农村耍社火是文化活动的最主要方式之一,而听“小曲”、唱“小曲”更是社火中最主要的内容。人们弹唱小曲,表演秧歌、展示他们的文化技艺、宣泄他们的富足之情。

  由于小曲本身的喜庆成分,经过了多年的演变,已不再局限于仅仅是传统节日期间的文化活动内容,更重要的是已发展成为人们每逢大小节日,老人高寿、小孩百岁,甚至是茶余饭后、田间地头、下雪下雨时的精神食粮,喜好小曲的人们总愿意请几个“唱把式”和“弹拉家”美美地乐上一番。

  有时几个人拥炉而坐,伴随着通渭罐罐茶特有的清香,边喝边唱;有时几个人在暖烘烘的热炕上,围着炕桌,吃着小菜,饮着烈酒弹唱小曲、曲尽人醉,躺仰待旦。

  马营镇更是通渭小曲的摇篮,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五月初五,六月初一等,每逢庙会,小曲表演成了马营人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演唱队之间得以同场竞技的难得机会,互相比试,互相示强,互不服弱,听者看者围而不哄、挤而不乱。其热闹程度,名为小曲,实为大戏,喧宾夺主,实在难得。

  (三)相关器具1、弦索“通渭小曲”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三弦、板胡、二胡、笛子、扬琴。这些通称为弦索。其中主乐器为三弦,三弦有“平”、“关”、“当”、“越”四种弹法,平弦为5?15,关弦为5?14,当弦为2?5?2,越弦为1?5?1。越弦最为常用,其次为关弦。

  板胡:主要有反调板胡和平调板胡。反调为15弦,平调为5?2弦,两个板胡同时可进行演奏,效果会更好。

  二胡:二胡为5?2弦。

  笛子:笛子筒音为5,定调为F调或E调。

  2、击乐:

  击乐用四片瓦和磬碗两种。

  四片瓦:两手分执,一拍二敲和一板四敲混合使用,右手敲前半拍,左手敲后半拍,有时一手连敲,有如“滚锤”的效果。

  磬碗:一拍一敲,起着掌握节奏的作用,当一曲结束时,常常用连敲以示曲终。

  三、通渭小曲的基本特色“通渭小曲”作为民间曲艺,其源远流长,有着辉煌的经历并独具特色。

  1、演出形式方便灵活;五、六人即可,十多人不限,常在“庭院”、“村落”以自娱自乐为主,方言演唱。

  2、曲调繁多,娓娓动听“通渭小曲”的曲调到底有多少,很难统计。根据目前搜集、整理的情况,已经整理成形的有90个,娓娓动听。脚本故事情节浅显(多表现劳动人民生活)、表演风格缠绵悱恻、百听不厌、百看不烦、感染力很强,使人喜怒哀乐随兴而发。

  3、具有“套曲”特征一个完整的唱本,从“月调”、“背宫”入韵,然后以“紧述”、“岗调”等曲达到高潮,再以“落背宫”进入尾声,用“月尾”收曲。中间根据情节、唱词,配上与之相适应的曲调,并且用曲牌音乐恰当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套曲”。有时“单曲”和“套曲”可以参用,起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作用,并且用得恰到好处。如《兄妹观灯》(又名《下四川》)“套曲”和“单曲”结合,自绐至终热情洋溢。

  4、差异性特征由于口传心授,没有版本,在一代接一代的传授中必然形成了腔体和唱本的差异,因此,同是一个腔调、唱者不同、唱法有异;同是一个腔调、唱词不同、唱法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唱腔、同一段唱词、地域不同、唱法也不尽相同,随意性强。只要“求大同、存小异”是完全行得通的。正是这种允许差异性的存在,方便了百姓,丰富了创作,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5、“帮腔”特征所谓“帮腔”就是为了营造一种欢乐宏大的氛围,要求伴奏人员和主唱者一起合唱。这一特色在小曲音乐中更为独特,它有力地烘托了欢快、热烈的演唱氛围。委婉动听,抒情感人。

  6、调式、调性通渭小曲属于我国民族七声徵调式。在七声徵调式清乐音乐体系中,主音“5”与属音、下属音之间分别构成了纯五,纯四度音程关系,加上“清角4”和“变宫7”的不稳定性,尖锐的倾向性,增强了I、VI、V级音的稳定效果,使曲调表现出明朗、愉快的调式色彩。极具民间特色。调性F。

  四、通渭小曲的价值通渭小曲作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代表作,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

  1、历史价值通渭小曲反映和包容了明清以后各个历史阶段中,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丰富内容,对于考察借鉴社会发展史、曲艺史和音乐史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2、文化、艺术价值通渭小曲来源于民间,创作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它是通渭老百姓文化娱乐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地地道道的通渭民间传统文化,它的民族性与大众性特征,使其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血脉相承,其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生活状态决定了它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

  3、社会价值通渭小曲是促进社会文明和农村文化建设,建立和谐通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素材之一。

  4、实用性价值它最珍贵的价值在于最适合表现通渭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思想。

  五、通渭小曲的未来展望2005年,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中,本人没有辜负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期望,根据省文化厅关于如何申报的具体要求,做了大量的实地调查和农村调研,凭借多年对通渭小曲的钟爱与探索,就通渭小曲从基本信息,项目说明,项目论证,项目管理,保护计划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论证,并精心制作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甘肃通渭小曲》”文本,在省文化厅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论证会上一举通过,并申报到文化部。

  目前,虽然还没有信息显示通渭小曲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但能够通过省级专家论证会,申报到文化部,仅此这一点,就足以说明它的价值所在,我作为项目书起草者和多年从事农村文化工作的中坚力量,一种成就感也油然而生,没有任何理由不为通渭小曲的未来与发展充满希望。

  也是2005年,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通渭小曲不正是这种传统文化生态,农村特色文化吗?由于其受众群体的大众性特征,不也决定了它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吗?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有理由相信,通渭小曲作为通渭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一定会提上议事日程,到底如何进行挖掘,整理保护和发展,将是我们今后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参考资料1、眉户音乐(西北戏曲研究院研究室)294页——305页,谈谈西北(眉户)戏  李静慈2、期刊,甘肃文化2005年第6期、25页——27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
发表于 2009-7-1 10: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计生搭台 剧团唱戏 计生眉户剧唱红宁县城乡



  初秋的夜晚虽然有些凉意,但甘肃省宁县苏韩村小剧场中却是人山人海,掌声阵阵,喝彩声不断。反映计划生育国策的大型现代眉户剧《关家庄》正在演出。当剧中女支书关大嫂及村计生主任大雨之夜追赶人贩子,救回被拐卖的二女户的女儿时,剧情达到了高潮,演员哭了,许多群众也眼含热泪,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扩音器“哑”了……戏散了,满身泥土,骑自行车捎着媳妇跑了三十里路来看戏的刘晓策动情的说,我也是二女户,这个戏我们已经看了两遍了,但还想来看。戏里唱的对,如今生男生女一样好,孩子少了负担少,我两口子已经商量过了,明天就去落实节育手术。剧团团长感慨的说,我跟团多年了,象《关家庄》这么火爆的场面还是第一次。《关家庄》剧情生动,贴近农村实际,语言通俗,充满温情。该剧将在全县23个乡镇及县城巡演,每乡镇两场。
发表于 2009-7-1 10: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评眉户剧《凉州新曲》
   展现西部农村生活画卷—评眉户剧《凉州新曲》
  

  武威市秦剧团新创排的大型眉户现代戏《凉州新曲》,在使观众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的同时,也使人们思考:21世纪的中国农村如何继承传统与承接现代,如何摆脱贫穷走向富裕,实现民族的真正腾飞。

  《凉》剧将切入点放置在世纪之交的凉州农村,以几个不同群体类型的新时代的农民形象———高喜娃、张承祖、张梅梅、白吃爷为载体,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当代农村生活中不同观念所构成的生活画卷。

  高喜娃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型农民,他富裕不忘乡亲,为了能当上村长带领乡亲致富,不惜将自己结婚盖房用的木头捐出,违心地修了“翰林”牌坊;为了改变年年吃“扶贫”的面貌,让百姓心甘情愿地种大棚蔬菜,他撒谎说和县长是哥们;为了给乡亲们筹集资金,他竟骗了对他十分信任的朋友赵蕙蕙;为了留住张承祖,他先劝说,后激将,使出了十八般武艺。在他的身上,既有传统农民的质朴、善良,又有现代农民的智慧、机敏,还有商人的狡诈、诡谲。张承祖是一个受传统文化濡染的农民形象,他身为“翰林”后代,前任村长,始终恪守本分,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小农意识,使他亦步亦趋,获了许多奖状,却靠政府救济,他怎么也弄不明白,为什么人们为了钱而丢掉“翰林”村的“传统”。

  张梅梅是一个农村新女性形象,她不顾父亲反对,不怕村民议论,在高喜娃外出打工期间,毅然决然地住在高家,照顾高的母亲。在高喜娃回村当了村长,与哥哥、父亲发生冲突,一次次把她置于矛盾漩涡之中,身处两难境地之时,她始终申明大义,顽强而艰难地挺立着。白吃爷是社会肌体上的寄生虫,他游手好闲,靠吹打混吃混喝,当社会发生变革失去寄生土壤时,他便弄虚作假,以期多骗钱财。

  《凉》剧通过高喜娃、张梅梅、张承祖、白吃爷等人物的性格发展轨迹,让观众强烈地感受到,在农村先进思想和落后观念斗争的艰难过程;让观众深刻地体会到,人的思想观念是社会的决定因素。全剧正是以生动的笔墨触及到了当代农民在农业产业化道路上的迷失、苏醒、追寻、拼搏的过程,热情地讴歌了农民如歌的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高喜娃的扮演者李小军和张梅梅的扮演者白凤英,他们对角色性格有比较准确地把握,在塑造人物过程中,显得得心应手。特别是“柳林相会”一场,他们自如的表演,优美的唱腔,默契的配合,使该剧具有了更加迷人的风采。

  不过该剧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一是该剧对人物缺少挖掘,许多地方流于事件经过,大大减少了戏剧的表现力。如,张梅梅既是张承祖的妹妹,又是高喜娃的对象,特殊的身份注定她在高与张的矛盾冲突中,始终处于两难境地。这原本为刻画人物、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留下了很大空间,可惜的是作者惜墨如金,没有挖掘张梅梅的内心,使这个人物失去了应有的光彩;该剧试图打破传统戏曲的结构形式,却没有很好地利用舞台科技成果,特别是电、声、光等对舞台进行重构或切割以丰富表演区,使其结构显得单一而零散;舞美设计过分写实、具像,没能充分发挥戏曲艺术舞台的假定性、流畅性、写意性和空灵感;戏中虽然穿插了几段舞蹈,由于是照搬唐山皮影舞,与整台戏的风格极不协调;另外,群场戏的舞台调度过于呆板、单一,没有充分发挥舞台纵深调度和全方位流动的功能等等。

  当然,一部精品的产生需要不断磨砺,我们相信,《凉州新曲》在不断地修改提升后,一定会更加完美。
发表于 2009-7-1 16: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眉户现代剧《西部风景》有感
           戏剧和戏曲是两个有所不同的概念。张庚在《中国戏曲》中说:“中国的传统戏剧有一个独特的称谓‘戏曲’。历史上首先使用这个名词的是元代的陶宗仪,他在《南村辍耕录,院本名》中写道:‘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但这里所说的戏曲是专指元杂剧产生以前的宋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至近代的京剧和所有地方戏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通称。”所以中国传统的戏曲不包括话剧、歌剧、芭蕾剧、哑剧等外来的戏剧表演形式。换言之,中国戏曲是个较狭义的概念,它只是戏剧大家庭中的一员。但戏曲决不可能始终保有自己的纯正血统,对其他艺术手段和艺术形式的借鉴是它焕发自我生命力的必需。因为文化的精神毕竟不仅仅是继承,也是沟通、交流和吸收,这样才能保证它自身的发扬光大,与时俱进。这一观点从戏曲的发展史上就可以得到证明,且看《秦腔史稿》中的这一段话:“我国目前尚存的三百多个地方戏曲剧种,就其声腔体系来说,秦腔(也叫梆子腔、秦声)作为一种声腔,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北方梆子腔戏曲,几乎无不与她有着难解难分的关系,即就是其他声腔,如二黄腔、弋阳腔、昆山腔、柳子腔等,也都与她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少地方戏曲剧种的老艺人,都不约而同地说到,秦腔是他们剧种的老祖宗,他们的戏是由秦腔演变来的,或在当地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学习或吸收秦腔声腔和表演艺术而逐步形成的。他们演出的众多剧目是秦腔原剧目的移植。在一些比较古老的地方剧种中,至今仍保留着‘秦腔’这样的唱腔名词,甚至,直呼为‘秦腔’。”可以从中发现,中国戏曲中的各种门类之间本身就是善于兼容并蓄的。那么,中国戏曲从其他戏剧形式中吸取有益营养也是完全可能的。
不久前,笔者有幸随学校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观摩了一出大型眉户现代剧《西部风景》,忽生耳目一新之感,的确觉得和小时候在西安易俗社、三意社、尚友社和五一剧院所看的传统秦腔戏有所不同。该剧由秦腔名伶李梅女士主演,以西安交通大学的一段迁校史作为历史背景,反映出了孟冰茜一家为代表的中国几代知识分子在大西北的奋斗历程。不论从它的道具布景、灯光音响等舞台设计上,还是从化妆服装、人物造型等形象设计上,均有突破传统之处。比如其中大量运用了立体舞台的多视角优点,使得虚实结合,真幻互映,时代波澜与人物命运紧密联系,加深了作品的思想意味。而演员在动作表演、声腔处理上也多能推陈出新,灵活多变。比如苏家的儿媳古丽有一处小唱段显然溶进了新疆民歌的特色,听来饶有情调。戏里时而又穿插着跑龙套演员的芭蕾舞小品,让人眼花缭乱。其中杏花一角尤为引人,满口的俗词俚语,加之以秧歌化的夸张动作,实在是洋相百出。而细细想来,又觉得她仍是传统戏曲中不可或缺的彩旦一类角色。这些均能体现编创人员的匠心独运。
陕西戏曲研究院向来以秦腔改革为旗帜。早在抗日期间,后来成为戏曲研究院奠基人之一的马健翎就在延安编创出了著名的革命现代戏《血泪仇》,获得了极高的声誉。甚至唐弢所撰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也不忘给其留有一笔:“作者充分利用了传统戏曲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长处,向观众展示了相当宽广的社会画面。全剧共三十场,剧中人近五十,从国民党统治区农村经关中地区一直写到陕甘宁边区,借助于秦腔粗犷、激昂、强烈的剧种艺术特点,演出了一个惊天动魄的故事。”又说:“他的作品很有生活气息,很有戏,很有吸引力,特别受到农民观众的欢迎。”马健翎的风格基本上成了陕西戏曲研究院的一贯特色,该院创作的许多著名剧目如《梁秋燕》、《两颗铃》以及《屠夫状元》等均给人以清新的气息。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贴近生活,符合时代精神,并且广摭博采,大胆创新。笔者从最近所看的一部电视剧《老三届》中,也得出许多感触:真正具有震撼力的文艺作品应该包含坚实的生活内容,应该是作者所亲身经历过的个人史和时代史,是足以让一代人为之伤心落泣、为之感发振奋的青春史。《老三届》给人的感受完全不是当今娱乐休闲之类的影视作品所能给予的,也不是商业炒作所能包装的,因为它灌注着一代人的血泪。同样,戏曲的创新不仅应该追求形式的新颖,更应该注重内容的坚实,这才是艺术生命力的所在。
《西部风景》禀承的就是求新求变的作风,它吸收了话剧、歌舞剧、芭蕾舞剧以及少数民族音乐、通俗歌曲的长处,从视觉到声觉,大胆创新,细心探索,把古老雄浑的秦腔唱腔和新颖时髦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不能不说是一个有益的尝试。《西部风景》的取材以大西北知识分子为对象,反复强调“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的主题思想,既有从纵的方面对几代知识分子不同待遇的客观叙述,又有从横的方面对西部大开发政策的热烈响应。特别是李梅洪亮高亢的嗓音,更能烘托出主人公一生的坎坷经历和奉献精神。凄厉处,撕人心腑;激扬处,热血沸腾。简直将秦风秦韵的优长之处发挥得淋漓尽致。几个配角如周长安和尹美兰也能突出正反形象的强烈刘比,有层次,有波澜,这也是在构思布局上的新意。
然而,从观众的角度而言,创新有时并不能赢得所有的观众。偶尔和几个老戏迷谈起了戏曲研究院,他们对之却颇有微词,认为它破坏了“老玩意儿”。一位戏迷对我说,中国戏曲讲究的是写意,所有的布景道具都应该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不能太实,不能做得像话剧一样。唱腔也应该体现秦人所独有的高亢激越和土味土调。他们更喜欢看的是《秦之声》节目,认为其中一些县剧团和票友的演唱才是地道本色的。这话很有道理,比如中国的诗歌和绘画一直都注重对意境的体验而轻视对客观的写实。清代郎世宁曾经将西洋画技法溶进了中国画中,结果倒弄得两不是了,让人看着他的画总觉得有些别扭。这是由于艺术欣赏中也有一个民族的心理背景和心理习惯的因素在暗中起作用,有一个能不能接受的问题。戏曲的改革和创新决不能脱离中国人的这种心理背景和欣赏习惯,否则一定会曲高合寡的。尤其是在媒体纷纭、戏剧衰微的当代,要想把更多的人拉进剧院,就得既能发扬传统风格,又能大胆创新,别开生面。这是十分难为的工作。但是只有这样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总结,才能永葆中国戏曲的魅力。愿陕西戏曲研究院能在对传统的继承上丙下点功夫,以期雅俗共赏,少长咸宜。
发表于 2009-7-1 17: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现郭孝义精神的眉户剧《清风碑》在陕西韩城首演
      近日,由韩城市人民艺术剧院根据郭孝义事迹精心编排的现代眉户剧《清风碑》在韩城首次与观众见面。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和郭孝义的事迹深深感动了现场观众。

  《清风碑》是以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郭孝义为原型创编的一部现代眉户剧,该剧介绍了郭孝义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放弃高额月薪工作机会,毅然接受党员群众重托,挑起“村官”重担;带领两委会一班人,领导群众整修村公路、修复水站;不顾生命危险冒雨救人及卖父棺板、下井挖煤、带头筹资等一桩桩、一件件朴实平凡而伟大的事迹,讴歌了他一心为民、奉民为天、无私奉献的精神。

  郭孝义扮演者刘平选说:“这次扮演郭孝义,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我要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用郭孝义精神鼓励我,教育我。”
发表于 2009-7-1 17: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现郭孝义精神的眉户剧《清风碑》在陕西韩城首演
      近日,由韩城市人民艺术剧院根据郭孝义事迹精心编排的现代眉户剧《清风碑》在韩城首次与观众见面。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和郭孝义的事迹深深感动了现场观众。

  《清风碑》是以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郭孝义为原型创编的一部现代眉户剧,该剧介绍了郭孝义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放弃高额月薪工作机会,毅然接受党员群众重托,挑起“村官”重担;带领两委会一班人,领导群众整修村公路、修复水站;不顾生命危险冒雨救人及卖父棺板、下井挖煤、带头筹资等一桩桩、一件件朴实平凡而伟大的事迹,讴歌了他一心为民、奉民为天、无私奉献的精神。

  郭孝义扮演者刘平选说:“这次扮演郭孝义,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我要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用郭孝义精神鼓励我,教育我。”
发表于 2009-7-1 17: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澄城县计生局组织观看眉户剧《女儿沟》
澄城县计生局按省、市通知要求于2月20日下午2点30分集中计生干部观看眉户剧《女儿沟》。会后,组织了座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在今天,风俗习惯和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意识中,重男轻女的观念和现象还时有顽强的表现。特别是贫困边远的农村地区,女孩所面临的生存和发展权益仍受到严重侵害,她们的身体素质差,入学率低,有的面临家庭暴力甚至被遗弃摧残的厄运。非法胎儿性别鉴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更是残忍地剥夺了女性的出生权,造成男女出生比例失衡。因此关注女孩的权益和命运,是我们不容乎视的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加大工作力度关爱女孩和关注女孩,积极兑现配套的优惠政策,帮助妇女发展生产,保障妇女合法权益;要通过宣传教育、法律保护、经济扶持、利益导向、优质服务等手段,努力使女性在健康、教育、就业、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性平等的待遇和权利,使生育女孩的妇女和家庭得到社会的关怀和帮助,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女孩、爱护女孩、重视妇女、尊重妇女的新风尚。
发表于 2009-7-1 17: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澄城县计生局组织观看眉户剧《女儿沟》
  澄城县计生局按省、市通知要求于2月20日下午2点30分集中计生干部观看眉户剧《女儿沟》。会后,组织了座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在今天,风俗习惯和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意识中,重男轻女的观念和现象还时有顽强的表现。特别是贫困边远的农村地区,女孩所面临的生存和发展权益仍受到严重侵害,她们的身体素质差,入学率低,有的面临家庭暴力甚至被遗弃摧残的厄运。非法胎儿性别鉴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更是残忍地剥夺了女性的出生权,造成男女出生比例失衡。因此关注女孩的权益和命运,是我们不容乎视的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加大工作力度关爱女孩和关注女孩,积极兑现配套的优惠政策,帮助妇女发展生产,保障妇女合法权益;要通过宣传教育、法律保护、经济扶持、利益导向、优质服务等手段,努力使女性在健康、教育、就业、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性平等的待遇和权利,使生育女孩的妇女和家庭得到社会的关怀和帮助,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女孩、爱护女孩、重视妇女、尊重妇女的新风尚。



发表于 2009-7-1 17: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传,在春秋时代,郑国与大戎交战,郑军以忧人唱曲,致敌兵迷迷糊糊而败阵,此后这种曲调就被世人称为迷糊戏。
  其实,迷糊戏的来源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迷糊戏发源于眉县和户县,“眉户”二字在陕西方言中与“迷糊”发音相同,故名“迷糊戏”。狄光照是迷糊戏的第五代传人,他作梦也没想到,他爷爷、父亲以及他和媳妇得空就哼唱的迷糊戏,居然成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老狄到今天也没闹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个啥意思,但他知道,这是好事,国家要保护哩。
  芳草湖农场居民:“我觉得这个迷糊戏情节特别得好,音乐也特别得好,我非常喜欢。”
  老狄听老辈人说,他家祖上在清道光8年从甘肃穿沙漠、走隔壁,来到新疆,一路上,为了排遣寂寞,常常会唱“眉户戏”,而且通常唱着唱着就进入了梦乡,慢慢的,狄家便把这种戏叫做“迷糊戏”。现在,狄家已经组成了戏班子,并在芳草湖、呼图壁、昌吉一带走唱,他也算的上是职业演员了。
  芳草湖农场居民 狄光照:“新疆芳草湖迷糊戏从我祖太爷唱到现在已经200年了,我是狄氏家族的第五代传人。”
  狄光照还说他天生就是个唱戏的,对“迷糊戏”特别有感觉,不管多累,只要一弹起三弦,立马浑身轻松,现在在芳草湖一带,“迷糊戏”已经深入人心,一到晚饭后,男女老少都会不约而同的凑成一堆,吹拉弹唱,自得其乐,唱到“迷糊时”,便各自回家睡觉了。
  芳草湖农场居民:“新疆迷糊戏,我们的老年人都比较欣赏、喜欢它,它的乐曲比较悠扬动听,能够舒展自己的心情,我通过我自己来学习,希望能影响我的子女,来接受这个比较传统的文化。”(
发表于 2009-7-1 17: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疆狄氏被国家确定为迷湖戏传承人

2008年7月8日下午,在瓜果飘香的盛夏,在和谐美丽的新疆芳草湖文化广场,新疆芳草湖狄家第五代传人狄光照,领班演唱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迷糊戏。
       这是新疆迷糊戏被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新疆狄家为代表的迷糊戏传人进行的首场公演。方圆近万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人山人海,舞台背景设置在浓密的垂柳下,一条宽20米的横幅醒目的标着“新疆芳草湖迷湖戏狄氏第五代传人演唱会”。在万人瞩目的舞台上,狄家迷糊戏传人挥洒自如,各领风骚。一声声高亢、激越、哀婉、悲壮的弹唱,引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迷糊戏作为新疆别具风格的民间乡土弹唱、说唱艺术,自形成以来,已有二、三百年的传承历史。新疆,古称西域。历代以来,中原、陕甘一带先民,越过漫漫河西走廊,西出阳关,逐水而居,在天山南北片片绿洲,开疆拓土,繁衍生息。一方面,新疆俊伟的高山,广袤的草原,荒凉的戈壁,造就了早期新疆人厚道、豪放、坚韧的个性;另一方面,新疆辽阔的幅原,稀少的人烟,空旷的村落,又对早期新疆人产生了封建、保守、自闭的心态。在这种生活环境下,为了排遣寂寞,驱赶贫穷,散解乡愁,寻找精神寄托,新疆狄家先民怀揣陕甘的秦腔戏、眉户戏精神,在田埂水渠旁,在火炉土炕上,吹拉弹唱,自娱自乐。不进外人门,不闻窗外事,陶醉于家族部落式的原始生活情调。一位古代诗人这样写到: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形象的说明了早期新疆人远离喧闹的人群,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状况。正是这种独特的地域环境,独特的人文环境,独特的一方水土,孕育出了抗争寂寞、宣泄孤独的狄氏家族迷糊戏文化。它即吸收了秦腔和眉户戏的文化元素,又融入了新疆曲子戏和地方少数民族的文化音符,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戏种。
       2007年,新疆兵团农六师宣传部、文化局到芳草湖农场下连队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偶然对芳草湖狄氏第四代传人狄春辉老人的一把陈旧的三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狄春辉老人讲,这把三弦最早是太爷用过的,传到他手里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狄春辉老人早年在盛世才手下当过兵,从小拜师学艺,练就了一身武艺,还精通占卜学,同时,在祖辈的熏陶下酷爱迷湖戏。无论在战乱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随身不离祖辈留下的这把三弦,一壶茶,一袋烟,席地而坐,献艺乡亲。狄春辉老人已是八十五岁高龄了,谈起迷湖戏,老人两眼放光,调好弦音,拉开架子,声色高亢,唱了一段迷湖戏,引的在场的人无不叫绝。2007年10月老人不幸去世,迷湖戏伴着他走完了一生。
       几百年来,就是靠这种简陋的乐器,朴素的唱词,热烈奔放的旋律,熏陶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传承发扬了一代又一代屯垦戍边精神,也是这种精神支撑起了一代又一代人对生命的崇拜,对生活的向往。在天山脚下,在祖国的西北边陲,生生不息的迷糊戏伴随着芳草湖先民,伴随着芳草湖后世子孙度过了千千万万个日日夜夜。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注下,相关部门人员多次进行了抢救、挖掘、考证、论证,认为狄氏家族迷湖戏具有厚重的传承历史和清晰的传承脉路,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鲜明的传承性,最终被确定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逐级向兵团、自治区、国家申报。如今,狄氏迷糊戏历经几代人的传唱,已传到了第五代掌门人狄光照的门下。
        据考证,新疆狄氏是陕甘狄氏的一个支脉,远祖先后从狄仁杰故乡---山西洪洞大槐树庄,迁居甘肃民勤县,从甘肃民勤县北上甘肃金塔县,从甘肃金塔县西进新疆。自清朝道光年间定居新疆以来,已接近200年的历史。200年来,新疆狄氏先辈单枪匹马,独走天下,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生存繁衍。现在,新疆狄氏后人散落于天山北鹿呼图壁河、玛纳斯河流域,人口400多人。无论关外狄氏,还是关内狄氏,历史上都是单姓独系。因此,历代都有天下狄姓一家人之说。新疆狄氏勤劳朴实,热爱生活。祖辈没有留下万贯家产,也没有惊天壮举,却留下文化瑰宝---迷湖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