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楼主: 蒲实

呼吁和建议:户县申(报)办西北地区“眉户”戏曲演唱(大赛)艺术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2 20: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陕眉户戏研究

郭永锐

    眉户戏主要流行于陕西关中和山西晋南两地,格调清新、质朴无华、内容多是普通百姓生活的折射,长期以来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眉户戏由山陕黄河两岸的民歌俗曲发展演变而来,其形成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它产生于明清时期我国多种地方戏大量形成的主体氛围当中。这时中国许多地方流行一种唱曲子的风气,此种艺术方式的大范围流播为眉户戏的最终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民间社火表演的长期繁盛也是眉户曲子走上舞台的动因。晋南和陕西关中地区社火表演中的竹马戏载歌载舞,演员实施动作表演的同时口唱眉户曲调。这种表演形式使单纯的眉户曲调与舞蹈动作相结合,丰富了艺术表现方式,使眉户曲子有机会发展成一种小戏。地摊清唱表现手法的逐步完善是眉户戏形成的另一条途径。它具有短小的故事情节,以唱为主,辅以简单的动作。演唱和动作表演手段的整体提升使眉户戏最终形成。由此看来,眉户戏的出现最有可能是民间曲艺形式和民间歌舞相互结合与作用的结果。眉户戏至晚形成于清代乾、嘉年间。起初作为配角与梆子戏同台上演,吸收了大量梆子戏的表现形式后日趋成熟,竟可与梆子戏对台争盛,到光绪至民国初年发展成熟。抗日战争中,反映革命内容的眉户现代戏出现并得到大力推广,从此眉户戏进入了现代戏发展阶段。20世纪50至60年代初,眉户现代戏的发展进入高潮。60年代中期至文革期间,由于受到极左文艺理论的影响,眉户现代戏和传统戏都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文革结束后,传统剧目编演得以恢复,现代戏创作也浮现出一丝生机。但是文革后的改革开放又给传统艺术的生存提出了巨大挑战。眉户戏虽然力图在改革中求得生存,但效果终归不如人意。它在较平稳地发展的同时,也显露出种种危机。直面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实质性的措施是眉户戏能否生存于未来的关键所在。早期眉户戏以小生、小旦、小丑"三小"为主,后来生、旦、净、丑逐渐齐全,但仍以生、旦、丑行居多。眉户戏语言因地而异,在陕西以关中话为代表语言,晋南眉户的语音声调则与蒲白相同。音乐细腻动听,唱腔委婉。题材多撷取百姓生活琐事和历代英雄人物事迹,迎合了普通群众的欣赏口味。结构简单,集中直接地刻画人物,展现人物在断面中的个性,格调轻松,乡土气息浓厚。目前可整理出的眉户传统剧目约165个,包含历史剧、生活剧、公案剧和神话剧四大类。家庭生活剧接近半数,以展示普通生活中的芸芸众生之像为能事,塑造了恋爱男女、孝子、吝啬鬼、尼姑、妓女等种种人物形象。剧作大多以宣扬维系社会稳定的道德规范为主,但是不少剧中大胆地体现出对束缚人性的虚伪的道德的反抗,代表了下层民众的呐喊,具有深刻的社会价值。眉户现代戏剧目应有200个以上,目前可知者198个。这些剧目题材多样,涉及阶级斗争、军民关系、工农业生产、行业模范、十年文革、干群关系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中心政策是贯穿眉户现代戏创作的一条主线。部分剧作因此而沦为政治宣传的生硬工具,但大多作品是通过对农村生活中家长里短的寻常小事进行艺术化处理,巧妙地使渗透其中的政策内容为观众接受。这是眉户戏的重要特色之一。本文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对眉户戏的起源与发展、活动方式、艺术特色、演出团体、剧目剧本、现状与前景作了更为全面的探讨,并试图突出对其发展现状的分析和总结,以得出对该剧种乃至其他剧种发展有益的结论。由于能力与时间所限,纰漏之处在所难免,观点亦欠成熟,请方家指正。  


关键字:山陕眉户; 源流发展;活动方式;艺术特色;演出团体与艺人;剧目剧本;现状与前景
发表于 2009-5-22 20: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陕对传统剧种眉户的改革发表了一些粗浅认识。晚上回家,索性把手头所有的陕西几本戏全部看完,又有新的感想。
眉户因最早流行于陕西眉县和户县两地而得名,属于秦腔派系。眉县和户县一带位于秦岭太白山麓,自古盛行民间歌曲,眉户曲起源于这些民间歌谣,古称“清曲调”。眉户曲在华阴和华县一带逐步发展为眉户戏曲。后来,成为黄河金三角山陕一带一个仅次于秦腔和蒲剧的地方剧种,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眉户也许是由于起源于民间歌谣,其传统的古装戏不多,大都以演现代戏为主。
昨晚一口气把手头的《迟开的玫瑰》《陕北婆姨》《好年好月》都看完,感觉简单分析山陕对眉户的改革发展状况不够,陕西眉户的改革发展应该专文分析。
一、剧目题材紧贴时代脉搏。《好年好月》说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农民思想观念转变的剧痛,包括经营理念、道德观念的相互交织、碰撞。南下贩果、开办果汁厂等老百姓刚刚经历或正在经历的事情都搬到舞台上,使得戏曲看来真切。《陕北婆姨》说的是陕北治理风沙的故事,男人南下打工挣钱,女人坚守治理风沙。一代一代的治理,一代一代的付出代价,一代一代的坚持,单从人类和大自然的搏斗层面讲,确实有愚公移山式的伟大。而对于国家来讲,治理风沙决不仅仅是一个村庄,一方水土人们的生存,这种治理对国家、对人类都是非常重要的。《迟开的玫瑰》应该说是这几个戏的代表,抓住了现代生活中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的重大主题,为承担着巨大社会责任的小人物唱了一曲赞歌。其戏剧的宣传效果远远超过了新闻报道。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好好看看,儿子媳妇回来,一定要求他们看看。
二、音乐唱腔设计重继承更重发展。眉户属于秦腔派系,秦腔又属于梆子戏,梆子戏的共同特点是粗旷豪放,但眉户则不同,相对来说要柔和得多。这也许是多少年来,它一直在秦腔、蒲剧的包围下顽强地生存着的原因之一。鉴于这种特点,戏曲界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眉户歌剧化的改革。从现在手头的几部戏看,陕西的眉户改革比较到位。首先,他们继承了眉户的婉转轻柔,保留了大部分的曲牌,使得眉户传统得以存续;其次,他们用现代元素对音乐唱腔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包括乐器、唱法等,男女演员的对唱,甚至运用了和声等技巧。尤其可贵的是,他们充分利用了陕北民歌的资源,把陕北风和关中韵进行了很好的融合,使眉户剧借助风靡全国的陕北民歌走出关中,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三、在戏曲结构上他们也有一些闪光的探索。比如电影蒙太奇技巧的运用,把不同时序、不同空间的情景进行立体化的组合,加重了主题和情感的渲染。比如固定标志和背景音的运用,就象一条主线,贯穿全剧,使得戏剧整体化大大增强,厚重感,丰富感,清晰感,吸引力明显放大。
我看陕西眉户,经常想起张艺谋的电影。他生长于这块土地,秦腔、眉户对他的影响应该很大。他的电影里经常有传统戏剧的影子。比如说对细节的肆意放大,大红大紫的色调的反复运用等。同时,张艺谋的电影是不是对传统戏剧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呢?艺术本来是相通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相通性还在加强。
最近看了一篇评价陕西眉户剧《迟开的玫瑰》的文章,得知的信息告诉了我陕西眉户所以发展的原因。陕西有那么一群痴迷传统艺术的艺术家,醉心于传统艺术的改革发展。从领导层面讲,他们给予这些艺术家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艺术园地好比桃花园,世俗的东西,比如官本位思想绝对不要让其出入,这样,桃花园才能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发表于 2009-5-22 20: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演唱口语化的晋南眉户



           眉户,又称“迷胡”。因其曲调婉转缠绵,使人听之入迷而得名。它是山陕地区人们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之一。
    晋南眉户是在山陕黄河两岸民歌俗曲的基础上形成的。山西蒲州一带和陕西同州一带仅一河之隔,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眉户艺人也频繁往来演出,经过山陕艺人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日趋完善。再加之对蒲州梆子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借鉴吸收,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晋南眉户这一艺术样式。
    晋南眉户的历史大体经历了民歌、说唱、家戏、职业班社四个阶段,在最初的民歌、说唱阶段,曲调、伴奏比较简单,唱词由演唱者自编,格律自由不拘,说唱性强,多有盲人或贫民靠此谋生。此后出现了家戏班,逢年过节在本村演出。随着眉户戏的进一步发展,清代末期,职业眉户班社陆续问世,涌现出很多有名的艺人,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别有特色的弦乐曲牌和唢呐曲牌,在表演上吸收了蒲州梆子的帽翅、翎子、水袖等技艺,唱腔上借鉴了蒲州梆子的很多板式,丰富了自己的表现形式。
    由于晋南眉户唱腔朴素大方,小调运用较多,唱腔既重高亢明亮,又可低回婉转,演唱口语化,易记易唱,朗朗上口,生活气息极浓,善于表现人情味浓厚的家庭生活故事,因而极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发表于 2009-5-22 20: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秦晋之音  
   昨天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篇小文章,名谓:秦腔。说的多是关中乡音,看后极想写点什么。
    我自幼生长在山西万荣一个村庄,属于山陕交界的地方。说起自幼也不太确切,十一岁的时候我便跟随父母离开了那里,至今多年过去了,虽然如今照顾过我的外公也已经辞世,回去也再没有几个人能认得我了,可是每每在电视里听到那里的鼓声戏调心里总会忽然一热、眼里发涩。
    我们的村子很大,顺着村口的路一直往西走就到了坡边边上,小路一直往下蜿蜒能走到黄河滩,常常在麦收的时候听到大声招呼的声音:“你走滩里啦?”,黄河滩几乎成了打招呼的问候语。
    黄河再过去就是渭河,虽然很久都没水了,可是河床还在,从黄河这边望去,能看见隔岸劳作的陕西韩城人。可能因为距离的关系吧,我们那边的语言和戏剧是兼具山西和陕西的语言特点的,经常隔着一个村子,语言就有区别了,戏剧也是一样的。
    山陕两地的剧种很多,仅山西的剧种就有五十多种如晋剧、中路梆子、山西梆子、 蒲剧等都是很有影响的。陕西也有秦腔、眉户、碗碗腔等多种,尤以秦腔在西北大地广为流传。我对戏剧原没什么研究的,刻在记忆深处的就是正月的戏台子底下,卖醪糟的、卖糖人的,摊子多得很。初九下唱戏的时候,早早的戏台子底下早摆满了长条凳,有亲戚的早早就到临村接了来,坐着自行车,遇到打招呼的,必要大声喊:看戏去哩。
    我记得的戏是都是骑在外公的脖子上看的,有蒲剧《棒打芦花》,是讲一个刻薄的后妈的故事,具体的故事情节并不懂,但记得的是那悠扬的唱腔,好象平平的声调一拖是可以拖到一分钟以上的,还有就是甩辫子的生角,可以从台子的这边一直甩到那边的,功夫十分了得,看到这样的场面小孩子是极其快乐的,大有跟着台子下面的叫好声跺脚的。
     秦腔看过的就只记得《秦湘莲》了,女主角唱得异常凄凉,丝弦声起就觉得一股苍凉,果然大人说这是一出悲剧,到了韩琪上场,拿着大刀追赶秦氏母子,唱出来的声音粗哑且高亢,黑脸包公更加厉害,整个的唱都好似喊出来的,把前场的压抑一扫而光,演员畅快之极,观众也高兴地交流着:要铡陈世美了,快看。大家顿时聚精会神起来,等着扮陈世美的演员直直地一挺,终于满意。秦腔的表现能力之强可见一般。
     离韩城不远的地方有个地方叫眉县,那里的地方戏叫做“眉户”,非常的悠扬婉转,乍听之下,好似南边的戏剧,但细细听来却绝没有南方剧种的软糯。“眉户”剧一般表现现代故事为多,记得最深的是一出叫做《梁秋燕》的现代戏,那是上二年纪的时候,县里举行演出比赛,我们排的就是《梁秋燕》里的一折, “阳春而天恩,秋雁哎,来到田间…”,曲子十分的上口,十岁时候学的到现在还能哼唱几句,在当地传唱广泛也不难理解了。爸爸单位一位老乡是二十多岁的时候离开家乡的,有一次回去友人还送了办几盘眉户剧的带子,回来后常常拿来听,东北的同事问听什么呢,他用山西话答到:且眯呼哩,被传为“正迷糊呢”,笑了很久.他并不以为然,几盘带子足足听了有大半年之久。
     工作后空闲时也在电视里看过好多山陕地方剧种,有晋剧〈打金枝〉、秦腔〈苏武牧羊〉等等,但凡旋律响起,内心总是一惊,仿佛内心的一根琴弦,拨不得。
    外公去世后,我又回到了村里,那里的大多数人都已不记得我的模样,从村口到家里都是一路问着去的。站在院子里,听到老外婆的一声:我娃啊,我惜惶的娃啊。我刹那间泪流满面,我知道这秦晋之声我为什么听不得不敢听了,她原是我心地里最深最深的情与痛啊!
发表于 2009-5-22 20: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台小戏  半台小戏是流传于凉州民间的一个戏曲品种,针对于“大戏”秦腔而言,它只是一种民间小曲戏,故称之为“半台戏”。
  作为一个剧种,半台戏以当地的民歌俚曲为基本声腔,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一方面大量吸收了山陕眉户的曲牌声腔,另一方面逐渐引进了兰州鼓子的行腔伴奏。半台戏的特征十分鲜明。首先,演出阵营小,有“七紧八慢九消停”之说,意指演职人员只需七至九人。其次,剧目短小,多是生动风趣的地方戏和精炼感人的折子戏。再次,演出场地随意,院落、庙台、堂屋、廊下均可。第四,行头服装轻便而简单,以软当先,便于打成随手携带的包袱。最后,队伍聚散灵活,半台戏的演职员多系农村民间艺人,农忙务农,农闲唱戏。
  半台戏的音乐属于曲牌连缀体。从构成上看,它分别有器乐曲牌、唱腔曲牌和锣鼓经构成。从调式上看,它多由宫、徵调组成。主奏乐器为三弦,伴以其他弦索。半台戏的音乐原始古朴,风趣幽默,短小整齐,好记易唱,唱腔中没有过大的起伏,动作中少用复杂的铜器,贴近生活的戏剧情节和富有特色的凉州方言,使其更显古朴稚拙。
  半台戏因其人员设施和服务对象的制约和引导,其剧目以传统折子戏和风趣幽默的生活小戏为主。其风格以粗犷通俗见长,适于农村乡野娱乐。常演的较有名的剧目有《李亚仙刺目》、《田三婆倒灶》、《两亲家打架》、《三娘教子》、《张连卖布》、《刘海撒金钱》、《小放牛》等二十余种。由于艺人们文化素质低,表演自发而分散,除上演代代因袭、世世相传的剧目以外,自创剧目几乎没有。
  半台戏诞生于农村,其观众亦多以农民为主,后来逐渐走向城市,其观众面亦扩展到市民、商人,社会影响逐渐扩大。半台戏因其从业者多为半职业性质,自发性较强,随着专业戏班的勃兴,逐渐走向了衰落。它从兴起到式微,经历了近百年时光。它的升沉兴衰,既是生活的呼唤,也是社会的选择。半台戏的风雨沧桑,给予了人们丰富的启示,即在民间文艺的发展过程中,应有吸收引进、为我所用的胸怀,以小为主、运作灵活的应变能力,贴近生活、着眼观众的艺术追求,不讳俗陋、不附风雅的品格风骨。半台戏是一份颇有份量的民间文艺遗产,是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5-24 14: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眉户又称迷胡、曲子、湖曲,是山陕人民乐见的戏曲剧种之一。它流行在西北各省、四川北部、湖北中西部、河南西部及华中南部广大地区。

 眉户的形成和发展

  眉户戏的发源众说不一。一说出自太白山麓的陕西眉、户二县;一说源于晋南蒲州临晋;一说产生于自古民歌小调就很盛行的陕西华县。这些说法都需要进一步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晋南眉户是由陕西眉户演变而成的。它的唱腔中,既有眉、户二县的太白山歌,也有华县民间小曲,更有晋南的民歌调。
  眉户最初是一种地摊说唱艺术,民间叫做自乐会,演唱时以三弦伴奏,演唱者以四叶瓦击节拍。唱词由演唱者自编,其格律自由不拘,说唱性强。在旧社会,从事这种艺术的多是穷苦盲人。他们每到黄昏,弹唱街头,赖以谋生。所谓“盲女琵琶曲,黄昏市上游,何人呼侑酒,唱到月当头。”
  直到清嘉庆道光年间,这种说唱艺术才搬上了舞台,乐器加进了板胡、笛子和简单的铜器。演唱内容有了比较复杂的故事情节和戏剧性的矛盾冲突,编出了《皇姑出嫁》《闹书馆》《探情郎》《问病》《卖布》《白访黑》等节目。经过不断改革,这种形式逐步演变为戏曲,并出现了眉户戏曲班社。据晋南已故名老艺人段全中相传,道光年间,解州社东村段耀功与灵宝民间艺人在蒲剧戏班的影响下,组织了业余眉户戏班,在解州、虞乡、赵伊一带登台演出。第一天晚上,他们从群众家里借来一些道具,以自己老婆的嫁衣当服装,在庙院戏台上做试验性演出。因怕人笑话,紧掩庙门。村民得知后,争先攀墙观看。到第二天晚上,观众熙熙攘攘,越来越多,于是大开庙门,演出了《放饭》《卖布》《走南阳》等节目,很受群众欢迎。到来年春节和元宵节,这个戏班人数增多,从解州西门外炮房借来踩高跷的服装,在中条山下的娘娘庙里演出了《拾万金》《三进士》《安安送米》《反大同》《古城会》等十多出剧目,轰动一时。
  到光绪年间,眉户戏得到进一步发展,职业眉户戏班陆续问世。继社东村的戏班后,又出现了赵连城班、高明友班、孙福盛班和高世维班等。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驰名艺人。如临晋县的著名小旦斗斗,唱腔以情带声,快慢变化出人意料,句句能打动人心。他演《卖水》中的梅英,人物刻画逼真生动,至今老年观众仍念念不忘。
  晋南职业眉户戏班出现以后,吸收了蒲剧的帽翅、水袖、手帕等技巧,丰富了眉户的表演艺术。艺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别有特色的丝弦曲牌、唢呐曲牌以及锣鼓经。在唱腔上借鉴了蒲剧的“间板”、“滚白”、“流水”等板式,弥补了眉户不易表现慷慨激昂情绪的缺陷。到一九二八年,晋南眉户出现了敢与蒲剧抗衡的盛况。据传当时眉户班的梁佩成、斗斗、海生等艺人和蒲剧班的老祯祥等名演员在万荣小王村对台而唱,眉户班连博众采。蒲剧著名二花脸杨老六说:“王存才这么大的名气,还对不过哼哼哼。”(唱眉户叫哼曲子)王存才风趣地说:“看你把脸抹得五麻六道的,还能对过哼哼哼?”一九二九年,眉户班在运城西街与蒲剧合演,眉户三折,蒲剧三回。蒲剧在前眉户压轴。此后,眉户不断与蒲剧对峙,有些地方的蒲剧竟一度不敢与眉户抗衡。民间曾流传过“宁看眉户《打经堂》,不看蒲剧《反西凉》”的顺口溜。可见当时眉户之盛了。(明心按:这个顺口溜似乎应该是解放后的事,在以前,还没有专门的蒲剧名称呢,在本地称乱弹的时候多。)
  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眉户戏的发展更是迅猛异常。二十余年来,从事眉户艺术的文艺工作者,充分发挥眉户善于表现现代生活的长处,创作了不少现代戏,曾多次参加全省全国的文艺会演。临猗眉户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戏涧水东流》《一颗红心》,先后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搬上银幕,受到全国广大观众的欢迎。在党的培养下,晋南眉户还涌现出了程根虎、杨海生、卫本善、任洪、李英杰、郭高基、范琳、郭乘云、樊青蓉、马英超等一批技艺娴熟的优秀演员。尤其是男旦程根虎,继承了蒲剧名艺人筱兰香的表演艺术,表演豪放细腻,唱腔别具一格,在眉户大调唱腔中运用垫字恰到好处,在眉户界享 盛名。现在晋南有两个专业眉户剧团,坚持二十余年演现代戏的临猗眉户剧团,现在是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的八大成员之一。临汾地区眉户剧团,演员乐队大多经过专业训练,除演现代戏和传统“三小戏”外,还能演出大型历史剧。近年来,临汾地区戏校开设了眉户表演专业班,招收了一批学员,为眉户艺术培养着后继人才。
 楼主| 发表于 2009-5-24 14: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迷糊调与收音机

                                ____老Q

  黑漆漆窑洞里,只有我和老蔫。
  老蔫在灶头专心烘他的面疙瘩,火光忽闪着,把老汉满是皱纹的脸映得黑里透红。
  说来这面疙瘩还真有些特色,用起子和面,再加些盐,切成半寸见方,放进大铁锅里烙一会儿,然后待两

面不粘锅后,再放入洗净的干石子,小火来回翻炒,直到两面金黄。
  我在等着老蔫出锅。
  “耶?你那烂杆收音机咋不唱咧?唱起来。”老蔫一边用手当铲子翻面疙瘩,一边对我说。
  我把刚关掉的收音机又打开,从喇叭里又传来阶级斗争的报道,换个台“我家的表叔”又冒了出来。
  “唉,咋就没有迷糊哩?”老蔫有些失望,“就是这?外(‘这’在主语里读‘外’)也能行?”
  我无奈地笑笑。

  老蔫喜欢唱迷糊。其实这迷糊是什么大家都说不清,迷糊不过是知青们按音记载而已。其实若干年后,我

才知道迷糊应当写作“眉户”,是陕西眉户县地方戏,其影响到山陕农村。不过老蔫的迷糊不是原有的戏文,

他是借来调调见啥唱啥。就在今天上午,在坡上放羊的时候,他解开裤子,一边撒尿,一边吼道:

  “小河里——淌水哗啦啦,哗啦啦”。

  听了他这一吼,才知道迷糊的厉害,前面嘶吼,后面声音高昂,声调挑起来,似有入云的感觉,又及至不

可闻。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曾写道:“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这大概是

对秦声较早的描绘,老蔫的唱法大概继承了这一传统。

  我在想着,老蔫又吼了起来,似乎要和收音机赌气。

  “山巅巅有云——河滩下有雾,
  垴垴上——明生生月光——照不到窑前,照不到窑前。”

  这两句还真有些意思,诗经里的秦风,总是用比兴手法的,没想到老蔫起唱可比上午文气多了。我正想听

后面的,不料老蔫吼了这两句,停了下来,抬头看看我,咧嘴一笑,满脸皱纹展开似乎年轻了好几岁。
  “耶?熟咧。”他对我说,撤了灶头的柴火。
  面疙瘩果然干脆,居然有些像三年困难时期的饼干。这是老蔫诚心诚意招待我的,他说俺跟别的学生娃不

一样,没有架子。

  老蔫五十多岁,在后山村专管放羊,是名符其实的羊倌。据说他是个苦人,工作组派我让他写忆苦思甜报

告,其实是老蔫说,我来写。于是我和老蔫打起交道。
  老蔫的忆苦思甜,真是别有特色,让他说还真难。我启发他,“就说说你解放前给地主扛活的事吧?”
  “咋?扛活?”
  “对。村支书说,你给老席扛活,受了不少苦。老席不是地主吗?”
  “外时候,就是苦,我吃不饱,老席也吃不饱,闹日本哩!”他沉沉地叹了口气。“春日里,断了粮,吃

啥?就上沟沟里挑些菜(野菜)。”
  “那地主吃啥?”我赶紧追着问道。
  “外还不一样?”老蔫反问道。我真是愣住了。
  “哪哆都一样,没粮食嘛!”老蔫总结道:“莫说过去吃不饱,外就是今日个,谁又吃得饱?”
  忆苦思甜报告怎么落笔?我头都大了。

  说起来,我莫明其妙就当了工作组的秘书。一个多月前,县里派来工作组,在我们知青住地——一个大村

,搞“一打三反”,挑我来当秘书。说来也巧,过年的时候,我在门两旁贴了老人家的名句“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尽进舜尧”当春联,自然也没有横批。不料工作组组长,穿着自己染的黑土布做成四个兜的中山服的

老杨,像新发现似地吼了起来:“谁写的?是谁?”当村支书老王说是我写的,他说,“外字写的好!”,就

非要见见我,于是我被他挑中做了工作组的秘书。一开始,让我给他们抄文件,后来让我帮他们写报告。
  于是,我跟着他们,走南往北,在各个村转。现在转到老蔫他们村。这个村比别的村穷,由于在山坳中,

吃喝比别的村更困难。四个兜的老杨,这几天又派我和贫下中农优秀代表老蔫,同吃同住,一定要完成忆苦思

甜报告。

  老蔫不管这一套,日子照常。他窑里多了我,仿佛有了说话对象。
  “讨媳妇了莫有?老蔫吧哒着面疙瘩,嘴里咯噔噔的,对我说道。
  “没有,我们不讲早婚!”
  “耶?啥是早婚?”
  于是我把早婚的含义告诉给他,他想了想,“球怪怪,那不把人都耽误下?都二十了,还没有婆娘?可怜

兮兮,窑里没人做饭洗衣裳。”
  “你老伴呢?”我问他。
  “你那烂杆收音机,咋又不唱咧?”别看老蔫没文化,他倒是把话题给岔开了。
  老蔫把收音机要过去,粗大手指旋着旋钮,电台没有调正,李勇奇的声音变了调,“三十年,做牛马天日

不见——”。
  “有迷糊就好上些哩!真是烂杆收音机!”老蔫遗憾之极。
  “我这收音机,咋烂杆啦?”我问老蔫。
  “不会唱迷糊,不是烂杆是什么?”老蔫专门会反问。

  第二天,我到队部,一推门,只见穿着四个兜的工作组老杨,正在笑眯眯地打电话。人熟了,他们打电话

也从不避我。老杨示意我坐下,用肩头把耳机夹住,这还真是个本事。
  “喂,你是总——机吧?”老杨拉长了声音,“喂,你是总——机吧?”。好像是没声音,他又把耳机挂

上,使劲摇了几圈电话要铃的发电把手,于是再次,笑眯眯地拉长声音,“喂,你是总——机吧?”。
  对方总算有了声音,连旁边坐着的我,都听见了,一个细细女声:“你就缺吧!缺你老娘哩!”。
  老杨笑道:“你难道不是总——机吧?”
  “有事快说,不就挂机!”
  老杨要了县里的运动办公室电话,于是一本正经地开始汇报工作。

  真是无聊,本来想向老杨讨教,如何给老蔫写忆苦思甜报告,谁知他的长篇汇报,要何时了呢?还是去找

老蔫吧。
  后山村在山坳里,转来转去都是山路。转到一片土坡上,果然看见了老蔫。
  不到二十只羊,瘦瘦的,春天里,草还没有完全长起来,羊恶狠狠地,在使劲啃坡上的草根。老蔫穿着黑

土布露花的破棉袄,快近中午了,阳光有些热,他敞着怀,露出几道排骨。
  见我来了,有些高兴,于是站在坡上,又吼了起来:

  “七沟八梁九十九道弯,
  前山里有雾后山里转。

  山垴垴看不见白杨树,
  山坷旯走上了俺的花衣衫。

  远远地望来看也看不见,
  七沟八梁九十九道弯,九十九道弯。”

  那声音仿佛发自肺腑,嘶哑,有力,带着沉重而又抑扬的气息,尤其是“九十九道弯”,自然是挑起高调

,似乎在另外说着什么。
  我知道,我是他惟一的听众,没有人听,自然唱起来没有意思。唱了几句他停了下来。“比你那烂杆收音

机咋样?”他希望我夸他。
  我知道这个马屁还是要拍的,于是大大夸了一通,老蔫笑了。一瞬间,他似乎年轻了。也许老蔫年轻的时

候,还是个漂亮小伙呢。

  回到村里,工作组召开了紧急会议,会上老杨面色严肃,宣告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副统帅在外蒙摔死了。

老杨说,县里根据中央精神,一打三反暂告一个段落,运动转向批判修正主义又一代表,并要向群众作好宣传

工作。老杨最后跟我说,你也要担些胆子,老蔫的忆苦思甜后面要加上“林彪反党集团,妄图推翻社会主义,

让我们贫下中农,吃二遍苦,受二茬罪,我们贫下中农坚决不答应”。授意完报告的精神,他又拿起电话,找

他的“总——机吧”聊天去了。

  回到窑里,老蔫正在烧饭,嘴里哼道:

  “五月西滩麦子黄,七月东滩谷出苗,
  集上花布扯几尺,夜半送上山垴垴。

  七沟八梁九十九道弯,
  垴垴上明生生月光照不到窑前,照不到窑前。”

  “谁扯花布?”我跟老蔫开玩笑。
  “回来咧”,老蔫打岔道,“今日个吃些(食其),托你的福,你们来了,村里给闹上些白面。”
  我明白,这是村里给居住在各家的工作组人员拨的,若是老蔫那点细粮,还不知能吃几天呢?
  “外几日,天天过年呀,你小子有福气。”老蔫感慨地说。
  这里叫(食其)的东西,就是我们说的面条。老蔫还真有两下子,面切得细细的。菜码是腌胡罗卜丝。油

是没有的,大碗里有盐沫和腌辣椒。
  老蔫吃得很香,很香,呼呼地吞面条声不亚于一个小伙子。

  吃完了饭,还得忆苦思甜,不然怎么交差呢?
  “老蔫,你就没受过地主的气?”
  “你下力干活,他凭啥气你?”和老蔫谈话,真是费劲,他总是反过来问你。
  “割麦的时候,你没有挨过打?”我听他们村支书老赵说过,于是盯着他问。
  “球?谁说?胡咧咧哩?”老蔫有些不高兴了。我换了个话题,“国家出大事了,林彪叛党了!”
  “谁是林彪?他不打日本吗?不打国民党吗?”老蔫问我。
  我明白了,在老蔫心里,党是打日本的,打国民党的,不打日本,不打国民党就是叛党。难道这几十年在

他心里就没有装进来什么新事务吗?

  “你那烂杆收音机,开开,唱唱吗!”老蔫又把话题扯开。于是他从我枕头边,拿起收音机,开开,用眼

看看我,我觉得那眼光有些狡黠。
  别看老蔫,学东西挺快,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学会了开收音机。收音机在他手里,好像小孩子玩具,他

把台调来调去,一会威虎山,一会红灯记,一会沙家浜,反正新闻他不听。
  我没办法,只好在笔记本上,用心去编织一个长工受苦受难的报告。需要研究一下报纸,县里转发的文件

,总得交差不是?

  四个兜的老杨还真有办法,通知全体工作组成员,中午在村小学食堂改善伙食。同时也给教员改善一下。

还没到中午,工作组的五个人,就集中到小学食堂,脸上荡漾着少见的光彩。原来老杨搞到了猪肉,让小学做

饭的老汉,红烧了一大锅。香气飘散在院子里,引来一群孩子,在外面用小鼻子使劲吸着红烧肉的香气。
  奇怪的是红烧肉没有肉皮,我问做饭的老汉,他满有道理地对我说:
  “你们是贵人,咋能让你们吃肉皮,外不好吃,我拿家里,给娃们煮煮,见点油性。”
  真是高论,贵人不吃肉皮。

  工作组的同事,每个人分了一大花碗没皮的红烧肉,垛得高高的,冒出来像小山。做饭老汉的手艺不太好

,肉炖得不烂,咬起来还咯吱咯吱的。但每个人吃得都很香,我也一样。正吃着,我想起了老蔫。于是端着碗

往外走。
  满街的人都蹲在自家门前在吃饭,七嘴八舌聊着,不知说的都是什么。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端着一个大花碗

,从街头走过来,小脑门上冒着汗珠,一边走,一边吃。我瞟见他碗里是稀稀的能够见底的小米汤,汤里漂着

几根面条,几块沉到底的白薯块。他小肚子鼓鼓的,像衣服里塞进去一只球。满街的人,大家蹲在门前,眼睛

盯着花碗,喝得是那么香甜。一律清一色的小米汤,加几根面条,几块白薯块。这正是开春,满山可见的是黄

土坡,菜也没得寻,人们只好喝汤。

  沿着石子路,转到村子靠山的边上,远远地能够闻到羊骚气,就是老蔫的家了。两孔窑,一孔住人,一孔

住羊。门没有锁,老蔫也从不锁门。窑里除了土炕,就是水缸和灶头。粮食口袋就堆在炕脚陪伴着他。我来了

,和他挤在一处,反正回去后。这身里里外外都得烫,要命的虱子,已经开始闹心了。
  反正下午是编报告,我把肉碗放在锅台上,苦思冥想怎么写。突然想起了这个村的支书老赵。

  天还没黑,老蔫就回来了。远远地就听见了羊咩咩的叫声。老蔫嘴里吆喝着,打开羊圈栅栏,把羊轰了进

去。看见我,又是“回来咧!”三个字的招呼语。这天,我想亲自做饭,总不好老是吃现成的。我正在找东西

,想做什么。老蔫进来了,见我说道:
  “外些个哪能要你做?”
  突然他看见灶台上的肉碗,愣住了。好一会才说,“上头发给你的?”
  “是啊”,我答应着,“晚上咱俩一块吃。”
  “我还有份?”
  “外当然喽!”我学着他们的语调说。老蔫笑了,笑的很开心。半天才说,“我看你小子是共产党。”
  吓了我一跳,团员活动刚开始恢复,我离党员还差得远了。要是别人听见,说我冒充党员,那还得了!
  我赶快解释,我不是,刚入团就文革了,现在才恢复组织活动。不管老蔫听没听明白,话我是要说到的。
  老蔫并不理睬我说什么,打开收音机,窑洞里又响起“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说实话,才旦卓玛

的声音,还真有些余音袅袅的味道。
  老蔫在紧张地忙碌着,烙起发面饼来。肉热了,锅里有一张大饼,像过年包饺子的小盖帘。全村都在喝汤

,队上给他拨了多少粮食,看来走的时候,无论如何,得给他留下点钱。
  吃的时候,老蔫并好意思下筷子,这是这几天少有的拘谨。我只好把肉分成两份,匀开吃。
  “咦!肉烂了,炖大些了。”他感叹道,“外炖大了,不出息。”
  我明白了,中午我还嫌做饭老汉肉烧得不透,原来在老蔫眼里,已经是炖烂了。烂了,就意味着肉少了。

  吃过饭,我告诉老蔫去开会,提着马灯出了门。打听半天,找到支书老赵家。老赵没住窑,住在村中心,

统共二十户人家,一百多口,有一多半住窑洞,一小半住土坯房。显然老赵比老蔫的境遇要好。
  老赵把我迎进屋,他婆娘就跟上倒水,像是招待惯了客人。我说明来意,请老赵说说老蔫的往事。老赵拿

过八仙桌上的烟笸箩,卷了一根,示意我也来一根。我忽然明白,赶快从兜里掏出“白兰”,抽出一根递给他

,自己也摸一根。那婆娘顺手划着火柴,给我们把烟点上。
  听了半天,终于明白点头绪。原来老蔫父母早亡,家里啥也没有,就到席家扛活。席家的妹子不知道咋就

跟老蔫好起来,那时候闹日本,他们在一堆藏着,结果那闺女就有了。老席,就是地主,急了,把老蔫打了一

顿。后来急吼吼把他妹子嫁给一个做小买卖的,早就没了音讯。
  “唉,你就看着写吧。”老赵对我说。
  “老蔫,后来咋没娶亲?”我问。
  “出了这事情,丢人,谁跟?你知道不?外叫搞腐败!”
  我愣住了,外也叫搞腐败?
  “咋叫他忆苦思甜?”我不明白。
  “他最穷,不写他写谁?”老赵反问道。
  “谁给他起的名字?老蔫?”我不明白。
  “球,有这事,能够不蔫?”老赵笑道。
  那婆娘白了老赵一眼,“看你,和娃说啥哩?”
  告辞老赵,我心里沉甸甸的。老蔫,怎么写啊?

  还没进窑洞,远远地就听见老蔫沙哑、高亢的声音:

  “山巅巅有云——河滩下有雾,
  垴垴上——明生生月光——照不到窑前,照不到窑前。

  妹子你走哪——哆?
  前山里有雾,寻不见!寻不——见!

  九十九道弯——啊——弯,
  谁知——谁知——啊——到了山外边——呐。

  五月麦子黄了,七月谷出苗,
  东滩西滩,看不见——河水边——呐——你洗衣衫——衫。

  好深情的调调,高低起伏,似乎从胸中流淌出来,那沙哑,那浑厚、那急促、那高亢,把我听呆了。
  这才是真实的老蔫!

  忽然声音停了,收音机又打开了,“我们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声音一转,
  “我家的表叔数也数不清——”。

  我推门进去。
  “咦?回来咧?”
  我答应着。两天后,我终于完成四个兜老杨交给的任务。找报纸就是学习最好方法。老杨挺高兴。
  “行,我就说北京的娃行,有文化。忆苦思甜和批林彪结合得好之咧!”

  工作组离开后山村的时候,我给老蔫塞了两块钱,把小收音机留给了他,我知道,他寂寞,需要声音。
  走到村外的时候,我们一行人看见他正在坡上放羊,我朝他挥挥手,于是那高亢的声音,从坡上传来:

  “七沟八梁九十九道弯,
  山垴垴望——啊——望得远——。”

  老蔫,大号叫王志文。
 楼主| 发表于 2009-5-24 14: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段有滋有味的民间生活情趣,有味道,很生动!

说到“眉户”戏,原本连听说都没听说过。但是,我曾在山西生活过一年,也喜欢上了“眉户”。那委婉时的甜美和那铿锵时的高亢,真的极为迷人!据说该剧种又称“迷戏”、“迷糊戏”,这个“迷”字就是由“迷人”之意来的。
山陕一代有些剧种的文化底蕴是很深的!例如“秦腔”,虽然现在很多人受不了它的那种“吼”,但是这是一种非常了不得的剧种!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21: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造全省、全国“眉户戏曲”之乡!
户县,你还等什么?发展的机遇到了,赶快行动起来,脑子要清醒。   
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
发表于 2009-5-28 10: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眉户
  

      起源于陕西省的眉县、户县,清嘉庆、道光年间传人本区(一说是明代即传

人本区)。由“清唱”(俗称“地摊子”)艺人吴小宝等搬上舞台演出。本区13个

县(市)均颇流行。眉户曲调丰富,有72大调和35小调。搬上舞台初期,演出剧

目多为小生、小旦和小丑扮演的小戏。本区艺人在演出过程中,不断吸收、借

鉴蒲剧的音乐和表演手法,逐步发展为能够表现历史故事题材的戏曲剧种。新

中国建立之初,组建起运城专区眉户剧团,以演历史剧目为主,后运城与临汾

地区合并,剧团改称晋南地区眉户剧团。演出剧目有《柳毅传书》、《张羽煮

海》、《三进士》等。主要演员有杨海生(须生)、程根虎(小旦)、卫本善(小生)

等。1957年临猗县眉户剧团成立。该团自建团至今40多年来,一直坚持编演现

代戏,被誉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一面旗帜。演出剧目

有《梁秋燕》、《涧水东流》、《一颗红心》等,《涧水东流》和《一颗红

心》先后被搬上银幕。主要演员有任洪、李英杰、张俊芳、范琳、郭高计等。
发表于 2009-5-28 10: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眉户音乐


  又称曲子,由山歌、小调、情歌等民间歌曲联结而成,属联曲体戏曲音

乐。眉户素有72大调,36小调之说,实则达100余种。最初的伴唱乐器仅有三

弦与四页瓦。过渡为舞台戏曲音乐后,相继加进板胡、笛子、二胡、底胡、扬

琴、大小提琴、琵琶、黑管、双簧管、长笛等。打击乐加进鼓板、刺板、梆

子、锣、钹等。
发表于 2009-5-28 10: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蒲乡红》栏目是运城电视台与临汾电视台联合播出的融欣赏性、参与性、竞技性、娱乐性为一体的跨区域大型戏曲综艺电视栏目。栏目以蒲剧、眉户戏迷擂台赛为主。每期还有蒲剧、眉户、秦腔等剧种名家表演,并与戏迷同台互动,使栏目趣味无限。观众方队与演员、主持人共同参与,场面热烈,气势宏大,能充分满足戏迷参与欲望、企业展示需求,充分满足晋南及周边地区观众的需求 。栏目每期90分钟,每周首播一次、重播三次。

  《蒲乡红》栏目于2003年10月在运城电视台开始播出,2006年4月在临汾电视台开始播出。栏目收视率居综艺类栏目之首,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影响力深远,为蒲剧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为商家提供了形象宣传的最佳平台。

    运城电视台播出时间         临汾电视台播出时间

   首播:周六 20:56(一套)   首播:周六 19:20(二套)

   重播:周日 09:38(一套)   重播:周日 09:15(一套)

         周一 14:28(二套)         周日 13:55(二套)

            周五 21:11(三套)            周二 09:15(四套)

         周六 09:05 (三套)

电话:运城0359-2617878  8669999     临汾0357-2220077
发表于 2009-5-28 10: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眉户又作“眉鄂”或“迷糊”,是陕西省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盛行于关中地区,同时也流行于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肃、宁夏的部分地区。眉户的演唱形式分为两种:

      一是仍保留地摊子演唱的曲艺形式。其唱本多系折子戏,如《女寡妇验田》、《古城会》、《皇姑出家》等,这种节目常常是一唱到底,很少说白。

      一种是舞台演出形式,其剧目既有如《反大同》、《火焰驹》等大型本戏,又有如《张良卖布》、《两亲家打架》、《杜十娘》等折子戏,有白、有唱、有表演,曲牌选用自由。

      眉户的曲调甚为丰富,人们熟知的七十二摯蟮鲾,三十六撔〉鲾,合计已一百有零,其实早已远远超出此数,仅解放后收集整理的,已达二、三百个,加上各地同曲异唱的,那就更多了。眉户的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板胡、海笛辅之。现代戏《梁秋燕》是眉户剧的代表剧目,扮演主要角色的李瑞芳,享有很好的声誉。
发表于 2009-5-28 10: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剧种趟出大道来 晋南眉户走向全国
2009-5-22

  昨日上午,我省在第24届戏剧节中获奖的三位“梅花奖”得主,以及往届我省多位梅花奖得主齐聚太原,参加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山西“梅花奖”演员座谈会。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胡苏平倾听了大家的发言并称:“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戏曲艺术表演家付出得很多,回报得很少。应当获得政府更多的关爱、关心和支持。”她还说:“我以前不懂戏,所以不爱看戏。2003年在一次戏曲调研活动中,被动看了很多戏,结果看了进去,发现了戏曲艺术的魅力。更深深体会到戏曲存在的意义,体会到戏曲艺术家的不容易,任何艺术形式都要扶持,但戏曲是目前最需要扶持的。”
    今年,潘国良凭借在眉户剧《父亲》中的精谌表演,在“一度梅”奖的评选中排名第一。这已经是眉户剧第三次获得梅花奖,小剧种眉户剧被全国更多的人所关注。

眉户剧三夺梅花奖

山西临汾市眉户剧团的潘国良是第一次参加梅花奖评选,他在现代戏《父亲》中扮演牛耕田形象。潘国良今年45岁,而“一度梅”评选的年龄限制正好是45岁,也就是说这是潘国良冲击梅花奖的最后一次机会。潘国良还告诉《山西青年报》记者,在他之前,临汾市已经有4个人获过梅花奖。但都是在1995年之前,自1995年以后,14年来临汾再未夺取过梅花奖。潘国良同时成为第一个拿梅花奖的眉户剧男演员。
就眉户剧本身来说,到潘国良这里已经有三个人拿过梅花奖。其中,临汾眉户剧团的团长许爱英于1989年获中国戏剧第七届“梅花奖”;临猗县眉户剧团的闫慧芳获23届中国戏剧节梅花奖。对于一个小剧种来说,能拿三个梅花奖,显得十分不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太原市民也将于6月2日和6月3日在太原市工人文化宫看到这个奇妙而有特色的眉户剧,并一睹梅花奖获得者的表演风采。

《好汉歌》实则是眉户调

当记者说自己没听过眉户剧时,潘国良即兴唱了一句:“大河向东流……”他告诉记者,刘欢的《好汉歌》用的就是眉户剧的叮岗调。潘国良还说,虽然人们很少听说过眉户剧,但眉户剧其实大多数人都听到过,比如《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陕西名剧就是眉户剧的代表作。
在众多小戏种渐渐失去观众的今天,眉户剧却一直保持着稳定生存的发展状态。潘国良说:“我出生在晋南农村,听眉户、唱眉户、演眉户是那里的老百姓茶余饭后的一大乐事。攥一把那里的泥土,都流淌着‘眉户’的浓汁。”
对于眉户剧向大江南北的发展,潘国良也显得很有信心,他说:“我们在杭州、广州、上海等地演出时,当地人民都能够接受,演出都很成功。眉户剧的发展,不存在观众隔阂问题。”

山西剧团反客为主

眉户又作“眉鄂”,是陕西省的主要戏曲剧种。到20世纪40年代,陕甘宁边区把该剧更名为“眉户”。原因是该剧发源于秦岭太白山麓下的眉县和户县。
眉户剧是由摆摊清唱发展而来的舞台戏。在1928年,晋南一带甚至出现了眉户与蒲剧抗衡的盛况。这为后来我省晋南眉户剧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据潘国良介绍,目前陕西还没有正规的眉户剧剧团,只有山西省的临猗和临汾各有一个专业剧团,这两个剧团都取得过不俗的成绩。记者也从眉户剧爱好者中了解到,现在电视上所演的眉户剧几乎全让山西的眉户剧团占领,特别是央视播放的眉户剧,全部由山西的剧团表演。眉户剧爱好者东野说:“眉户发源于陕西,土生土长,流播于西北各省及周边地区。但却常常看到山西的剧团抛头露面。怎么就不见陕甘宁青新的眉户呢?”

为其他小剧种趟路子

目前全国留下的地方小剧种有300多个,其中不少小剧种正在迅速消亡,很多剧种在全国范围内只剩下了一个剧团。我省的青阳腔、赛戏、平阳花鼓戏、芮城呼拉戏、弦子腔等已经退出了艺术舞台,很多小剧种陷入生存危机。
其实,只要能够巩固根据地,培养观众,打造名剧好剧,小剧种照样能够唱出大戏。即使是在戏曲不景气的现在,祁剧、庐剧、福瓯剧、五音戏等,都是凭借着创新剧目既得到专业的认可(拿到“文华奖”、“梅花奖”等文艺大奖),又得到市场的承认。特别是我省晋南眉户剧,作为地方小剧种已经在寻找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路子方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晋南眉户剧的成功为其他剧种趟出了一条路子。
发表于 2009-5-28 16: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文化么!
 楼主| 发表于 2009-5-29 10: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采风:乡村眉户戏

         边麻掌村是一个自然村,属门源西滩乡。这个村的眉户戏是民国时期从本省的大通、互助等地区传进来的。近百年来,以师徒、父子相传的形式在西滩乡的边麻掌村延续。村里人痴迷眉户戏,人人都能喊两嗓子。他们忙时务农,闲暇排练,无道具自己动手制作,无服装借用家人的衣服穿着,怀着对戏剧无可开释的依恋,经过精心的排练在每年的正月过大年时走村演出。艺人们充分利用眉户戏对一般大戏的剧本只将部分唱词加以调整修改就可以上演的特点,又大量融入地方曲子,吸收其艺术营养,排练演出了《窦娥冤》、《秦香莲》等大型本戏和《九件衣》、《柜中缘》等折子戏。以及表现民间故事、社会风俗和现实生活的短剧目。使眉户音乐的调式更加丰富、新鲜、优美,形成了综合性的曲调色彩。

    自一年排练的锣鼓响起,庄子上的人们常常钻进排练场,扒在窗子上天天在看,他们知道演出的全部内容,甚至熟悉全部的戏文,但他们对正式的演出看的是非常的重。正式演出时他们早早的占好了位置,焦心地等待着拉幕的那一刻,当幕布拉开时他们专注的神态比演员更为投入。观看到精彩处他们频频点头或者摇头晃脑跟着唱,台词、动作上出现一点差错时他们就摇头叹气,性情烦躁的人有时会下意识地跳起来喊叫着纠正,台上台下把戏演到了一起,说穿了,看眉户戏不为求新鲜,他们只图过过瘾。

    古老的乡戏在庄稼人的心中扎了根,这些岁月磨砺的民间艺术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石,成为了正月里进行精神聚餐的一种民俗。
 楼主| 发表于 2009-5-31 09: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 "西进""东归"的矛盾之争--评大型眉户戏《西部风景》的戏剧冲突 作者:张蓉,王峰, 期刊-核心期刊 当代戏剧CONTEMPORARY THEATRE 2005年 第02期 - 大型眉户现代戏走出大山 作者:丁金龙,马晓琳,王文清, 期刊-核心期刊 当代戏剧CONTEMPORARY THEATRE 2006年 第06期
- 观眉户现代剧《西部风景》有感 作者:王晓勇, 期刊-核心期刊 华夏文化CHINESE CULTURE 2004年 第01期
- - 眉户戏沿丝绸之路西渐研考 On the Western Dissemination of Meihu Drama along the Silk Road 作者:陆晖, 期刊-核心期刊 昌吉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ANGJI UNIVERSITY 2008年 第06期
- 生活·艺术·表现--眉户现代戏《谷雨》的舞台调度 作者:杨云峰, 期刊-核心期刊 当代戏剧CONTEMPORARY DRAMA 2003年 第05期
- 山陕眉户戏研究综述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Meihu Drama 作者:郭永锐, 期刊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6年 第06期
-
-- 艰难的蜕变--评眉户剧《仓圣塬》 作者:谢艳春, 期刊-核心期刊 当代戏剧CONTEMPORARY THEATRE 2002年 第01期
- 戏曲现代戏创作的新收获--眉户戏《陕北婆姨》观后漫笔 作者:李庆成, 期刊-核心期刊 当代戏剧CONTEMPORARY THEATRE 2001年 第01期
 楼主| 发表于 2009-6-2 16: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晋南眉户的前世今生
  山西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戏曲渊源,地方剧种50多个,其中,“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是山西剧种中的大戏,而晋南眉户,是小剧中的大戏,它又名“曲子”,是由黄河两岸及山西南部的民歌小调发展而来的。上世纪50年代初,受陕西“眉户”的影响改“迷户”为“眉户”。晋南眉户曲调优美动听,在晋、陕、豫、甘等地深受群众欢迎。

  其实,对于晋南眉户,记者并不陌生。因为生长在晋南大地,孩提时的我经常能听到眉户的唱段。每年春节和元宵节期间,除了跑旱船、踩高跷等民间社火外,在县大礼堂不是放映电影,就是演各种戏。像眉户戏中的“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优秀剧目,现在台词虽然已经记不清了,那带着泥土气息的熟悉曲调至今难以忘怀。不过,那时候年龄小,听戏也多是看热闹,对眉户剧种的形成和发展,知之甚少。

  9月10日早晨,记者踏上了开往临汾的列车。窗外,是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而我脑海里回想的都是那打儿时留下的亲切旋律。

  从地摊说唱走上戏剧舞台

  “临汾站到了。”报站声将我的思绪一下子拽了回来。随着下车的人流,记者走进了古城尧都,见到了临汾市文化新闻出版管理局戏研室主任、对眉户剧颇有研究的王建武先生。

  眉户的发源地究竟在哪里?一种说法认为出自太白山麓的陕西眉、户二县;另一种说法认为产生于自古民歌小调就很盛行的陕西华县。这两种说法都有待进一步去考证。

  王建武说,现在流行极盛的晋南眉户是由陕西眉户演变而来的。它的唱腔中,有眉、户二县的太白山歌,也有华县的民间小曲,更有晋南的民歌调。晋南眉户与陕西眉户各有千秋:陕西眉户委婉缠绵,晋南眉户优美健壮。据一些眉户老艺人回忆,眉户曲调原是集晋南蒲州一带的黄河两岸民歌小调而成,因曲调特别悦耳,在当地百姓中广为流传。起初,只是一些眉户爱好者三五成班坐地说唱。他们以三弦伴奏,演唱者以四叶瓦击节拍,唱词由演唱者自编,其格律自由不拘,说唱性极强。在旧社会,从事这种艺术的多是穷苦盲人。每到黄昏,他们弹唱街头,赖以谋生。“盲女琵琶曲,黄昏市上游,何人呼侑酒,唱到月当头”,就是其真实的生活写照。

  一直到清末民国初年,这种说唱艺术才搬上了戏曲舞台,乐器也较以前丰富了许多,加进了板胡、笛子和打击乐等,演唱内容也有了较为复杂的故事情节和戏剧性的矛盾冲突,编出了《皇姑出嫁》、《张连买布》、《闹书馆》、《亲家母打架》、《探情郎》等生活小戏。如《亲家母打架》中的一段唱词:亲家母,你坐下,我给你装烟又倒茶。来,来,来,我给你把面下。吃了饭,咱再把话拉。

  这些台词特别接近老百姓的生活语言,亲切生动,易记易唱,琅琅上口。

  民国十八年前后,晋南各地相继出现了不少眉户社,如解州社东村段跃功戏班,赵连城眉户班,绛县孙福胜班,蒲州黄忠班等。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的驰名艺人,如邻近县姚村庄的著名小旦斗斗,她的唱腔以情带声,快慢变化出人意料,往往能打动人心。她演《卖水》中的梅英,将人物刻画得生动逼真,至今老年观众还念念不忘。在将近半个世纪里,晋南眉户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剧目也由折子戏发展到大本戏。如《拾万金》、《如意壶》、《阴阳扇》、《反大同》、《走南阳》、《白玉兔》、《三进士》、《泰山图》、《水晶带》、《天平山》等百余本。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好多班社解体,艺人们自谋职业。晋南眉户一时销声匿迹。

  晋南职业眉户戏班出现后,相继吸收了蒲剧的帽翅、水袖、手帕等技巧。而且,艺人们在实践过程中,还创造了许多别有特色的丝弦曲牌、唢呐曲牌及锣鼓经。在唱腔上借鉴了蒲剧的“间板”、“滚白”、“流水”等板式,从而弥补了眉户剧不易表现人物慷慨激昂情绪的缺陷。

  王建武说,眉户戏生、旦、净、丑行当齐全。但通常以生、旦、丑登场为主,花脸戏相对较少,多演“三小戏”即小旦、小生和小丑,其传统剧目有180余本。眉户音乐属联曲体,曲调丰富。在多数曲调中以燕乐徵调式为主。音阶中的偏音,游移性很大,艺人们习惯把“4”和“7”称为“水花音”就是这个意思。

  眉户的打击乐有十多种,有鼓板、字板、梆子、碰铃、钗、锣、堂鼓、三角铁等,现在已发展为中西混合编制的中型乐队了。

  眉户曾有72大调与36小调的说法。据近年来的整理,大小调约200个。大调中最具代表性的为:金钱、大金钱、反金钱、背弓、黄龙滚、老龙哭海、罗江怨、边关、吹腔、慢长城、满山红、风入松、混江龙、小乔哭周等,通常使用的小调为:岗调、月调、四平、五更、一串铃、西京、十里堆、扭丝、太平、连香、纱窗、割韭菜等。这些曲调的用法为:用西京、五更、长城、滚白、哭纱窗表现悲哀的感情;用十里堆、太平、剪花、戏秋千等表现快乐升平景象;用琵琶调、越调、勾调表现说理的情形;四平、岗调、一串铃等表现陈述情况。眉户的念白沿用蒲白,在节奏上却有一些微小的差异。在表演时,注重使用水袖、扇子、手帕、翅子、梢子等技巧。

  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从地摊说唱走上戏剧舞台的眉户剧,表演艺术越来越高。

  “梅花”香自苦寒来

  记者以为王建武只是对眉户进行研究,在采访中却惊喜地发现,他对晋南眉户有着很深的感情,他在临猗县度过了少年时代,1964年才离开家乡,从小听着眉户长大。在担任临汾眉户剧团团长前,他曾经在眉户舞台上活跃了几十个春秋。

  王建武告诉记者,现在全国活跃着三大眉户剧团,即陕西省戏剧研究院眉碗剧团、山西省的临猗眉户剧团、临汾市眉户剧团。临汾眉户剧团成立于1952年,几经风雨,现在已是山西省著名表演艺术团体之一。最早的演员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老艺人。这些演员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们每个人的肚子里都有许多戏,长期活跃在民间。临汾眉户剧团多年来即演古装戏又创作演出现代戏。近年来,尤其是1986年以来,所创作演出的剧目多次获奖,如1990年《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一剧获第五届全国优秀剧目奖,1997年《月好妈妈》一剧获山西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1999年《凤凰岭》获编剧、导演、音乐、舞美、演员表演七项奖和“五个一工程戏”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现任临汾眉户剧团团长许爱英,曾在1991年荣获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王建武任临汾眉户剧团团长时,许爱英就是团里一名出色的青年演员。王建武说,许爱英出生在山西省襄汾古城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里,小时候就喜欢听戏,每逢镇上有戏唱,她总是围着戏台和演员转。1974年,临汾地区艺术学校去襄汾县招生,许爱英过关斩将,为自己打开了走向艺术殿堂的大门。在艺校学习期间,她和同学们一起,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练功吊唱,像踢腿、劈叉、拿顶、抢背……等基本功的训练,特别艰苦,一到晚上躺在床上浑身骨头就像散了架似的,她非常坚强,从不喊苦叫累,为她以后的表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9年,许爱英毕业分配进了临汾地区眉户剧团。

  许爱英在艺校学的是蒲剧,毕业后改唱眉户,对她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许爱英坦然地接受了,并立志要唱好眉户戏。那时,她自己借钱买了一台录音机,一有空闲就放听陕西眉碗剧团的名演员李瑞芳的录音,边学边唱。就这样,她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掌握了眉户演唱的基本唱法。而且,她喜欢看别人的演唱,舞台两侧的幕条几乎成了她的专座,台上学了,台下赶紧悄悄练习,学老演员的演唱技巧,模仿其形体动作。功夫不负有心人,许爱英的演艺越来越成熟了。后来她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英台、《三进士》中的白玉莲、《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李亚仙》中的李亚仙、《状元与乞丐》中的柳氏等角色。

  1990年,许爱英在《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中成功地扮演了喜凤这个角色。《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一剧以三个青年人的爱情纠葛为主线,讲述了上世纪80年代发生在偏远山村的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剧中的段喜凤是一名寡妇,在她身上既有中国传统妇女的美德又有封建礼教束缚。她渴望美满的婚姻,而现实带给她的却是痛苦,她经常处在怨和恨、忧和悲的感情矛盾中。在表演中,许爱英力图表达人物的内心感情,运用了“内动外静”的手法,不用语言却用眼睛、心来完成,并吸收了陕西眉碗剧团李瑞芳老师《杏花村》唱段里的气声唱法和抢板、拖板唱法,同时借鉴“西北风”的演唱特点,唱得缠绵深沉、忧郁凄凉,声泪俱下。此剧所演之处,无不引起轰动。

  几分耕耘,几多收获。热爱眉户表演艺术的许爱英将喜凤这个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并因此摘取了中国戏剧最高奖项“梅花奖”。

  痴心现代戏五十载的临猗“眉户人”

  说起晋南眉户,有一个团体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临猗眉户剧团。

  9月11日清晨,在本报驻临汾站首席记者李廷祯的帮助下,记者来到了临猗县城,采访了临猗县文化局局长刘武。

  1953年12月10日,在建设新中国的热潮中,一个农民自己组成的剧团———临猗眉户剧团,在临猗县城关原头村的一座庙前诞生了。这个刚刚成立的剧团一开始便遇到了一个难题,即演古装戏还是演现代戏。当时,有关部门以为“不穿靴子、不扎靠子是糟蹋行情,演现代戏,不算正式剧团。”因此,不为剧团备案。面对困难和压力,何去何从?他们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演现代戏,并且要长期坚持下去。

  刘局长说,临猗眉户剧团始终从老百姓的喜好出发,所创作的剧目均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他们写身边的典型,演身边的人,唱身边的人。临猗眉户剧团一开始曾叫做“火柴盒”剧团、“羊毛手巾”剧团和“红薯”剧团,从这些朴素的名字上,我们的脑海中会勾画出一幅幅这样的图案:在乡村的小道上,一队人马扛着装着简单道具的火柴箱,送戏下乡;在演戏时,演员们从老乡那里借一条羊毛手巾;吃饭自然与老乡们一样,以红薯为主。正因为他们与老百姓水乳交融,能体会到群众的喜怒哀乐,所以剧团所编创的剧目总能打动观众,与观众共鸣。如上世纪50年代,剧团演出了《梁秋燕》后,在农村姑娘中引起强烈反响,她们认识到封建包办婚姻的危害,纷纷走上婚姻自主的道路;1954年宣传义务兵役制的时候,在临猗县东张乡演出了《志愿军的未婚妻》,演出一结束,马上有7个姑娘为未婚夫报名参军。当时,不少村干部兴奋地夸奖说:“你们一台戏,比我们开几个大会都顶事。”

  《一颗红心》,临猗眉户剧团的代表作之一。该剧是以临猗县好义村全国劳动模范王传合为原型创作的。编创演职人员曾多次到好义村体验生活。扮演许老三的演员李英杰与王传合一起劳动,一起吃住,将人物刻画得生动逼真。现在虽已过去了近四十年,但热爱集体的模范饲养员许老三的形象仍印刻在许多人的心中,剧中的精彩唱段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经久不衰。

  改革开放以来,临猗眉户剧团又先后创作了《云散月圆》、《黄土情》、《女儿的心愿》、《唢呐泪》、《山风》、《戏缘》、《酸枣树甜枣树》、《张小民》、《十里花香》、《山妹》等剧目,均以极其深刻的思想性和精湛的戏曲艺术得到了广大观众的青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代眉户戏《村委主任》。它是根据临猗县蔡村村委主任张小民的模范事迹编创的现代眉户戏。该剧以纪实的手法生动地将张小民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积极带领群众奔小康、大公无私廉洁从政的典型事迹搬上了文艺舞台。

  说到这里,刘局长显得特别动情。他说他无法忘却《张小民》在河东会堂首场演出的情景: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但人们观看《张小民》的热情丝毫未减,大家很早就来到剧场等候,在演出的两个多小时里,观众情绪高潮迭起,泪湿衣襟,大家都被张小民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

  刘局长说,坚持送戏下乡,是临猗眉户剧团多年来的优良传统。为了把戏送到老百姓当中,在冰天雪地,他们睡过地铺;在小街窄巷,他们扛过戏箱;在酷暑盛夏,汗水湿透衣裳。从长城脚下,到黄河之畔,留下了他们多少跋涉的足迹,回荡着多少晋南眉户的声音。老百姓喜欢送戏下乡,他们会奏乐鸣炮在村口欢迎,他们会赶着毛驴车给演员送来新鲜的瓜果、煮熟的鸡蛋和粮食,他们会给演员送来干净的新被褥,他们会在看到精彩处,给演员们披红带花……

  弹指一挥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临猗眉户剧团一直坚持努力践行“贴近”,在全国三千多个县剧团中独树一帜,终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闯出了一块金字招牌。他们先后参加市、省、华北地区及全国性的调演29次,两次受到文化部的表彰奖励,《一颗红心》、《涧水东流》、《唢呐泪》等剧被拍成电影在全国播放,曾六进北京,四进中南海,一进人民大会堂,为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李先念、彭真等老一辈革命家及江泽民、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过专场演出,受到了极高的评价。

  现在,李英杰、郭启农、郭高计、张俊芒、范琳、阎慧芳等一批国家级编、导、演优秀人才,成为剧团的艺术骨干,为剧团的发展与辉煌奠定了基础。而李崇喜、杨思强、秦红州、杨俊鹏、樊银海、韩变琴、王彩燕、卫成红等一批新秀的脱颖而出,又为临猗眉户注入了新的活力。就这样,一个小小的县剧团,带着它特有的乡土气息,誉满秦、晋、豫黄河金三角地区。

  眉户,活跃在临猗的每个角落

  临猗县是有名的“眉户窝子”,除了临猗眉户剧团这一专业文艺团体中聚集着一批专业眉户演员外,在每个乡村都能找到许许多多的眉户迷。刘局长的言语中充满了自豪。

  在刘局长的引领下,记者来到了县城附近的猗氏镇贵戚坊村。临猗县大力实施“10611”特色文化工程。树立十个特色文化村,六个特色文化乡镇,一个明星演出队,一个儿童文化园。这个村就是十个特色文化村之一。刚进村子,碰到几位村民,在路边闲聊。记者便问他们会不会唱眉户,他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穿过两条巷子,我们到了贵戚坊村党支部副书记何仁计家的大门前。一进院子,朴实憨厚的何书记热情地将我们让进屋里。他说,他从小就特别喜欢听眉户,那时,只要听说剧团到村子里演出,他总是早早地就跑去等着,同样的戏看好多遍还想看,有好多次,他和小伙伴们一起走几十里路到别的村子听戏,一点也不觉得累。好多眉户的唱段并没有刻意地学,但听得多了自然就会了。长大后,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元宵节、重阳节,村子里搭台唱眉户,他也是积极分子,经常登台演出。

  看着何书记激动的神情,我禁不住想听一段原汁原味的晋南眉户段子。何书记很爽快地清唱了《一颗红心》中许老三的那段脍炙人口的段子:

  更深夜半
  人声静,
  我心事重重
  睡不宁,
  一会儿
  好像看见病牛影,
  一会儿
  又好像听见马叫声
  ……

  唱罢,我们都交口称赞。何书记却谦虚地说,在村子里,像他这样的太多了,随便找几个村民,尤其是三四十岁以上的,都能唱一段。村里9队就有一家,三代人都热爱眉户,唱得也特别好。还有不少经常一起上台唱眉户的夫妻。县剧团早期的名演员如郭高讲、任洪等都是从他们村走出去的。为了让孩子们也喜欢眉户,1994年起,村小学设了一个眉户班,每年有近百名学生。他的一个儿子从小在眉户班学习,现在在中国戏剧学院上学。

  刘局长说,在临猗,你任意去哪个村子,如果想找一二百人来唱眉户,都是很容易的事。每年春节、元宵节、重阳节等节日来临时,全县有七八十村庄,都要组织演唱眉户。西城泽村,春节期间10天里演出节目都不重复。

  临猗,晋南眉户生存的民间基础的确深厚。

  后记:在临汾采访时,王建武说:现在眉户戏的农村市场比城市市场大得多。上世纪70年代,临汾眉户剧团的一个好剧目能在临汾市连续上演40天,且场场爆满,观众买不到戏票是常事。而如今一出戏在临汾市上演不到一个星期就已经没什么人看了。当时他的神情和言语中流露出对眉户前景的担忧。不过,我没感到多严重,我想,城市里的年轻人喜欢听戏的虽然不多,可许多中年以上的人对戏曲还是情有独钟的。当结束了在临猗的采访后,我感到了王建武那几句话的分量。虽然,在临猗的每一个村庄,人们都听唱着眉户,眉户已经成为他们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有一个问题摆在了面前: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的今天,晋南眉户怎样才能既拥有“庄户人”的掌声,又拥有“城市人”的鲜花呢?■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7: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清时期的陕西戏曲

        明朝是在农民战争后建立的封建王朝,国力衰弱,百废待举。明太祖朱元璋实行“助强扶弱”、“休养生息”政策,使元末明初“关中贫脊”、“野多旷士”的破败景象得到了改观,永乐中期陕西已是“诸府仓粟积一千九百余万石,足支十年”的富足繁荣景象。明代中叶,陕西的商业经济十分活跃,正德年间关中各地已是“民逐末于外者八、九”(《康对山集》)。农副产品充斥市场,商业经济十分活跃;采银采矿风靡商洛、汉中各地;(清雍正《陕西通志》)粮商、盐商处处皆是,特别是沿边界一带的陕西土著富户已成为明代的地方商人集团。外地商人亦“专一走川陕作客贩货,大得利息。”(《初刻拍案惊奇·卷四》)时人有“与其吏也宁贾”的说法。入清以后,由于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陕西的商业经济超过了前代,在全省各地出现了粮食经营、土地经营、货币地租、烟草种植和销售以及造纸、木材、采矿和冶铁等商业城镇和市场。乾隆以后,对陕南山区的开发,吸引来了大量的川、楚、豫、皖、赣等省的贫民,陕南人口骤增,(《续修陕西通志·卷三十一》)商业经济更加繁荣。明清统治阶级歌舞宴乐,特别尚好和重视戏曲、歌舞活动。要求亲王对待黎民百姓“或亦以教导不及,欢以声音感人”。(《张小山小令序》)明洪武十一年,朱元璋封次子朱核为秦王,就赐其词曲一千七百本。(《李开先集·卷六》)这种社会经济环境和尚好乐舞、戏曲的风气,为陕西戏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明初至明中叶,北曲和北杂剧的演唱活动在陕西各地还占着重要地位。明太祖社饮,召祀城隍,三秦各州府县均建城隍庙。戏楼成为庙的有机组成部分,故陕西有“城隍庙对戏楼”的谚语。明太祖洪武八年三原县建成城隍庙,碑云:“乃造歌楼,演唱杂剧”。(杜康祖《修三原城隍庙戏楼碑》)官府和民间敬神祭祖、喜丧礼仪多用杂剧。(《续修陕西通志·风俗志》)涌现出一批著名的乐户和杂剧演员,如周至王锦家乐户,合阳刘小桂家乐户和美莲、周歧、李易、琼枝等艺人。(王九思《碧山乐府》、《琼枝歌》)明武宗正德年间,武功康海、户县王九思先后以刘瑾事被罢官归里。他们“同里、同官、同以瑾党废,每相聚氵片 东杜户间,挟声伎酣饮,制乐造歌曲,自比俳优,以寄其佛郁”。(《明史·列传·文苑传》))潜心于词曲、杂剧创作活动达数十年之久。康海撰有杂剧《东郭先生误救中山狼》和《王兰卿服信明贞烈》。小令二百五十首,散曲套数四十首,南曲一首,同收入散曲集《氵片 东乐府》。王九思撰有《中山狼》院本一折、《杜子美沽酒游春》杂剧一本。散曲有《碧山乐府》(上下两卷)、《碧山新稿》、《碧山续稿》各一卷,共收小令五百余首,套数近百阙,还有《南曲次韵·傍妆台》收小令一百首。康海、王九思是当时陕西关中剧坛盟友、曲场同道。他们各自蓄有家班,足迹东至华岳,西到凤翔,逢会必至,并主持过关中一些地方的大型庙会(《康对山文集》又《氵美 陂文集》),演出杂剧。现存明正德九年(1514)雍山(凤翔)老人藏版的两幅《回荆州》木版戏画,反映了当时关中西府地区戏曲演出的真实面貌。陕西曲子在关中地区的流行,和康海、王九思的戏曲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康海通律识吕,善弹琵琶;王九思出重资延请名师,杜门三年学习音乐、弹琵琶、学三弦。(何良俊《曲论》)他们在继承宋代以来的“弹词”、“赚词”、“诸宫调”的基础上,融和民间流行的小曲小调,制乐度曲,每成一词一曲,必令家班歌伎演唱,自己则以琵琶、三弦和之,引吭高歌。王九思《碧山续稿序》中载:“一日,客有过予者,善为秦声,乃取而歌之,酒酣,予亦从而和之,其乐洋洋,手舞足蹈,忘其身之贫而老且朽矣”!在他们的倡导参与下,使曲子演唱成为陕西关中民间的主要娱乐形式之一。所以明代文学家韩苑洛(陕西朝邑人)诗云:“户妪杜媪犹素歌”。直至明“万历中,广陵顾小侯所建游长安,访求曲中七十老伎,令歌康王乐府,其流风余韵,关西人犹能道之。”(清焦循《剧说》卷三)康海、王九思对北曲的创造和发展是有口皆碑的,陕西户县、武功、周至等地的民间还流传着“康状元演杂剧”,“王学士唱曲子”的故事。明代末期至清代中叶,陕西地方剧种相继产生和形成,有秦腔、汉调二簧、道情、眉户、大筒子、花鼓戏、秧歌戏、端公戏等。
      秦腔是流行于陕西各地的一个最大的剧种。在它形成、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各种不同的称谓。明末清初称“秦声”、“乱弹”、“秦腔”、“梆子腔”,清乾隆前后称“秦声”、“乱弹”、“梆子腔”、“秦腔”、“西秦腔”、“山陕梆子”。在陕西,以大荔为中心,东府各地称同州梆子;以西安为中心,西安周围称西安乱弹;以凤翔为中心,西府各地称西府秦腔;以洋县、南郑为中心,汉中各县称汉调桄桄。
秦腔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明万历年间抄本《钵中莲》(玉霜移藏本)一剧中。在《钵中莲》剧中,它是以“西秦腔二犯”这一曲调的形态而存在的。但它说明西秦腔已经存在,而且流传到江南诸省。清康熙初年,流寓湖南的刘献廷(1648-1695)在《广阳杂记》中记载了他在湖广一带看到的秦声、乱弹,说,“秦优新声,有名乱弹者,其声甚散而哀。”康熙四十七(1708)年,孔尚任游山西,写《平阳竹枝词》五十首,其中两首诗写到了他在山西所观赏的秦声、乱弹:“乱弹曾博翠华看,不到歌筵信亦难。最爱葵娃行小步,氍毹一片是邯郸。”“秦声秦态最迷离,屈九风骚供奉知。莫惜春灯连夜照,相逢怕到落花时。”乾隆年间,河北清苑(今保定)人李声振《百戏竹枝词》记载的北京戏曲活动中,有两首诗记述了陕西梆子腔在北京演出的情况,其中一首曰:“耳热歌乎土语真,那须叩击说先秦?呜呜若听函关曙,认是鸡鸣抱柝人。”诗前序谓:“秦腔,俗名梆子腔,以其击木若柝形者节歌也。其声呜鸣然,犹其土音乎。”秦腔正式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清康熙年间(1662-1722)陕西泾阳鲁桥镇张鼎望的《秦腔论》,(见《尺犊偶存》中张潮给张鼎望的信),此书佚,不得其详。清乾隆中叶严长明所著《秦云撷英小谱》,关于秦腔的记载已比较清晰,说:“弦索流于北部,安徽人歌之为枞阳腔(今名石牌腔,俗名吹腔),湖广人歌之为襄阳腔(今谓之湖广腔),陕西人歌之为秦腔。”乾隆人朱维鱼,由陕西回京,途经山西,著《河汾旅话》,亦记载到他在晋南赵城等地看到的秦腔:“村社演戏剧曰梆子腔,……盛行于山陕,俗传东坡所倡,亦称秦腔”。在谈到秦腔与古《鸡鸣歌》不同时,又称秦腔为“山陕梆子腔戏”。“山陕梆子”一名,从此而出。
秦腔作为剧种称谓,虽已见诸于上述记载,但它产生形成的具体年代,却难确知。根据陕西秦腔老艺人孙双钱、戏曲史学者李静慈口述,明代末年,秦中周至谭家寨已有张家班等班社在民间演出,西安明秦王府还不断征选民间秦腔戏班,进府演唱取乐的情况,以及明亡二十年后,陕西关中出现了“康熙王登基有四年,各州府县演乱弹”的事实,(秦腔传统剧目《阎王乐》)说明,秦腔在明末清初,在秦中、晋南等地已经出现。到了乾隆中叶,已臻成熟,发展到了盛期。据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己载,清乾隆时期西安秦腔班社大小就有三十六家,最早的为保符班。乾隆四十一至四十五年(1776-1780),西安双赛班、泰来班等秦腔班社于西安骡马市路西与街东药王庙戏楼相望修筑“梨园会馆”。前殿五宇,中塑唐玄宗李隆基泥像一尊,俗称“老郎庙”,作为秦腔艺人们敬奉戏神及集会之地。秦腔戏的演出在关中各地呈现一派繁盛景象。据乾隆十年(1745)巡抚陈宏谟五次禁戏檄文可知,陕西各州府县节庆、丧葬、庙会、秋神报赛演戏成风,“于广阔之地搭台演唱,旧唱不足,继之彻夜,男女奔赴,数十百里之内,人人若狂。一会之费,动以千计,一年之中,常至数会”。(《培远堂偶存稿·文檄》卷二十一、二十三、四十五)
秦腔属于板式变化体音乐形态,是一个新的声腔剧种,成熟之后通过两种渠道迅速向外传播。一是艺人挟技出外搭班献艺。四川籍秦腔艺人魏长生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四十四年(1779)两次入京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下扬州演出秦腔。前后在京九年,带出了陈银官、杨五儿等几个高徒,使秦腔在京都深深地扎下了根基。在扬州,他应江鹤亭之邀,“演剧一出,赠以千金”。整个扬州出现了“到处笙箫,尽唱魏三(魏长生排行)”的场面;(谢榕生《扬州画舫录·序》)二是随陕西商贾在全国各地经商而向外传播。这些商人为了炫耀自己,招徕顾客,扩大生意;同时满足思乡之情,在各地修建会馆,邀请家乡戏班演出。使秦腔先后传播到了京、津、冀、鲁、豫、皖、湘、鄂、粤、桂、川、黔、滇、青、宁、新等地。在全国各地语言、音乐和风情民俗影响下,形成了各地别具特色的诸多梆子声腔剧种。
清乾、嘉之际,山西的蒲州梆子和陕西的同州梆子在京都混合演出,被北京人称作“山陕梆子”。这实际是同州梆子和蒲州梆子的合流现象,一直沿续到清末民初。
乾隆初年,在秦岭以南的安康、汉中地区出现了以二簧腔和西皮调融合演出的汉调二簧。位于安康西南的紫阳县篙坪河东门寺乐楼有清乾隆二年(1737)八月乾胜班演出的题壁,记载了当时二簧戏的演出活动。嘉庆初年,篙坪河杨履泰、杨金年父子在汉中西乡县沙河坎屈家河村开办了汉调二簧科班,收徒传艺,(《杨履泰家谱》)使汉调二簧开始在汉水流域流行。当地群众称它为“土二簧”、“陕二簧”、“二簧戏”。汉调二簧出现以后,随着乾隆时期汉中、安康金矿、铁矿业的开发,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商旅和艺人们的流动,迅速向外流布。至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陕西已有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二簧,以山阳为中心的商洛二簧,以安康为中心的安康二簧和以汉中为中心的汉中二簧等。至清末还传播到湖北、四川等地。

道情戏是清乾隆末年在陕西关中已有演出活动的一种戏曲形式。有名的班社为宝鸡县姜马道情班,至今藏有乾隆六十年(1795)道情剧目《五果争先》、《石佛衣》等抄本。后随商路流传至安康、汉中和商洛各地,因语音的不同并形成了关中、商洛、安康三路道情。至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已出现了二十多个班社。演出形式多为围桌坐唱和广场踏席,也有用皮影演出的。剧目分“正扎戏”和“乱扎戏”。正扎戏多以道教故事和神话传说为内容,如《大孝传》、《湘子出家》等;乱扎戏则以历史故事和民间故事为内容,如《玄武关》、《杨二姐赶会》等。开始以两小、三小戏为主,后吸收秦腔和汉调二簧的营养,逐渐发展为多行当体制。唱腔分欢音和苦音,有帮腔,常用打击乐器有简板、渔鼓和三才板。
眉户戏,在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就有杨运子班在华阴、华县一带流动演出。(1959年《陕西省文化局眉户调查资料》)因经常与秦腔同台兼演,民间谓之“风搅雪”。经过艺人的不断创造与发展,到道光至光绪年间(1821-1908),东府的大荔、渭南,西府的岐(岐山)、眉(眉县)、宝(宝鸡)、凤(凤翔)等地已有民间眉户班社四十多个。眉户戏多以民间生活为内容,二小、三小戏居多,如《石榴娃烤火》、《张连卖布》等。后来在与秦腔等剧种的交流演出中,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逐渐移植演出一些行当齐全的大型剧目,如《八件衣》、《蝴蝶杯》等。表演艺术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而且形成了以东府二华(华阴、华县)为中心的东路曲子、以西府凤翔为中心的西路曲子和户县、长安为中心的中路曲子等。
花鼓戏主要流布在陕南。清嘉庆年间,湖南、湖北一带遭受水灾,大批灾民从商洛、安康进入陕南,将花鼓戏带入,随着语音和风情不同而逐渐演变为陕南花鼓戏。陕西本土也有花鼓,主要流布关中一带。早在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吴镇在《北五台山赋》中就有记载,谓“耀县北五台山三月花鼓赛社”,但是,它是一种秧歌舞蹈,并未形成戏曲剧种。两湖花鼓戏流入陕南,除形成陕南花鼓戏外,当地还形成有八岔戏、大筒子戏、端公戏等。由于演出所用乐器、演出形式、表演风格相异,即有不同的称谓。
除上述各剧种以外,这个时期陕西各地还涌现出了一批以木偶或皮影形式演出,并具有独特音乐唱腔的小剧种,民间称之为“小戏”。如老腔、碗碗腔、阿宫腔、弦板腔等,在民间演出,十分活跃。
明清时期,陕西戏曲呈现出一种诸腔杂陈,百花并茂的繁盛局面。全省大小三十多个剧种,大体可以分为八个腔系:即梆子腔、皮簧腔以及道情、花鼓、曲子、秧歌、吟诵戏和影偶小戏等。
明代陕西戏曲演出班社组织,多以乐户和家班为主,职业班社艺术活动因缺乏文献记载,很难考知。到了清代,职业班社和艺人大量涌现,陕西戏曲出现了鼎盛局面。康熙到乾隆中期,仅西安一地,秦腔班社就有三十六个。(《秦云撷英小谱》)主要演员有申祥麟、樊小惠、姚琐儿、张银花、岳色子等。他们在表演艺术上各有新的创造和“绝技”。“祥麟者,以艺擅,绝技也;小惠者,以声擅,绝唱也;琐儿者,以姿擅,绝色也”。(《秦云撷英小谱》)人称“三绝”。同州梆子、西府秦腔和汉调桄桄在各自流行区域都有众多班社、科班和受群众称颂的表演名家。汉调二簧的泰字科班及瑞仁科班,培养了大批二簧艺人,出科后陆续在汉中和安康各地建立了众多班社,流动演出,繁衍生息。艺人也层出不穷,出现了杨金年、范仁宝等各有造诣的演唱名家。花鼓戏、道情、曲子戏等、也是班社林立,艺人辈出。
随着各戏曲剧种的形成和演出活动的广泛开展,戏曲剧本创作和戏曲艺术理论的研究工作也十分活跃。明清时期,陕西各地相继出现了一大批剧作家和艺术理论家,新剧作不断涌现,艺术研究成果丰硕。继杂剧和词曲作家康海、王九思之后,陕西出现的传奇戏曲作家相继有王元寿、王异、李灌、李芳桂、崔问余、王筠等。他们的作品一直流传至今,为人称道。如康海的杂剧《中山狼》,李灌的线戏《黑山记》,李芳桂的碗碗腔《春秋配》、《白玉钿》、《火焰驹》和崔问余的传奇《碧玉簪》等。关于秦腔艺术的理论研究,乾隆时期吴太初的《燕兰小谱》,严长明等人的《秦云撷英小谱》,焦循的《花部农谭》等著作,都以一定份量的篇幅和文字对秦腔艺术从形成历史、演出剧目、表演特色、演员的艺术造诣、观众审美情趣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和概括。皮影戏在陕西各地的普遍演出,也引起了文人学士的兴趣。三原县人周元鼎于乾隆末期写了《影戏杨孝子传》,论述了皮影戏的演出情况和艺人们的甘苦。清代晚期富平县王敬一编选了明清曲集《羽衣新谱》,共收录曲子词二百四十余首。
 楼主| 发表于 2009-6-5 16: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眉户的历史渊源
     晋南迷胡(眉户)的发源地说法有三,一说源于蒲州、解州民歌俗曲;二说源于陕西华县、华阴一带;三说源于山陕黄河两岸的民歌小调。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从流传下来的晋南眉户特征来看,第三种说法比较科学合理,无倾向性和偏颇之嫌。

晋南眉户的出现,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晋南民歌小调的土壤与氛围中经过长期的酝酿与演变,加以种种条件不断汇聚,最终融合为成熟的艺术整体。据考察,它形成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兴盛于道光、光绪至民国时期,抗日战争中完成了由传统戏向现代戏的演变,及至建国后的几度兴衰,至今已有二百七十余年的历史。

晋南民间,尧、舜、禹遗风淳厚,勤俭质朴,人们在长期的劳动中创造了许多歌曲小调以自娱。帝尧时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田而食,凿井而饮。……”的《击壤歌》、《康衢谣》等民歌,广传晋南民间,至今仍朗朗上口。从“陶寺文化遗址”出土的鼍鼓、土鼓和石磬,说明早在4700多年前,平阳就有了打击乐拌以有节奏的歌舞。历史上著名的晋国音乐大师师旷,被昏王晋平公无辜削职为民回到故里洪洞后,组织民间鼓乐艺人以吹打谋生,从此,晋南吹鼓手便逐渐发展起来,称师旷为他们的祖师。据《中国古代音乐史》记载:“在宋、金对峙时期,形成了两个南北音乐文化中心,一个是南方临安(今杭州)一带,一个是在北方的中部(今北京)至平阳(今临汾)一带”。《山西通志》载:“北魏黄甫奴,河东郡人为乐户,景明初,河东郡杨风等七百五十人列为乐户,黄甫奴兄弟,虽沉屈兵伍而操尚弥高”。《蒲州志》记载:“山西高角伎(吹唢呐者),诸郡有之,蒲当明时,乐户丛居,居东门外关厢间,州首到春,则浓妆骑马从役……在清康熙时犹然。” 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晋南民间歌曲小雕和吹打乐的古老与繁荣,无疑是晋南眉户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可靠基础。

    晋南民间古有 “三弦不离手,曲子不离口”的唱曲子的风气,这种说唱艺术,是在当地民歌小调基础上得以发展的,是眉户戏孕育生长的因素。元明之际,杂剧在平阳兴起之后,唱曲子的风气在晋南日渐盛行。元杂剧与民间艺术相辅相成,更促进了曲子的发展。到了清乾隆、嘉庆年间,晋南眉户逐渐形成,以地摊说唱为主要形式,民间称做“自乐班”。演唱时由三弦伴奏,并以四片瓦(竹制或瓦缶)击节,唱词由演唱者自编,其格律自由不拘,说唱性很强。从事这种艺术的多是穷苦艺人或盲人,他们每到黄昏,弹唱街头,赖以谋生。所谓“盲女琵琶曲,黄昏市上游,何人呼侑酒,唱到月当头”,就是真实写照。

民间社火表演的繁盛也是眉户曲子走上舞台的动因。晋南民间自古有崇尚社火表演之俗,每逢春节、元宵或喜庆节日,各地总有《抬阁》、《高跷》、《狮子》、《龙灯》、《花鼓》、《竹马》、《旱船》等等载歌载舞的社火形式,出现在村社广场。相沿日久,历代不衰。

晋南眉户曲子由地摊说唱和社火发展而来,地摊与社火表演始终以唱为主,其动作扩充和角色丰富,则是一条戏剧化的途径。所以,到嘉庆、道光年间,晋南眉户便搬上舞台。乐器加进了板胡、笛子和一些简单的铜器,所用的曲牌,大多还是明清时的小曲和时调。此刻,便出现了不少演出班社。据运城市东留村已故眉户老艺人李卜、段金忠二位老先生相传,道光年间,解州社东村段耀功组织了业余眉户班社,在解州、于乡、赵伊一带登台演出。第一天晚上,他们从群众家里借来一些道具,以自己婆娘的嫁衣当戏装,在庙院戏台上做试验性演出。因为怕人笑话,紧掩庙门,村民得知后,争相攀墙观看。到第二天晚上,观众熙熙攘攘,越来越多,于是大开庙门,演出了《舍饭》、《卖布》、《刘秀走南阳》等节目,深受群众欢迎。后来,他辗转陕西、河南等地组团传技、卖艺。《中国戏曲志》河南卷中也记载:“清道光年间,山西解州艺人段耀功在河南灵宝组织了眉户业余戏班,登台演出十多个节目,轰动一时。”

到了清光绪年间,晋南眉户戏班陆续问世,又出现了赵连成班、高明友班、孙福盛班、高世雄班等。表演上吸收了蒲剧的帽翅、水袖、手帕等技巧。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不少驰名艺人,如:小生角柱子、须生杜喜、正旦万明、还有一个“先生旦”,因为他是教书的,后来出了名,就叫“先生旦”。

到了20世纪30年代,晋南眉户出现了敢与蒲剧抗衡而屡占上风的景况。据说当时眉户班的梁佩诚、斗斗、杨海生等老艺人和蒲剧班的老祯祥等名演员,在万荣小王对台而唱,眉户班连博众采,著名蒲剧二花脸杨老六风趣地对王存才说:“王存才这么大的名气,对不过哼哼哼”(旧时把唱眉户叫哼曲子)!存才师傅幽默地对道:“看把你脸抹得五麻六道的(指二净脸谱),还能对过哼哼哼!”1929年,眉户班在运城西街与蒲剧合演,眉户三折,蒲剧三回,蒲剧在前,眉户压轴。此后,眉户和蒲剧常常打擂对峙。有些地方的蒲剧曾一度不敢与眉户抗衡。民间曾流传过“宁看眉户《打经堂》,不看蒲剧《反西凉》”的顺口溜。可见当时眉户之盛况。

晋南眉户诞生和登上舞台以后,不少农村艺人每当有灾害发生,总要外出卖艺谋生。像著名晋南眉户艺人李卜(运城人),从小酷爱眉户,后流落陕西,其才能被戏班班主发现,从此跟班卖艺。丁玲在《民间艺人李卜》一文中道出:“要是不跌年成,他也许不会到河西来,也许遇不到安老留,安老留发现了他的表演天才,鼓励他参加了班子。从那时起,他成为一个名丑了。”丁玲女士的名言:一是证实了艺人外出的因素是躲灾求生;二是证明了李卜的眉户艺术造诣是在晋南运城故乡的眉户熔炉里铸就的,而不是在陕西学习的;三是说明了山陕眉户分别在两地诞生。经过长期秦晋之好互相交流,既有共同之处,又各具特色。

眉户戏就是这样一种艺术,它伴随着社会底层民众的辛酸与抗争发展起来,然而农民的豁达与坚忍还是赋予了它异常清新的艺术风格。

抗日战争日期,日军占领晋南平川,眉户班社被迫解散,艺人纷纷离去,部分进蒲州梆子班社,部分又重新开始了地摊演出或进入革命剧社,从事革命现代戏的演出。晋绥七月剧社的《王德锁减租》、《开荒一日》、《查路条》、《站 不稳》、《死里逃生》等富有斗争性的眉户现代戏就产生于此种情势之中。陕西是抗日战争的大后方,延安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将晋南眉户名艺人李卜请到剧团,他是在当时毛泽东主席肯定了的晋南眉户造诣较深的进步艺人。他在那里兢兢业业,毫不保守地传授晋南眉户技艺,此时,仅他一人就口述了晋南眉户大小传统戏曲七、八十本,并辅导剧团。排演了眉户现代戏《十二把镰刀》、《大家喜欢》等剧。这个时期,反映革命斗争的眉户现代戏创作全面开始,将眉户剧种推进了现代戏创作演出的全新阶段,并且迅速地在公元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掀起了演出现代戏的高潮。

演出剧团的活动是戏曲籍以发展成熟的重要因素。所以全国一解放,原运城专区便于1951年秋季,聚集了一批晋南眉户名老艺人,在荣河县(今合并为万荣县)小樊村成立了荣河县专业眉户剧团,年底改为闻喜县眉户剧团,接着猗氏县(今合并为临猗县)也成立了眉户剧团。闻喜县眉户剧团于1954年改为运城专区眉户剧团,同年由于运城与临汾地区合并为专区而改称晋南专区眉户剧团, 1970年改为临汾地区眉户剧团,1975年该团改建为临汾地区文工团,原眉户剧团主要演员仍然保留,1977年恢复建制,改为临汾地区眉户剧团,主要演出眉户传统戏,如《三进士》、《李亚仙》、《宝莲灯》、《十五贯》、《梁山伯与祝英台》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如今人们称老眉户团。说起老来,是因为它是晋南较早的专业眉户剧团,既能演古装戏,也演现代戏,坚持两条腿走路;它蕴藏着丰富的传统眉户曲牌和传统大小剧目;积累着比较成熟的办团经验;并集中和培养了一批批艺术造诣较深的名老艺人和晋南眉户传承人,1999年随着行政体制的变化,改为临汾市眉户剧团。

晋南眉户在民间相当普及,据资料显示,二十世纪50年代初,整个晋南156个农村业务剧团,就有130余个是以眉户为主要形式演出的。原临汾县(今属尧都区)、浮山县均成立了以演眉户现代戏为主的专业性质的“五一剧团”、“旭光剧团”。其余所有蒲剧团都会演唱眉户,尤其是农村、厂矿业余剧团、宣传队、俱乐部、几乎都演唱眉户戏。在晋南戏剧舞台上曾经看到过的《白毛女》、《刘胡兰》、《红香泪》、《虎孩翻身》、《小女婿》、《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朝阳沟》、《李双双》等都是从其他剧种移植过来,由眉户久演不衰的现代剧目。

正是因为有了健全组织的演出团体,所以半个世纪以来,晋南眉户得到了迅速发展,演出剧目、表演艺术、音乐体制、剧团管理都有较大改进。传统剧目的编演得以恢复,现代戏的创作也浮现出生机,整理改编了一大批传统剧目、传统折子戏,此外还移植、创作了一大批现代戏,多次参加了山西省和华北地区的汇演,有的成了银幕影屏的有影响的节目。如《涧水东流》、《一颗红心》、《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山凹人家》、《村官》、《凤凰岭》等,受到群众的欢迎。涌现出杨海生、李俊卿、姚鸿江、毛望东、周金科、段全忠、靳世俊、卫本善、程根虎、赵顺旺、王希英、郭乘云、樊青蓉、郑竹兰、马英超、翟文彬、任洪、李英杰、张俊芳、范琳、郭高计、许爱英、潘国梁、李巧英、赵梅、高爱爱、王建龙、杨丽、贾福林、陈清海等一批优秀演员。

临汾市眉户剧团的许爱英、潘国梁、李巧英、赵梅、高艾艾、王建龙等一批演员已经出类拔萃,成为剧团的台柱子;青年演员也日渐成熟,年富力强,实力雄厚。许爱英获全国第七届“梅花奖”;第三届“白玉兰奖”;第三届“文华奖”三大奖。晋南眉户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