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楼主: 人如梦

[自由人创作] [ 名联鉴赏 ] 每日一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7-31 08: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外馆有联三副。一副题于“隐庐”:

  依山伴石居若泰;
   临水傍泉隐如仙。

  此联句中平仄不协。若改为“伴石依山居若泰,傍泉临水隐如仙”就顺了。一副题于“建园”:

  休言黔中少富贵;
   仍是温柔多情乡。

  此联首先是意境不高。其次是上下联意思没有本质联系。第三是“黔中少富贵”与“温柔多情乡”失对。第四是“中”与“柔”平仄不对立,“温柔多情乡”连续五个平声,平仄不交替。一副题于“石门开处”:

  风刀水剑,刻就万顷盆景;
  根笔藤墨,绘制千古绝画。

  联“万顷盆景”之说就不通。盆景为人工制作,因以“盆”计,再大也不大,而“顷”则指连续的一大片,盆景再多,亦不能以“万顷”称之。句脚全是仄声,亦不合规则。除句脚以外,“就”与“制”、“顷”与“古”上下同仄,平仄不对立。“刻就万顷盆景”与“绘制千古绝画”,只有“盆”与“千”两个平声,“笔”与“墨”亦同仄,平仄不交替。

  重庆外馆有三副。一副题于“巴渝园坊”:

  贺四海园艺荟萃;
   庆三峡石刻聚展。

  此联收两仄脚,不合规则。上下联除“园”与“三”以外,全是仄声字,平仄既不对立也不交替。“贺”与“庆”意思雷同,又犯合掌。一副题于“巴山蜀水”坊:

  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
   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

  此联对仗尚可。唯“逾”与“工”同平、“待”与“匠”同仄,平仄失替。一副题于“滟滪亭”:

  松排山面千重翠;
   月点波心一颗珠。

  此联出自白居易“春题湖上”诗。因滟滪堆原在长江中,题此亭甚切。

  安徽外馆有联三副。两副题于“山中天”处。一副是:

  瑞应三槐,华堂日丽;
   芳连五桂,棣室和风。

  另一副是:

  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此联除了“效”与“知”词性失对以外,总的还不错。但这种内容的对联何以题在此馆之内,颇费思考。

  还有一副题于履福堂:

  徽派建筑扬四海;
   水口园林传千载。

  此联是装裱悬挂的。上下联都收仄脚,不合规则。“派”与“口”、“扬”与“传”,平仄不对立。“派”与“筑”,平仄不交替。

  山东外馆有联三副。一副题于趵突泉观澜亭:

  云雾润蒸华不注;
   波涛声震大明湖。

  此为古联。一副题于牡丹亭:

  竞夸天下无双艳;
   独立人间第一春。

  一副题于望岳亭: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此出自杜甫《望岳》一诗的末两句。因为完全不对仗,根本不能算是一副对联。

  四川外馆是将成都杜甫草堂缩移而来,七副对联大都是清代以来的一些高手所题。题少陵草堂一副:

  万里桥西侧;
   百花潭北庄。

  此是杜甫《怀锦水居止》一诗的摘句。作对联用,并无特色。但马公愚当年既录以为联,便袭而用之。“潭”字当仄而用平,是因属地名用字,无从选择,不当以破律论。题诗史堂者三副: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蟠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此联为清代顾复初所题,郭沫若跋,于立群书。

  世上疮痍,书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此联由郭沫若所题。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此联由朱德所题。

  花学红绸舞;
   径开锦里春。

  此联题于花径,为郭沫若所作。下两副题于水槛:

  此地经过春未老;
  伊人宛在水之涯。

  此联为清代谭光祜所撰。“未老”与“之涯”略有失对。

  高等艺术;
   美化自然。

  此为陈毅所题。上下失对。可能是将陈毅对艺术方面的题词作对联制挂于此。

  河北外馆有联一副,题于承德避暑山庄登湖亭之“水流云在”处。联云:

  素影写波,澄境原无暑;
   清风拂林,爽气最宜秋。

  此联对仗可以,但平仄不协。“林”字若改用仄声字,不仅句脚平仄可合规则,而且与“风”字也可以平仄交替。“境”与“气”、“无”与“宜”,上下平仄不对立。

  天津外馆连翼亭亦有一联:

  蓟门津沽,二分烟月,梦到南诏,留下此亭翼然;
   苍山洱海,四时茶花,香漫北溟,引来斯人问津。

  此联为张仲所撰,对仗尚可,但内容就有些费思考。世博会在昆明,可上联“梦到”的却是“南诏”即今之大理,下联“香漫北溟”的,也是大理“苍山洱海”的“茶花”。何以偏偏对大理情有独钟?再说,大理的茶花也不是“四时”都开的,七八月份在大理就见不到茶花。“斯人”即此人,属特指。“引来斯人问津”,是想用陶潜《桃花源记》之典,但引来的又是谁人?按马蹄韵规则的要求,每边四句者,句脚平仄应为“仄平平仄,平仄仄平”。此联联脚已为两个平声,上联句脚为“仄仄仄平”,下联句脚为“仄平平平”,都是乱套的。“门”与“山”、“分”与“时”、“到”与“漫”、“亭”与“人”,平仄不对立。“到”与“诏”、“亭”与“然”、“时”与“花”、“来”与“人”与“律”,平仄不交替。

  青海外馆有一副:

  昆仑雪麓,江河源头,新绘古羌风情画;
   日月山下,河湟谷地,重现高原山川景。

  此联对仗尚可。但“麓”与“下”同义合掌,“河”字不规则犯重。按马蹄韵规则,每边三句者,句脚平仄应为“平平仄,仄仄平”,此联联脚已为两个仄声,上联句脚为“仄平仄”,下联句脚为“仄仄仄”,完全不合。“河”与“湟”、“绘”与“现”、“羌”与“原”、“情”与“川”平仄不对立。“河”与“头”、“羌”与“情”、“月”与“下”,平仄不交替。下联末句当合“平平仄仄仄平平”。

  山西外馆晋国牌坊上有一联:

  黄土探奇秀岩壑;
   文明稽古兴唐虞。

  此联“秀”字改用平声,“岩”字与“兴”字改用仄声,就顺了。

  辽宁外馆有两副。门口的一副是:

  辽水霞光铺彩锦;
   园风朗月映辉春。

  此联首嵌“辽园”二字。另一副装裱挂在室内。联为:

  关东黑土富辽海;
   塞外豪情壮满乡。

  此联为贺世博会而作,写得颇有气势。

  澳门外馆妈祖阁一联:

  德同化宇;
  泽润生民。

  树木园主要介绍云南的植被,其中也有几副。一副题于正门:

  叶茂枝繁,仰根深固本虚怀,栋材成长有望;
   树密林深,仗绿洲屏天覆地,江河澄清可期。

  此联为张茂清所撰。在对仗方面,除“栋材”与“江河”为偏正结构对之联合结构以外,尚属工稳。问题有三:一、平仄严重失调。句脚平仄为“平平仄,平仄平”不合规矩。句中平仄更乱。上下联首句都是“仄仄平平”,完全雷同。上联之“深”与下联之“洲”平仄也没有对立。“材”字当仄而用平,“长”字当平而用仄。“河”、“清”、“期”三字当为“平仄平”也全部是平声。二、“深”字不规则犯重。三、“有望”和“可期”意思有合掌之嫌。两副题于展厅。一为张茂清所撰:

  展室能容云岭高原,六大山脉,五大水系,十大湖海,峻峭峡谷,浩渺烟波;
   放眼得见古滇巍峨,热带森林,温带植被,寒带景观,盖世稀珍,物种万千。

  此联首先就不好断句。上面这种断法基本可通,但是否合作者原意,不得而知。对仗不工有几处。“展室”对“放眼”,“高原”对“巍峨”,“峻峭峡谷”对“盖世稀珍”,“浩渺烟波”对“物种万千”,都对不上。中间三句虽可勉强视为自对,但“山脉”、“水系”为偏正结构,“湖海”为联合结构,也不一致。联脚应为“上仄下平”,此皆为平声,犯了常规。“室”与“眼”、“大”与“带”、“系”与“被”、“峭”与“世”、“渺”与“种”,平仄当对立却未对立;“大”与“脉”、“大”与“系”、“大”与“海”、“峭”与“谷”、“眼”与“见”、“滇”与“峨”、“带”与“被”,平仄当交替也未交替。另一副未记姓名。联曰:

  树木传春意,愿山川秀丽一片绿;
   园艺表心声,颂天人和谐万年春。

  此联“树木”与“园艺”失对。平仄问题也多。“秀丽一片绿”连用五个仄声字,“天人和谐”连用四个平声字,都没有交替。“木”与“艺”都为仄声,“川”与“人”皆为平声,也没有对立。

  厅内一副题于“云南八大名花”处:

  辛夷报春绿绒蒿,掩映高山龙胆;
   幽兰百合红杜鹃,点染云岭茶花。

  此联是将“云南八大名花”串组而成。因花名不好改动,句中平仄可以适当放宽,但至少句脚规则不应违反。“鹃”字当仄而用平,打破了规则,读起来显得别扭,其实只要将花名适当交换一下位置,再在说法上作一些调整,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

  生态园有三副。一副为:

  问生态天姿,风华谁好?
   观自然本质,美善共衡。

  此联“谁好”为主谓结构,“共衡”为偏正结构,小有失对。一副题于“天趣”处:

  天熏正气云腾日;
   趣悦亲氛月朗霄。

  此联首嵌“天趣”一字。一副题于“遵生”处:

  毓翠同仁,芬芳世界;
   遵生共美,艳丽人寰。

  人与自然馆西北展台有一副:

  月明松下房栊静;
   日出云中鸡犬喧。

  此联出自王维《桃源行》诗。若“鸡”为仄声字,就更顺了。

  此外,国际赏石艺术馆还有三副。一副为麦培满撰:

  世博结友谊;
  天涯共赏石。

  此两句连起码的对仗也没有,根本不能算对联。一副题于“清心”处: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此联出自王维《山居秋暝》一诗,乃名句。

  山边之茗香亭还有一副:

  有客过草宇;
   煮茶生松风。

  此联属流水对,对仗可以。但上联全是仄字,下联除第一个字以外,全是平声字,平仄严重失调。

  这些对联,有写得好的和比较好的,有基本过得去但存在一些毛病的,也有若干根本不合对联规则的。总体印象是整个对联质量不高,精品太少,与世博园很不相称。特别是那些不合对联规则的“对联”到底是怎么进到世博园里面来的,不能不令人产生疑窦。因为就这部分对联来看,其作者不仅对平仄很陌生,有的甚至连对联起码要对仗这一点也不明白。也许有些不合规则的对联的作者可能是某个地区的名人,但是对联是一种文学艺术,并不是任何名人都懂得的。世博园不仅是展示各地自然特色的窗口,也应当是展示各地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达到的水平的窗口。别看几副小小的对联,其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作者本人的形象,也关系到该作者所代表的那个地区的形象。对外国人来说,世博园对联总体水平也关系到我们整个中国的形象。既然如此,怎么可以草率从事呢?进入园内各馆对联的好坏,也反映了各馆方案审定者水平的高低。试想,如果审定者稍有一点对联基本知识,会给那些不合规则的对联发通行证吗?审定者不懂对联也无妨,找对联的行家来鉴定,毛病也可以避免,哪个省市都可以找到懂对联的人,可他们不知为什么就是没有这样去做,这就只能给我们留下永久的遗憾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08: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口石钟山锁江亭联


忠臣魂,烈士魄,英雄气,名贤手笔,菩萨心肠,

合古今天地之精灵,同此一山结束;

蠡水烟,湓浦月,浔江涛,马当斜阳,匡庐瀑布,
挹南北东西之胜景,全凭两眼收来。
    


                                       ——彭玉麟撰 题湖口石钟山锁江亭联

  【注释】①结束:指装束在一起。②湓浦:一名湓水或湓江,今名龙开河,源出江西瑞昌西南青山,东流经县南至九江市西,北流入长江。③马当:山名,位于江西彭泽县东北,山形似马。④彭玉麟(1816-1890):清末湘军将领,字雪琴,卒谥刚直,湖南衡阳人。咸丰三年随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转战长江各省,战功显赫。曾与太平军作战,1855年在湖口遭太平军截击大败。彭玉麟建水师昭忠祠于湖口石钟山,祠有锁江亭。

  【鉴赏】这副长联,是彭玉麟为纪念阵亡将士而作的。上联颂扬忠烈们的英雄气概,切“昭忠”的主题。“昭忠祠”增光生色,浩气回荡。下联在上联述史点题的基础上,放眼南北东西,写尽了立身锁江亭所见的远近胜景:鄱湖烟波、湓浦明月、浔江浪涛、马当斜阳、匡庐飞瀑,尽收眼底,应有尽有。至此,上联与下联,写人写景,相映生辉,引人入胜。

  这副对联用字奇特: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八字句,长短参差,时而急促,时而舒缓,抑扬合拍,不仅读来琅琅上口,而且与对联抒写的内容配合十分得体。“忠臣魂,烈士魄,英雄气”“蠡水烟,湓浦月,浔江涛”,似连珠实发,诉说不尽,极大地增添了对联的气势。此后字数增多,逐步趋于平缓,“合古今天地”“挹南北东西”,则一气概括无余,力有千钧,情透纸背。

附注:

  此联在创作手法上,主要运用了列品的修辞技巧。所谓列品,有点类似于修辞手法中的排比,要求连续列举三个以上类似的、或有联系的事物成联,所列举的事物之间不掺杂任何间隔词语。使用列品方法,可以强化对联所吟咏的事物,收到其它方法所难以达到的效果。运用列品手法创作的对联中,最有名的当数邓石如自题碧山书屋联:“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楼主| 发表于 2013-8-6 14: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寒山寺联


  
近郭古招提,毗连浒墅名区,渔水秋深涵月影;
傍山新结构,依旧枫江野渡,客船夜半听钟声。
    


                                         ——陆润庠撰 题苏州寒山寺联

  【注释】①郭:城郭,招提:寺庙。②毗连:连接。浒墅:枫桥镇两北有浒墅关(又名浒关)。这里指吴县,境内有许多名胜。③新结构:指当时刚修复的寒山寺。④枫汀:枫江桥。古名“封挢”,座落在苏州城西,寒山寺旁。是南北往来的必经之地。后因张继诗相承作枫桥。⑤寒山寺:在苏州城西。传说由于名僧寒山曾来此寺,因此得名。唐代诗人张继曾写《枫桥夜泊》一诗:“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此寒山寺名著天下。⑥陆润庠(184l-1915):字风石。江苏元和(今吴县)人。清同治状元,曾任国子监祭酒,工部和吏部尚书,参政大臣,清末为东阁大学士。

  【鉴赏】本联犹如一首山水小诗,它用轻松、淡雅的笔调,勾勒了寒山寺“近郭”“傍山”“面水”“依桥”的地理环境,描绘了寒山寺“渔水秋深涵月影”的迷人秋色,最后突出了中外闻名的寒山寺两大特点:“月影”与“钟声”。实为继唐代诗人张继之后,关于寒山寺的不可多得的遗墨。全联写景,次序井然。由点到面,由近而远,由实趋虚。上下联均从寒山寺起笔。“近郭古招提”,“傍山新结构”,但作者没有描绘寒山寺殿宇崇丽,厢廊衔连,曲径通幽,松竹掩映的寺观,而把视野立即转向更为广阔的“枫江野渡”和“浒墅名区”,确有红花绿叶之意。最后收束于“渔火”“月影”“客船”“钟声”,把读者带入“皎皎月影,悠悠钟声”那意境深远涵广的特有氛围中,完成了由郭到影,由山到声的实虚描绘。

  全联对仗比较工整。这不仅表现在上下联词类相对,更主要的是意境相衬,如“左”与“新”,“秋深”与“夜半”,“月影”与“钟声”,尤其是“涵”与“听”,既有古味,又有新意。
 楼主| 发表于 2013-8-12 08: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疆天池联


一池浓墨盛砚底;

万木长毫挺笔端。
    


——郭沫若撰 题新疆天池联

  【注释】①万木:极言树木之多。②长毫:长而尖的毛,如羊毫笔。③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又名郭鼎堂。四川乐山人。现代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④天池:古称瑶池。座落在5445米的博格达峰北坡,在新疆阜康县境内,风光明媚动人。

  【鉴赏】自乌鲁木齐东北行至阜康县,然后沿之工河南上,穿幽谷,涉溪流,越芳林,攀石门,行约90公里,便来到秀丽如画的天池。世界文化名人郭沫若当年来到这里,深为美若仙境的天池风光所陶醉,并激发了灵感,挥笔题写了这一幅对联。

  上联采用浪漫主义的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极力夸赞天池的雄伟奇丽,称那净澄碧蓝的一池清水宛如浓艳的墨水盛装于砚台底部;下联更是才思敏捷,突发奇想,将附近排排茂盛高大挺直的树木比喻为长而尖的毫毛挺立在笔杆的前端。见过钻天杨的人定感比喻贴切。

  打比方是构思创作对联的一种颇有效的方法。郭沫若撰写的这一幅天池联即采用了这种修辞手法。用“天池”喻“墨池”,用“万木”喻“毫笔”,虽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固有某些类似点,一经比拟,便令人感觉出神入化,更加生动、形象,更有意境,收到十分动人的艺术效果。

文若兰斗胆改郭沫若先生天池联如下:

一池浓墨盛底;留谁染翰?
万木长毫挺端。待我操觚!



'砚' 和 '笔'皆为仄声,失律为瑕.砚字当改.

 楼主| 发表于 2013-8-14 08: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嘉峪关联


二崤虎口夸天险;
九折羊肠确地雄。
    


                        ——佚名撰 嘉峪关联

  【注释】①二崤:崤山,在河南洛宁县北,西北接陕县界,东接渑池县界,山分东西二崤,山道危险。②虎口:极言险道。③九折:九折坂。在今四川蒙经县西邛崃山,山路险阻回曲,经九次回旋才达山顶,故名。④羊肠:形容山道曲折迂回。⑤嘉峪关: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隅,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因城在嘉峪山麓,故名。关城形势险要,自古为军事要点。瓮城外有文昌阁、关帝庙、戏楼等建筑。

  【鉴赏】此联要写嘉峪关的险峻,却极写人们所熟知的“二崤山”、“九折坂”的险恶,目的在于比衬,给人以具体形象的感觉,即使未到嘉峪关,甚至也未到过“二崤山”、“九折坂”,通过此联都可一观其风貌。你看:东崤、西崤,犹如两只猛虎,各踞一边,其间又形成虎口状(东、西两崤相距三十五里),可见进崤山、登崤山之难、之险,于是“天险”之感自然从人们心中涌出,班固在《两都赋》中曾云:“左据函谷二崤之险。”虽然险,却又是交通要道,它沟通河南与陕西间的联系,曹操用兵巴汉,也曾借此道。所以人们很自然地把嘉峪关与之比较,身处万里长城西端的嘉峪关,也可谓抵御西方、北方外敌入侵的军事要地,它的“险”与“要”从上联可见一斑。也许“二崤”还不能充分表现嘉峪关所处的地理环境,于是又把四川邛崃著名的“九折坂”借为一用,联作者再以“九折坂”的山道曲折盘旋来进一步展示嘉峪关的山势。所以,从联中可知,只是“二崤”或“九折坂”还不能写尽嘉峪关之“险”之“要”,只有把两处的绝胜处合而为一,才能显示出嘉峪关的不同凡响,而“二”(二虎)“九”(九个回旋)的精确数字已使人不寒而栗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8-15 16: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凤凰山楼阁联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
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
    


           ——徐渭撰 杭州凤凰山楼阁联

  【注释】①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道士,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明代文学家、戏曲家、艺术家。他天才超逸而科举却屡试不中,壮年时曾在浙江总督胡宗宪幕下当书记,出奇计,破倭寇。后胡获罪被杀,他也潦倒终身,晚年以卖书画过活,曾写过不少佳联巧对,但当道官僚求他一字而不可得,被称为狂人。民间流传有他的许多故事。著有《南词叙录》《四声猿》等。今存《徐文长全集》《徐文长佚稿》等。②凤凰山:位于杭州,地势高峻,临近西湖,上有楼阁。

  【鉴赏】读此联只觉意境宏阔,完全是因为作者写出了身临凤凰山,放眼杭州城的特点。凤凰山是杭州的制高点。登高远望,西湖八百里湖山,美如图画,杭城十万家烟火,升拱楼台。西湖天下景,为了形容她的美,苏轼曾把她比作美女西施:“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此处,却把西湖比作图画。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形:当我们赞美大好河山时,常把她比作一幅图画。而当我们欣赏一幅成功的图画时,我们又把它比作真的山水。这里有一个美学问题。前者,我们是惊讶大自然的胜似人工却又天造地设;后者,我们是钦佩画家的描摹逼真,巧夺天工。在这里,西湖的美是那样精致、细腻、柔媚,所以作者把她比作图画,实在是很贴切的。同时,上联用问话的形式,使我们感觉到一种“天问”式的宇宙意识!在神奇的大自然面前,作者感到错愕、神秘,由此而发出一个哲人的问话:西湖啊,是何年造物主将你画就?真正是发人深思,引人遐想!

发表于 2013-8-16 06: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名联加点评,受益匪浅。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18: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山九龙瀑联


  
九匹白练出奇观,连续奔腾,远观如八骏骅骝添赤兔;
三岭松涛鸣爽籁,抑扬起伏,乍听似千军健卒赴疆场。
    


                                                            ——佚名撰 黄山九龙瀑联

  【注释】①白练:白绢。②八骏骅骝添赤免:骅骝,赤色的骏马;赤兔,骏马名,全身枣红色,相传曹操为招降关羽将吕布骑过的赤兔送给了关羽。这里用九匹红色骏马形容九龙瀑在阳光照射下飞流直下的奔腾气势。③三岭:即黄山莲花、天都、光明顶三峰。④爽籁:爽,清亮,明朗;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⑤九龙瀑:黄山在安徽省南部,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九龙瀑居黄山三大飞瀑之首,九条飞瀑奔腾,形如九龙,故名“九龙瀑”。

  【鉴赏】这是一副专写九龙瀑奇观的对联。上联,作者运用近描远抹的速写手法,绘声绘色地把九龙瀑的意境展现在游人面前:九龙瀑上阳光灿烂,云蒸霞蔚。九股排山倒海的巨流从紫雾缭绕的山巅上飞涌下来,远远望去,宛若九条白练从天而降,披挂山涧;犹如九匹红色骏马奔腾驰骋,锐不可当。好一派奇异壮美的自然风光。以“白练”喻瀑布,古已有之,然而九匹白练同悬天际,垂直曳下,其运用之活,气魄之大,世间罕见。它不仅描绘了瀑布的情状,也写出了瀑流的陡削、惊险。“出”字不着痕迹,却传神入化,使画面栩栩如生。“连续奔腾”一方面反映了瀑布悬空飞注的动态,另一方面体现了水势的迅疾。“添”字,以赤兔骏马的威望,给景物增势,使联语活泼,体现了作者狂喜的心情。

  下联,作者用映衬手法,烘托了瀑布的奇异壮美。九龙瀑旁,三岭松涛阵阵轰鸣,万壑千山隆隆回音。时儿似涓涓细流清亮明朗,时儿如夏日巨雷,震撼心弦。涛声山呼海啸反衬了瀑声惊天动地。“抑扬起伏”不仅实写出涛声的高低长短,变幻莫测,而且赋与松涛以人的感情,写得声情并茂,平添了真实感。有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最后一句,作者借助艺术想象,把景物描写升腾到更高的境界。使人们仿佛看到威严如山的军队,金戈铁马出征忙;仿佛听到旌旗飞舞哗哗作响,刀枪盔甲磨擦碰撞,风在吼,马在啸,雄壮的军乐,响彻长空的号角汇成了一曲慷慨激昂的战歌。它为瀑布添威,突出了九龙瀑的奇异宏伟。

  总之,此联以神奇的想象,精譬的比喻描写了九龙瀑的壮美。联中跳荡着作者狂喜的豪情,以强烈的感染力量激发读者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18: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焦山自然庵联


山光扑面经新雨;
江水回头为晚潮。
    


                     ——郑燮撰 题焦山自然庵联

  【注释】①郑燮(15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官山东潍县知县,因荒年请赈而获罪。辞官后以卖画为生。其诗、画、书法皆有成就,号称“三绝”,为时人推崇争求。尤擅长画兰花、墨竹、怪石。他与金农、李鱓等共称为“扬州八怪”。现存有《板桥全集》。②焦山:在江苏镇江市东北长江中,与南岸象山对峙。山高150米,周约2000米。因东汉陕中焦光隐居山中而得名。又因满山苍松翠竹,宛如碧玉浮江,故又名浮玉山。山东北面有二小山雄崎,名松寥山,古人称为海门。焦山如中流砥柱耸立于滚滚白浪之中,气势雄伟,自古以来即为游览胜地。

  【鉴赏】作者制作的这副对联,一反通常名胜联语的习惯,未去描绘景致如何美好娇媚,也未借景生情,描述古今往事,或托物言情,抚今追昔。而是紧紧扣住焦山风景中的两大特征——江和山来描绘。上联写山,既不写峭壁耸峙,也不写奇峰秀景,而是写雨后的山光扑面而来。下联写水,既不写洪波拥簇,大江东去的雄伟气势,也不写金波闪烁,水声鸣珮的潋滟江色,而是写晚潮的江水回头。作者写山写水确实独具匠心,别出心裁。联中虽然没有直接去描绘山与江的奇峻秀美,但通过将山与江拟人化,“扑面”“回头”,使人读之顿觉此处风景倍加妩媚,可谓诗画入联。

  作者在联句的结构中采用了因果关系,果前因后。“山光扑面”,那是“经新雨”之故;“江水回头”,却是因为“晚潮”之缘。语言简洁,联中未曾详绘的水光之色,细细揣摩体验,令人回味无穷。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07: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阳晴川阁联


山势西分巫峡雨;
江流东压海门潮。
    


                    ——佚名撰 汉阳晴川阁联

  【注释】①巫峡: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之一,因巫山得名,西起四川大宁河口,东至湖北巴东县官渡口,长约40公里。以神女峰为代表的巫山十二峰并列江边,十分壮观。②海门:县名,在江苏东南部、长江口北岸。③晴川阁:在武汉龟山东端禹功矶头上,与蛇山矶头上的黄鹤楼隔江相望,为明代汉阳太守范子箴所创建,取唐崔颢《黄鹤楼》诗中“晴川历历汉阳树”句之意而命名。为“三楚胜地,千古巨观”,和黄鹤楼两相辉映,成为一对不可分割的胜景而名于世。

  【鉴赏】这位可敬的无名作者,仅用十四个字的短联就写出了晴川阁的特点。据记载,晴川阁“飞阁层轩,规模宏敞”,有“层台高阁暮云平”之说。清人题晴川阁联也有“栋宇逼层霄”句,这是用描摹的手法正写晴川阁高峻雄伟。而此联则是通过极言凭阁眺望的远景盛况,让人们去领悟到阁的地理位置和气势。上联的意思是:两面的山势劈开了巫山云雨;下联的意思是:东去的江流压倒了大海之潮。使山的雄姿,江的气魄,如在读者眼前,更由此而联想到作为观察的视角——晴川阁的凌云之势。这种不正面写而是含蓄点出的手法,是很巧妙的,在绘画中叫做“背面丹青法”。有个历史故事,说老师出题考画工,“深山藏古寺”,一人画山林深处有一座古寺;一人画青山绿树中隐约见寺庙的一角;另一人的画面上不见古寺,只有蜿蜒一条小路通向深山,远远地见一个挑水小和尚背影行进在小路上。比较之下当然是末一人匠心独运了。如今看来,这副对联是图画里的背面丹青,是建筑里的九曲回廊。
 楼主| 发表于 2013-8-31 07: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泰山南天门联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圣迹;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佚名撰 泰山南天门联

  【注释】①仰步:山高陡峭,登山者的身体好似向天仰。②三天:据《宋书》载:我国古来纪天体者有三,曰:浑仪、宣夜、周髀,是为三天。这里指南大门。③阶:登山的一级级石阶。④崇:高。⑤泰山:古称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为我国五岳之一,因地处东部,故称东岳。在山东中部,津浦铁路东侧,绵亘济南市与泰安两市之间,总面积426平方公里。主峰在泰安城北,海拔1545米,次于华山与恒山,居五岳第三位。古人以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的称誉。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岁,多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⑥南天门:又称三天门,为登泰山盘道尽处。门建于元中统五年(1264),门额有“摩空阁”三字,此联即刻在石门两侧。门西侧石室内有元中统间石刻《天门铭》。此处距极顶仅一公里,门内正面有1956年新建大厅,上复铁瓦,名“未了轩”,取杜甫《望岳》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之意。

  【鉴赏】这是一副以泰山南天门的高耸与险峻之景而抒写的对联。上联点出了南天门之高,它处于九天云霄的高空,只有“仰步”攀登上去,才能领略观赏“圣迹”。下联即景生情,作者由泰山之高体验到登“万级”“阶”才能俯瞰到千嶂奇观之内涵。全联通过一“仰”一“俯”,准确地写出了南天门的高与险,既点出了攀登的艰难,又享受到了高处赏景的情趣。没有前面的“仰”,就不可以得到后面的“俯”。游人的艰辛与喜悦之情通过这简洁的一“仰”一“俯”,显于联中字里行间。登上南天门,置身于万仞之高的泰山谁不有所感慨呢?人们自然会想到杜甫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怪当年汉武帝驻足在山顶赞叹道:“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此语与对联有异曲同工之妙。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07: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衡山南天门联


门可通天,仰观碧落星辰近;
路承绝顶,俯瞰翠微峦屿低。
    


                                  ——佚名撰 衡山南天门联

  【注释】①门:即衡山南天门。②碧落:天空。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③承:接续,连接。④绝顶:山的最高峰。杜甫《望岳》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⑤峦屿:峦,小而锐峭之山,又指长而狭的山;屿,海中岛上之山,这里泛指南天门周围的群山。⑥翠微:青山。翠微原意为轻淡青葱的山色,在古诗中常作为青山的代称,如庾信《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游客值春辉,金鞍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江涵杜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⑦衡山南天门:衡山位于湖南省中部,古称南岳,为我国著名五岳之一,山势雄伟,有七十二峰。相传尧舜都曾到过此山。山上名胜古迹、碑刻甚多,南天门即在山顶上,有石牌坊上刻着“南天门”三字。附近还有祖师殿和卧龙碑等古迹、碑刻。

  【鉴赏】本联采用扇对(隔句对)的方式,将“门可通天”与“路承绝顶”相对,又把“仰观碧落星辰近”和“俯瞰翠微峦屿低”相对,竭力突出“南正门”之高峻,使人有临天之感,是一副对仗工整的名胜佳联。上联由下而上,将读者“引上”南天门J,使之立足“门”边,心通天外,放眼苍天,似乎天上的星辰都离自已很近,仿佛举手可摘,从而着力渲染“南天门”“可通天”的极其高峻之势。下联则自上而下,回首来路,俯瞰脚下,青翠的群山大小七十二峰尽收眼底,一座座峰峦都显得十分低下,从另一个角度再次反衬出“南天门”的高峻。

  本联运用了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来突出衡山南天门的高峻险奇,使得一副字数不多的名胜对联,变成了一副雄峻突兀的山水画,给人以形象的感受。吟赏对联,产生出身临其境,为祖国壮丽河山感到无比自豪的激情。
 楼主| 发表于 2013-9-8 17: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济南趵突泉泺源堂联


云雾润蒸华不注;
波涛声震大明湖。
    


                    ——赵孟頫撰 题济南趵突泉泺源堂联

  【注释】①华不注:即华不注山,在历城县北部、济南市郊东北,简称华山,又名金舆山。海拔197米。②大明湖:在山东济南市旧城北部。宋代称“四望湖”。后渐堙塞,半为街市。金代起以今城内湖沿袭大明湖之名。③赵孟頫(1254-1322):元代书法家。宋太祖之子秦王德芳之后,因赐第湖州(今浙江吴兴),故为湖州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元世祖忽必烈搜访遗逸,经程钜夫荐举,官刑部主事,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死后封魏国公,谥文敏。他工书法,能诗文,风格和婉,著有《松雪斋集》。④趵突泉:在山东省济南市西门外趵突泉公园内,为72泉之首,是泺水的源头。又名瀑流、槛泉,宋代始称趵突泉。泉自地下岩溶溶洞的裂缝中涌出,三道泉眼同时喷吐,浪花四溅,声若隐雷,势如鼎沸,平均流量每秒1600立方米。宋代散文大家曾巩在《齐册三堂纪》中说:“历城之西,有泉涌出,高或数尺,人名之曰‘趵突’之泉。”泉池略呈方形,面积亩许,周绕石栏,池内清泉三股昼夜喷涌,状如白雪三堆。池水澄碧,游鱼可数。⑤泺源堂:建于趵突泉之北,始建于宋,清代重建,取“泺水之源”的意思。堂前抱厦柱上所刻即赵孟頫的此副楹联。后院壁上嵌明清以来咏泉石刻若干。南为半壁廊水榭。西南有明代观澜亭,中立“趵突泉”“观澜”“第一泉”等明清石碑。

  【鉴赏】“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其中尤以趵突泉为众泉之首。赵孟頫这副对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趵突泉的壮观景象。上联向读者展示了趵突泉“泉源上奋”,“高或数尺”的奇伟情景。水涌高数尺,加之浪花四溅,以致看华不注山,宛若笼罩在一片水气之中,作者用“云雾润蒸”四个字,极为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了眼前所见的景物。下联以趵突泉势如鼎沸,声震太明湖的气势,再现了景区这一壮阔的画面。

  全联用词简洁,平仄、对仗亦合要求。上联为看,下联为听,一看一听,结合在一起,读者吟后,犹置身于景中。写作技巧上两个动词用得妙,如信手拈来,自然成对,可谓佳联。


 楼主| 发表于 2013-9-12 08: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苏镇江金山寺明月亭联


月明如画;
江流有声。
    


                      ——佚名撰 江苏镇江金山寺明月亭联

  【注释】金山寺:在镇江西北金山上。东晋时创建,原名泽心寺,自唐代起称为金山寺。宋代祥符年间,将此山改为龙游山,寺为龙游寺,清代皇帝南巡时,将寺改名为江天寺。然在民间,一直称为金山寺。寺内殿宇楼台倚山而建,向为我国佛教禅宗名寺。神话故事《白蛇传》中水漫金山寺之寺即指此。

  【鉴赏】金山雄峙江中,金山寺倚山而建,明月亭上可承明月,下可俯江流,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好所在。这幅对联,虽然只短短的八个字,却意境幽深清远,大有林下风韵。上联写明月相照,俨然一幅静谧的图画;下联写江水东流,好似一片清悠的乐曲。一幅八字联,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声色相映衬,动静相对照,显得那么和谐、那么恬淡。金山寺是我国佛教禅宗名寺,禅宗重视的是现世的内心自我解脱,注意从细微小事和从大自然的陶冶欣赏中获得超悟,因而它不大有迷狂式的冲动和激情,有的只是一种体察细微、幽深玄远的清雅乐趣,一种宁静、纯净心的喜悦。中国的士大夫思想大多儒释道杂糅,其中尤以禅宗的特殊的直觉思维方式与文学的天然因缘而对士大夫阶级的审美情趣影响最大,使他们的诗画当中充斥着一种清淡闲适的“禅气”或“禅思”,如王维、孟浩然、苏轼、黄庭坚等人皆是如此。王维绝句中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其意境当与此联相似,盖因金山寺本是禅宗名寺,作者因时因地写出这样富有“禅气”的对联就不奇怪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07: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丽江玉泉得月楼联


龙潭倒影十三峰,潜龙在天,飞龙在地;
玉水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玉为神。
    


                                                            ——郭沫若撰 题丽江玉泉得月楼联

  【注释】①十三峰:指玉龙雪峰,属横断山脉南段,经年积雪。主峰有十三,而大小总计有七十余峰,昔有“玉龙银峰七十余”之句。②潜龙在天,飞龙在地:喻指玉龙雪峰。在天、在地,分别描写遥望中的玉龙雪峰和映于潭中的玉龙雪峰。③玉水:即玉泉之水。④墨玉为体,苍玉为神:墨玉、苍玉,比喻玉水的色泽。苍玉,深绿色的玉。为体、为神,分别形容远望中黑龙潭的总体形象和细察时潭水青苍碧绿的神韵色泽。⑤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九六三年春,云南玉泉(俗称黑龙潭)得月楼重建落成,丽江县人民政府集毛泽东诗词四句为联,请郭沫若书写。郭沫若接函后,当即作了这副楹联与毛泽东诗词集句联一起书就付寄。

  【鉴赏】本联极尽玉泉之妙。上联以玉龙雪峰映衬玉泉,笔力雄浑。“潜龙在天”,写尽了雪峰的高峻气势,“飞龙在地”,画出了玉泉水中雪峰随波飞舞的动态,山光水色,堪称妙绝。下联笔触细腻,既绘出了玉泉水面的辽阔,又出神入化地以“墨玉”“苍玉”为喻,描绘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玉泉之水的不同色泽。此联寥寥三十言,文字简洁,写远景,描近影,画山绘水,既气势磅礴,又细腻诱人。上联以龙喻山,“龙”字反复三次,下联以玉喻水,“玉”字反复三次,对仗工稳,平仄协调,不失为一副难得的佳联。


 楼主| 发表于 2013-9-20 08: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济南趵突泉联


  
平地忽堆三尺雪;
四时长吼半空雷
    


                                    ——佚名撰 济南趵突泉联

  【注释】①忽:突然。②三尺雪:清泉喷涌而出状如白雪高达三尺。③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出自《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④长:常,经常不断。⑤趵突泉:在济南市西门桥南约一里处,一名瀑流,又名槛泉,宋代始称趵突泉。为古泺水发源地。

  【鉴赏】该联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为读者绘声绘色地介绍了我国著名的“泉城”济南市的奇景胜状。济南市有七十二座赫赫有名的清泉,趵突泉即为其中之一。泉自地下溶洞的裂缝中涌出,浪飞四溅,势如鼎沸。据传该城市的泉水盛时可供数十万人饮用,单是趵突泉每天就涌出泉水七万立方米。这么多的泉水,是如何形成的呢?原来,济南位于山区和平原的分界线上,那里的山区是质地比较纯粹的石灰岩,易溶于水,表层和深部裂隙溶洞较多,又因地势南高北低,便给地下水的渗透和运动创造了条件。大气降水多半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又沿地下层面从南向北运动,抵达济南市区大明湖以南地带,受到不能渗水的火成岩的阻挡,形成压强较大的承压水,并向上运动,涌出地表,形成泉水。于是,便有了“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济南泉水甲天下”的美称。

  上联刻意描绘了趵突泉奇伟壮观的景色:但见平地上清泉喷涌,好象突然间堆起了三尺多高的皑皑白雪,下联极力渲染了趵突泉的浩大声势:怒涛澎湃,但闻天空中四季不断地轰响着隆隆的雷霆。描写济南趵突泉的佳作名篇不少,然而若论“以短见长”“尺畅千里”,则非此联莫属。此联紧扣“雪”“雷”二字发展了奇思异想,把泉喷写的有声有色、淋漓尽致,不失为构思奇巧的佳作。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佚名撰 题济南趵突泉联

  【注释】①佛脚:千佛山脚下。②趵突泉:一名瀑流、槛泉,宋代始称趵突泉。其名排在济南72泉之首,为古泺水发源地。泉水自地下岩石溶洞的裂缝中涌出,三道泉眼同时喷吐,浪花四溅,势如鼎沸。泉东有漱玉泉及泉畔之李清照纪念堂,泉西有观澜亭,泉北有泺源堂。

  【鉴赏】凡写景咏物的对联,往往连类而及其他,将范围扩大,笔墨展开。此联不同,它集中笔墨,专力描述景物——趵突泉。由于描述范围受到了局限,为使对联精采,就必须在语言运用和表现手法上狠下功夫。本联作者正是试图这样去做的。上联“佛脚清泉”,点明趵突泉地理位置,佛地是清净的,趵突泉从“佛脚”下流出,自然更加清醇了。四个“飘”字,写泉水流动的特点,它是从高处向低处飘落,不是在平地缓缓流动。末句用了比喻,“玉带”是说泉水飘落下来象白色的带子。下联“源头活水”原是一句常见的成语。用在这里却是写实,因为趵突泉是古泺水的发源地。四个“冒”字写趵突泉喷射而出的情状,这与“飘”字所表示的情状是不同的。末句也是一个比喻,与“玉带”不同的是,“珍珠”是颗粒状的,这与“浪花四溅”的情况是相吻合的。全联用巧之处,主要是“飘”和“冒”的运用,四个连用是重复,末句开头重复出现是顶真,另外,还用了比喻。上下联的意思有重复之嫌,这叫“合掌”,是对联写作上的大忌。至于对仗,虽不精采,但合乎常规要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13: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厦门鼓浪屿鱼腹浦联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佚名撰 题厦门鼓浪屿鱼腹浦联

  【鉴赏】这是一副典型的写景状物对联。全联用“锁”和“连”两个动词,描写雾景和海观,使雾、山、天、水四物呈现在读者眼前,令人有身历其境之感。要理解这副对联,首先要弄懂两个动词,“连”字即连接、结合之意;“锁”字呢?用本义无法解,只能用引申义,即笼罩、幽闭,如周邦彦《锁窗寒》词中“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句和刘克庄《真州北山》诗中“遥怜钟阜诸峰好,闲锁行宫九十年”句者。那么,雾可以笼罩住山头,山怎么可以“锁”住雾呢?原来,鼓浪屿岛上树木葱郁,山峦起伏,怪石嵯峨,洞壑层迭。无孔不入的雾气穿山洞、钻沟壑,反被洞壑幽闭于其中,犹如锁入禁苑深宫。至此,读者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跟随联意飞临鼓浪屿一游:雾霭笼罩着层峦迭嶂,拥抱着葱葱树木,亲吻着嶙峋怪石,抚摩着济济游人。微风吹来,雾气飘渺,怎不令人飘飘欲仙,如身居天庭。隐约能听到苏味道吟哦其《咏雾诗》:“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乍以含龙剑,还疑映蜃接。……”太阳一出,雾气尽释。“日中气霭尽,空水共澄鲜”(粱伏挺《行舟遇早雾》诗句)。面对着大海,近处的点点风帆,远处的粼粼波光,尽收眼底。极远的海面和天空连接在一起,分不清那是水,那是天,构成一幅硕大无朋的水天一色、天水相融的画图,真是美不胜收。此联在写作上采用回文手法,顺读逆念均可,如“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岩中岩隐龙”,“处处飞花飞处处,潺潺碧水碧潺潺”和“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等均属此类。这类对联读起来有反复重迭的韵味,看起来有对仗工整的形式。另外,修辞上的拟人手法使这副对联又具特色:一锁一连,使雾、山、天、水四物都具有人的思想意识、人的行为动作,因而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楼主| 发表于 2013-9-26 12: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拙政园联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佚名撰 题苏州拙政园联

  【注释】①噪:喧哗,指蝉鸣叫。②愈:副词,越发。③拙政园:在苏州市娄门内,为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时为大宏寺,明朝改为“拙政园”,是一座富有江南特色的园林。

  【鉴赏】该联取材自南朝梁·王籍所作的《入若耶溪》诗。据传,王籍的这两句诗是受到《诗经》中“萧萧马鸣,悠悠旆旗”的启发而写出来的。《诗经》那两句诗写了寂静无喧哗的场面,由此也可看出诗人王籍善于体察事物、触类旁通的才能。上联意为:树林里有了蝉的鸣叫会显得更加寂静;下联则进一步写到,山野里有了鸟雀的啼鸣会显得更加幽深静谧。联句平实疏秀,毫无雕琢之气,却揭示了一个“想要甜,加点盐”的很朴素的哲理,流传至今千百余年而引为“绝唱”。
 楼主| 发表于 2013-10-5 16: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颐和园绣漪桥联


螺黛一丸,银盆浮碧岫;
鳞纹千叠,璧月漾金波。
    


                                        ——佚名撰 题北京颐和园绣漪桥联

  【注释】①螺黛:螺子黛的简称,画眉毛的墨,一种青黑色颜料,古时常用以比喻女人的发髻,此指颐和园中的万寿山。②银盆:喻指昆明湖。③碧岫:青绿的山峰。④鳞纹:象鱼鳞一般的水纹。⑤璧月:像璧玉一般的月亮。

  【鉴赏】题写山水的对联,关键要切合其地其时的自然景观。此联描绘的山水景色,均以“绣漪桥”为观察点。从这里看山,只是“螺黛一丸”。“螺黛”写出了山的颜色和形状,“一丸”则极言其小。把昆明湖比作“银盆”,也显然是对实景的缩小。座落在湖边的万寿山好象漂浮在湖水之上。这简直把颐和园盆景化了,显得小巧玲珑。下联专写湖水之美。昆明湖固然可以垂钓,但不必将“鳞纹”坐实为鱼鳞,须知在月白风清之夜,那微微波动着的湖水与鱼儿闲游翻动鳞片的情景是极其相似的。“千叠”是形容波纹细密,一层波纹未尽,一层波纹又起;如果是风急浪高,那就不是“鳞纹”也不可能形成“千叠”之波了。夜晚的月亮是皓洁的,“静影沈璧”,它倒映在水中的影子也像无瑕的白璧一样明净。“月”与“漾金波”是因果关系,因为有了“璧月”,所以湖水才“漾金波”。从全联看,很注重色彩的描述,“螺黛”“银盆”“碧岫”“鳞纹”“璧月”“金波”都是很有色彩的词语,其中主色是青、白两种,这与颐和园的湖光色是一致的,也是很协调的。“浮”和“漾”两个动词用得很贴切,尤其是“浮”字传神,化静为动,把静景“碧岫”写活了。全联对仗工稳,这可从两方面来看:一是不仅词性相对,而且结构形式也相同,“螺黛”和“鳞纹”,两个偏正结构的词语相对,“一丸”和“千叠”,两个数量词相对,“银盆”和“鳞纹”,两个偏正结构的词语相对,而上下联又是分别由两个主谓结构的短语所组成。二是平仄相对,声调和谐,上联是: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下联是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仅有上下联的第一个字平仄不相对,这是可以平仄“不论”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09: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大诠
                                                                                 前      言


  
    对联,也称楹联、楹贴,俗称对子。它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瑰宝,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

  对联,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品类。它有着很高的实用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历来被世人所喜爱。其内容之丰、技法之妙、流传之远、应用之广、作用之多、读者之众非其它文体所比。今天,它已成为人们生活之中无以替代的尤物。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国粹。神奇的汉字造型以及微妙的对仗效果造就对联这一独特艺术形式。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语言文字能像汉字这样达到这种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境界。对联所兼备的赋、骈文、诗、词、曲等文学基因,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审美特征和实用价值。它和谐的韵律、匀称的对偶、跌宕的平仄,不但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而且还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逐步被周边国家的文人、学者所认识,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中国汉字的存在,对联这一艺术就不会消亡,而且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对联,小巧玲珑,着墨不多,却寓意无穷。它以洗练的文辞、回旋的音律、巧妙的构思、深邃的意境而赢得世人的青睐,为读者创造出感情丰富、形象鲜明、意韵浓郁的作品。从古代的天子殿堂到现在的平民居室,从古远的园林亭榭到今天的街市店肆,都可以找到它的踪迹。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祈祝庆典、交际装饰、婚丧寿挽、题赠戏谑,大千世界无不涉足,真是“俗雅兼顾趣,古今自纷呈”。

  对联多依从古典艺术语言,所以它具有典雅、精练、优美的特征。它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使得人们在这一艺术的天国里得以充分的发挥和享受,使人们从中汲取无尽的知识和营养。或状物写景、或咏物言志、或寓意抒怀、或扬善抑恶、或陶冶情操等等,它无不驾驭得法、运用自如。它能引人入胜、发人深醒、耐人寻味、给人启迪。似警钟可清心脾,若号角以励弘志,如明镜能察己过,像金石以鉴是非。它是自然音乐的显现,传统文化的精粹,人文思想的升华,生活哲理的结晶。可谓,“两行墨迹播事理,一缕春风醉古今”。

  对联属于一门综合艺术,我们说它具有实用性,是说社会上各行各业它都能涉足;说它具有文学性,是说它具备了赋、骈文、诗、词、曲等艺术特征;说它具有观赏性,是说它不仅有可读的一面,当它即成作品,融入书法艺术的时候,就成为可读可赏的综合艺术了。

  对联艺术凝缩了中国古老的唯物辩证理论,老子曰:一阴一阳谓之道也。对联的出句(即上联)和对句(即下联)即是互对互立、相反相成的阴阳关系,它们代表着事物的两种因素、两个方面,即阴阳、刚柔、平仄、急缓、清浊、升降、迟速、扬抑等,体现了对联这一传统文化的艺术美、对称美和建筑美。

  然而,千百年来,对联这一艺术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被一些人称为“雕虫小技”、“游戏笔墨”,终不能登大雅之堂,否认它作为一独立文体的存在。古人将俗曲、谣谚、评词等写进文学史,却无对联的位置,即使是个人专辑也从不收入。如徐文长、郑板桥、张之洞等人的自编文集里都将对联弃而不录。是谁给人们定下了这一清规戒律,不得而知,可它确实是文坛上一种极不公正的遗风。

  然而庆幸的是,对联并没有在冷落中枯萎。千百年来,它一直被人们所钟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对联这一古老艺术才真正得到新生,没有哪一个时代能像今天这样使对联艺术得到如此的普及和发展。

  为此我想,我们这个时代到了为对联树碑立传的时候了。为适应这一需求,我特编写了这本《楹联大全》,旨在继承和发展这一传统文化,使对联艺术光明正大地步入文学殿堂。

  本书重点对对联的创作理论进行全面的阐释,并对所选四百余副对联进行独到入微的点评。所选对联多为经世之作,具有一定的艺术性、鉴赏性,适于初中以上文化水准的读者阅读,也可做为对联爱好者的参考书籍,不失为一本雅俗共赏的读物,如读者能从中得到裨益,作者将幸甚至哉。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所论及联例未免有纰漏之处,恳请读者及楹界方家予以批评、匡谬。


第一章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对联这一文体,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的长河中,和其它文学形式一样,历史悠久,渊源流长。究其对联的起源,众说纷坛,尚无定论,较为大多数人接受的观点是:先有了先秦时期的桃符,而后从桃符演变成春联,并与同步发展的文体合二而一,形成了最初的对联形式。对联与其它文体相比,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对偶句形式。要探索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就得首先从桃符和对偶句谈起。

  远在周秦时代,民间就有了在门前挂桃符的习俗,以用于驱鬼除邪。《后汉书·礼仪志》说,“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止恶气。”据传,古代东海度朔山有一大桃树,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主管万鬼,如遇见鬼祟,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后来,民间在春节时,便在桃木板上画上二神像,以去鬼瘴,这就是关于桃符的最初记载。后来,人们将这一习俗继承下来。到了宋代,人们已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将乞求吉祥或驱鬼避邪的联句写在纸上,贴在门上,这就是延续了几千年的门贴。

  对联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上古书籍中的对偶句的影响。对偶句式、句法,早在先秦之前就已形成。如《尚书》中有“满招损,谦受益”的对句;《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的对句;《易经》中有“乾以易知,坤以简能”的对句;《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国,思而不学则殆”的对句;《道德经》中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都是工整的对偶句。秦汉瓦当有“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的对句,对工极巧,令人叹止。刘麟生先生在其《中国骈文史》中说道:《道德经》中裁对之法意境变化多端:“有连联作对者,有参差作对者,有分字作对者,有复其字作对者”,还说“古今作对之法,《诗经》中殆无不必具。”自觉运用对句艺术应用于创作作品中,始于西汉的司马相如等赋家。赋是一种半文半诗的文体,很讲究文彩和韵律。赋最大的特点是讲究骈偶对仗。到了南朝,诗人以做诗工稳为胜。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永明体”严格要求对仗和声律,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四声”即平、上、去、入四声;“八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 《南史·陆厥传》说:“永明末……汝南周颙善识声韵‘(沈)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关于永明体诗的声律特征,沈约在《宋书·谢灵道传论》中曾说道:“欲使宫羽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这为以后对联走向成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对联究竟起于何时呢?关于对联的起源,楹界对此有多种说法,一般都认为最早的对联是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关于孟昶题桃符版事,《宋史·西蜀孟氏世家》、张唐英的《蜀梼杌》、黄修复的《茅亭客话》、梁章钜的《楹联丛话》、还有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识》等都有所载。《蜀梼杌》一书中说,“蜀未归宋之前,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后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个中玄妙,恐非天意。又据《宋代楹联辑要》所载,孟昶花园中有百花谭,兵部尚书王瑶题句曰:“十字水中分岛屿,数重花外见楼台。”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园林对联了。

  但近年有人提出,五代时期除夕题联已成习俗。最早的对联当属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和他妹妹刘令娴所作。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记》有这段记载,说的是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一联于门上:“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妹也作一联:“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虽然联句欠工,但语句皆为骈丽,又题于门上,可以说它们是我国最早载于史书中的对联了。这要比孟昶的那副对联要早四五百年。

  不少学者认为,对联的成熟年代应为隋唐。这也是多数人予以认可的说法。梁朝初年,永明体产生以后,只是为对联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而做为一种文学品类,并未形成体系。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它的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中虽对“声律”、“丽辞”做过精辟的见解,对诗、骚、赋、乐府、颂赞、祝盟、铭、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诸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效十种文体作了详尽的阐述,却未提到对联,这说明对联虽有早于刘孝绰者,但当时并未形成文体,或者并未引起文学家们的关注。但是有不少学者认为,对联产生律诗(五代、唐代)以后,这种说法争议较大,反对者认为,关于对句之间的平仄问题,在唐朝之前已经得以解决,律诗中的句数,用韵相粘的问题和对联并不相干。

  到了隋唐时期,永明体日渐兴盛。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将一些精彩之笔凝注于对句上,一时形成“摘句欣赏评品”的时风。如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白居易的“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也难。”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在诗人们的参与下,对联艺术得到了弘扬。除白居易外,唐代诗人大都有名联传世。如李白的题湖南岳阳楼联:

  天水一色
  风月无边

  杜甫题写的诸葛亮故居联:

  三顾频烦天下事
  两朝开济老臣心

  骆宾王题杭州观潮亭联: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山西太原晋祠贞观宝翰藏有李世民的对联墨迹,为唐太宗御笔亲题:

  文章千古事
  社稷一戎衣

  到了宋代,在门上粘贴对联已是一种普遍的风俗。王安石在它的《元日》一诗中这样写到:“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赵庚夫在他的《除夕即事》诗中这样写道:“桃符诗句好,恐动往来人。”这说明,在当时联语作者已不在少数了。题联的范围也有所扩展,对联已普遍成为名胜古迹、寺庙廊院等处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像寺僧契盈陪吴越忠懿王钱倜游黄浦江时,为碧波亭题联: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著名文学家苏轼也为广州真武庙题联:

  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
  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

  到了元代,由于种种原因,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少,现在能见到的只有杨瑞、赵孟頫等人的少数作品,如杨瑞的自题寓所联:

  光依东壁图书府
  心在西湖山水间

  赵孟頫题西湖灵隐寺联:

  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元代的对联形式,微妙地在元杂剧中得以运用,如关汉卿的杂剧《救风尘》在结尾处写到:

  安秀才花柳成花烛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这也算对联的一种新的形式吧。

  对联真正达到鼎盛时期在明清两代。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对骈体文及对联非常重视,还将其列入科举考试之中。因此得中的进士、举人,无人不通应对。由于皇帝垂青,身边大臣无不精研对工,以赢得主子的赏识。因一副对联而改变一个人命运者有之。为此楹风日盛,文人墨客以题联巧对为幸事,访胜寻古之际,不免撰联题字,以壮雅兴。

  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在一年除夕之前,传旨金陵等地:“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除夕夜,并亲自微服出巡,以体实情。一次他发现一家未贴春联,问后方知是一阉猪者,不知该怎么将自己的经营内容写进联句。朱元璋听后,寻思片刻,为阉猪者题联曰: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由此可见,朱元璋这位马上皇帝,在弘扬和发展楹联事业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楹联大家,如解缙、唐寅、徐渭、杨慎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解缙。

  到了康乾盛世,楹联艺术日臻完美。不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平。康熙也是撰联的高手,他题的镇江金山七峰阁联,便是一副很好的摘句联: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乾隆皇帝是一个喜欢卖弄风雅的风流天子。他每逢出游总是到处题诗撰联,只是被称道的作品不多,只有题于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西暖阁的联写得还算不错,联曰:

  燕贺莺迁,乐意相关禽对语;
  兰草桂蕊,生香不断树交花。

  在清代300年间,涌现了无数楹联高手,如纪晓岚、翁方纲、阮元、郑板桥、俞樾、袁枚、何绍基、孙髯翁、梁章钜等都有杰作传世。在这一时期,对联的范围逐渐扩大,凡是记述、抒情、议论都可入联,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长联形式。孙髯翁所撰昆明大观楼联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张之洞的君山湘妃祠联又长于大观楼联。最长的要属钟云舫的“拟题江津临江楼联”,长达1612字,为迄今为止的长联之最。晚清时期,对联的写作手法有了很大的创新,不过随着语言的变化和白话文、新体诗的出现,长联的平仄要求不像过去那么严格了。由于长联的出现,使得清代的对联在我国楹联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晚清时期,出现了谭嗣同、章太炎、康有为、梁启超、杨度、严复、王闿运、林则徐、张之洞、钟云舫等楹坛高手。随着对联的兴盛和发展,还出现了一些汇集、记叙对联的专家学者,梁章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写的《楹联丛话》等几本专著,给后人留下最宝贵的资料,其他如梁恭辰、袁枚、王渔洋、谭嗣同、俞正燮等人也都有专著传世。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和外寇的入侵,中国陷入了苦难的深渊。国无宁日,民不聊生。于是出现了许许多多忧国忧民之作。这之中尤以四川刘师亮为驰名。他于1929年创办《师亮随刊》,颇有影响。他气质洒脱,语言幽默、诙谐,作品讽刺性强,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反响。其他还有冯玉祥、孙中山、柳亚子、郁达夫、郭沫若等,都写过较有影响的名联佳作。

  解放以后,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传统文化得以复兴。改革开放的大潮给对联这一古老的文体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全国各地楹联学会如雨后春笋,楹联爱好者越来越多,各地楹联大赛和征联活动纷纷举办。我们高兴地看到,对联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对联这一古老的长青之树,必将在新的世纪中展示诱人的姿容。

第二章 对联的地位和作用


  
    对联在民族文化中具有广泛的群众特色。在汉文字的历史长河中,对联作为一种精练、小巧的汉字民俗文艺,放射着无比璀璨的光彩。汉文化的精华,首先在于汉文字。中国的汉字,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不但有深邃潜在的内在美,最重要的是它本身具有着东方文化的外观之美,无论是汉字之音,还是汉字之形,都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对联艺术的精工奇巧是这种艺术魅力和艺术感染力的关键所在。它具有体裁精练、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可俗可雅、使用方便等特点,深受人们所喜爱。千百年来,它成为人们以联会友和斗智赛艺的娱乐形式,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品类。

  千百年来,对联虽得到人们的厚爱,却在文坛上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自古以来未曾登过大雅之堂,还被一些文坛权威以“雕虫小技、笔墨游戏”戏之。梁启超可算得上是联中高手。然而他却把对联称之为“苦痛中的小玩意儿”,还认为“楹联起自宋后,在骈俪文中原不过是附庸之附庸”,张之洞的弟子许同莘在为他的老师编《张文展公全集》增订本时,不惜将对联部分全部删去。像徐文长、郑板桥等骚人雅士,都在自编诗文集时将对联弃而不录。这无形中使历史上的许多好联销声匿迹、泥牛入海。在我国诸家洋洋大观的中国文学史专著中,散文、诗词等自不必说,连俗曲、谣谚均有论及,唯独不谈对联。在他们眼里,似乎对联不属于文学作品,也不属于文学形式之一。充其量不过是教学中老师考验学生们的炼句之辞,以及文人墨客们在会友、作客时的文字游戏而已。由于历代文人对此有严重的偏见,更没有论及对联艺术方面的专著传世,只有散见于古籍中的一些名联联话、集锦之类留存。例如:《玉堂巧对》(明·钱德苍编著),《秋海棠馆联话》(清·金涛编著),《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清·梁章钜编著),《楹联四话》(清·梁恭辰编著),《随园诗话》(清·袁枚编著),《带经堂诗话》(清·王渔洋编著),《石菊影庐笔谈》(清·谭嗣同编著)等。

  对联为什么不受历代文人的重视呢?大体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联字数少,而且只有上下两句,被认为不能写出惊世之作,同一题材倒不如写诗来得应手;二是历代皇帝多不予以重视,除了明太祖朱元璋以外,其余的皇帝只是偶尔涉猎或命下臣属对,以助雅兴,只当其精神快餐而已;三是由于在历代的科举考试中,对联几乎没有作为单独试题出现过。

  然而,这一集中显现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品类,从未失去其光彩照人的魅力,在千百年的冷嘲热讽中以坚强的生命力生存下来。

  这里应该提到的是,对联之所以能在漫长的历史中生存下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律诗中的对句的滋养。对仗是对联最起码的特征,而唐律诗的颔联、颈联都必须是很标准的对仗句。它们在相互营养、相互补充、相互裨补,以至对仗这一形式做为一种修饰手段辐射到小说、散文、杂文、论文等各种文体之中,特别是历史上的一些理论著述,例如《菜根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朱子家训》、《龙文鞭影》、《幼学琼林》等都为对联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近代,原金陵大学的教授刘麟生对对联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在他的论著《中国骈文史》中用专章加以论述,认为对联是“骈文之支流余裔。”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史家程千帆在《关于对联》一文中指出,“(对联)本应该在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但不知为什么,却被我们的文学史家们在一致同意下开除了。这恐怕也是文学界应当平反的错案之一。”白启寰先生对于对联的文学性也做了热情的肯定,他在《祝贺<对联>创刊一周年》的联语中写到:

  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
  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由于文人们对对联的过分偏爱,渐渐地赢得了帝王们的青睐.如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朱元璋、朱棣、康熙、乾隆都有名联传世,请看李世民的春联:

  送寒余雪尽
  迎岁早梅新

  朱元璋写的赠徐达联: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第一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双全

  朱棣的即兴联:

  灯明月明,照得大明一统
  君乐臣乐,求得永乐万年

  康熙写的西湖净慈寺联:

  云间树色千花满
  竹里泉声百道飞

  乾隆题七十岁自寿联:

  七旬天子古六帝
  五代孙曾予一人

  特别是明朝以后,由于皇帝垂青,崇尚对联蔚成时风,一发难收,随之康乾二帝的推崇,曾几何时楹坛高手如林,名联异彩纷呈,明清两代可以说是楹联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不管是天子丞相、文人墨客,还是平民百姓,都有经世之作,真可谓“家喻户晓,处处皆对。”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时代赋予了对联新的生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对联做为一种文学品类,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对联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品类,古往今来,人们从未间断过对对联的艺术探求。从开始只限于春联的尝试,到后来的各种行业联、文苑联等的创新,充分说明楹联有着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实用性。它有着比诗歌更广泛的实用价值。就对联的作用而言,主要有八个方面:一是装饰环境;二是启迪世人;三是传递感情;四是祈祝吉祥;五是陶冶情操;六是鞭笞邪恶;七是宣传广告;八是社会征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