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会贤斋主

喜好中国书画的朋友请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4 22: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你求付字怎样
发表于 2010-4-26 1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多,看晕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21: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呀,互相交流呀
发表于 2010-5-13 15: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求斋主给我写我自己的诗词    可以吗    谢谢   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21: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呀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21: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你面临的是选帖的问题,即先临摹什么字帖比较容易入手,这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因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人的审美观不一样,而被公认的入门书法经典,都各有风格,看上去都很美。因此,我建议用“一见钟情”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字帖。但是,“一见钟情”毕竟难以立马“以心相许”,对于初学者而言,因为对书法的认识还不深,特别是对书法的教与学研究不多,看到书店里花花绿绿的各种字帖,难免眼花缭乱,最好的办法就是请教对书法教学有经验的书法家,这样可以少走弯路。

  其次是要定下一本字帖,潜心临习。按照孙过庭《书谱》所言:“初学分布,但求平正。”初学者应追求字的平正,可以考虑先临习隶书或楷书。隶书、楷书字帖也有很多,初学者定帖,隶书可以从《张迁碑》或者《曹全碑》入手,楷书可以选择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禇遂良的《倪宽赞》和《圣教序》、颜真卿的《自书告身》、柳公权的《神策军碑》或者赵孟兆页的《胆巴碑》,都是初学书法的好范本。

  初学书法讲究临摹——临,就是把字帖放在旁边对照临写;摹,是用纸覆在字帖上面一笔一画的摹写。初学书法不但要临写,还要有重点的摹写,这样才能加深对笔法与结构的理解。这样临摹字帖数遍,下笔便可自如,然后再转入对字的结构、章法布局的深入研究。只要方法正确,并且坚持不懈,一定会有收获。不过要注意,必须要对字帖仔细观察,即要认真读帖,再下笔临写,不然的话容易造成这样的毛病——虽然是对着字帖写,可是写出来的并不是这个字帖的字。唐朝孙过庭在《书谱》中说临帖的关键是要“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临字帖就好象夫妻生孩子,这孩子一定得与其父母有点象,否则就大件事了。

  最后,向你透露一个小秘密。其实,初学书法,要想快速上路,最好而且最省事的办法就是找一位能胜任的老师。... ...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21: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我国篆刻界急功近利、浮躁逐名之风日趋严重,评委终身制,暗箱操作,缺乏有效的监督;作者不习篆书,不临汉印,不研究古文字,这一切都不利于我国篆刻艺术健康有序地发展。”(《苏金海“炮轰”篆刻评审机制》)综观当代印坛,又有多少印人能够平心静气、耐住寂寞,真正把篆刻艺术的位置摆正,真正为弘扬篆刻艺术作出贡献的呢?当代篆刻似乎还没有走出从属于书法范畴的怪圈之中。这些与中国书协对篆刻艺术所持的态度,对篆刻艺术在当代发展的导向是有着很大的、直接的因果关系的。君不见历届国展以及被停办的历届中青展,篆刻作品参展的比例与书法作品相比均少得可怜,即使八届国展的参展件数由过去的五百余件放宽至千件,但篆刻作品的入展比例也就占十分之一而已。记得我在《对“八届”国展的一点建议》中就提到过这个问题,“对于篆刻作者而言,一方印就是一件艺术作品,它无异于一幅书法作品。”一方好的篆刻作品,可以说是篆刻家心血的结晶,无论从最初的立意构思,到章法的设计,用篆的选择,乃至刻制过程中刀法的具体运用,一整套的技法再现均是印人呕心沥血的劳动成果。这些难道中国书协的官员们就真的不懂?我想他们自己书法作品中所用的印章绝不会是一般的平庸之作吧?再说全国篆刻艺术展,自1988年在南京举办首届展至今已有16个年头了,16年来的篆刻届展与众多的书法届展(全国展、中青展、正书展、隶书展、楹联展、扇面展、行草书展、新人新作展等)相比,则是小巫见大巫了,更有虎头蛇尾之势,这难道不是当代印坛的悲哀、当代印人的悲哀吗?中国书协对传统的篆刻艺术不够重视由此可见一斑,中国书协对这种悲哀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换言之,我们印人自己也有不尽如人意处,对此我以为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当代印人的“免疫”能力较差,什么流行就追逐什么,浮躁之风日盛;没有目标,没有追求,只拉车不问路,一旦遇到挫折立马回头,缺乏勇猛精进的大无畏精神。二是当代印人的艺术修养较为肤浅,表现在篆刻创作上,入印内... ...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21: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创作,是一个内涵深广、操作复杂、厚积薄发的过程,是书法作者书学功力、个人才情、审美取向、风格定位的集中反映。书法创作经过了从小书斋走向大展厅、从文人圈子走向大社会,并走向相对纯粹的书法艺术发展历程,书法的审美方式、创作观念、形式与技法的变化在历次国家级书法展览中都有表现,通过抒发性灵,塑造人格,表达个体人生的感悟,当代书法创作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当代书法作者群体也日渐壮大、成熟。

  一、创作的两种心态

  东汉的蔡邕在《笔论》中最早提出:“夫书,先默坐静思,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说的是书法创作是一种虚静态。韩愈道:“昔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又道出书法创作为一种炽情态。简单地说书法创作包含有意性书写和无意性书写两种心态。

  1.有意性书写

  书者,抒也,或抒发积极情感,或泻泄消极情绪。但在创作一幅作品时,往往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创作者总先考虑每个字的结构,使这些字本身产生合理的形态,再把临摹得来的线条加以理解,考虑全盘的章法,甚至作品风格、流派、趣味、情感、境界等都要思考,最后进入创作的角色。如沈尹默写字同样内容要写十几遍,即为创作而创作的理性作品,便是有意性创作。甚至作品的细节也被关注,当然“细节”是书写者基本功的具体外在表现,只有基本功扎实,才能书写出出神人化、见微知著的“细节”来,这种心态往往反映在一些沉静的作品里。

  2.随意性书写

  书法的终级目标是自然而天趣。内容、字体、章法甚至用笔、用纸、用墨都无所限定,信手偶然书写。这种创作注重大章法、大格局、大气势,注重神来之笔、天趣、生动。逸少、鲁公、景度、苏轼等书法一挥而就,留下珍迹,一切趋于无形,他们即兴挥毫,以书迹写心迹,率意抒性达情,正如苏东坡自诩“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宋代的朱长文也说:“栖迟卑冗,壮猷伟气,一寓于毫牍间。”这便需要一种天然的随意性书写。清代周星莲《临池管见》中说:“废纸败笔,随意挥洒,往往得心应手。一遇精纸佳笔,正襟危坐,公然作书,反不免思遏手蒙。”“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汉·蔡邕)有了任情恣性的条件,然后书之就会出佳作,这种心态往往表现在动势较强的作品中。
发表于 2010-7-20 14: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赵义学先生字咋向\你评评\如好了我也买一片丶特请教
发表于 2010-7-20 16: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赵义学先生字咋向\你评评\如好了我也买一片丶特请教


画乡工人 发表于 2010-7-20 14:47



    错的八十磨远的,谈不上书法.

有钱在此小城内,还是设法买一幅

天林故前不久的故作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