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赵寿山将军在北伐中(一) 1926年春,河南军阀刘镇华在吴佩孚支持帮助下死灰复燃,率领着号称十万大军的镇嵩军围困西安,随即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李虎臣、杨虎城“二虎守长安”。镇嵩军围困西安城长达八个月之久,据后来统计,城内伤亡、饿冻致死的有四、五万人之多。 1926年11月28日,冯玉祥将军解西安之围,遂任命宋哲元为陕西省主席,于右任为驻陕总司令,杨虎城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十军军长(即国民联军第十路军司令)。1927年4月19日,武汉革命政府在武昌誓师,开始了第二次北伐。 赵寿山此时担任着杨虎城部副参谋长,他根据当时复杂的形势向杨虎城建议说:宋哲元在陕西当主席,要统一陕西,咱们不必留在陕西,免得与宋产生摩擦,还是随冯出关北伐比较有利。 当时杨虎城的部队已发展到两万余人,杨采纳了赵的建议。1927年5月,杨虎城带领七千人随冯出关参加北伐,迎战直(由北洋军阀分裂而成,其首领冯国璋为直隶人,即今天的河北省,故称直系)、奉(北洋军阀主要派系之一,因首领张作霖是奉天人,即今天的辽宁省,故称奉系)各军。杨部在陕西的留守司令为副军长李德升(李子高)。李是个大老粗,为人老实能力也差,于是杨虎城特意留下赵寿山给李作副手。 杨留赵还有一个原因,因赵寿山过去在冯玉祥部当过军事教官,人际关系熟,留下他便于和冯部周旋,这样赵寿山就成为杨部后方留守部队的实际负责人。为了保证这支留守部队的绝对安全,赵寿山在此期间不敢有丝毫倦怠,他经常和冯玉祥、宋哲元部巧作周旋。 “国事不堪民益苦,割据混战乱纷纷”,杨虎城参加北伐以后,一再遭到冯玉祥的歧视。部队被缩编为暂编二十一师,作战时又被冯调至前线最吃紧的地带,既不给钱也不给枪弹补充。冯还派兵在杨部后面跟着,准备随时解决杨的部队。杨部在豫东一役伤亡近半,官兵困苦不堪言状。部队在归德(今河南商丘)战败后退到皖北太和、亳县一带休整。 当时杨虎城既想和冯玉祥脱离关系,但又不愿依附蒋介石;想和共产党联系并要求入党,而人家又觉得他是个军阀,也不要他,因此心情十分苦闷。1928年1月,杨虎城在安徽太和时同谢葆真结婚。谢葆真十五六岁时就被共产党员刘伯坚(时任冯军总部政治部长)收留在部队,在前线工作团工作时又加入了共产党,后来到杨虎城军政治部做宣传工作。谢葆真热情泼辣,革命热情高,特别是口才流利,讲演有声有色,深得杨虎城的赞赏。 杨虎城在安徽时,蒋介石曾派韩振声到皖北,借慰劳之名拉拢他,要他逮捕南汉宸、魏野畴、蒋听松等共产党人。杨开始坚决拒绝,但部队中新旧两派斗争激烈,孙蔚如、王一山、陈子坚等人极力主张接近南京。因此当杨虎城后来离开部队时,这些共产党人也只得先后离去。 杨虎城战败后部队衣食困难,处境十分狼狈,加上他想加入共产党也遭到拒绝,韩又逼他去南京,真是内外交困。为了暂避困窘,杨决定离开部队到南京去看看。谁知到南京后却遭冷遇,因此不愿再去见蒋介石,但又不好重返安徽,不久就经上海愤然去了日本。 杨部所余官兵三千多人仍留在安徽太和,由冯钦哉、孙蔚如暂时照料。据说何应钦曾向蒋介石写过签呈,主张把这三千多人乘机遣散。而蒋当时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并未明确表态,只批了个“阅”字,杨的部队才得以残存。此时官兵们处境艰难,生活困苦一直得不到解决,部队几乎濒于瓦解。 与此同时,杨虎城留在陕西后方部队的处境也很危急,宋哲元正在盘算着要兼并之。宋经过其参谋长张维藩告诉赵寿山,准备把杨在陕西的部队给赵统编为一个师,由赵任师长,归宋指挥管辖。杨当时的留陕部队共有八个单位一万三千多人,在听到宋哲元要吃掉部队的消息后人心惶惶,不少官兵都暗自担心怕被人解决,少数高级军官甚至都改穿了便衣。而此时的赵寿山,并不为宋哲元的高官厚禄所诱,他坚决拒绝了宋的要求。 1928年春,赵寿山断然决定,率全部官兵开出潼关,到山东与杨虎城会师。赵在潼关打电话告诉宋哲元,说他率领部队就要出关,希望宋权衡利弊,不要派兵追打,随即率部离潼关向山东进发。宋哲元念旧,他考虑到和赵寿山在冯玉祥部时的关系,最终顺水推舟,网开一面,没有派兵追打杨的部队。 赵寿山就这样,凭借其个人的关系和影响力,化解了一场随时可能爆发的流血争斗,为把部队带出潼关、支援北伐立下大功。因而杨虎城留在陕西的部队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全部顺利到达山东单县,与前方部队会师,解了燃眉之急。 会师后,杨部官兵猛增到一万六千余人,军心为之振奋,立即决定派王宝珊(王炳南之父)、姚丹峰等人赴日本东京,迎杨虎城将军回国。杨将军回国后,暂编二十一师被冯玉祥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新编第十四师,师长杨虎城。下辖三个旅,第一旅旅长姬汇百,第二旅旅长冯钦哉,第三旅旅长孙蔚如,赵寿山任三旅七团团长。 赵寿山将军秉性耿直,极富正义感的性格,由此可见一斑。他一生把自己的人格、人品看得比天大,始终不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高官厚禄所诱。当年他硬可凭自己的战功,脚踏实地到杨虎城部任团长,也不肯趋炎附势、背信弃义、投机取巧地去当宋哲元部的师长,实在令人感叹和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