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关于兴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08年2月27日在兴平市
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兴平市发展计划局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兴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如下,请予以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7年是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全市经济工作按照市委提出的“高点定位、加压紧逼,志在超越、不懈进取”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西部进百强、陕西创十佳、咸阳争第一”的总目标,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依托优势,突出重点,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全市经济工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60.2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0.2亿元,同比增长7%;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0.5亿元,同比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9.5亿元,同比增长1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7:51:32。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7%。
农业及农村经济迈上新台阶。全市农业总产值完成17.2亿元,同比增长2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60元,同比增长14%,净增363元。粮食总产稳定在22万吨。设施蔬菜、清水莲菜、时令水果“三万”产业带新增面积分别为1070亩、2400亩、1050亩,带动农民增收1600万元。生猪、家禽存栏量分别为39.2万头、198万只,我市被国家确定为生猪调出大县(市)。申请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6个。投资1830万元,新修短坝23座,加固堤防1.1公里,改善灌溉面积2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3万亩,建成人饮工程7处。投资5720万元,新修通村公路220公里。投资360万元,建设沼气池2500口。建成绿色家园示范村22个,新建文明生态示范村28个。全年输出务工人员10.8万人(次),创劳务收入5.6亿元。支农惠农资金,发放粮食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等共计1800多万元。
工业经济实现新增长。2007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围绕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工业富市”战略,全面推进工业化进程。整合优势工业资源,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高起点打造汽车零配件及机械加工工业园、食品工业园和化工工业园;做好对重点骨干企业的扶持和服务工作,加强与中、省、咸驻兴企业的联系,增强其对地方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充分利用我市工业基础雄厚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认真总结经验,因企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市属企业改制工作。全市工业支柱产业日益壮大,投资1.4亿元的兴化热电联产项目已并网发电;投资2亿元的408柴油机辅机生产线项目已投入试生产;投资4.6亿元的鲁糖三期工程8万吨果脯糖浆生产线、投资1300万元的宝塔山防火涂料生产线已建成投产;投资1600万元的陕玻薄毡生产线项目即将投入运行。全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97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66亿元,同比增长26%,中、省、咸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5.7亿元,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30.3亿元。
全市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城乡市场活跃,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不断提高和优化,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日益攀升。200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7亿元,同比增长16%。全市各旅游景点共接待中外游客55.5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197.5万元,旅游综合收入8325万元,超额完成了市上下达的财政任务。
全年财政收支合理。全年财政收入完成1.0008亿元,同比增长20%,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任务。全市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5.61亿元,增长16.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41.63亿元,增长6.5%;各项贷款余额17.13亿元,同比增长6.5%。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迅猛。2007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亿元,同比增长33%,达到年初确定的力争目标。全年我市安排重点项目11项,新建项目4项,续建项目7项,总投资149950万元,年度投资54850万元,截止年底累计完成24358万元。其中:续建项目西宝高速引线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总投资2100万元,年度投资2100万元,截止目前完成投资3830万元,项目现已竣工通车;兴化集团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1.4亿元,年度投资3000万元,截止年底累计完成3000万元,项目现已建成试运营;康师傅方便面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4亿元,年度投资2000万元,截止年底累计完成2000万元,项目已经建成,三条生产线已投入运营;408船用柴油机辅机生产线项目,总投资2亿元,年度投资5000万元,截止年底累计完成5000万元,项目已经建成投入试运行;鲁糖公司三期工程,总投资4.6亿元,年度投资2亿元,截止年底累计完成1000万元,厂房已经改造完毕,正在购买部分设备;宝塔山防火涂料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300万元,年度投资800万元,截止年底累计完成800万元,现已经投入运营;金城广场项目,总投资1.5亿元,年度投资7000万元,截止年底累计完成4000万元,翔瑞大厦正在进行室内装修,翔宇大厦正在进行18层主体建设。新建项目陕西西瑞粮油食品仓储物流加工基地项目,总投资3亿元,年度投资5000万元,截止年底累计完成2500万元,现已经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陕玻湿法薄毡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600万元,年度投资1600万元,截止年底累计完成1878万元,现正在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陕西明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桃花源”景观花园住宅小区建设项目,总投资1.36亿元,年度投资8000万元,现正在办理土地审批手续;兴平市人畜饮水项目,总投资350万元,年度投资350万元,截止年底累计完成350万元,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
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2007年,全市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来抓,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招商引资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全市合同引进重大项目36个,合同吸引外资74.7亿元,到位资金14.2亿元。投资1.2亿元的恒顺香醋项目、投资2.2亿元的棉纺生产线项目、投资9000万元的抗紫外线包装等一批好项目、大项目纷纷落户我市。总投资34.67亿元的兴化“十一五”扩建项目,建成后可使兴化集团产值跃升到百亿;投资6.5亿元的金龙鱼项目的落户,实现了我市引进世界500强企业“零”的突破,建成后产值可达到40亿;投资3亿元的西瑞物流园项目,建成后我市将成为全国12个粮食物流节点之一。
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成效显著。筹措7000万元,解决了拖欠干部职工2001年—2006年医疗费,启动了干部职工住房公积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困难企业离休干部纳入医保范围,将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纳入市财政全额负担。制定出台了《兴平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公开招聘教师110名,完成职校招生3740人,发放助学金和贫困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604万元,完成小学危房改造1.59万平方米,彻底消除了中小学D级危房,高考二本上线人数达到1042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6%,发放住院补助1369万元,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1处,投资300万元建成了陕西省首家“亮睛工程”扶贫眼科中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共建设农家店200家。建成“农家书屋”11家,市文化馆顺利通过国家二级馆评估验收。全面完成人口计划任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
二、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预期目标
2008年是我市“十一五”承上启下,建设西部强市的关键之年。今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123456”的发展总思路,即:围绕一个目标——建设西部强市,突出两大主题——发展与和谐,强化三大优势——工业基础雄厚优势、城市品牌优势和区位优势,实施四大战略——工业强市、创业富民、项目带动、科教兴市,推进五大建设——大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魅力城市建设、教育强市建设、平安兴平建设,取得六大成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群众财产较快增加、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人民福祉全面增进,高点定位、加压紧逼,不懈进取、志在超越,坚持“三个不动摇”、“三个不停步”、“三个不松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的新兴平。
按照以上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2008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
——全市生产总值计划达到69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1.3亿元,同比增长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5.2亿元,同比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2.5亿元,同比增长12.6%。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
——农业总产值计划达到19亿元,同比增长10%。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计划达到79亿元,同比增长2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达到36亿元,同比增长25%。
——地方财政收入计划达到1.143亿元,同比增长14.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计划达到21亿元,同比增长16%。
——农民人均纯收入计划达到3345元,净增385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划达到9920元,净增1062元。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
三、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年”,以此为契机,努力增强市域经济综合实力。全市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围绕“农村热起来、农业火起来、农民富起来”,以农业和农村六项重点工作为抓手,捆绑整合项目资金,集中力量抓好“三万”工程示范园和新农村“样板村”建设,示范带动全市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19亿元,同比增长10%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45元,人均净增385元。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市常年粮食总产稳定在22万吨左右。种植业突出抓好“三万”工程,加快设施蔬菜产业带、时令水果产业带、清水莲菜产业带规划的制定评审工作,年内新增设施蔬菜1万亩、清水莲菜3600亩、时令水果3500亩,新建示范园区15个,努力促进三大产业带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扩大蘑菇、地膜洋芋、红薯等特色产业规模,力争再培育15-18个“一村一品”示范村。畜牧业以建设生猪大市为目标,以规模化养殖技术推广为手段,强势推进畜牧业“万千百十”工程和生猪生产“三五”工程建设(各乡镇办发展5000头以上,养猪大村5个,百头以上养猪大户50个,力争存栏5万头以上),确保生猪、家禽、奶牛存栏量分别达到60万头、200万只、1万头,力争出栏生猪80万头以上,畜牧业产值完成6.8亿元。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打造农副产品品牌,年内申请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3个,注册农产品品牌6个。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按照“五改五化五有”的要求,年内新建文明生态示范村28个。总投资1355万元,完成渭河千佛段1.46公里标准化堤防工程、新增节灌面积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3万亩。投资5200万元新修通村公路200公里,投资550万元开工建设余平路,力争年内启动苟段路改造工程。以绿色家园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高干渠绿色长廊建设,切实抓好农村洁净能源示范工程,年内投资300万元新建沼气池2000口。
切实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围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引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内新建涉农企业2-3户,力争新认定咸阳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户。扶持引导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年内新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10个,努力促进农产品销售。建立健全劳务输出网络,强化对务工人员的培训,年内输出务工人员10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6亿元。完善扶持激励措施,支持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鼓励农民从事个体加工、贩运、家政服务等,力争新增农村个体经营户1000户。
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民政策,年内争取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能繁母猪养殖补贴等各项惠农资金2000万元。整合农林、水利、农发、交通等项目资金,加大对西吴镇散区村、马嵬镇三合村、西城办郭村等6个村扶持力度,建设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样板村”。市财政年内拿出80万元加大对“三万”工程的支持力度,设施大棚每棚按500—1000元的标准补贴,对集中连片发展的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上予以优先。继续实施能繁母猪养殖补贴、保险补贴政策,每头猪按100元的养殖补贴和保费的60%予以补助。强化信贷支农,发放支农贷款1.5亿元。大力推进科技入户工程,培养科技示范户200户,举办科技培训班120场次,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00人,受益群众5万人(次)。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奠定基础。
(二)以“一区三园”建设为载体,不断强化工业经济的支柱地位
围绕工业“立市、强市、富市”目标,大力实施“333”工程,狠抓全民创业、科技创新、名牌创建“三大举措”,以现代装备制造工业园、食品工业园、化工工业园为依托,加快发展“三大支柱产业”,努力实现“三百亿元”奋斗目标。规模以上工业计划产值79亿元,同比增长20%。
加快搭建“一区三园”建设平台。进一步完善现代装备制造工业园、食品工业园、化工工业园三大园区详细性控制规划,努力构筑“一城两翼”工业格局。抓住兴咸路开工的有利时机,使兴咸路“工业走廊” 成为兴平工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咸阳经济新的支撑点。抢抓省上实施“13115”工程机遇,千方百计向上争取资金,不断整合园区土地资源,全力破解征地难问题,彰显园区洼地效应。狠抓园区招商和落户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完善园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三大支柱产业,促进规模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扶持408、514、115、兴化、宝塔山、鲁糖等29家规模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加强与龙头企业及域外企业合作,大力发展“拾遗经济”和“补缺经济”;抓住国内产业西移的有利时机,对市属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和股份制改造,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相互补充,国有民营个体共同发展的工业经济发展新热潮。鼓励企业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大上快上技改项目,年内力争完成408厂、陕玻、奉航、鲁糖等企业的技改及扩建项目的建设。加大创名牌力度,年内兴化硝酸铵、兴包纸品争创中国名牌,鲁糖和兴福肥业争创国家免检产品。
放手发展非公经济,实施民营崛起。落实奖励扶持政策,坚持在政治上给地位,政策上给优惠,发展上给空间,促使非公经济生产上规模、管理上水平、质量上台阶。引导非公企业拓展经营领域,向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第三产业拓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重点扶持兴包、鲁糖、康师傅、奉航等一批具有行业竞争优势、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加快资本扩张,扩大生产规模,创新经营理念,提升发展的境界和水平。力争年内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到600家,个体工商户发展到6500家,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达到80%以上。加快国退民进步伐,力争年内完成化机厂、五金公司、农机公司改制任务,全市国有企业改制面达80%以上。
(三)以旅游综合开发为龙头,不断壮大第三产业发展规模
第三产业发展围绕“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提高水平”的方针,以旅游综合开发为重点,加快商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我市第三产业发展高标准、上档次,全面带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年内第三产业增加值计划完成22.5亿元,同比增长12.6%。
围绕打造“英雄美人”旅游品牌,加大旅游促销力度,大力推介汉武帝茂陵、唐杨贵妃墓两景区,使其成为陕西西线精品景点。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0万元完成茂陵消防和防雷工程,投资210万元完成茂陵仿古大门建设工程,力争投资800万元启动茂陵博物馆排水工程。投资400万元完成茂陵文物库改造工程,围绕茂陵综合开发,聘请专家论证规划,发展万亩休闲葡萄采摘园、 50户旅游农家乐,实现年收入1000万元;抢抓省上渭河生态文化长廊建设的有利时机,以沿渭万亩清水莲菜产业带为依托,大力发展莲花观赏、休闲垂钓等现代观光农业,筹备举办我市第一届“莲花节”。力争全年接待中外游客58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突破1亿元。
继续规范王堡辣椒批发市场、晁界庄生猪屠宰交易市场和马嵬蔬菜批发市场管理,着力提升农贸市场、金城市场、西城综合市场等市场档次和水平,年内投资3000万元完成西城商业步行街建设。加快航空晶众大厦、化建大厦、金城广场、鑫海大厦、槐里商贸广场等商贸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以此为平台年内引进5-10户国内外知名专业店、连锁店等新型物流企业落户我市。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促进销售网络和商业网点向乡村延伸,进一步繁荣农村商流市场,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1亿元,同比增长16%。
充分发挥我市作为大中城市“卫星城”的优势,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休闲消费、信息等服务业。力争投资1700万元启动兴平汽车站建设工程,投资310万元开通两条城区线路班车,投资160万元建设2个农村客运车站和22个停靠点,实现全市95%以上村通客车。投资120万元建成政府电子政务网,促进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农村信息化工作,新建村级信息服务网点100个以上。积极引导茂林大酒店、金谷大酒店、民航酒店等各大宾馆饭店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年内创建三星级宾馆1-2家。着力引进阳光现代休闲娱乐项目,加快足疗保健等服务产业发展,促其尽快向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迈进。大力开展房地产专项整治,规范引导房地产开发健康有序发展,以房地产开发引资金、促消费、聚人气,吸引更多周边人群来我市居住、购物和消费。
(四)以财税征管为重点,切实增强财政公共保障能力
坚持以强化财税征管为重点,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加大财政对事关民生的社会事业及重点项目的投入力度,努力发挥财政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杠杆作用,年内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1.143亿元的地方财政收入任务。
(五)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年”,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年”,把率先发展落实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上来。建立市级领导包抓项目制度,严格项目考核奖惩,层层落实责任,优化项目建设环境,严肃查处影响项目建设的违法行为,努力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确保全市21项重点工程建设顺利进展,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亿元,增长25%。2008年全市确定基本建设重点项目21项,总投资53.2321亿元,年度投资21.7651亿 元。其中新建项目10个,即:兴化节能及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34.67亿元,年度投资6亿元,年内完成部分设备的订购及征地拆迁工作;丰益[兴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粮油深加工项目,总投资6.5948亿元,年度投资3亿元,年内完成厂房主体建设工程,争取投产;小阜新区建设项目,总投资1.4亿元,年度投资8000万元,年内完成新村主体工程的建设;兴平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3980万元,年度投资508万元,年内完成征地、道路拓宽、桥梁架设及办公用房的建设工作;抗紫外线包装袋生产线项目,总投资9000万元,年度投资7500万元,年内完成厂房主体建设;渭河阜寨千佛段堤防加固工程,总投资350万元,年度投资350万元,年内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兴平市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总投资380万元,年度投资380万元,年内建成南市镇张家村、杨村,店张东北村、南田村工程6处,解决人口1万人;兴平市通村公路建设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年度投资4000万元,年内计划建成通车;陕柴重工有限公司铸件生产厂房建设项目,总投资2700万元,年度投资2700万元,年内全面建成投产;陕西华特玻璃纤维有限公司特种玻纤深加工及设备更新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2173万元,年度投资2173万元,年内全面建成投产。续建项目11项,即:陕西西瑞粮油食品仓储物流加工基地项目,总投资3亿元,年度投资5000万元,年内建设20万立方米粮食仓储库,建成后年销售收入8.6亿元,税金1685万元;西立交桥及中心大街南段工程,总投资6800万元,年度投资6000万元,年内计划建成通车;兴平市渭河大桥项目,总投资13000万元,年度投资5000万元,年内计划建成主桥,引线道路力争开工;兴平污水处理厂,总投资6700万元,年度投资5200万元,年内建成办公楼,购置设备,投入运营;晶众酒店及购物城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年度投资5000万元,年内全面建成投入使用;金黎明石化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线项目,总投资7500万元,年度投资4500万元,年内完成厂房建设及设备购置安装;兰德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线项目,总投资6500万元,年度投资4000万元,年内完成厂房建设及设备购置安装;陕玻尘湿法薄毡生产线项目,总投资2300万元,年度投资400万元,年内计划全面建成投产;兴平市农村沼气国债项目,总投资640万元,年度投资640万元,年内完成“一池三改”2000户;北大门工程,总投资1000万元,年度投资550万元,年内计划全面竣工;七里大街工程,总投资2500万元,年度投资600万元,年内计划全面建成通车。
(六)创新招商引资理念,逐步实现招商专业化转变
围绕我市优势资源,包装一批成长性好、发展前景广阔的精品项目,使项目储备始终保持在60个以上,利用项目推介会、新闻媒体、网络等手段广泛向社会推介项目,最大范围实现项目共享,提高项目的对接率和签约率。不断创新招商理念,逐步实现由全员招商向专业招商、政府招商向政企共同招商,粗放性招商向选择性招商转变。对落户项目实行全程“保姆式”服务,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年内力争引进重大项目3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个,合同引进资金15亿元。
(七)大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科技事业一要积极申报全省科技富民强县(市)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二要抓好科技示范、试验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加大对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三要做大做强民营科技企业,加强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四要全力推进科技工作进步,打造中省企业和市属各中小型企业交流、互惠、互利的平台,实施大科技战略。
教育事业要按照“强化管理,乘势而上,提高质量,确保安全”的工作思路,以创建教育强市为抓手,大力实施 “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 ”三名工程,力争高考二本上线率同比增长6%;整合教育资源,力争年内撤并农村小学8所,投资380万元完成危房改造6000平方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力争投资1.2亿 元开工建设西北工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完成职校招生3800人。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免费义务教育政策。
以“繁荣文化,发展体育”为目标,大力发展文体事业,年内投资66万元完成西城、汤坊、庄头和阜寨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文化站建设,投资230万元建设兴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卫生事业要围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继续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加强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年内投资580万元完成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投资400多万元开工建设妇幼保健卫生培训综合大楼,力争投资300多万元启动市卫生监督所建设项目。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要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主题,深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不断探索工作新机制,加快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利益导向机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投资145万元建设市计生服务站和2个乡镇服务站,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全方位宣传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投入,投资建设广电局域网,积极推行网上办公,加大广电编采录播设备投入力度,为广电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新兴平的重要的一年,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开拓创新,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