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很多年前,我站在西四某个胡同口等公车,后来不知怎的就和小公共的售票员争执起来。
可是他伶牙俐齿的,我说不过他。
只好看着他带着得意扶着车门飞驰而去。
旁边一位老大爷突然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
车马船店家,无罪都该杀。
哦,这一句……着实经典!后来行走过许多地方,在许多的场合许多现实的场景都会逼着我想起那位北京老大爷,想起这精辟的一句经典。
中国人在成长的历程中,尤其离不开实用主义浓厚的经验教育,豪华版的有孔孟老庄,大众版的有评书相声,通俗版的有歇后语和俗话,一个人之初、性本善的中国孩子要成长为练达世故的中国成人,离不开这样的营养。
有许多俗话寓意深刻,学会很简单,理解却并不容易,应当说,这些俗语,是不见于经史子集的民间智慧,代代相传,层层提炼,最终演变成了绝对中国特色的人生经验的实用标签。
比如这一句,只见贼吃肉,没见贼挨打。
俗到家了,但是用来平衡心理,消弭落差,治疗仇富,这是好极了的精神良药。
又比如来自戏文的: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
这是何其典型的实用型社交技能诀窍啊。
可以列举的,也值当记忆的,还有很多很多。
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背着抱着一般沉;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谁知道哪块云彩有雨;苍蝇不叮没缝的蛋;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船到桥头自然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打一巴掌,给个甜枣;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这些话,你在什么年龄的时候听到?经历什么事情的时候听到?是谁充满爱惜和关怀地对你提起了这些话?
这些滋养在民间,百姓口中的智慧格言,在你成长的历程中给予你的营养,可能要大过论语孟子,或者哲学逻辑学还有马克思主义原理。
就好比碳水化合物是我们成长的基材,但是每一位凡人毕竟是吃着米饭馒头长大,少有例外。智慧、经验的汲取,有效性要依托存在的形式。
换句话说,中国人虽然在官方语境下成长,但基本的、根本的营养却来源于民间,来源于身边,中国有一个依托于印刷术的传统世界,也有一个依托于口口相传的传统世界,前者伟大而又光明,但后者现实且更实用。
道在民间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