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露珠姐姐 于 2010-7-8 12:13 编辑
反穿甘峪—土关—纸房纪实
四月份在“山水户外”的帖子中发现一条新路线,是晨晨介绍的“涝峪纸房—土关—甘峪”路线。心中就有一种冲动,想实地走一走。对于我们这些所谓的登山人来说,发现新路线的兴奋劲儿是难以言表的,这条线路就一直被放在心中。7月2日,我们终于成功联系到晨晨、雅竹给我们带路,我们非常高兴。但同时晨晨让我们准备过水用的登山凉鞋、手电筒、雨具等,其他装备更不用说。光凭让我们准备的这些装备,我就感觉到这次的行程不是闹着玩的。因此。我们有意把群公告一直推迟到周五下午才公布,而且把报名的人从个人身体状况、登山经历、装备等一个一个用电话审核,最后组成了一个21人的小分队,加上余下的6位同志,27人于7月4日早7点30分从县城出发直奔甘峪,去穿越我们心中向往已久的这条线路。 说实话,从涝峪穿甘峪,我们已经走了两次,但都是走面山。第一次是从涝峪口上山到甘峪口下山,第二次则是这条路的反穿。这条路走的是能看见山外平原的表面线路,沿山腰走等高线,没有上到山顶,更没有走进深山,路比较好走,视野开阔,不怕迷路。心里没有任何压力,是一条很休闲的线路。但这次不一样,我们可以说是进到深山,穿越一条未知的线路。好在有晨晨和雅竹这些强驴给我们带路,我们这二十几个人个个都不免喜在心头。 车主马师非常支持我们,很乐意的把我们送到没有通车的甘峪“青山小院”的慈善桥前。本来还想再走一程,但由于有人拦车,说是前面一段要打水泥路,人家施工队不让大车走,怕压坏路基,因此不能往前走了。大伙儿下车,个个背上自己的装备,开始踏上穿越之路。 下车以后,从慈善桥到藏獒养殖场大约两公里的路程,就是这两公里的路,曾经在我的心中留下过美好的印象。十几年前,我曾经独自一人走过这条路,山间的石子小路,路边丛生的石头菜开着黄豆大的小黄花,河上用细木头搭建的小木桥,农家小院花丛中硕大的黑色花蝴蝶在飞舞,院里的小花狗见生人来了不停地嚎叫。可现在,面目全非,山还是原来的山,河也是原来的河,不见了小木桥,不见了黑色花蝴蝶,农家院扩大了,新推的路基加宽了许多,正准备打上水泥路面呢。 过了藏獒养殖场,路窄了许多,穿过河后大家一直往前走,这时走在后面的晨晨告诉我们顺河道走,而且要开始换上凉鞋。我们用对讲机招呼前面返回,后队变前队,这是我们第一次走错路线。 接下来的路更难走,同一条甘峪河,路一会儿在左边,一会儿又在右边,使我们一会儿踩着石头过水,一会儿又行进在齐腰深的草丛中。有时候上百米的路要过两三遍河。我是在走这样的路不久,就把鞋滑到了水里,鞋湿了,索性就不穿凉鞋了,直接用登山鞋踩水。登山鞋行走在山路上防滑,可走在水里,特别是甘峪里的石头很少见阳光,表面到处都是黄褐色的东西,见水后非常滑,我们很多队友都是踩在这上面滑进水的,包括我们经验丰富的领队雅竹也难逃此劫。很多队员的腿上,脚上都被磕在石头上,变得青一块、紫一块的。草丛中的路也不平坦,活动的石板见水后很滑,动不动小路中间就冒出一块很尖的石头能把人坌倒;看似平整的路,突然中间就有一个很深的坑,一不小心就把脚塞进去了。就是这样的路,全体队员深一脚、浅一脚的一口气走到下午两点。往前走,两边是万丈悬崖,巨大的石头挡在河道里,河水从石头中间流出,河水已深过膝盖。队友小黑在前边探路后告诉我们,前边无法通过,没路可走。这时我们和晨晨、雅竹合计后,才意识到我们在如此艰难的路上只顾行走,没有识别上山的路,可能已经走过上山的路口了。我们商量后撤到一个相对平坦的地方吃午饭。说走就走,大家又是相互帮助,回撤到一处稍平的地方,三人一堆、五人一伙开始胡乱的吃些自己带的午餐。饭后,我们不敢久停,继续回撤。 大约回撤了五六公里,前边的队伍停下来,我赶到前边一看,雅竹和晨晨告诉我,上山的路找到了。我一看,在几乎看不清的上山路旁的岩石上,一处凹进去20厘米见方的平面上,用红漆写着不到十公分大的“土关”二字,上面画了个红箭头,标明从此处上山。看不清的路,这麽小的字,又凹进石岩里,难怪让我们多走了十几里路,这是我们第二次走错路线。 这一次走错路线虽然多走了十几里路,平心而论,我总结了四个字叫“因祸得福”。就是因为,甘峪沟里的风景太美了。我们一路逆水而上,两边有悬崖峭壁,也有繁茂的林木,有的瀑布虽然细小却高入山顶,还有一处丝线瀑布。里面唯一的大瀑布落差约50米,水量丰富,极具观赏价值。有两处瀑布虽然不大,但四五级的落差,每级1—2米高,连在一起就像九寨沟的瀑布群一样,实在好看。看着眼前的各种瀑布,踏着松软的小路,头顶落着霏霏细雨,融入大自然的怀抱,你还能用什么语言表达?这种美,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觉得到,只有我们这些爱好登山的人才能感觉得到,陶醉在这么美好的景色之中,不走错路才怪呢。 在这个写着“土关”的上山路口,一看时间:下午四点半。我问晨晨和雅竹:“几小时能穿到子房?”他们告诉我,四、五个小时。征求大伙意见后,我们决定穿越。晨晨让大家检查装备,换好登山鞋,我们便开始拔高。拔高对于我们这些经常上山的人来说不算什么,可这次的拔高不同以往。一是我们在沟里已走了十几里路,等于把甘峪走完了,每个人的身体都到了极限。二是时间不等人,已经下午四点半了,若走得慢天黑上不了山就麻烦了。因为甘峪这边的路很窄,根本看不清,很容易迷路,因此要快些上山。强行军上山,连我们一些年轻人都吃不消,开始掉队。还有一点别人无法体会,就是本人因登山鞋进水,脚长时间泡在冷水里,上山后,鞋里的水尽管两次拧干,但走起路来还是像在水里,根本用不上劲。再就是由于开始走的急,到大槐树休息处向上,两腿面就不停的抽筋,无法行走。最后用上护膝后,状况才得到改善,跟上了大家。 上到山顶的关帝庙,这里是凤凰山的天池梁,海拔高度大约是1900米。梁上有中国移动的一个微波站,手机信号很强,还能和山外通讯。当地人把此地叫土关,这是甘峪和涝峪的分水岭。来到庙前,时间是傍晚七点半,也就是说,从甘峪沟底到天池梁,我们只用了两个小时就登上来了。稍事休息,我们不敢久留,就绕着微波站下山了。在一处三岔路口,晨晨告诉我,往右走是下纸房,往左走是下阴家坡。我们的车在纸房等着,只能往右走。下到纸房二组,天已麻黑,村民见我们这时才下山,告诉我们天黑走不下山。我们在村民老李家买了核桃、鸡骨头拐杖后,便马不停蹄的往山下赶。走到采石场,天就黑了,我们打开手电筒,小黑带路,顺着大路往前走。走着走着,我们发现我们所走的路在微微上扬,且不见了水声。我在对讲机里让大家停下来,并往回走探路,顺着水声我们终于找到了下山的路,大家又是前队变后队,这是我们第三次走错路了。 摸着黑,大家打着手电筒一刻不停地往山下赶路。这时已经晚上九点了,有的队友家里不停的打电话,询问走到哪里了?几点能回家?我们也只能告诉家里,正在下山,何时回家还不得而知。走着走着,眼前出现了汽车的灯光,也能听见汽车的鸣笛声了,我们一看,下面是西汉高速,大家的疲惫一扫而光,不禁加快了脚步。顺着下山的大路一路下行,看着下面的人家灯火阑珊,汽车的鸣笛声,村子的犬吠声交织在一起,好一幅山区夜景图。我们顺着大路一路向北,不停地走着,我发现离我们看到的纸房学校越来越远,回想着路是否走对,猛地想到刚才路过一个路口,我们没在意。我又让前边停下,自己打着手灯去看那个路口,到了路口用手灯仔细一看,的确是下山的捷径。这是我们第四次走错路。 大家从这个路口下山,很快就到了纸房村,走上公路,不到100米,就是纸房学校。我们的车在学校门口停着,马师和司机不停地招呼大家上车,我一看车上的时间:9:45。我们坐在车上,雅竹告诉我,经过这次穿越,恋山的这些队员个个都能成为领队了。十点半,汽车出了涝峪口,我们的群管闫师通过手机上网看到,我们群的另一个群管还在群里问,咋还不见回来呢?闫师把电话打给她,让她放心,我们已经出山了。十一点,我们顺利回到县城,27位勇士一个不差。 再一次感谢晨晨、雅竹,是你们让我、让恋山人学会了登山,学会了树立团队精神,学会了互助互爱,非常感谢。
2010年7月6日于县城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