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5800|回复: 3

[户县报导] 户县农民画如何寻求新突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 22: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www.xawb.com 2007-11-30 10:58:49 西安日报
农民画室成了游人参观的热点。
农民画家的助手们正在批量描绘商品画。
户县农民画展览馆馆长雒志俭在介绍农民画的发展。
  诞生于1958年的西安户县农民画,以其艳丽的色彩、拙朴的线条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而闻名天下。近半个世纪以来,作品不仅在全国各类农民画展中频繁获奖,而且还为海内外无数游客以及博物馆所珍藏。然而,近年来伴随着“户县画乡游”游客数量的剧增,市场对农民画的需求量也逐年递增。于是,户县农民画自身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是潜心艺术创作“精品画”,还是适应市场搞“商品画”?户县农民画该何去何从……
  ■文/图记者李建宁王保国
  2007年11月22日,记者来到闻名遐迩的画乡户县。穿行在县城街道,描画在墙壁上的一幅幅色彩艳丽、表现手法夸张的农民画作不时映入眼帘。这些农民画以朴实的绘画语言,详尽记录了农村生产劳动的壮观场面、热烈活泼的节庆欢腾场景和绚丽多彩的乡风民俗,热情讴歌了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农民画带起了“画乡游”
  走过近半个世纪的户县农民画,是在剪纸、壁画、年画、刺绣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演变形成的民间绘画画种。在发展中逐步成熟的户县农民画以其鲜明、新颖的艺术特点,繁多的艺术品种而广受关注,被称为和上海金山、山东日照齐名的中国“三大农民画乡”。
  据介绍,50年来户县已有农民画作者2000多人,其中骨干作者有200多人,涌现出了像李凤兰、刘志德、刘知贵、雒志俭以及潘晓玲等一大批有影响的农民画家。先后创作出了《老书记》、《公社鱼塘》、《春锄》等农民画精品。全县累计创作农民画作品10万多件,其中200多件在国内外获奖,9000多件作品在美、英、法、德、日等68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数万件作品被海外游客和国外博物馆收藏。有些精品还上了“国家名片”,被印制成邮票向国内外发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还专门拍了一部户县农民画的电影。另外,还有27位农民画家先后36次出国访问、办展,把户县农民画文化传播到了五大洲四大洋。
  凭着“户县农民画”在海内外的影响力,以画乡风情游为主题的旅游业,在户县也日渐红火。已形成了以户县农民画展览馆为中心的18家农民画展室旅游点。“欣赏农民画、体验农村生活、观赏田园风光、品尝农家小吃,观看民间工艺”,成为画乡农家风情游的主要内容,吸引着海内外宾客纷至沓来。据县旅游部门的统计:今年海内外游客有望突破105万人,旅游收入可达到8000余万元。游客的大量增加,也使农民画的市场日益看好。农民画不仅让许多农民画家迈进小康,也成为画家所在农村致富的金字招牌。
  农民画“精品”“商品”都需要
  被誉为陕西第一村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户县东韩村,集中有潘晓玲、曹全堂、王乃良3位著名农民画家。他们分别在村里开设有自己的画室。
  记者在这些画室里看到,这里不仅陈列有画家大量精心创作的各类作品,其中不乏倾注着画家心血的“镇室之宝”。当然更多的是,由所雇画工或助手们按照画家提供的底稿和样稿,重复描摹制作的农民画工艺品。而且,这些近乎作坊式、由助手简单重复制作农民画的过程,是完全公开供游客参观的,成为吸引游客的一个“节目”。
  而这类被批量重复制作的画作,构图、色彩等都比较简单,可以说没有太多的艺术含量。它们主要被装入尺余见方的画框内,再套入标有农民画图案的礼品袋,即可作为旅游纪念品,向游客们出售,价格一般为三、五十元一幅。而画家们精心创作的较大尺幅的画作,其价格就相对较高,有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
  在户县一些农民画室采访中,尽管画室的主人或助手都不愿提及画室的具体收入情况,但据业人士内估计,比较有名的农民画家,这些年的收入都不菲。他们凭所生产的农民画“旅游纪念品”使生活质量大为改变,有的还在城里买了房子买了车,还有些画家还在国外设有画室,定期去国外讲学作画、展览卖画。
  农民画家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并非来自精心创作的优秀画作的销售,而是这些由所聘画工或助手们批量制作的“商品画”。由于其利润较大、制作简单,可重复生产、市场需求大等原因,在市场中占有较大比例,而且是供不应求。而这些农民画已经蜕变为“农民画旅游纪念品”了,也不该过分地强求其艺术性。
  户县农民画协会副主席潘晓玲对此有独到的见解。她认为,商品画就是“商品”,不必吹毛求疵,商品就是用来赚钱养人养事业的。而精品画,才是画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是艺术的范畴。二者相互依存并不矛盾。
  业内许多人士赞同潘晓玲观点。其实,发展农民画,就是要一手抓商品画的市场销售,为促进经济增收服务;一手抓高水准的精品创作,使户县农民画在文脉上能得以传承和创新,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遗憾的是,在户县并非所有农民画家都有上述的认识。由于农民画作者数量大,人员素质不一样,市场又缺乏规范管理,因此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比如在急功近利思想的驱使下,有的过度追求金钱,而导致农民画“产品”粗制滥造的现象非常普遍;有的甚至用丝网印刷来批量制作冒充手工绘制的农民画;有的根本就没有版权意识,盗冒他人名义作画卖画;有的哄抬画价、有的则相互砸价,扰乱市场秩序。
  当然,户县农民画在市场运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都是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就像一个婴儿在其生长的道路上不可能不跌跤一样。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文化市场的逐步规范,这些问题都将会得到有效解决。但是,户县农民画如何健康持久地发展,最终是否能形成户县乃至西安的文化产业品牌,将其做大做强,这才是更多人所关心的问题核心。
  农民画队伍后继乏人
  曾任中共户县县委宣传部部长的李海林,撰写文章指出户县农民画的发展和壮大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在农民画理论研究、创新和指导上还很不够,特别是研究少,农民画今后发展的思路仍不太清晰。
  二是农民画的创作题材、创作方法、表现形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反映时代主旋律、贴近现实生活、影响深远的作品少。
  三是农民画只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社会现实存在,其蕴藏的巨大潜能和商机还远远没能显露出来。
  四是农民画画家整体年龄偏大,辅导队伍断层,后继乏人,对老一代作者、作品的保护和农民画后继人才的培养上还需加强。
  五是缺乏应有的竞争,版权和知识产权得不到保证,影响到画家的创作积极性。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时至今日,这些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陕西省农民画协会副主席、户县农民画展览馆馆长雒志俭告诉记者: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农民画培训队伍后继乏人。作为担负着全县农民画培训任务的县农民画展览馆,现在由于经费短缺,培训工作也难以如同过去那样正常进行。
  雒志俭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农村和过去农村大不一样,农民生活方式、观念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农民画家们如何坚持深入生活,敏锐捕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气象、新生活、新变化,并用农民艺术家的独特表现手法将其精彩描绘出来,这都是急需深入研究探讨和科学引导的课题”。
  近年来,一些农民画家纷纷离乡进城,这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没有了农民生活的基本题材,是否还可以称之为农民画?有人形象地说:“这就好比是用普通话唱秦腔,那还能叫秦腔吗?”
  未来的产业化之路
  把户县农民画当作一种独有的资源去开发,并促使其走向产业化道路,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是西安、户县及许多关注农民画人的共识。
  雒志俭说,户县在4年前曾制定了一个促进农民画发展的十四点措施,其中包括办展览、开文化节、设立农民画博物馆、有计划的培养农民画新人、发行邮票、在全国各地设立户县农民画展买店等。这些措施无疑有利于户县农民画的品牌化发展。但由于利益的驱动和小农意识的作祟,户县农民画还尚未形成大格局的“品牌效应”,产业化也基本上没有形成。有文化产业专家建议,户县农民画要迈向产业化,就必须要有大的发展思路。
  首先要对户县农民画的优秀资源进行整合,成立专业的机构,对画家的作品评定级别,进行规范管理。
  以“户县农民画”为无形资产,以这一品牌,组建类似“西安户县农民画股份有限公司”之类的文化实体,通过招商引资途径,吸纳海内外强势资本进入,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让从事农民画创作和生产、营销的机构、个人成为这一公司的股东,形成以户县农民画为主导产品的文化产业链,实行统一收购,统一营销。并由股份公司组织农民画家的培训、开展常态的创作竞赛、评奖、理论交流、作品展览等活动。
  同时,农民画股份公司可以延伸农民画的产业链,以优秀的农民画作为基本图案元素,出售图腾和图案设计,向纺织印染、生活瓷器、日用装饰、工艺品、时尚用品、图书发行、电视动画等领域延伸开发和渗透,出售精品农民画的使用版权,使其产生作品衍生的经济价值。通过系列深度开发,让户县农民画如同云南的蜡染一样,成为一种特殊文化图案,能广泛使用在所有代表陕西文化特色的生活物品、工艺品、旅游纪念品中。大力发展下游产品,形成以农民画为起始的产业链条。对一些耗费大量心血而创作出来的精品农民画,应由股份公司组织鉴定和收购,并在农民画展览馆展览珍藏,以保留农民画的文脉。对精品画图案的商业使用,应向创作者依法支付其版权使用费,以保护作者权利,提高创作精品农民画的积极性。
  户县农民画要发展,必须做大做强,走产业化之路。要抓艺术创作出精品;要抓市场开发创效益,达到艺术、效益双丰收。  
发表于 2007-12-2 14: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声在外,但没有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没有规模,没形成产业。。。。
发表于 2007-12-2 15: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不要继续照猫画猫
发表于 2007-12-5 00: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只认定户县是民间画,哪儿来的农民画,叫农民画那都是政治产物,以历史观点看还是称民间画更好,如果画家连地都没有根本不会种地还叫农民吗?试比较下如果再过三十年哪个画家敢称自己是农民?名不当言不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