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摊开户县地图,渭河,像一根轻盈的丝带从北部飘过。在渭水之南的区域,我们惊喜地发现了“渭南村”三个字。一瞬间,视线被牢牢定格,这一路,渭州、渭永、渭丰……一个个闪烁在我们眼前的“渭”字,无不勾起了我们内心对家乡的思念。而“渭南村”三个字,更是在一瞬之间,让眷恋之情变得骤然强烈。
7月30日,采风团驱车从户县县城一路向北,20分钟之后,就进入了“渭南村”。透过车窗向外张望,究竟此渭南和家乡的渭南有何不同?我们都迫切地想知道答案。
“渭南村”属渭丰乡管辖,距乡政府三、五分钟的路程。
踏上“渭南村”的土地,映入眼帘的“渭南建材店”、“渭南彩印厂”等广告牌在瞬间点亮了我们的眼眸,恍若真的置身于故乡的渭南。在乡政府一位同志的带领下,我们很快见到了该村的闫支书。他约50岁,皮肤黝黑,浑身上下透露出一股干练的气质。三间平房围成的闫家小院内,停放着一辆用旧的运输车。午后阳光下,整个院落显得简洁而温馨。在院中,一张不大的小方桌,几杯清茶,大家围坐在一起,怀着一种同乡的亲切,倾心交谈。
“您知道渭南吗?”记者问。
闫支书憨厚地一笑,一边忙着递烟泡茶一边说,“不急着工作,先喝口水,再擀面吃饭。”
我们再三谢绝了“乡党”的好意后,闫支书说:“‘渭南村’的人谁不知道渭南市?那里我以前经常去,这两年去得少了,渭南市的变化大得很!”我们得知,因为纸箱生意,他与渭南、大荔的客商往来频繁,时间一久,便对渭南市熟悉起来。
几句简单的开场白之后,我们与他漫聊渭南市和“渭南村”,随着交谈越来越投机,我们的心也被带回到120公里外的家乡。
闫支书说,解放前,由于当地酿酒的农家较多,“渭南村”与其附近的“渭北村”被合称为“渭曲坊”,直到解放后,才更名为“渭南村”。全村1200多口人70%以上都姓闫,年龄最大的已经95岁。谈起渭河对村里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他摇摇头说,以前渭河水大,在地里院里随便挖几锨就能出水,现在虽然靠近渭河,但是村里吃水却需要打二、三十米深的井。以前村里除了养殖大户收益不错之外,其余村民的收入也仅仅只够填饱肚子。如今,村里建起了许多私立的纸箱厂、彩印厂,吸纳了远近不少剩余劳动力。每到水果成熟的季节,在厂子里打工的村民一个人一季就可挣上万元。依托纸箱产业,许多农家如今也搞起了简易的纸箱外包装,这也成为全村人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
户县是远近闻名的教育大县,“渭南村”的教育又如何呢?说起村里娃娃的学习成绩,闫支书一脸骄傲。全村虽只有一所小学,生源稀少,师资条件差,乡里最近的一所中学孩子们也要走上1小时。然而,就是这样的教育条件,全村最多的1年,就有15个学生考上重点大学。“在村里,村民之间攀比的不是谁家的钱多,而是谁家考出的大学生多。”说起这些,闫支书的兴奋溢于言表。
在我们离开的时候,闫支书一遍又一遍地叮嘱司机,“慢点开车,要注意大家的安全。”
同是渭南人,共饮渭河水,揣起那份来自渭南乡党的亲情,我们继续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