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四川省康定县,旧名打箭炉,在今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清稗类钞》中说,这里“百货完备,
商务称盛,在关外可首屈一指。常年交易,不下数千金,俗以‘小成都’名之”。自古以来,康定就
是川西高原上汉、藏两族人民经济贸易的中心。
炉客,是陕西省户县对在康定和康定以西广大地区经商的人的称谓。从明代起,户县就有人陆续
去康定经商。清末民初,康定有户县商人3000多人,仅泸河西岸就有户县商号40余家。其中经营较长
的茂盛福,开业达150年,资方是户县牛东乡牛东村的孙启明。德泰和,有流动资金100多万,资方是
户县北稻务村的南景山、张良寨村的宁志武等4人。户县炉客运进销售的商品有茶叶、百货、布匹。
茶叶由陕西省“泾阳帮”在四川雅安收购并加工后,卖给户县炉客,每年达4000驮 (每驮4包,每包
重
60斤)。炉客在西藏收购的商品有麝香、虫草、贝母、羊毛、皮张,运到成都、重庆、沙市、武汉、
上海等地出售。炉客经营的商号中,资金大的在上述大城市都有分支机构或驻有办事人员。个别炉客
与外商直接贸易,如泰来恒与美国商人做药材买卖,德泰和经理陈洪涛得到英国某大学授予的商业学
博士学衔。
炉客中除少数系城镇坐商外,大多数雇用马帮、牦牛驮上货物或自己背上货物翻山越岭、风餐露
宿,深入收区进行交易。其方式,主要是以物易物,或以银元计价,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49年建国
后一段时间。由于炉客刻苦学习藏语,尊重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加上经营方式灵活多样,
且讲信用,因而在藏民中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受到兄弟民族各界的欢迎和信任。
炉客把户县的一些风俗带进了康定。康定古会的日期,与户县牛东乡牛东村古会日期完全相同,
如正月初九为“上九会”,三月初三为“娘娘婆会”,七月初七为“亲友会”等。就连康定逢年过节
敲锣打鼓的调子,也是牛东村的鼓乐音调。
炉客由于路途遥远,十年左右才能回家一次,有1000元便可回乡成家立业。因此,商号规定:学
徒、店员每人每年储蓄几十元或100元,这样10年后可回到家乡。实际上多数炉客除中途回家小住几
年外,几乎终生都从事康藏边疆的民族贸易。所以户县有这样的谚语:“有女不嫁炉客家,半辈夫妻
半辈寡。”
康定有秦晋会馆,坐落在陕西街北端的诸葛街上,规模较大,是由陕西、山西两省在康定经商者
集资兴建的。会馆有互助资金,两省人在康定生活有困难或回家无路费者,会馆无偿给予资助。
除康定以外,青海省玉树、云南省丽水以及西藏拉萨,也有户县炉客的商号分支或采购、转运人
员。
建国后,炉客经营的商号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成为国营商店,部分炉客回到户县,此后再也无人
走“炉”下川了。
摘自----《陕西省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