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隐士 杨小兵摄
《朝山的居士》 2008西安市周至县耿峪
《朝圣》 2009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
《陈居士》 2009西安市长安区西翠华
《暖炕》 2008陕西省永寿县香山寺
《师徒》 2008西安市户县慈悲莲舍
《卧龙寺禅堂》 2008西安市柏树林
《终南禅修》 2007西安市长安区净业寺
《狮子茅棚》 2008西安市长安区左转沟
《修行》 2009西安市长安区翠华山西岔
智慧的选择 智慧的表现
----评杨小兵的《终南隐士》 巩志明
虽然都是纪录类摄影,可是采风(旅游观光)摄影、专题类报道摄影、与纪实摄影的区别究竟是什么,它们有什么本质区别,在实践和评判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中国研究摄影理论的人,回答过这三个问题的人很少,能用很通俗简短的语言将之说清楚的几乎没有。 我以为采风(旅游观光)摄影是纪录类摄影的最低层次,也是一问三不知的摄影。就是画面中的人物是谁,他们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拍摄他们,拍摄了有什么用,统统不知道,也可以叫不下车的摄影,属于走马观花的性质,很多时候仅仅是好玩有趣一时性情而已,没有太多的思想和艺术理性。专题类报道摄影恰恰相反,它属于职业摄影师摄影,多半有着极强的功利性目的,投入短则三五天,长则三五个月,围绕一个命题,反复捕捉画面结构故事,画面中的人物以及人物关系一般都知晓。去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走了一般不会再次返回,除非有了新的功利性目的,不论是用于印刷还是展览,都是通过传播为了获取暂时的利益。纪实摄影与它们都不同,它是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通过很多年的跟踪寻找观察甚至互动类纪录,来揭示我们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和精神需求。而且没有太强的功利性目的,影像的纪录仅仅是作者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工具。它是较高层次的摄影。 杨小兵的《终南隐士》为以为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纪实摄影。大家知道,中国上世纪纪实摄影的发轫肇始于1976年的四五运动。众多的热血青年基于义愤和时代的责任感拿起相机纪录了那次波澜壮阔的群众运动。其后的很长时间,中国的纪实摄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在中国的乡村还是在中国的城镇,产生了一大批重要的作品和重要的摄影师。可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就是没有人将中国的纪实摄影与采风(旅游观光)摄影以及专题类报道摄影彻底廓清。往往将之在思想上和实践上混为一谈。所以,有大量的作品在形态上介于采风(旅游观光)摄影、专题类报道摄影、与纪实摄影的模糊胶着地带。 杨小兵的这组《终南隐士》很好地解决了这个含糊的问题。大学学地质找矿专业的他原本是地质队员,因为在大学爱上了摄影,所以在地质队工作几年之后应聘成为报纸的摄影记者,因为勤奋,也因为运气好,入行不久就以一幅《上学》摘取了1996年度第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杨小兵不再满足于仅仅在新闻摄影行当拍摄,而是把大量的业余时间给了他热爱的纪实摄影。 中国拍照片的人看书少是不争的事实,中国搞摄影评论的人对摄影师不具有话语权更是不争的事实。在中国无论从事什么样的摄影,有一个现象最有意思。就是大量的摄影人不屑于看摄影评论,因为看不懂,因为看了更糊涂。我和杨小兵是十多年的朋友,他也是最早给我机会让我在报纸上开辟摄影专栏直抒胸臆的人。很多年来,我们一直有着很好的私谊,可以说是在摄影界伴生成长的一对兄弟。我们私下对摄影多有交流,我有什么想法也会在第一时间告诉他,他在拍摄什么,我一般都会给建议和批评。但是,这不等于我们"狗皮袜子没反正,你好我好大家好"。对于他一贯的作品,譬如说《锄禾》、《演出》以及今年刚出版的《童年》我素来都多有批评。因为,我历来认为,越是好朋友,越需要真正的批评。批评是对朋友作品最大的尊重。 那《终南隐士》来说,我最为欣赏的是两点:选择这个题材的智慧,以及表现这个题材的智慧。 中国的文化中一直有很深厚的隐士文化的传统,同时也一直有不尊重隐士的文化传统。有隐士文化的传统,是说千百年来一直有人前赴后继在这条隐居修炼的道路上。有不尊重隐士的文化传统是说,中国的文化两千年来一直是儒释道文化的混合体,其中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为根本,而这个根本是入世和功利,是对出世的隐忍修炼的一种否定。杨小兵是红尘中人,但是他内有有向往清静的时候,他将自己的体验以及内心深处的渴求,发挥在对自己摄影目标的筛选和锁定上,并且不断在拍摄实践中坚定自己坚持的信念,着其实是一种做人的智慧,也是摄影师将自己生命作为筹码押注的智慧。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选择,尤其是当你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你一定应该知道自己不做什么。 我也很欣赏杨小兵表现这个题材的智慧。现在很多人用一直类似标准像式的呆照来表现纪实摄影,说实在的,我很不认同。那样做即便有意义也是很不上算的意义,更不要说那样做是将原本不可预计的很鲜活的人性表现,打磨成外表统一的标准件,将生活的原生态设计成僵化的图景,通过N次地重复来坚持自己的个性,考验受众的视觉极限。杨小兵将隐士们的生活拍摄地千姿百态,层出不穷,五光十色。里面几乎看不到什么固定的模式和僵化的习惯,相反而是有很多的偶然和意外,体现着生活的可爱的弹性,以及摄影的时间与空间在特定时空的冲突和媾和。 当然,我对杨小兵的《终南隐士》也有两点很直接的意见。其一,纪实摄影是一种文化形态,它虽然是以摄影影像为主要媒介来作为形态表现的,但是影像仅仅是表达思想承载文化的工具。在这组作品里,杨小兵想表达怎样的思想,传播什么文化,还很不明显,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二,纪实摄影是对社会某一阶层或者是对某一社会现象,有一定深度的纪录。而这个深度首先是通过一定长度的时间来体现的。从《终南隐士》现在呈现的时间状态来说,这个时间的量的积累还不够。从作品的内涵的质量上说,还停留在一定的面的层次,缺乏进一步的深入。也就是说,因为还有走马观花的成分,而没有与被拍摄者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甘共苦,肝胆相照。这些在照片中是能看出来的,一味只凭运气好或者有灵气都不可能有大的修为,大修为的唯一途径就是走最远的路,把自己逼成最没有运气的苦修者。 特别要说明一点,纪实摄影是围绕一个主题数量众多的单幅照片的集合,不是专题类报道摄影的图片故事,也不是把照相机当作摄像机的连拍,而且它需要对拍摄主题的深刻理解和文字阐释。其实,现在做到这些的人极少,杨小兵是艰难跋涉在这条道路的行者,而且已经走得很远了。
杨小兵简介
杨小兵,2001年在罗布泊。
杨小兵,1967年11月出生于陕西礼泉人。现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陕西省新闻摄影学会秘书长、陕西日报主任记者、《报刊荟萃》杂志副主编。
1997年,新闻照片《上学》获第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2000年,《西部长征》摄影展。
2001年,《穿越楼兰罗布泊》摄影展。
2002年,赴日参加《中日邦交30周年摄影展》。
2003年,在西安主办《第六届中日友好摄影展》,
2003年,照片《上学》《戒毒》《小偷》《胸鼓》入选"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展览。
2004年,集体记忆丛书之《锄禾》、《演出》两卷(合著)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4年,《寻找亲人》等6幅作品入选武夷山国际摄影周展出。
2005年,专题《秦人》在首届中国(桂林)国际摄影节展出。
2006年,重走唐蕃古道,完成摄影专题《朝圣》。
2007年,赴印度、尼泊尔采访拍摄《藏传佛教》专题。
2007年,专题《诗意的信仰》参加第七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同年在西安展出。
2008年,赴韩国参加晋州-西安国际写真交流展,展出作品《清洁》等。
2008年,获首届陕西摄影奖。
2009年,出版《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