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扶 贫 对 象 1 义孝庄是我的出生地,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二十年后,为了追求所谓理想的生活,绞尽脑汁最终还是带着对故乡的嫌弃的心态离开了她。 狂热过后,才意识到这片土地不但给了我生命,也铸就了我生命本质的东西-----人性!尽管为了适应社会我在不断地做着自我的修善,但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每当遇到突发的事情时,人性的意识还会不时地闪现,甚至左右着思维。 几十年流离颠簸过来,人性的恶,让我觉得还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性格淳朴、心胸豁达,他们不记仇,识大体!尽管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他们相互间也在为名利争夺,但他们豪情,乐善好施,仁义、诚信、忠孝。当然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文革初期,斗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时,作为地主分子的我爷被拉去陪斗。骄阳似火的七月的一天,爷爷被一群红卫兵捆在村口的电线杆上晒太阳。快一个小时过去,人已经昏迷,但是红卫兵们还没有放人的意思,也不给一口水喝。 村民万福寿看见了,回家抄起铁锹,瞪着眼挥着铁锹破口大骂红卫兵。“耍猴也得让猴活着才能耍,那见过你们这帮没人性的东西!” 赶跑了红卫兵,把我爷爷背到他家,灌水救醒,然后才送回去。自那以后,村里的红卫兵整人也小心多了!
2 大约在隋以前,义孝庄只是渼波湖边的一个无名小渔村,先民们在湖边以打鱼为生,繁衍着。随着岁月的更替,慢慢这里开始有了农耕文化。 贞观年间,村里出了个孝子,他的忠孝、仁义感动了皇帝。李世民亲拟诏书,立牌坊彰显他的事迹,以教化民众。后来人们慢慢的就把这个渔村叫成了义孝庄。 随着岁月的演变,渼波湖慢慢的褪去了,苍浪河也只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这里成了一个完全的农耕区。不知都经过多少代人的改造努力,义孝庄这片土地一度是苍浪河沿岸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强、群众生活最富饶的地方。有农谚云:“养女能嫁义孝庄,此生不再累爹娘!”,表达的就是周围群众对义孝庄这块土地的褒扬。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仅有百余户人家的义孝庄,曾收留过近百口逃难的灾民,接济他们近乎月余。就在人口流动限制最严厉的文革期间,这块土地每年都接纳和养活着二十几口外地人,这些人的吃用全都来自这块土地。他们在这里生存着,把挣下的钱拿回去养活家里的一家老小。当地一度流行的“瓜客”、“砖瓦匠”、“烧窑的”、“山东客”、“徽客”指的就是这些人。 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被先进文化洗礼后,人们才发现“三纲五常”这些封建礼教原来都是虚伪的,是统治者用来愚弄和欺骗人民的一种统治手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了人们为之奋斗和追逐的梦想,儿子对父母不再讲孝悌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理服人”,于是也就有了今天的“代沟”说。 物质决定意识,成功才是硬道理。人格、诚信也成了人们争取功利的一种手段。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更成了摆设,它们也只能被印在墙上! 3 侄子木讷,但却秉承了家风,很知道家族的团结和孝敬长辈。每逢节假日,无论土洋节,他一般都会到城里来看我,要是实在忙的走不开,通常也会打个电话问候。 要不是土改时为了凑够村里的地主数量,逼着爷爷弟兄仨分家,我们家也该是义孝庄一个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了。 戊戌年的端午节,因地里活忙走不开,侄子便打电话过来。 电话里,孩子顺带给我讲了些村上的事:户智勇的大儿子当了村支书,万树林的远房侄当了村长…… 提到 “精准扶贫”工作,孩子说话都显得有些激动: “伯,现在政府真开始关心老百姓生活了,‘精准扶贫’很得人心,群众都竖起大拇指称赞‘共产党好!’”。 “咱村子首个扶贫对象是万树林,县、乡两级政府出钱、村上组织实施,把他家那住了近七十年的土坯危房推倒,在原址上给他家盖起了钢筋混凝土的三间两层楼房,装修到位。扶贫小组同时还答应利用政府的大数据系统,帮他寻找一直流浪躲债在外的儿子,以了却他的后顾之忧。” “以后政府还陆续会有第二批、第三批被扶贫的家庭……” 听着电话里孩子激动的声音,我为孩子高兴。自从那年高考失利后,我几乎再没见过孩子的笑容,没听过孩子的笑声。就连拜堂成亲的那天,孩子也都是一脸的严肃。 4 “精准扶贫”,电视里常能听到这个词。小时候爷爷领着我在地里转游时常给我说:“踏实富足的生活只能靠自己的劳动得到,人要聪明也得勤快。就算人生有命,富贵在天,不等于你整天躺在炕上就能富贵。靠别人施舍和救济过日子,自己不想办法去改变,那和乞丐就没啥两样,终究还会吃了这顿没那顿。” 不了解“精准扶贫”,所以不敢乱加评说。不过按正常的思维逻辑:要想彻底让农村贫困家庭摆脱贫困,首先应该知道造成农民贫困的根源在哪?只有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农民才能真正脱贫,并依靠自己的劳动从此不再受穷。如果光靠政府拿钱临时改善穷人的窘境,那么扶贫和打发乞丐就没啥两样! 政府按照什么标准来确定扶贫对象?万树林又是怎么被定为扶贫对象的?我懒的继续追问了。侄子是性情中人,问多了会是勾起他不必要的烦恼,那才是得不偿失。 有位“哲人”说过(原话忘了,大概意思是):不看电视新闻的人都是智力低下的人。对这话我有同感,多看电视新闻,特别是国家级的电视新闻,确实能让人变的聪明起来,人们也才能真正了解到“厉害了,我的国”的厉害! 每次清明节回家祭祖,走马观花,似乎感觉村里的贫困户还不少。有了看齐意识之后,我也就不再对“党的喉舌”产生任何怀疑了。大脑产生的第一反应:改革开放都几十年了,何必还要把富裕藏着掖着?现在都是炫富的年代,没人再敢割资本主义尾巴了,装穷已不再是“美德”。 你看人家郭美美,就是靠炫富名扬天下的! 5 万树林一九五零年生人,是一个真正的“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有福之人。 万树林的父亲万福寿应该是没有生育能力的,听老一辈人讲:少年的万福寿从村上一大户家门口路过,狗从大门里扑出来咬伤了下身,方圆知道内情的人谁家都不愿把姑娘许给他。 据好事者推理:万树林的亲爹应该是安昌县的大地主郭绶印。解放前夕,郭绶印因被临时政府镇压,他的第三个小老婆在一名长工的帮助下逃了出来。逃难路上昏倒在义孝庄村头,万福寿早上拾粪时发现并收留了她。走投无路的她感谢救命之恩,答应留下来和他过一起日子。一起过日子不到十个月,她就给万福寿生了个儿子,这就是万树林。 一九六六年,初中毕业成绩优异,万树林被县第一中学高中班录取。还没进高中的校门,就积极地投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村里、县城两头穿。快年底了,他和几十名同学串联又去了北京,赶上了毛主席第八次接见红卫兵。就站在现在纪念堂的位置,受到了伟大领袖和他的亲密战友的检阅。 逛了一趟京城,长了不少见识。也让万树林体内荷尔蒙的激增,使得他比同龄人更加早熟。心智也极速的开启了,整天琢磨着要找几个闪光点来闪耀一下自己,以赢得组织的赏识和栽培。 他琢磨出这样的想法:对阶级敌人进行人身羞辱就是革命的表现,对女性的性骚扰就是最直接的羞辱了。于是他把闪光点集中在富农陶三民的媳妇身上。 邓亚楠在义孝庄算得上是个美女了,一百六十厘米的身高,体态稍微有点丰腴。宽松的衣服下隐约可现的风姿,常会让看到她的男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包括碎男人万树林。 有了闪光的想法后,万树林几乎天不亮就蹲在陶三民家后院墙外,透过墙缝偷窥上厕所的邓亚楠。随着色胆的增加,看已经不够了,他从长扫把上抽出一根长竹棍,捅邓亚楠的下身,看着她的窘态他开心极了。百无聊赖,最后是先藏在猪窝里,等邓亚楠脱完裤子厥起屁股尿尿时,他脱光裤子扑上去抱住她。 他没有意识到这是在犯罪,而把它当成了是对阶级敌人的羞辱,是正义和革命的行动! 邓亚楠开始一直是躲闪和忍让,她不想把事闹大,闹大了肯定对他家和孩子不好。她的忍让却使万树林得寸进尺。万树林不依不饶,她真的害怕了,就把这事告诉了婆婆。陶三民的妈听了后,十分生气,顾不了那么多了,且她相信党和政府会主持公道,于是,就把万树林告到了大队革委会,结果却难为了村干部。 走法律程序处理万树林,那就等于打击了革命力量,助长了地主富农的气焰。若不处理万树林,强奸、猥亵妇女那又是法律和乡约不容的。 两难之际,大队文书总结他学习唯物辩证法的体会,建议大队革委会同时批斗双方当事人,批斗完后这事就算结了。这样既打击了富农分子的嚣张气焰,也制止了万树林的行为,教育了群众也给群众有个交代。 万树林和陶三民他妈俩人脖子上挂着牌子,被民兵用枪押上街游行示众。状是由陶三民他妈告的,所以她成了被批斗的对象。万树林脖子上挂的牌子写着:“现行反革命、大流氓、大淫贼”,陶三民他妈挂的牌子上写着:“富农分子、破坏文化大革命运动犯”。 批斗游街以后,万树林在村民的眼里就消失了。听说是回县第一中学复课闹革命去了,实际上是进了学校的造反组织“红联会”参加两派武斗去了。“大联合”武斗平息后,消失了近乎三年多的他又回到了村里。 这场运动毁了中国,也毁了万树林。留给他的只能是老老实实的回生产队种地,重复中国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面朝黄土背朝天,娶妻生子香火传。但是万树林并不甘心就这么寂寞地活下去。本性难改,他把眼睛和心思全用到村里的媳妇姑娘身上了。好朋友户智勇的媳妇在他们结婚不到半年时间,就被万树林搞到手了。 受强奸未遂那件事的影响,周围十里八乡的女孩子谁都不愿嫁给他,胡智勇的孩子都满地跑了,他还是光棍一条。是他母亲到处求爷告奶的托人,最后有人从北山里给他弄回来了个跛子媳妇才成了家。 6 跟户智勇的媳妇苟且了几年后,他们的事情还是败露了。跛子媳妇怀孕后,万树林往户智勇家跑的有些勤了,这也引起了户智勇的警惕。 一天晚饭后,他到户家和户智勇聊了一会天,乘机借口把户智勇支出去办事。出门走到半路上,户智勇灵醒了,反身就往家里跑。气喘嘘嘘地推开门,俩人正在交欢呢! 失智的户智勇抄起顶门杠就轮了上去,万树林的腿被打断了,不是媳妇死死抱住户智勇,万树林的命那天就算交代了。事后,跛子媳妇过来用架子车把他拉回了家,卧床在家耽搁了半年多生产队的出勤。 伤养好了后,他去公社革委会状告了户智勇,要求户智勇赔偿他的医疗费和受伤造成的误工损失。 办案人问他要求赔偿的理由,他振振有词道:“我和户智勇一起玩尿泥长大,他天生就是个独卵子。人都知道独卵子的人是没有生育能力的,而且性能力肯定也不行。就算有男女之间的事,每次折腾不了几下就会歇菜。这不就等于让女方守活寡吗,这肯定是极不人道的事情。我发扬共产主义风格,帮助他照顾媳妇,也算是替他维系了他的家庭,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可他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舍掉我的贞操去帮他,难道我还有罪?难道他不该赔偿我的损失?你们如果不相信,我今天就把话撂在这,他两口子要是不离婚的话,他媳妇以后还是会去找别的男人的”。 万树林的话似乎是被应验了,户智勇媳妇生的五个孩子,没有两个长的像的!也没有一个有丁点像户智勇的。 7 时间都了一千九百七十六年,反击右倾翻案风席卷全国,为了配合运动,县革委会调动全县尽有的政治资源,组成驻村工作组去领导这场运动。 驻义孝庄的工作组由县文化局副局长李成文带队。进村不久,李成文就被万树林的革命积极性所感动,亲自介绍他加入党组织,旋即定他为大队革委会主任,协助村支书王广坤工作。 村妇郭秀霞是由王广坤介绍给李成文的,她大字不识几个,就是人长的有几分姿色,嫁到义孝庄村没多长时间,就和王广坤勾搭成奸。经同意她被委任为大队革委会副主任兼妇女主任,成了大队领导班子成员。 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走到一起来的几个人,在共同为革命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内部开始产生了分化,祸起郭秀霞。 那年冬天,大队革委会组织干部到省城参观烈士陵园,纪念缅怀革命先烈。去的路上,万树林对坐在身旁的郭秀霞不时地动手乱摸,这引起郭秀霞的反抗和王广坤的醋意,最后王广坤和万树林当着众多烈士的面打起来了。 缅怀活动结束后,王广坤借助手中的权利,把万树林弄到了县公安局设在腊家滩的劳教所去劳教。 对被劳教这事,万树林心里一直不服。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都应该是革命同志。革命同志在一起是不应该分彼此的。对王广坤有偏心就说明你郭秀霞不能平等对待革命同志。再说了既然大家强调革命同志相互平等,我咋样对待郭秀霞,你王广坤就不应该有醋意。你醋意大发,打了我,还把我送到县劳教所教养,这哪里还是在建设共产主义? 从劳教所回来后,改革开放的风已经刮了好一阵子,王广坤早就撂下村里党的工作,领着一帮人进城打工去了。 8 活了几十年只想了淫欲和闹革命的事,竟荒废了一双手脚。分田到户后,他干啥啥不会,干啥啥不成。守着几亩地过日子,虽然饿不死,但慢慢就和别人家拉开了贫富的档次。 万树林还是村里最典型的“生娃不管娃”的主,他养了一双儿女,女儿初中没毕业就和当地一个地痞流氓混在了一起,最后被弄到了南方靠卖身为生,至今杳无音信。 儿子高中没毕业就在社会上开始胡混了,后来参加了一个传销组织到处去骗钱。一次骗钱时遇到了强人,被人家到处追杀,至今不知道躲藏在哪。几年后儿媳妇撇下孩子也离家走了。剩下老两口带着孙子过日子,种地也没力气了,他彻底成了村里的困难户。 尽管生活坎坷,万树林对党却还是一直忠诚的。为了党的声誉,他曾经打过他父亲一记响亮的耳光! 在那个用“忆苦思甜”来笼络人心的年代,万树林他爹万老汉经常被邀请上台给群众忆苦思甜,用他曾经受过的苦来痛斥旧社会的恶,宣扬党领导下的新社会的优越。 一天晚上,大队革委会又在灯光球场进行“忆苦思甜”,由万老汉主讲。大概是演讲前喝了酒的缘故吧,万老汉那天的话说的非常流利也比较地多。兴奋处没把得住嘴门:“……如今这日子,比起过去,那可是差的远了,这几年来我就几乎没吃饱过,整天吃就是包谷面粑粑,很难见到白生生纯麦面的蒸馍了。 我年轻时候给主家干活,到吃饭时,那真是想吃啥要啥。千层饼、白蒸馍、红烧肉、臊子面,饭的花样没重过……。” 听到这里,坐在台子底下的万树林,突然一个箭步就跃上了讲台,举手照着他爹的左半脸就扇了过去。“叭”的一声,手掌撞击脸皮产生的声音那个清脆,让在场的好多人都傻在了那。 “叫你在这胡说,叫你在这污蔑党和社会主义”说话间就扯着他爹的领口,把万老汉拉下了台。儿子打爹这件事在当时还是影响蛮大的,挨了儿子耳光后的第二年,万老汉就驾鹤西征了。 打那以后,儿子暴力父亲在义孝庄村就算是平常事了,有“智者”给其美名曰:造反精神! 9 万树林至今都很怀念“大锅饭”的年代,他一直认为“人多力量大”,现在村里那些遇到旱涝都不影响收获的土地,就是学大寨年代集体劳动的成果。闲时他总爱哼“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高兴时还能引吭高歌地完整唱一遍,可悲的是他从来没想过如何让人能团结起来,靠谎言和暴力是笼不住人心的。当然,他这个阶层的人,想了也是白想。 由于缺乏完整的世界观教育,利益大小成了人们评判事情好坏的标准,其结果是好多相信“无神论”的人,刚刚无所顾忌的打、砸、抢过后,转身又跪在菩萨面前祷告祈求神的保佑和施舍。就像如今的许多年轻人一样,狂欢完“圣诞”的平安夜,又得静下心来去缅怀伟大领袖。 当世间一些事情不能用“因为……所以”来回答时,人们往往就会乞求天命,把万树林作为扶贫对象,也许就是一种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