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9889|回复: 2

[自由人创作] 【鄠邑人物】“中华巧女”潘晓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28 22: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靳应禄07 于 2019-4-30 07:51 编辑


“中华巧女”潘晓玲
                                                                                             文/靳应禄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潘晓玲“中华巧女”的称号

众里寻他千百度……

       美丽、富饶的关中平原,以“麦棉两熟,旱涝保收”闻名于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被称作“天府”的地方,我国古代十三个王朝曾在这儿建都。可是,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气候发生变化——逢棉花成熟季节阴雨连绵,棉蕾多霉烂,导致减产,甚至无产。人民政府只好调整种植结构,即不再下达种棉任务。这样一来,与种棉密不可分的务棉、摘棉、晒棉、轧花、弹花以及纺线、织布等活儿也就自然不存在了,相关的技术、工艺势必被淡忘,耕织所必须的农、机、工具也就成为多余。
       为了能把这一灿烂的耕织文化记载下来,传承下去,笔者写了《关中耕织歌》,归纳了耕织的二十个流程。文章写就,亲历者看了倍感亲切,而年轻人却读不懂。笔者由是产生找画家的想法,拟文图并现。可是,接触了俩专业画家,他们一个提不起兴趣,另一个感到茫然——此路不通,应找农民画家才是正确方向。
      笔者乃户县人,按说户县是闻名中外的农民画乡,近水楼台……可是笔者在大国企上班,工作和生活的范围受限,尽管农民画近在咫尺,却连一个农民画家也不认识,只好“按图索骥”。先慕名接触了几个男画家,不甚中意——不是理解不了笔者的创意,就是构图太机械。在比较中,潘晓玲的画进入了笔者的视野。
      与潘晓玲沟通,可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和谐,默契。第一次五个多小时的磋商,我们是在你一句、我一句、你谈上半句、我接下半句的情况下完成创作构思的,是真真正正的“心有灵犀”。谈到细节,潘的丈夫王海也不时插上两句。我们都是过来人,对耕织,不但有经历,而且有感情,尤其是潘晓玲,除了对老式“轧花机”生疏外,别的程序、农具、工具全熟悉,其不但兴致高而且谈起来简直是哗哗如流水(笔者以后才知道其平时并不健谈)。与其说是谈创作,还不如说是谈回忆、谈感受,亦可以说是谈享受——先不谈劳动的快活和收获的愉悦,最起码农家的孩子,无一不是无限幸福地躺在母亲的身旁,听着、看着母亲摇着纺车入睡的……写到此,笔者想到了雕塑大师罗丹的名言:艺术即感情。是的,太深刻了,缺乏感情的绘画是空洞的,苍白的;只有带着深厚的感情才能使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至于轧花机,我们几经辗转,还好,终于(也是侥幸)找到了全县尚存的惟一 一部。由于其安装在墙旮旯,无法从正面拍照,我们便到现场去写生,用了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目睹潘晓玲自若的神态和娴熟的速写技巧,笔者不由得伸出了大拇指……“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历时六年,三易其稿,长达16米的《关中耕织图》长卷已接近完成,有1160个人物入画,在表现耕织流程的同时,还融进了体现关中风情的“二十怪”。俨然当代的《清明上河图》。


只有一个画家的“农民画庄”

       中国当代农民画名家潘晓玲1956年出生于十三朝古都之第一都(周丰京)的所在地陕西省户县,娘家在光明乡的西韩村,婆家在东韩村。一堡俩村,连畔耕种。平哉庸哉,不分伯仲。后来,西韩村由于出了位农民画家李凤兰,该村也跟着出了名。
      潘晓玲心灵手巧,从小爱画画,或者说有遗传基因——她的母亲王凤珍就是一个剪窗花的高手。读小学时,潘晓玲的课本、作业本的封面、背面无不被她自己涂的乱七八糟,为此没少挨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责骂,说她是淡耳子(方言。听不进去),屡教不改——没办法,秉性难移。
      与潘晓玲同在一个村的李凤兰的成功,无论从画画,还是做人,皆为潘晓玲树立了样榜,她一有空就往李凤兰家里跑(地方口语。在李凤兰家里泡),李凤兰怎么着色,她回家就怎么着色;李凤兰如何勾线,她回家就如何勾线,简直着了迷。初,连李凤兰自己也不知道鬼精灵潘晓玲是在向她学艺——邻里的小孩嘛,串门玩耍再普通不过了。如今,已功成名就的潘晓玲在谈到其成长历程时总是动情地说,尽管她不是李凤兰的徒弟,但李凤兰却是她事实上的启蒙老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李凤兰的带动下,西韩村出了上十个农民画家和一群农民画爱好者——该村也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民画村。
       初中毕业的潘晓玲因家庭人口多,为减轻父母的负担而选择了回乡当农民,挣工分之余进行画画,很快就名声大震。1979年,潘晓玲结婚——嫁到了东韩。随之办起了家庭画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户县农民画亦蜚声中外。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户县农民画成为户县这条旅游线上的热点——为了旅游的需要,西安市旅游局计划在户县命名一个“农民画庄”,初拟意见是在西韩和东韩两个村中选定。西韩村起步早,画匠多,又有李凤兰,名声大;但若论规模、论市场(作品行销量)、论社会影响,论整体环境以及远景,别墅式的东韩村则更胜一筹。
      揭牌仪式于1997年X月X日在潘晓玲设在家里的画苑举行,仪式由西安市旅游局局长李雪梅主持,出席揭牌仪式的各级领导有西安市副市长张凡、户县副县长刘博、户县农民画展览馆馆长赵慧选等。赵慧选馆长幽默地说“东韩村农民画庄就是潘晓玲”——是的,尽管如今的东韩村已获得“全国文明村镇”称号,被多家媒体誉为“陕西第一村”,定为“XXX小康示范村”,还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拥有好几个农民画家,又有高档次的农民画苑和展室等,游人如织,前来参观的团队不断,连央视的“心连心艺术团”也来这儿演出过。但“农民画庄”命名暨揭牌时,东韩村的的确确只有一个农民画家,那就是潘晓玲。


青 出 于 蓝

       《人民日报》曾这样报道: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中华巧女”称号的潘晓玲,今年,在自己的画室接待国外旅行团280个。算下来平均每天就接待10多位外国朋友。前不久,她第三次赴新加坡,参加由该国主办的“春城洋溢华夏情”中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新加坡数万人争睹她的农民画风采,她带的300幅作品被抢购一空。潘晓玲告诉我们,最受青睐的是她的《百子图》、《农家秋色》、《牧归》、《势不可挡》等作品。(见《人民日报》 2005年11月29日 第十五版)。
        在户县农民画队伍中,潘晓玲属于后起之秀。有同仁称她为第三代农民画的领军人物——笔者认为甚是恰当。身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陕西省农民画协会副主席、户县农民画协会副主席的潘晓玲,首批将户县农民画成功地推向了市场;她是出版农民画集的第一人;农民画队伍中,她第一个发行了明信片、特色邮票和电话卡;户县农民画家走出国门者大有人在,但在国外办画展次数最多(仅应邀在新加坡就办展7次)、规模最大、销量最高的却是潘晓玲。
       潘晓玲创作的农民画已超过500幅,其中《喜结良缘》和《养猪》(剪纸)参加了1995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华巧女手工品大奖赛”获鼓励奖;《农家秋色》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期间,被作为陕西省惟一 一幅农民画被选送参加由国家文化部和全国妇联共同举办的“中国妇女美术家作品展览”获一等奖;《希望》入选中国农民书画协会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农民画展”获优秀奖;《新婚》1996年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中国农民画优秀作品展”获优秀奖;《欢腾的节日》在陕西省1997年“迎香港回归书画展”和2001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书画展”中分别获得一等奖和特等奖;《沸腾的村头》参加2001年由共青团中央举办的“年画展”获二等奖;《关中八怪》获2002年“中国农民画联展”一等奖。《欢度春节》、《不夜天》等10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以及省、市等地方美术馆收藏;《金谷波海》、《腾飞》等40余幅作品分别在《人民日报》、《中国妇女》、《中国农民报》、《三秦都市报》等多家报刊发表。中央及当地省、市、地方电视台也对潘晓玲进行过专访和报道;央视的国际频道、香港的阳光卫视以及台湾的东森新闻等栏目将其作品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代表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到世界各地。

大 家 风 范

        潘晓玲的大家风范是在其步入“市场”后逐渐显现的。
        1989年对于潘晓玲而言,是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她应邀到著名的半坡博物馆参展并现场作画,观众围了一层又一层。刚一画好,便被人买走。潘晓玲不由眼前一亮……
       观众除了买画,还纷纷与她合影留念——很快,登门购画者就多了起来。
      一位作家给潘晓玲送了一首诗:一十八年基本功,市场经济初练兵。改革开放逢盛世,神州无处不春风。
      如果说1989年潘晓玲在半坡博物馆参展并现场作画受到国内观众的好评,那么,1996年,其随陕西省农民画协会访问团访美则征服了美国观众,并结识了一些美国朋友,其中一位知音为了支持她搞创作, 还将价值一千多美元的颜料等绘画材料千里迢迢送到她家里——既增加了她的自信,又让她看到了广阔的前景。
        不空洞的夸张,浪漫融于意念——潘晓玲的画大器初现。
        不虚伪的内涵,意念在夸张之中——潘晓玲的画日臻成熟。
        能应邀多次赴新加坡参展,足以说明潘晓玲的水平——《陕西日报》曾作过报道:为了办好展览,新加坡金航旅游公司派专人赴中国各地调查摸底,选择名人和精品参展。潘晓玲在众多的参赛人员中,被一举选中……40多天里,吸引了五、六万人参观。潘晓玲画展前人潮涌动,华裔职业女性争相观看……其中以万马奔腾为内容的《势不可挡》,被前来旅游的印度尼西亚政府一名前部长购买。1月30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在显著位置刊登了潘晓玲的名作《牧归》。(摘自《陕西日报》2003年3月24日。)
         潘晓玲出身农家,对农民画情有独钟。为了农民画的发展,她早在1989年就办起了家庭培训班,义务为户县、宝鸡、渭南、安康等地培训农民画骨干近百名……
        已是户县政协委员、陕西省人大代表的潘晓玲,时刻不忘宣传农民画。为了中外文化交流,十几年来,她义务为美国和新加坡等国家的中、小学生传授农民画、剪纸技艺的人数已经过万。

成 功 之 道

       谈到成功,潘晓玲感慨颇多,除了受贤惠而又多才多艺(会干高等级木工活如打造架子车和盘炕、垒锅灶、摞麦桔积等技术活)的母亲的熏陶以及第一代农民画家李风兰的引进(方言。引导、启迪、鼓舞)外,其谈的最多的还有两点:一是赶上了好时代,二是遇上了好老师。其实,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潘晓玲没有突出去谈,那就是户县这块沃土的培育。户县文化底蕴很厚。有多厚呢?堪称中华之最——中国的第一所大学“辟雍”(周文王所设)就建在户县。在此,顺便说一句,香港凤凰卫视的著名主持人王鲁湘在《世纪大讲坛》中关于“清华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大学”的说法很不准确,相差几千年呢!应在其所讲第一的前边加上“近代”俩个字才说得通。
        所谓好时代,是指潘晓玲初中毕业刚返乡那阵儿,正是户县农民画红火时期。因为不时有国际友好人士前来参观,户县便成了陕西省最早的对外开放县。涉及到国家荣誉,各级政府自然十分重视,譬如如陕西省就如何建设户县召开过专题会议等。在户县这块热土上,一方面,宣传和推广农民画正在掀起高潮;另一方面,提高农民画水准和壮大农民画队伍成为各级组织的责任。中央美术学院就是在这个时期来户县“开门办学”的,古元院长亲自带队,吃、住就在西韩村——这对于酷爱画画的潘晓玲来说,简直就像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何为好老师?笔者的体会是培育人才固然重要,但首先要善于发现人才并给予鼓励更为重要。读初中时,班主任高秉贵老师发现潘晓玲一有空就画画,很是高兴,认定是个好苗子,便鼓励其参加校内、外举办的课外美术活动。于是,这位后来成为农民画名家的潘晓玲鼓足勇气拿出了平生第一张画《向阳花》:天真烂漫的儿童,朵朵向阳的葵花——一送到学校便被选中,参加了县文化馆组织的青少年美术作品展并获得好评,不但提高了其画画的兴趣,而且奠定、增加了其画画的决心和信心。
       中央美院的师生白天同社员一起出工,晚上或搞创作,或搞教学。这是那个时代的风尚。潘晓玲也是一样,白天在生产队里干活挣工分,晚上就悄悄地去课堂转悠,东瞧瞧,西瞅瞅,用潘晓玲自己的话说,就是节节跟,天天到,雨天不空过;嘴一抹,碗一搁,拧身(方言。转身。一刻也不停留的意思)去上课。因为课堂就设在她家的后邻,抬脚就到。在这儿,她跟老师学,跟学员学,大家很喜欢她——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她占全了。古元院长开玩笑说她是编外学员,事实是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基础课上,她比那些正式学员们学的都要扎实。世上的事就是这样:大凡“偷偷”干事的人往往会干的更出色,情趣使然嘛!三十多年过去了,提起当年多次听古元、亢龙等大师的讲课和辅导,潘晓玲总是一笸蓝笑(方言。一脸灿烂),说她能多次聆听大师们的教诲,太幸运了。说到此,潘晓玲还谈了一件遗憾事:古元院长见她如此热爱画画,又有灵性,便问她“想不想上美院?和我们一块去北京”。说不想是假的,她是不敢奢想,一是自己仅有初中文化;二是她撂心不下(方言。不放心)家里,她姊妹多,家庭负担重,她还要帮父母挣工分养家糊口呢——大好机会就这样与她擦肩而过。当初还觉得无所谓,过后提起觉得很可惜。
         潘晓玲的成功,其实还有一个公开的秘密,那就是从不自满,不放过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她参加辅导班、创作班不下十几次,每次都有收获。
         说到感谢,潘晓玲说她想感谢的老师很多,除了前边提到的,还有山景明、丁济棠、刘群汉、王志杰等老师,其中的丁济棠老师,是户县农民画的创始人,更应感激——丁老师不但对她悉心栽培,更是她加入农民画队伍的领路人。她打算为其塑像、赠匾。
       谈成功感言,不善语言表达的潘晓玲说的非常简单,就四个字:用“心”去画。
       观潘晓玲的画,有生活气息浓郁、人物栩栩如生、写实与夸张兼容等特点,尤其是着色格外亮丽。
       谈到创作题材,潘晓玲胸有成竹,说她的素材多着呢。说着拿出一个本子。是1997年5月与丁济棠、王景龙、杨生茂等一行7人,开着一辆面包车,过蓝田,入秦岭,经千阳、紫阳、镇安、留坝到汉中,历时半个月的数十幅写生——她的代表作之一《晨曲》便是其中的一幅。类似的写生,潘晓玲竟然有三大本,近乎300幅呢!其不但生活充实,积淀深厚,而且素材丰富,难怪谈起未来,底气十足。
       谈到色彩为什么格外亮丽。潘晓玲点到即止,得意地笑着说那是古元老师教给她的诀窍……
       说到用“心”去画,还有个小插曲:尽显黄土高原魂魄的“安塞腰鼓”让潘晓玲产生了表现“雄风”的创作欲望。但几番构思,却总不如意,时间一久,竟成了心事。有一天,子夜时分,潘晓玲从梦中笑醒,急忙打开台灯,顾不上回答丈夫的问话,挥笔勾出了梦中构图。一幅颇显霸气的《腾飞》就是这样诞生的。类似的事,笔者亦有过,著名作家贾平凹也有过——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嘛!
       《关中八怪》是潘晓玲的得意之作,市场效应也很好。其风格有些“怪”,有点儿剪纸的味道(受母亲的影响,潘晓玲也是剪纸能手)。内容“怪”,风格“怪”,索性“怪”到底,便把人物全部涂成黑色,显得庄重、大方、迺劲、豪爽,给人以亲切感——民间有“黑娃勤,白娃懒”之说,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深厚的感情。
       关于创作,潘晓玲说了一句歇后语:笨媳妇借鞋样/替(方言。依样画葫芦)了别人的鞋样,替不了别人的手样。生动、形象地道出了学习与创新的辩证关系——这便是潘晓玲成功的秘诀。



    (作者简介:靳应禄,兵器部惠安史志编辑,陕西省民俗学会理事,上林苑诗词楹联学会会员。被聘为户县政协文史资料征集员、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民俗文化研究员、香港中民影业文学顾问。系法律工作者。微信13991180571)     







DSC09749.JPG
DSC07593.JPG
DSC09980.JPG
DSC08397.JPG
DSC08227.JPG
DSC09980.JPG
DSC09982.JPG
发表于 2019-5-10 16: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户县增光添彩。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30 17: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户县名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