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5075|回复: 9

盖碗的介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9 18: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盖碗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 “茶托”又称“茶船”。盖碗茶,须用滚烫的开水冲一下碗,然后放入茶叶盛水加盖,沁茶的时间看茶叶数量和种类约为20秒至3分钟。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在众多的碗、盏、壶、杯之中,鲁迅先生为什么单单赞赏盖碗呢?其中,自有道理。

  凡深谙茶道的人都知道,品茗特别讲究“察色、嗅香、品味、观形”。杯、壶泡茶,不利于察色、观形,亦不利于茶汤浓淡之调节。 杯形茶具呈直桶状,茶泡在杯中嫩叶细芽全被滚烫的沸水焖熟了,何来品茗之雅趣,只可作“牛饮”;北方盛行的大壶泡茶,茶温易冷却,香气易失散,不耐喝且失却趣味。此外,茶泡久了,品质会下降而色败香散。无论从品茗鉴赏,或是从养生保健角度而论,杯、壶泡茶的不足均显而易见。

  而盖碗茶具,有碗,有盖,有船,造型独特,制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盖可入碗内,茶船做底承托。喝茶时盖不易滑落,有茶船为托又免烫手之苦。且只需端着茶船就可稳定重心,喝茶时又不必揭盖,只需半张半合,茶叶既不入口,茶汤又可徐徐沁出,甚是惬意,避免了壶堵杯吐之烦。 盖碗茶的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

  冲泡铁观音在泉州以盖碗冲泡为主,如果让我来推荐冲泡铁观音的茶具,首选盖碗冲泡哟。不论是人多时,还是独自享受时都可以用盖碗,人多时用盖碗分杯,可以品尝茶道,独自品茗不想动杯,直接用盖碗喝茶,独乐乐哟。

  盖碗泡茶茶艺

  盖碗也称“三才杯”暗含天地人和之意,用来冲泡乌龙茶。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审评师在评审茶叶等级时,通常都用盖碗泡法。用盖碗冲泡乌龙茶,便于观色闻香,所以专业茶师都偏爱用盖碗泡法。

  用盖碗泡茶,具有简便、易学、不吸味、导热快、实用、高雅而优美等优点。现在市场有售:五克、七克 、十克、等不同容量的盖碗,很容易就能根据自己所买的盖碗来定投茶量。

  这套茶艺共八道程序。

  1.洗杯——白鹤沐浴

  用开水洗净茶具,并提高茶具的温度。

  2.落茶——乌龙入宫

  在福建省武夷山市称为“落茶”或“投茶” 投茶量可根据个人爱好而灵活掌握.一般为5--8克。

  3.冲茶——悬壶高冲

  冲泡时最好能使茶叶在杯中旋转。

  4.刮沫——春风拂面

  用杯盖轻轻刮去浮在杯面的泡沫,

  5.出汤——玉液回公,

  把盖碗中的茶汤倒进公道杯中使茶汤浓淡均匀。

  6.点茶——韩信点兵, (关公巡城)

  将公道杯中茶汤公平均匀的倒入客人的品茗杯中,以供嘉宾使用。

  7.看茶——赏色闻香,(喜闻幽香)

  观赏茶汤的色泽并闻杯盖上留香。

  8.品茶——品啜甘露, (领悟岩韵)

  品武夷岩茶要边啜边嗅,浅尝细品,才能感悟到美妙的各种花香和岩韵。

  注:初用盖碗时,容易烫手,使杯中茶汤倒之不尽,会使茶汤显老,应多加练习。
 楼主| 发表于 2009-9-9 18: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惯例,沙发自己
顶起.gif
发表于 2009-9-9 18: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太懂,先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09-9-9 18: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09-9-9 19: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09-9-9 23: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09-9-9 23: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09-9-10 09: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09-9-14 14: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curse:学问深很
发表于 2009-10-13 20: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curs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