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靳应禄07 于 2019-3-4 23:08 编辑
【文苑漫笔】 忆陈忠实与柳青 文/靳应禄
我与陈忠实老师有过三次接触,时间不长却收获不小,尤其是首次会面。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事,陈忠实、贾平凹与西安日报编辑张月赓一行来我所供职的惠安化工厂采风,与我们厂“神剑”文学分会创作人员面对面进行交流。时任公社党委副书记的陈忠实以“背馍干部”自谦,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文学之路。听得出陈忠实在做人上以柳青的人品为楷模,在写作上以《创业史》为样板,可谓是得到了柳青的为人及其写作的真谛。座谈会上,陈忠实谈罢“虚”,又论“实”,以《创业史》中“上山割扫帚”和“杀猪”的章节为例,深入浅出地剖析柳青的笔法,让我这个酷爱写作却拿不出象样作品的文学新兵茅塞顿开。会上,操一口方言的陈忠实老师将其朴实、憨厚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陈忠实身上我似乎看到了柳青及其《创业史》人物梁生宝的影子——可谓是我走上文学之路的启蒙老师 。 第二次是我在纂写《大收藏家孙宏》时与其的一次“闲谝(西安方言。不设限的闲聊)”。说实话,我写孙宏,是从陈忠实老师把孙宏誉为“收藏界一匹黑马”切入的。当然,我们也聊了小说《白鹿原》——这部巨著有相当的原型和风情缘自我的家乡、周文王建丰京的户县。
第三次见面时间很短,是陈忠实老师被聘为香港中民影业文学顾问后向该公司推荐我亦被该公司聘为文学顾问。
柳青笔下的《创业史》所反映的农业合作化是一个社会改革的大的创举。如同任何事物都有阶段性和不可能尽善尽美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化已为承包责任制所取代,但合作化仍不失其作为那个伟大时代的伟大产物,有着非同一般的伟大意义。
首先,合作化产生于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脱胎换骨之初新政权伊始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之际,解决四亿伍千万人民的吃饭穿衣特别是农民的贫穷问题就成了关系到新中国政权稳固的头等大事。正是合作化的体制使得耕者有其田、人人有饭吃;消除了贫富悬殊;对无依无靠的社员进行“五保”使其生活有了保障;又教育农民树立了热爱集体、热爱国家的新风尚。集体化打下了农村持续发展的基础;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的积极性包括有效地教育、改造了那些好逸恶劳者和不劳而获的寄生虫……。与过来人交谈,还真怀念合作化时期那个充满激情的、和谐的年代。
在人生经历上,我有幸当过三年农民,说确切一点是三年人民公社的社员。而在文学道路上,三年合作化生活的实践为我后来撰写农村题材的系列文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年的农村生活其所以让我充实、兴奋乃至常常追忆,这与当时读到柳青的《创业史》不无关系。
一九六二年,因家庭有实际困难,我高中未读完就回到了农村。我的家在户县,与柳青笔下的长安县为邻,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一模一样,我似乎一下子溶进了《创业史》的氛围之中。换句话说,《创业史》写的好像是我身边的事一样,感到格外亲切。我常拿书中的情节与生活现实做对照,也曾以书中具体人物形象去对口评价某些干部和社员。在选队长时社员们也常以梁生宝做榜样等等,《创业史》可以说是合作化时代农村的教科书。
我未见过柳青,却有幸听到过陈忠实对柳青及《创业史》的评介。 听得出陈忠实在做人上以柳青的人品为楷模,在写作上以《创业史》为样板,可谓是得到了柳青的为人及其写作的真谛。在那次座谈会上,陈忠实谈罢“虚”,又论“实”,以《创业史》中“上山割扫帚”和“杀猪”的章节为例,深入浅出地剖析柳青的笔法,让我这个酷爱写作却拿不出象样作品的文学新兵茅塞顿开。会上,操一口方言的陈忠实将其朴实、憨厚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陈忠实身上我似乎看到了柳青及其《创业史》人物梁生宝的影子。
柳青是我崇拜的偶像,但只能仰望;而陈忠实则是我走上文学之路的启蒙老师,我受益自然多多。
(作者简介:靳应禄,兵器部惠安史志编辑,陕西省民俗学会理事,上林苑诗词楹联学会会员。被聘为户县政协文史资料征集员、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民俗文化研究员、香港中民影业文学顾问。系法律工作者。微信13991180571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