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人文鄠邑】因明朝初年沙河河畔驻扎军寨——秦渡镇南沙河寨村的村名来历
南沙河寨村位于鄠邑区秦渡镇西南角。
村名来历:
根据户县地方志记载:明朝初年在沙河河畔驻扎着两个军寨。分别位于南北两处,南边的叫南沙河寨,北边的叫北沙河寨。
发展历程:
民国十八年(1929),鄠邑区以下仍为操和里,全县又成立5个区公所,分辖17操。南沙河寨隶属第三区公所秦渡操。
民国二十三年(1934),废区操制,改为联保制,全县共划分为23个联,南沙河寨隶属新阳联第3保。
民国二十八~三十八年(1939—1949),改联保制为乡(镇)保甲制,将全县21联编为9个乡(镇)公所,下辖78个保。南沙河寨隶属五桥乡公所第一保。
1949年5月21日鄠邑区解放,将原来旧制的9个乡公所改为9个区公署,78个保改为78个乡人民政府,1950年4月16日区乡缩编,将全县10个区缩编为7个区,80个乡缩编为62个乡,南沙河寨隶属第4区(秦渡区)第 6乡(新阳乡)管辖,乡政府驻南沙河寨。
1956年6月20日,全县缩编为3个区公所,26个乡(镇)人民政府,439个自然村。南沙河寨隶属秦渡区公所。
1958年8月28日,废区、乡制,全县成立8个人民公社,41个管理区,463个大队。南沙河寨隶属秦渡人民公社新阳管区。
1961年5月,将全县8个人民公社改编为21个人民公社,487个大队。南沙河寨秦渡公社新丰大队。后撤人民公社,南沙河村隶属秦镇至今。
村中是老人曾经讲过:村中的先辈曾经经历过明朝八级大地震(1556年1月23日大地震)。根据以上资料推测,南沙河寨的历史应该在500年以上。
悠悠五百余年的历史,像一首壮丽的诗篇,演绎着先辈顽强的奋发精神。祖辈居住在村子乡亲是过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
根据老人讲:村里的先辈有可能是从山西大槐树迁移过来或者从军者的后裔。明朝崇祯年间修有黄土城墙和护城河(城壕)。城墙高约4米,东西长约90米,南北长约130米,在今天訾老社家位置有一个城门洞,上面修着城门楼,全村人由此出入。早晨开城门,晚上关城门。到了19世纪50年代,城墙门楼基本拆除。城墙外的护城河,村人俗称城壕,宽约10米,深3米,四季有水,水源来自秦岭小河,水流轻缓,夏秋之际,城壕里绿草丛生,蛙声一片,常有鸭鹅戏水,孩童摸鱼捉虾。
村中央的碾盘子上记载有:南沙河寨曾住着九姓13户人家。传承至今的有訾姓,孙姓,张姓,其余姓氏都为后来迁入。现在村子有200余户人家,人口1000余人。
村中在解放前曾有庙宇4座,老爷庙(位置大概訾让梨家)为3间房屋,也是本村和乔家庄等村庄学生上学的学校,为本村和周围村庄培养了不少栋梁。菩萨庙(位置在村北淤园)为3间房屋,无量庙在村正中(夏雷家位置),土地庙本村在东西六号路以南一点位置。
村西北角的淤园是一片荒滩地,地势较低, 杂树较多,村人称之为淤园,解放后曾栽较多植树木,后村八十年代初人大干几十天挖成鱼池。九十年代宅基地不足,鱼池被填平,上面建起房屋几十间。
民国时期,日寇侵占我国,威逼中条山,窥视陕西。陕军主力国民38军主力在赵寿山带领下,血战中条山。本村于洪烈,随军出征,是学生三队的事务长,因作战勇敢,被赵寿山认作干儿子。但他搞伙食时财务混乱,两夜不归营,触犯军法,军法处下令枪毙。枪毙于洪烈那天,操场上跪了一片人请求枪下留人,师长孔从洲(灞桥人,毛主席儿女亲家)来了后也给大家跪下,他说“我和大家一样没有办法,我不执行命令也要军法处置”。最后,于洪烈被枪毙。由此可见,陕军纪律之严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