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人文鄠邑】与至岐东迁的周人有着不解的渊源——五竹镇赵王镇村的村名来历
赵王镇( zhao wang zhen )位于户县老县城东北旮旯方向的13公里,与长安区东西中轴线最西部灵沼街办海子村毗邻。
据旧《户县誌》, 赵王镇,古设驿站于此,名日赵王铺。明崇祯(1644)前设镇,兴盛于乾隆年间,清同治元年(1862年)回汉战争,回人久攻户县县城不克,为保障战争供给,赵王镇惨遭回汉战争的洗劫,正因为是陕西关中地区重要的粮、棉、油、杂粮、集散地,决定其成为回汉战争重灾区的命运,商街在大火中化为灰烬,夷为平地,镇中民众死亡过半。
村名来历:
其村名所来,说赵王镇因在周沣京地方和周文王庙相邻,又地处周文王灵沼池(湖)畔,根据赵王镇东村东城门匾额:“毓秀灵周”,北城门匾额:“望古岐远”,都说明这块古老的地方与至岐东迁的周人有着不解的渊源。
而且根据史学家考证,此地原名为“周王镇”,由于“周”与“赵”在古方言的发音中几乎不分,从明代易名赵王镇,又根据崇祯五年(1632)重修平等庙碑,明洪武年就称赵王镇,由此证明新《户县誌》载清康熙年前设赵王镇是错误的(丰镐遗子原创)
赵王镇以商街为一独立镇,以镇分界,东为东堡,西为西堡,是从清代的称谓。明代和以前称东镇,西镇,其从碑文可证。直到现在还有人称东赵王镇,西赵王镇。
今赵王镇东村简称:赵东村;赵王镇西村简称:赵西村 赵王镇东村城墙为明代所筑,回汉战争后又进行了一次修葺,民国六年至十一年又对原城垣进行重修和新筑,底宽3丈余,高3丈余,上宽6尺为跑马城,意为骑上马能在城墙上奔驰一周。分东、南、西、北四个拱形城门,东城门匾额上书“毓秀灵周”;南城门匾额“览峰正阳”;西城门匾额“紫昭三门”;北城门匾额“望古岐远”。解放后城墙已基本损毁,城门楼坍塌,厚重的城门门扇后来都被生产队铺库房底子用。城外一周护城壕沟宽约30米,其中内壕沟宽约6米,常年水不断,多雨季节壕沟的水从城西北角排出,沿退洪渠流入村西约300米远的苍龙河,东城壕水则退入东边灵沼河,四围城壕沟芦苇茂密,鱼儿跳跃,蟹鳖岸边。解放初,除西城墙被雨水冲刷垮塌严重外,其余三面城墙除部分城垛被破坏,其余基本完好,公社化后在村领导带领下,用大锤钢钎把坚硬的夯土一点点凿开打碎,作为土肥拉到麦田,十多个冬春,西村的干部群众终于把老一辈倾家当产辛苦建成的防御工事基本挖完,只剩下坍塌的西城墙,七十年代公社田兵团书记在西村搞规划,西城墙壕沟才夷为平地,化作庄基,在此前后南城、北城、东城墙地方都先后化为庄基地。
村民生活风貌:
隆兴寺:
隆兴寺(历史名龙青寺)位于该镇商街北端,现东村一侧,南至现在的苍灵路以南,北至平等庙街,也叫三门街,是平等庙南门,隆兴寺北门,东村城墙西门交汇街。
东界南头至现村民赵家以西,北头现戈林德家以西,西界为赵王镇老街以东长约150多米,宽约50多米,总面积7500多平米。隆兴寺几座高大石碑,“回乱”和解放前后均被毁,唯一能为隆兴寺提供建寺年代的两个巨型铸钟,一个解放前不知去向,一个五十年代悬挂在寺后院高一丈多的高台之上,高台之上满是瓦礫,古钟高达2米多,1.8米个头举臂够不着顶,击之五六里外都可以清晰的听到,可惜毁于58年大炼钢铁活动。
平等大王庙:
平等大王庙,简称:平等庙,(即老爷庙)。遗址即在现在的赵王镇村小学校园,是纪念民族英雄关羽的庙宇,明洪武年该镇驻庙僧人常年供奉香火不断,又载元至正十四年就有修葺记载,可见平等庙建庙可追溯到宋代,距今八、九百年,仅以崇祯五年(1632)重修平等庙碑记,考证其历史,被户县钟楼(1635)还早建三年。
遗憾的有元代、宋代三尊高大石碑,一尊镶在大殿东山墙。两尊镶在大殿西山墙,其中一尊隶字“平等大王庙”五个大字,石碑两边龙绕碑顶。均在八十年代初普六教育拆除庙宇时遗失,至今下落不明。
城隍庙:
城隍庙,经考证为明代所建,距今六百多年历史,“山门两边石刻大鼓正对山门外开阔广场,广场南边中轴线坐南面北,大砖石条结构砌成1.6米高台,五间跨度戏楼雄居之上与山门相对。走进山门殿开阔地段,通道青砖漫地,翠柏夹道,七级石阶登城皇大殿前院,高台之上三间主殿,东西两边各四间配殿,配殿两边向南各六间偏殿,名曰:东六庵、西六庵。城隍庙内高约三米的城隍爷城隍婆端坐大殿正中,你不论站在哪个方向都好像注视着你,慈祥的面容不失威严,东西配殿求子娘娘、财神、阎王爷、孤魂爷等各种泥塑神像二十多尊,并为城隍庙今后的规模留有五进深发展空间,城隍庙总面积达7000平方米以上。主殿配殿共二十四间,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以上,这是当时旧中国只有城镇才有坐城隍的象征城隍庙,回乱”被烧毁。
药王庙:
药王庙,坐落于东镇东南角村外,现鸽子厂对面偏西,坐北面南,该庙占地宽约30米,长约50米,面积2亩多,2005年,在药王庙遗址附近出土大量宋代钱币 ,大观通宝、元丰通宝、元佑通宝,而其中的元丰通宝三更是收藏界稀罕之物,都可佐证药王庙为宋代建筑,距今八九百年。
居士堂:
居士堂,又称清寿堂,位于该镇历史上的中部,坐东面西,遗址在恒义生粮铺南,隔条大道,进入高大的青砖雕刻门楼,院中迎面约四米多宽, 两米多高的青砖刻花照壁,分开两边甬道进入堂院;隐隐约约隔幔可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天王李靖诸多天神天将之塑像,六十年代初居士堂拆除,居士们诵经用的多套钟、罄、百余套经书拉去大王管区。
肖家粮铺:
肖家粮铺---恒义生,南待村人肖恒俭回汉战争后创立的著名商号,三间街面老房,座东面西,五进纵深,唯一鉴证着赵王镇商街的历史兴衰,虽然几经修葺,现在仍破烂不堪,但基本风貌犹存,仅存的老街坊剩下三两座,而且面目全非.民国时国民党的几十个散兵游勇土匪,拿着枪抢赵王镇时,全镇商户家家关门,上集百姓四散逃人,肖家护院登上炮楼与土匪对峙,土匪抓来上集百姓十多人,强迫挖炮楼,西村东村城墙砖垛上的土枪也对准了土匪,因为怕伤及无辜,与土匪结下梁子,炮楼上给土匪扔了些大烟土,使镇上和肖家免除了一场灾难。
刘亦敏:
抗日英雄刘亦敏本村东堡人。
1938年,在国民党办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总队第十五期步兵科学习。
1939年冬在王曲毕业。在这期间,集体加入了国民党。
1940年春,26岁的刘亦敏被分配到国民党28师83团当少尉见习。秋季,任少尉排长,队伍活动与陕北中部宜君、宜川一带,防守碉堡,轮流训练。
1942年,在28师83团3营6连当了2年中尉排长,队伍驻守在朝邑、平民县一带,任务是保卫固守黄河,防止日本侵略军西渡。
1943年,刘亦敏当上了2营4连上尉连长,队伍集结陕西合阳整训。
1945年6月,队伍开往河南省卢氏县、南阳内乡等抗日前线,在6月中旬,在内乡西峡口地区与日本侵略军发生了10多天的激烈战斗。这就是有名的西峡之战。
1945年3月,日军中国派遣军为攻占老河口航空基地,遏制中、美空军对华北、华中主要交通干线的袭击,确保运输安全,令第12集团军司令官内山英太郎指挥3个师、1个骑兵旅、1个支队,由河南鲁山、舞阳、沙河店等地向西进攻,企图以急袭战法迅速攻占西峡、老河口一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令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指挥3个集团军(共8个军20个师),以2个军于河南泌阳至方城地区进行抵抗,另以主力确保南阳东南和鄂北地区;第一战区代司令长官胡宗南指挥2个集团军另2个军(共10个军25个师)于南召、李青店之线及纵深地区阻击日军;中、美部分空军支援作战。却说豫西方面的西峡口之战打得十分激烈。向西峡口方向进攻的日军,是此次作战中日军最强的一路——坦克第3师团主力和第110师团主力。日军以坦克开道,步兵炮兵蜂涌跟进,沿着南阳至西安的豫陕公路,在丛山峻岭之中的狭窄公路上拼命突进。
3月28日,坦克第3师团的先头部队抵达西峡口镇南约一公里处。守卫西峡口的是吴绍周第85军之23师和暂55师。日军坦克部队和第110师团之139联队,猛攻一天一夜。占领了西峡口镇区,接着,马不停蹄地沿着狭窄的豫陕公路继续西进。
4月5日,先头部队到达重阳店,并向守军发动进攻,此时,以王仲廉第31集图军为骨干的中国军队,正按计划向西峡口至重阳店之间的公路两侧山地运动,刘亦敏就在急速运动中的第90军王应尊第28师部队中。4月4日,第85军廖运周第110师奉命赶到西峡口至重阳店之间的丁河店,在公路北侧占领阵地。同日,豫省保安第2团亦奉命抵达丁河店公路南侧。翌日凌晨四点钟,公路南北两俯的中国军队同时发动反攻。顿时,山谷中炮声隆隆,喊杀声震天,丁河店在猛烈炮火中顿时火光冲天。中国军队经一天半激战,夺取丁河店。接着又将丁河店东约八里的奎文关之敌数百名,尽行歼灭,击毁敌坦克数辆,攻占了奎文关,还将西峡口至重阳店之敌,拦腰斩断。重阳店之敌顿成瓮中之鳖中国军队向重阳店的敌第110师团之139联队和坦克师团一部进行反攻,将其全歼 中国军队以约十数个师的优势兵力,对西峡口之敌形成包围态势。
廖运周第110师和刘亦敏所在的王应尊第28师两精锐部队,向西峡口镇发起反攻日军一再增加兵力,死守西峡重地,双方成胶着状态。两军咫尺相对,寸步不让,连日争夺攻战。中、美空军也频繁出动飞机,对日军进行轰炸扫射。真是狭路相逢,誓死不让。直至8月中旬,日军从房顶上撅起白布片为止,峡谷之中激烈的枪炮声才停息下来。
在西峡口战役中,中国军队诱敌进入预伏圈内,聚歼日寇第三纵队,击毙纵队司令,取得西峡口大捷。粉碎了日寇扫荡豫西、占领商县,威胁西安之阴谋。担任反攻任务的第28师是中国精锐部队,师长为王应尊中将, 1949年任西安绥靖公署干训团学生总队总队长,同年12月27日在四川新津投诚。西峡大战时,刘亦敏即在王应尊中将麾下,参加了西峡大反攻,作为连长,他身先士卒,英勇杀敌。战斗中不幸左腿负伤,被辗转运送到周至县后方医院治疗。其后就是日本投降,三年解放战争开始。养好伤后,身为军人的他,其行动脚印是随着部队的行动而行动。和解放军作战,一路溃败。
1950年1月初,国民党28师溃军在四川大邑县附近山地,向西康逃窜的途中交械投诚,刘亦敏没有按照解放军的安排,被遣返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