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张忠(?~1952)县城北街人,家有薄田少许。初时跟东街王利在县府民班当差。因其办事干练,王利将班头转让于张忠。当班头以后,田产亦多至80度亩,并拴了马车。张忠为人乐观、爽快,性和谐,好热闹,曾将北街的耍伙社办成社火社。有人鼓动其效法郭英(周至县署班头)办一戏班,但苦于没有机会。1928年年初,坳河初年赵寨子戏班无法支撑,将箱底转让予张忠。此箱底购置时间不长,戏衣、道具尚新。传说以死人棺板做戏箱牙口,一能镇住戏班,二是台口硬(对台戏能赢对方)。张忠便雇人盗取埋于西韩村南一军官棺盖做戏箱牙口。 1928年秋,张忠的忠盛民乐社成立,其意为“张忠兴盛,民人欢乐”,因此所招学生名字都有“民”或“乐”字。随即请周、户、长一带戏曲名流“一声雷”、“声声红”、“麻子红”、“辣子红”(均艺名)等为教练,先在崔村“纳窝子”,经四个月的学习排练,即能演出。前后“纳窝子”三科,培养100余演员。其中成为名演员的有县北街的虎娃子,县东街的秉娃子,太平村的锁成子、顺娃子,羊村的大嘴虎娃,秦镇的福娃、四羊子,坳河村的霍乐民等。他们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各有其拿手戏, 为民乐社挣得钱财,扬播了名声。19351~1939年,是民乐社最兴盛时期,每年农历六至八月,户县、周至、长安各村古会开始,几乎每天都有台口,又赴西安、咸阳、兴平、乾县、礼泉、扶风等地扎园子卖戏。民乐社所演有60多本戏,每到一地不演重复剧目。此时民乐社可给教练、把式月薪30块大洋。 张忠与周至郭英私交不错,但在舞台上是冤家对头。1938年在周至千户村与郭英戏班对台,煞费苦心为《游西湖》一剧增加“过阴”一场,结果将扮演廖银的天娃子活活烧死于后台。民乐社以唱《下河东》《五丈原》《黄河镇》《回荆州》《鞭打阴夫人》等硬扎戏,备受观众青睐。 张忠热爱戏剧,每有重要演出,无不亲临现场。若遇对台戏,更是一刻不离场地,关心每场戏的演出,注视每个演员的演唱,观察观众的情绪,听取台下反响。 1941年后,民乐社日趋衰败,原因是张忠失去班头职务,声望逐渐下降,加之抗日战争,人民负担沉重,农村贫穷,台口锐减。而大部分学生已成名,需要付工资,戏班开支加大,戏装也逐渐破旧。尽管张忠务农、经商,不断为之输资,也支撑不住局面。加之董班长把一部分学生带到甘肃,到解放前夕无法演出。解放后,忠盛民乐社彻底垮台,张忠亦将全部家业赔了进去。,民乐社虽然垮台,但其所培养的学生遍及西北五省、三秦大地,不少人成为知名演员或教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