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本版
查看: 5388|回复: 2

[户县书法家协会] 书法,使卑微的我幸福地活着(答《神州》杂志记者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1 19: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郭名高 于 2014-11-21 20:00 编辑
采访对象  :郭名高
采访者    :曹秋香
单  位    :《神州》杂志
日  期    :2014年11月17日
1、您出于何因对书画产生兴趣,又是如何与书画艺术结缘?简单谈谈书画历程。
郭:我出生在农村,爱上书法缘于看老先生写字。那时候,我上小学三年级吧,因为喜欢,关注得就多。村上有个民办教师,爱写字,我见他抓了毛笔挥洒自如,心里痒痒地厉害,翻了个描红本,放了学,趴在电视机前,藉了荧屏上散的一些亮光,描呀描。家里没人懂书法,见我痴迷,都说我写得好。逢了来客,父亲喜欢拿着我的描红本给人看。
一日,课间休息,学校有位姓蔡的老师在写标语,我趴在窗台上朝里看,热血沸腾!我见蔡老师将其中一个字描来改去,本来写得挺好,一番描画,反而不美了!他皱了眉头,我就大声喊:老师,字不宜改!
    蔡老师抬起头,有些诧异,见是我,招呼我进去,将笔伸过来,让我写!我懵了,我哪行呀!红了脸,摆着手,退了出来。
那之后,我心里使了劲,每次饭前,都会抽半小时写大字,晚上写完作业,练字的时间更长。坚持了几年,字开始好起来。逢了暑假,我就去县城学书法。那时候,家里情况还行,父亲对我很支持。
后来上了大学,一心想当作家,写了一些文章。所读的学校没什么名气,就业压力大,我就想,咱也是有特长的,办个展览吧,或许对以后找工作有帮助。那是2001年11月,毕业前夕,我从报社实习回来,操办了个人首次书画展。展厅就在学院大厅里,来了一些人,媒体方面的老师也很支持,当时,咱也算火了一把。我学的中文,若要从教,教语文的可能性极大,我不喜欢。正好,西安惠安中学招美术教师,领导看了我的资料,满心欢喜,就签了协议。临上班,我才知道这家学校在户县,好歹也是名校,环境、氛围都不错。我出生在农村,对物质本没有太高的期望值,生活过得蛮惬意,我将这份感激归功于书画,动笔愈发勤快了。就这样,在师友们的勉励、指导下,我一路走来。
2、在书画艺术的旅途中是否有过酸甜苦辣,当时是什么信念让您坚持走下去?
郭: 酸甜苦辣是人的生存常态,正是因为有它的存在,生活才显得丰富多彩。我的书法生活,大学毕业之前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没人要求我非要这么做,不能那样做。那时候,理念、方法都有问题,练字是自个儿瞎琢磨,结构写不准,拿笔在原字上反复改,然后挂在墙上端详。我以少得可怜的绘画常识来指导书法的学习。临帖是一个样,抄诗词是另一个样。磕磕绊绊走了好多年。最为不易的是上高中,当时我在咸阳中学就读,住校。没有练字的地方,每顿饭后,我端一盆水,蹲在宿舍门前的水泥地板上临《史晨碑》,再抬头,身后一帮人。
那阵子,我学习还是很用心的,可惜成绩不好。学校是一所省级重点高中,学生整体素质好,若论文化课成绩,我很自卑。非要找些金子贴在脸上的话,那似乎只有写作和书法,它使我在这样一个群体里,多少有些尊严地活着。二十多年来,我能坚持走下来,这恐怕是最朴素的理由吧!
3、有人说“书法是一种研究书写者心理与性格的工具”您对此有何见解?
郭:先贤有语:“书者,如也。如其情,如其才,如其志,如其学,总之,如其人也。”对于一个书法家来讲,美是多元化的,才学、情志影响一个人的审美取向乃至高度。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整日忙于经营市场的书家,他的作品里会流露出文雅而独立的精神诉求;更不会相信,腹无点墨之人,可以写出书卷气浓郁的作品。
4、您觉得你还需要在哪方面再下功夫,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郭:艺术没有彼岸。不同阶段解决不同的问题。青年靠才情,中年仗功力,老年有学养。就我目前的情况来看,才情靠不上边,功力也不够,学养更无法谈起,缺的东西太多!但我认为,理念、方法如果没什么问题,其它东西都是可以累积的。若能坚持走下去,36岁时的作品与66岁,在功力上必然存在巨大的差异,我坚信这一点。目前,我想做好三件事:其一,多临帖,向经典靠近,锤炼笔墨,提升功力;其二,读书。古人讲: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增长见识,活跃思维,养浩然之气;再者,就是作文。这方面,我有两个领域会坚持走下去,一是理论的研究与写作,二是散文的创作。想做好这两件事,学养、情趣的培育是至关重要的。黄宾虹能成为书画大师,有个积累阶段不容忽视。黄老30年间作文1100余篇,研究范围涉及书画、鉴定、制墨、诗词诸多方面。我仔细琢磨了一下,以这样的量,大概每周会写一篇文章吧!向先辈学习,这个角度很重要。今年年初,我基本落实了这一想法,每周二都安排了写作时间。眨眼间,一年快过去了,自我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
5、每一幅作品都是有血有肉的,您的作品中是否会融入情感?如何做到心与书相通赋予作品生命?
郭:好的作品都是有情感的。这种情感我以为有两个层面:一是个人修为所决定的审美选择,是在临帖之初已经介入;二是挥毫之际,人的情绪的外化。一般来讲,情感的闲适或澎湃,见之于笔墨,那是很明显的:譬如激动之时,线条节奏的快慢、墨法的枯湿、结体诸多元素会很清晰地传递这些信息。而心境平和,用笔必然舒缓温润。当然,这只是形而下的认识,具体到创作,似乎更为复杂些。
6、说到书法的创新,就要提到书法的传承 ,您的书法作品看似随心所欲,实则是在传统书法艺术传承基础上形成的洒脱不羁的创新风格,体现出您独到的书法技巧,您是如何看待书法艺术中的技巧?
郭:技巧这玩意儿,懂的人强调它,不懂的人非议它,各执一端,你若偏信了一方,注定与艺术无缘。在我看来,书法中的技巧或者说技法,与写作上的技巧没有什么不同。你虽有情,不懂表达,那也是白搭。记得列夫托尔斯泰似乎说过:胸中若有1000种小说的结构,那么,作起小说来就容易多了!当然,这里不是说你有了这些,就能成了文学巨匠。身处佳境,有情要发,却不懂得借景抒情、烘托排比、语言表述能力也不行,那肯定力不从心。仅有这些,无情与此,亦是徒然。现在那些学者,不是文化修养好,就可跻身艺术家的行列。反之,只重技法,不过一书匠也!艺术种类繁多,切莫以共性掩了个性。而技法,则是对个性的最好表达。
7、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您认为应该如何弘扬和传承?
郭:文化的传承一靠制度,二靠氛围。当我们的文化背景发生了变化,简单地提倡是没有力度的。比如说楹联的发展,朱元璋一道圣旨,家家户户贴春联。到了清朝,楹联创作尤其兴盛,关键是清朝几位皇帝重视呀,他们将此纳入科举考核之列,能不繁荣吗?现在的书法,已没了当初的实用功能,要全民都来闹这些,显然不切实际。这是制度的问题。看一下国人学习英语的现状,您就明白了。含辛茹苦十多年,背单词,学语法,做试卷,有朝一日,不需要考试了,这种语言工具究竟有多少使用机率?不出三五年,我们孜孜不倦所学到的,又会认认真真地把它给遗忘了!尽管如此,英语依然占据着学生太多的时间。它与书法不同,书法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和传统积淀,可惜制度方面跟不上。
8、近些年,您的书法作品成就可谓不菲,然而生活中您一向行事低调、不事张扬,秉性淳厚、与人为善。您从艺之真,为人之诚、为学之纯,处处彰显着中和之美,您如何定义中和之美?
郭:您所提到的“中和”之美,我可以理解为“中庸”吗?儒家崇尚中庸之道,“中庸”不是一分为二、不偏不倚,而是强调度,过犹不及。我想,这有点像八卦图,黑白即阴阳,“S”形运转,此消彼长。放之于书法美学,便要处理好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古人书论中常提到“樵夫争道”,似乎也有这层美学认同。具体到书法技法层面,用笔的方圆、虚实、快慢、藏露,使墨的枯湿、浓淡,结体的避让错落、大小正敧,章法上的疏密诸多元素都需要有意识去经营,成功与否,在于对度的把握,对全局的掌控。这是生命的律动,是对造化的体悟与解读。就目前的创作现状来看,展厅时代,有一大批作者,强调视觉效果,追求动感,这无可厚非,问题是,他们制造了矛盾,却没想着解决好矛盾。譬如说用墨,不是说飞白不好整么,枯湿对比强烈能体现出胆量么,那好,我给你整个一笔书,胆是有了,技术难度也不低,却忽视了对度的把握,显得矫揉造作,狂躁不安,何来美感!于结体,一边倒的现象俯拾皆是,却从来没有意识去破这种惯性书写。纵观历史,米芾最讲究造势,结体倾斜度大,但从来不是单一的欹侧,一行之内,总有几个字或正或倾斜于另一侧,有立有破方成艺术。中国书法,是遵循中庸之道的,这一点,习书者不得不察。


发表于 2014-11-21 22: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3 14: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