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艳风神 于 2009-4-25 20:32 编辑
最近在看《托尔斯泰传》(英国学者艾尔默·莫德撰写,徐迟及夫人宋蜀碧翻译),得出一点点心得,那就是“天才的作家才能写出天才的作品”,那种对词语的精准把握,对现象客观而又感性的描述,以及天马行空的修辞运用,真不是我辈能够企及的;心中不免有些许失落。
但是也引发了我对其他作家关注的兴趣,托尔斯泰如是,那么和他同时代的俄国的其他的作家又如何呢?对他及恨又爱的屠格涅夫又如何?还有那些伟大的作家,雨果的创作历程,心理印迹是怎么样的?莎士比亚又如何?由于以上问题的困扰,我认为,现在迫切需要再找些传记来读读,否则,会睡不着的!
于是就拨通了老师的电话,告知她我最近在读《托尔斯泰传》,并且得出的结论,老师也甚为赞同我的观点,她也认为,好的文学作品不是做出来的,于是她就给我读了她的女儿的文章,但是绝对没有丝毫高兴的成分在里面,反而是悲伤,浓厚的悲伤。她告诉我,她在晚上2点给她的女儿回信,是流着泪写的。
为什么会这样的呢?那么好的文笔,那么精湛的洞察力,那么细腻的情感,不是谁都能够表达出来的,那没有任何的雕琢成分,完全是妙手为之,不是在那里掐断胡须,绞尽脑汁后的结果,而是那么自然,自然的好像要飘然而去一样。为什么老师会哭呢?
绝对不是高兴,真的是伤感,甚至是伤悲。真正的天才,那种驾驭文字的能力仿佛天生就有,但是,这种人毕竟少,要像李白那样天马行空的行文,古今大概就独步一人吧!而我们一般说的天才,其实还是后天形成的。
不过,他们比一般人观察事物更加入微,更加精确,更加去和自己的灵魂相互碰撞。那种细腻,那种入微,不知道要消耗多少心神,多少静思,多少魂魄的颤抖,之后才能得到那种一般人读后都会心痛的滋味。
这是用生命的烈火换来的浓重。
“每片茶叶都曾是一个生命,亦如人生。”这样的句子不是谁都可以说出来的,即便是你能说出“茶如生命”,“茶如人生”,但绝对不会用到一个“亦”字。
“亘古的默契,蕴蓄出三千张白纸也写不尽的牵肠.看着远去的古城墙消失在视线泪水模糊双眼。 ”这种句子,已经是诗化的语言,已经开始脱离尘世,去追寻九天的缥缈了,但是,如果只是到达九天,那不过是给人以神奇或者是神秘,但是,她却不让读者去追寻神秘,犹如“高处不胜寒”一样,让你回归人世间,不归于尘嚣,而归于情感,让你从精神的愉悦突然坠入精神的挣扎。
她不像一位含苞待放,涉世未深的纤纤少女,少女青春的印记在她身上已经淡去,浓厚的是那时间和岁月留下的羁绊;羁绊,心灵,精神,肉体和灵魂的交杂,煎熬,翻腾。
老师有不详的感觉,拿去给丈夫看,看后他说,“文风像三毛!”暗含的意思我就不多说了,而我只有安慰老师,心中也默默的祝福她的女儿。
读文章的时候,老师有些激动,她一面为女儿那样的文笔而骄傲,而自豪(因为已经发表);另一方面也为她伤心,而她落泪。
三篇文章,如果都能有“三十年”那样的大气和傲然(当然,也要去掉里面的伤感,不是说伤感不对),想来将来一定是一代文豪。因为有那些缠绵,让我看到了唐代宫体诗中那嬴弱的倩影;因为有了那些细腻,让我看到了闺阁诗中那哀婉的神情。可是,她不过是19岁,正值花样年华,如火雨季,真不知道是高兴,还是唉叹,倒是林妹妹的样子渐渐向我走来……
有这种感觉,也是我的一种体会,因为一名写手,或者作家,在文章中往往都会用自己最擅长用到词,或者是写自己品味最深的情感,而这样东西也是打动读者的所在。
但是,这些词语和感情,都是作家积年累月中体会并且浓缩而得到的,要运用准确一个词,或着一种情感,那只有对这种这个词,或者这种情感,深入骨髓的咂摸,甚至用灵魂去与之碰撞,然后才能驾驭它,而这件事情太伤神,太伤身!观察愈是仔细,体会愈是细腻,愈是伤人!但是,并非细腻就是好文章!
同样是写茶,如果我写的话,也许会像史铁生的《命若琴弦》那样,悲壮而不悲伤,忧愁而不哀怨,绝情但不绝命。
因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有了希望,才会如佛陀说的,“众生有情”!
若能悟得盏中语,人生即是有情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