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亦稼亦穑 于 2014-6-19 22:21 编辑
大禹是中华民族广为传颂的治水英雄,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政权——夏王朝的奠基人。在华夏大地从洪荒走向文明的关键时刻,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壮大的历史关头,大禹以其卓越的品格、顽强的精神和毕生的努力,建立了光耀日月的功绩。他成为继炎、黄二帝之后,中华民族又一伟大的先祖。 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先大禹的故里究竟在哪里,是学界长期以来颇具争论的问题。多地亦自认为是大禹故里而争执不休。1991年,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建起了大禹纪念馆,他们认为,大禹是他们羌族的祖先,认为北川是大禹的出生地和治水的地方。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他们把大禹故里作为景点发展到一定规模。其实把大禹説成羌人、把四川说成说大禹的故里实在勉强。《史记》和《大戴礼记》记载:“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颛顼产鲧,鲧产文命,是为禹”。大禹的祖先黄帝、颛顼,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部落,既然禹是黄帝的玄孙,是鲧的儿子,当然不可能是羌人,也不可能生活在四川。
中国古代有三大易书,即夏代的《连山易》、商代的《归藏易》、周代的《周易》,《连山易》比《周易》早一千年。《连山易》记载:“颛顼五代孙鲧,封于崇”。《地舆志》记载:“鄠,古崇国也”由此得知,大禹的父母亲生活在户县,大禹是在户县出生、成长、生活的。
寻其踪迹,在户县涝店镇东北2.5公里处有一村叫余姚村,据《户县地名志》记载:“余姚村原名禹王村,为夏禹之乡”。村中大多是严姓人家。严氏原祖茔碑记载:“祖讳肃,字恭钦,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北宋末年任西京通判,宣和时告老致职,回归故里,中途因金兵阻窒,携四子一甥西入雍州,卜居鄠邑之北三过里禹王村。为了不忘原籍,后改名余姚村”。悲哉,痛哉。北宋时的西京通判,相当于现在的西安市副市长。当年这一职务由皇帝钦命,兼有监督地方长官并直接向皇帝汇报的权力和义务。注意这个“卜居”,卜即占卜,本意是以烧龟板视裂纹预测吉凶。这个严肃,作为高官,肯定结识看风水的高手,当年烧没烧龟板不得而知,请风水先生看风水是肯定的,他就选中了伟大祖先大禹的故里作为自己的居住地。想沾伟大祖先的光无可厚非,但是,把伟大祖先的故里名改为自己的原籍名,使伟大祖先的故里近千年来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中华民族的遗憾。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时任中央检察院院长的于右任先生,当年61岁,不辞辛劳,登临汶川石纽山刳儿坪寻访禹迹。但见江山依旧而禹迹茫茫,感慨赋诗曰:“石纽山前沙尚飞,刳儿坪上黍初肥,茫茫禹迹从何得,蹀躞荒山汗湿衣。” 学富五车的于右任先生竟然都不知大禹故里与自己的家乡近在咫尺。大禹故里被淹没得太深了。
禹王村(今余姚村)西一公里处有一村叫三过村。清康熙《户县志》、《关中胜迹图》、清乾隆《户县新志》、民国《重修户县志》均记载此地为“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处”。据四川北川的人讲,他们哪里也有一个叫“三过”的地方,还说治水的大禹从家门前过,看见了母亲,只是和母亲招招手没进门就走了。细细想来,这个说法过于勉强而经不住推敲。四千多年前的古代先民还没有骑马的技能,更没有造车的技艺,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只能是离家很近,但是还有一段距离,要回去还得耽误时间,事业心很强很敬业的大禹所以三过而不入,位于户县的禹王村和三过村之间的这一段距离是其根本原因,是最能另人信服的。两村之间原有一座禹王庙。三过村的存在,印证了禹王村(今余姚村)是大禹的故里。
户县的东邻是西安市长安区,两地基本上以沣河为界。沣河西岸有一村叫禹王庙,归户县秦渡镇管辖。此地原修有一座禹王庙,居人成村后,村取庙名。草堂寺铁钟、明末《户县志》、清康熙《户县志》、清乾隆《户县新志》、民国《重修户县志》均有禹王庙村的记载。成书于三千年前,反映三、四千年前先民生活的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曰:“沣水东注,唯禹之绩”,宋代《长安志》记载:“昔尧时洪水,而沣河亦泛滥为害,禹治之使入渭,东注于河(黄河),禹之功也”。后人为了纪念大禹的治水之功在此修筑了禹王庙以示祭拜。这个禹王庙村的存在,记录了大禹当年在户县、在关中、在黄河流域的活动轨迹,再一次印证了户县是大禹的故乡。
从以上史料可以证明,户县禹王村(今余姚村)是大禹的故里是不容置疑的。伟大祖先大禹故里给户县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大禹的同乡,大禹的后人,应该保护好老祖先留下的遗迹,珍惜这一份荣耀,提振户县人的民族自豪感。尤其在当今这个看重文化、兴盛旅游的历史时期,户县更应该大力宣传祖先,并借助老祖先宣传户县,创造财富。所以笔者提议,恢复禹王村的原始村名,并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起大禹纪念馆及其配套建筑,把大禹故里发展成具有相当规模的旅游景点,给户县,给大禹故里周边的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和创造财富的机会。不要让老祖先在上天再感到汗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