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我们应该学习借鉴:
淳化,地处咸阳市北部,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山区贫困县和曾被许多人称为“穷乡僻壤”的革命老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8.6%、林草覆盖率达到56.8%,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全国绿化模范县。但长期以来,淳化人坐享生态资源优势,却没有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006年10月,淳化县十五次党代会在认真审视县情的基础上,确立了建设“果业强县、旅游大县、生态名县”与生态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着力探索生态化、特色化、差异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子。从2007年起,淳化在咸阳市13个县市区考核中位次逐年前移,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由2005年的83位移至第60位;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分别达到15%、18.5%和29%,增速再创历史新高。三年间,淳化先后获中国苹果20强县、中国苹果之乡、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县、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人饮解困示范县、陕西旅游强县、陕西省卫生县城、陕西省园林县城、全省县城环境整治先进县、省级信访“三无”县、省级平安县等国家和省级荣誉24项,县域经济社会呈现出了特色发展、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的强劲态势。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农民人均纯收入三年间翻了一番还多 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富民产业是基础。淳化县坚持立足山、水、林、旅游业、果业、畜牧业等特色优势,不断培植壮大果、畜、菜、旅游等特色富民产业,使农民人均纯收入三年跨出三大步,2009年达到3803元、增速达到29%,在2005年1704元的基础上翻了一番还多。
建设果业强县。淳化发展苹果起步较早,2005年全县果园面积已达40万亩,其中一部分果园已进入衰老期。从2006年起,淳化县按照“每年新栽新品种果树5万亩、淘汰老化劣质果园1万亩,用5年时间净增新品种苹果20万亩,使全县苹果面积达到60万亩”的思路,连续3年、每年新栽新品种苹果5万亩,使全县苹果面积达到55万亩、总产达到68万吨;大力实施“优果”工程和名牌战略,建成各级各类示范园618个3.3万亩、各类标准化基地25万亩,使全县早中晚熟品种比例达到5:20:75、苹果优质率和商品率分别达到75%和95%以上,果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53%,先后荣获“全国优质苹果基地重点县”、“中国名优果品金质奖”等荣誉称号。
建设“旅游大县”。坚持以“秦汉福地、山水夏都、绿色淳化”为依托,立足生态资源抓旅游、挖掘秦汉文化抓旅游,建成爷台山战地主题公园、仲山生态森林公园和关中第一大峡谷、甘泉宫、桃渠塬、龙盘寺、金川湾石窟等五个旅游景区,累计整合开放景点24个;围绕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业建设,在关中地区率先发展“农家乐”旅游,大力开发御泉矿泉水、手工刺绣、“淳化大鼎”、“淳化饸饹”等旅游产品和旅游食品,使地方小吃达到28种、娱乐项目达到18个、旅游产品达到8大类29种,全县“农家乐”接待户也在5村、48户的基础上发展到42村、300多户,富有淳化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县”、“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县”,2009年接待游客74.8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07万元。
建设“生态名县”。 大搞“万棵大树进城镇”及机关庭院绿化美化、重点工程造林等活动,实施县城两山绿化和重点工程造林19.8万亩、绿化道路580公里,全县处处是城(村)在林中、村在绿中、人在景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全县优质杂粮面积达到2.6万亩、菜达到3万亩,牛、羊、猪、鸡存栏数分别达到2.98万头、13.05万只、8.78万头和67.54万只,注册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和绿色、有机食品品牌11个,形成了丁村肉兔、徐村笼养鸡、咀头红提葡萄、秦庄奶山羊等一批特色产业专业村和专业乡,粮经比由2006年的4.4:5.6调整为现在的3:7;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节能减排活动,建成县城污水处理厂、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场并投入运营,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
新型工业充分形成:
规模工业产值连年增速达到40%以上 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发展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体的新型工业是关键。淳化因地理位置特殊、矿产资源贫乏,工业经济一直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弱项。近年来,县上坚持以农促工、以工带农、工农联动,积极打造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使全县工业发展实现整体突破、新型规模工业企业集群逐步形成壮大,全县规模工业产值连续三年增速达到40%以上,2009年非公经济在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到48.6%。
全民招商、打造亲商安商富商淳化。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为主体的新型工业为方向,在精心策划、完善项目库的基础上,坚持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环境打造招商优势,对每一个洽谈项目都坚持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条龙服务”工作机制,对每一个重大项目都坚持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特事特办,千方百计简化办事程序、争取项目在淳化落地生根。2008年11月,县委书记王刚同志在北京学习期间,还不忘找项目、找机会,先后两次组织招商引资洽谈会;县长闻俊辉和县级四大家领导多次带队到福建、浙江、广东、澳门蹲点招商、洽谈项目。只要开会、县上领导必讲招商引资工作,只要发现坑商行为、县上必然重拳出击,在全县形成了一切为招商让路、一切为招商服务的浓厚氛围,构筑了亲商、富商、安商的投资“洼地”,三年累计引进项目35个、引进资金22.4亿元,招商引资数量和资金为多年所少有,特别是促成了嘉煜荞麦保健食品生产项目的上马投产、瑞肽腐殖酸有机肥生产项目二期的投资、中华随缘果等过亿元项目及投资5亿元的仲山生态森林公园-关中大峡谷开发项目在淳化的落户,实现了淳化历史上招商引资大项目“零”的突破,为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为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园区承载、打造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狠抓润镇工业园区建设,投资5000多万元完成了园区总体规划和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及绿化、亮化工程。以园区为载体,积极吸引、集聚和培育壮大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引进并建成萨尼威尔苹果脆片生产线、甘泉醇酒业2000吨白酒生产线、华泰果品包装生产线及光电分选线一期工程、萨尼威尔苹果脆片等项目,姜家河煤矿已进入试采煤阶段,工业重点项目实现整体突破,全县工业企业总数达到94户、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3户,鲜果、鲜奶加工能力分别达到27万吨和2.9万吨,2009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1.3亿元、增速达到46.8%,工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正以每年2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
城镇经济日趋繁荣:
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目的是使老百姓得实惠、使群众幸福指数得到提高。淳化县坚持从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入手,突出生态、文化、产业、精品特色,对县城、乡镇、农村统筹谋划、同步建设,把全县当景区打造、把县城当景点打造、把乡村当精品打造,使改革发展成果最大程度的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打造生态园林山城。坚持文化景点抓恢复、大街小巷抓改造、见缝插针搞绿化,变在城市里建公园为在公园里建城市,连续三年大力实施生态园林山城建设十大工程,相继建成甘泉湖、梨园广场、兴淳塔、淳化文博馆、宋城墙遗址保护、县城体育场、仿古一条街等30个重点工程,形成了山水相携、河湖相连、城水共依、水绿共生、人水和谐的生态园林山城新景观;启动了城乡“四房”建设,3年新增城镇居民住房面积12.1万平方米、县城人均住房27.8平方米,新增城镇绿化面积8.9万平方米、城镇人均拥有绿地3.2平方米,县城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县城品位和档次进一步提升,相继被评为“省级卫生县城”和咸阳市首个“省级园林县城”,在吸引投资、凝聚人气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塑造精品城镇。积极推进示范镇、重点镇建设,对胡家庙、马家等示范镇的街道进行了拓宽改造和绿化美化,完善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2009年,对润镇重点镇实施了升等改造,完成了润甘路拓宽改造、人行道地砖铺设、排污管网等建设任务;2010年,县上又将润镇重点镇建设与润镇工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开工建设“结义园”文化广场、仿明清风格商业步行街、润镇农贸市场和润镇物流中心,届时,润镇将成为润镇工业园区的生活区和淳化的经济中心。与此同时,其余各乡镇也纷纷进行了仿秦汉风格街景整治和绿化美化工作,或以绿色生态、古朴典雅的秦汉风格吸引着各地游客的观光度假,或以功能齐全、现代靓丽的发展环境吸引着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带动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快速转移,仅2009年一年全县就新增商铺2100多家、带动了全县城镇化率快速提高。
建设美丽乡村。按照“每年建设20至30个示范村、用8到10年时间将全县204个村建完”的思路,坚持以产业为支撑,连续三年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城乡安居、农村救助关爱行动、优果增收促进、农村通达工程、农村医疗卫生示范村建设、城乡文化教育振兴、小城镇建设等十大工程,相继建成铁王北塬、城关罗家庄、润镇五一等高标准新村产业同布新农村示范村60个、铺筑通村水泥路810公里、建农村饮水工程56处、沼气池4647个,使全县水泥路通村率达到了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了75.3%、通电率达到了100%、绿色家园行政村建成率达到70%,80%的农户形成了自己的主导产业,农村呈现出村村是美景、户户是新景、处处是精品的新风貌,吸引了大批的都市人来淳化休闲度假,赢得了全国大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全省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现场会在淳化的召开。
地域特色文化渐成品牌:
生态经济强县建设动力竞相迸发 “没有文化做支撑的经济、是残缺经济,没有文化做灵魂的发展、不会走得太远”,淳化县委书记王刚经常这样说。三年来,淳化始终将文化建设作为生态经济强县建设的支 撑 来抓,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人文、生态气息的地域特色文化品牌。
发掘秦汉历史文化。针对淳化秦汉时期是京畿要地、三辅名邑,千里秦直道以此为起点的优势,实施了汉甘泉宫、汉云陵、秦直道等历史遗迹的保护修复工程,使之成为重要景点对外开放;依据淳化历史渊源为甘泉湖、梨园广场、秦直大道等生态园林山城重点工程冠名,请陈大络、石兴邦、邱程光、贾平凹等20多位中外文化名人为重点工程题名、题词,在梨园广场布置了淳化大鼎、汉武帝雕塑、“甘林”瓦当图案及《淳化赋》石刻,使该广场被评为我省唯一的第三批全国特色文化广场,既增加了可观性、又提升了县城文化品位;邀请国内外书法名家150多人、书写古今名人颂淳化的诗词并刻碑,建成了全省首家县级碑林——淳化碑林,使县城文化底蕴和人文吸引力大大增强,为旅游业的发展和生态经济强县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传承红色历史文化。革命战争时期,淳化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邓小平、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震惊中外的爷台山反击战就发生在这里。淳化立足这些红色旅游资源优势,重新整修了县烈士陵园,恢复重建了爷台山战役指挥部旧址、建成并对外开放了爷台山战役纪念馆,使之相继被命名为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员教育基地,每逢清明、七一等重大节假日,县上都组织广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各界群众来这里开展各种纪念活动;为进一步激发全县干部群众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的内在动力,县上将革命先烈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与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的实际相结合,提炼和形成了“只争朝夕、奋勇争先,淳朴诚信、勇于创新”的淳化精神,使这一精神成为激励20万淳化人民积极投身生态经济强县建设的强大精神支柱。
丰富生态、民俗文化。坚持将生态元素注入民俗文化之中,整合县作协、县剧团、爷台山书画院、县摄影家协会等文化资源和人才力量,创作了反映淳化发展变迁的《家园变奏曲》、《忘思台》、《大秦悲歌》及《淳化赋》、《淳化颂》等文学艺术作品100多篇(部),精心组织开展了“古诗话咸阳”国际书法名家作品展、海峡两岸名家书法和陕甘宁三省书画摄影作品展、省市文化艺术界名家采风等文艺交流、展览活动68场(次),使淳化对外文化影响力大大提高;创办了《淳化文化》报纸,建成淳化图书馆、文博馆、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宣传文化活动中心、梨园广场及乡村文化休闲广场14个、乡村文化站29个,使文化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开展了“为淳化解放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淳化人物”评选、五大文明创建及群众性广场文化、健身活动,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壮大了文化产业、解放了文化生产力,不仅为淳化建设生态经济强县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而且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使淳化相继被评为省级“平安县”和省级信访“三无”县。
机制创新添活力:
生态经济强县建设的氛围更加强大 淳化是个国定贫困县,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困难大、制约多。县上把创新机制作为抓落实、促发展的根本措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以绩选人、凭德用人”树立了干事创业新导向。坚持以绩选人、凭德用人,在健全完善考核机制的基础上,将干部动议寓于考核过程、推荐基于工作实绩、提名源于考核结果,坚持做到实绩不突出者不考察、考察后品德不过关者不任用。三年来,淳化依据目标责任考核结果,将考核位于全县前列的17名科级领导干部调整到了更重要的工作岗位任职,对考核位于全县后三名的由重要岗位调整至一般岗位或降级使用26人、实施诫勉谈话8人、通报批评8人,以科学的考核工作向全县各级组织和干部群众层层加压,在全县形成了干事创业者重用、作风过硬者吃香的良好氛围,使各级干部不再为自己的前途走旁门歪道,将心思和精力全部用在了攻坚克难干工作上。
——“三个三”党建工程焕发了干事创业新激情。在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中创造性地推行了重要人事安排、重大工作、重大项目和大宗资金安排常委会票决制度,大项采购、车辆购置、外出考察申报审核审批制度和领导干部离任、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公示等三项廉政制度,大力实施农村优秀支部书记享受副科级待遇,优秀大学生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以及县乡干部到农村挂职锻炼三项强基措施,先后为15名农村党支部书记落实了副科级待遇,先于全国为15个村公开选聘了大学生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选派95名县乡党员干部到90个村驻村任职,激发了农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为加快生态经济强县建设进程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加强各方监督形成了干事创业新风气。针对淳化这两年新上项目多、建设任务重的实际,淳化将监督工作触角向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党政“一把手”廉政承诺试点工作,向各重大项目建设承办单位派驻了36个临时纪检组,在204个行政村普遍建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扎实推进了“乡财乡用县监管”和“村财民理乡监管”工作,营造出了良好的党风和政风。对重大项目、重大工作、重大决策,坚持定期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干部通报情况、征询意见,坚持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干部对各项工作进行视察,使每一项决策都充分体现了人民意愿、每一项工作都凝聚了各方智慧、每一件事都在各方监督之下进行,形成了全县上下团结一致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踏上初春的淳化大地,生态园林山城百花竞放、梨园广场上空风筝起舞、甘泉湖畔游人如织、美丽乡村如诗如画,在蓝天映衬之下、在青山环抱之中,古老而文明的淳化正散发着迷人的现代文明气息、彰显着独具特色的魅力,一个天蓝地绿、景新城美、功能齐全、商贸繁荣、人居和谐的崭新画卷正在冶峪河畔徐徐展开。
新年新目标、新年新希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特色发展、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的工作思路。我们坚信,随着淳化被纳入省级财政直管、随着咸旬高速公路进入实质施工阶段、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启动,20万淳化人民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选编:李兰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