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2963|回复: 1

[户县报导] 文化探究:楹联文化何以在我县落地生根 文/姜怡 李景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1 21: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文化探究:楹联文化何以在我县落地生根
                                             ——写在我县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县迎检之际

                                                                                           文/姜怡     李景宁
      夜晚的人民路广场,最惹人注目的是那一座座古色古香、泛着微黄色灯光的柱形文化灯。每当站在灯光下驻足观赏,在灯箱上看到众多历史名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郑板桥、霍松林、林从龙等古今名家的诗词楹联名句,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铺面而来。众所周知,这是我县为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县而打造的以诗词楹联为主题的文化广场。那么,创建一个国家级楹联文化县仅仅需要一些硬件设施吗?绝不是。其实多年来,我县的诗词楹联文化活动在群众中一直备受欢迎,楹联文化如玉珠落盘般在我县各个方面散发着光芒,它早已在我县生了根,发了芽,有了魂。
源于基层真实生活:底蕴深厚 历史悠久
       我县自秦孝公建县至今约2100余年,山清水秀,人文古迹众多,许多历史文化名人驻足,留下了草堂寺、重阳宫、渼陂湖、紫阁寺等名胜景观和许多传世佳作,形成了悠久灿烂的诗词楹联文化。我县还是周王朝丰京古都所在地,是《诗经》开篇之作《关雎》的诞生地。邑人王九思、王丰川、关麟徵、赵寿山等户县籍历史名人都热爱楹联,留下不少联墨。我县遗存的族谱、祠堂、戏楼、庙宇、道观、景点、学校、酒店等处楹联随处可见。
自明清以来,我县人民群众有喜爱楹联文化的传统。蒋村镇群众春节耍热闹,喜欢用板对斗智斗勇,诙谐幽默,极富讽刺和鞭策作用,此项活动与年俗文化已列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苍游镇真花硙村、文义村、显落村等村堡社火闻名渭河方圆百里,其春节耍社火时,每个社火节目都要用楹联述说剧情或抒发乡风民情。县北乡涝店镇、渭丰镇、大王镇、苍游镇十九村接城隍时都在迎接道路巷口的彩门两侧书写神联,以示恭敬。同时,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祭祀先祖、祈雨罚神等红白喜事等都要张贴对联,以烘托气氛。现在,蒋村镇白龙村的王思孝、涝店镇张瑞武、苍游镇李耀志、玉蝉镇杨影、大王镇吴树仁、秦渡镇王利元等众多会员,都是村镇有名的撰联能手或书法家。不仅每年春节义务为村民义写春联,平素也经常为村民结婚、建房、乔迁、老人过世、耍热闹等活动书写对联。
出自团结坚持:领导重视 措施有效
        2002年5月,我县在西安市区县率先成立了上林苑诗词楹联学会,是全西安市注册最早的区县诗词楹联群团组织,也给了我县众多楹联文化爱好者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目前学会有16个分会,老中青会员1000余人。
         县学会成立后,一直致力于推动诗词楹联培训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诗词楹联教育氛围。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0年前,我县成立诗词楹联学会之初,时任县委书记田党生在《上林苑》创刊寄语中就提出创建中国楹联之乡的目标。多年来,我县历任领导都重视楹联文化县创建工作。2012年8月,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丽萍、副县长郭强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县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力争把我县打造成中国楹联文化县。2012年县委常委会、全委会上,县委书记陆晓延强调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县,努力提升诗画之乡品位。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永潮还实地察看人民路诗词楹联书画墙,亲自过问人民路诗词楹联文化广场建设。县财政在财力较紧张的情况下,基本保证学会出刊出报的正常开支和创建活动的必要经费。我县的创建工作基本形成了“党政重视、部门尽责、学会尽力、各界助力、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抓好中华诗词楹联基地育人示范工程建设。目前,我县四中成为陕西省楹联教育示范基地,人民路小学成为西安市楹联教育示范基地,县六中、石井镇初中、甘亭镇两营小学成为西安市楹联教育基地,育红幼儿园成为县级诗词楹联教育基地。2011年5月,陕西省楹联学会在户县四中召开全省楹联教育经验交流现场会,省内40多个市县楹联学会代表在校园摩观学习。搞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建设。几年来,我县先后在全县中小学和企事业单位中广泛开展传统节日诗词楹联创作活动36次,举办了五届户县中小学师生“中华经典诵读”大奖赛,在县国税局、重阳宫等旅游景点、机关单位和城区广场等公共场所用中华诗词楹联点缀,彰显我县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时代风貌。2012年12月,县建设局在人民路广场建成户县历史第一个诗词楹联主题文化广场,46首精美古诗镌刻在广场四个出口、20个灯箱上,32副古今联作镶嵌在8根高大的灯柱上,每到夜晚华灯璀璨,诗词楹联魅力无穷。努力抓好中华诗词楹联人才培训工程。县学会成立以来,以上林苑星期天诗词楹联学校为依托,通过举办行业诗词楹联大赛、组织采风活动、小型雅集等活动,使全县更多群众参与诗词楹联歌赋吟唱和创作活动。县教育局连续三年举办全县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楹联知识讲座,先后聘请相关专家授课并指导创作,楹联创作水平明显提高。着力抓好中华诗词楹联书画合璧工程。近年来,县学会先后举办“画乡赞”诗词楹联书法展,与县农民画家协会、县书法家协会等单位协作,为农民画作配诗词楹联1000余首(副),书法家书写诗词楹联作品300余幅。
发展于全民参与:地气十足  活动亲民
      近年来,县学会与《金户视野》编辑部连续8年举办春联大赛,发稿1600副,极大鼓舞了创作热潮。新华社记者曾以《农民画乡户县特写:写春联,品春联,说春联》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2012年与西安沣京工业园成功举办了全国春联大赛活动受到社会关注;连续5年在县文庙广场、东韩村开展春联知识宣传、春联义写和送春联下乡活动,受到广大群众好评;与县纪委、国税局开展了廉政诗词楹联格言大赛活动,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与县教育局连续举办六届“沧浪杯”中小学诗词楹联大赛,征集作品12000余件,600多件作品获奖,促进了教育系统楹联工作蓬勃开展;组织丰富多彩的采风活动,提高了会员创作水平。
       我县近年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用楹联宣传我县改革开放新成果及优美的人文景观。侧重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的楹联创作活动,结合部门与行业特色创作。邀请多名楹联专家在草堂寺、农民画展览馆、东韩村等地采风交流,收获了许多诗词楹联佳作;2013年5月,我县成功举办了首届诗联擂台赛,六个分会代表队参加了决赛。同时,县学会领导先后出席中国(南昌)首届楹联文化艺术节、中国楹联教育(白山)工作会议、全国联教经验交流年表彰大会等楹联界交流活动,找到了差距,学习了经验,加深了情谊,促进了县域楹联文化活动健康发展。
升华于时代进步:教育先行 创作成果丰硕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群众楹联创作涵盖政治、经济、农业、建筑、旅游、教育等各个领域,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洋溢着广大作者对故土的无限热爱和自豪之情。截止目前,县学会共编印《上林苑》会刊6期,《上林苑》报37期;组织编辑出版《户县旅游景点征联作品集》、《当代咏户县楹联选》、《户县对联集成分卷》、《户县廉政诗词楹联格言大赛作品集》等书籍。我县五个诗联教育基地都先后出版了师生作品集。县学会会员先后出版诗词楹联作品集20多部。 2004年曾与县环保局举办“环保杯”诗词楹联大赛暨优秀作品展览,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07年12月,渭河书画研究会与县学会编印《老娘在上》诗词楹联书画集,并将诗词作品装裱在钟楼展出7天,受到省内文化界人士好评。从2010年起,我县连续四年举办户县诗词楹联文化艺术周。我县还运用文艺演出形式,开展诗词楹联教育和知识竞赛。2008年至今,以各种形式举行诗词楹联吟诵会。县学会先后有王智忠、张明驰、李景宁、梁萍等30多人在省内外诗词楹联大赛中获奖。其中焦万利荣获2006年度“中国楹联创作奖”、“陕西省首届“孙髯翁终身奖”。任照华、杜智敏等许多会员的作品在网上交流受到关注。10年来,我们围绕县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先后举办13次诗词楹联大赛,积极培养新人,锻炼队伍;学会会员楹联作品和楹联文章各大刊物上发表稿件900余副(篇)。这些作品为新时期传承、推广、普及中国楹联文化事业作出了贡献。
        我县在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县过程中注重教育先行,抓长效机制建设。县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县工作领导机构,楹联教育工作井然有序。县四中开辟了历史诗词园、人民路小学开辟楹联墙和楹联进课堂活动,县六中举行了楹联知识讲座等活动,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生活,激发了学生对楹联的热爱之情。注重楹联文化教育从娃娃抓起,已经成为户县教育工作的特色品牌。2012年10月,西安市楹联学会在人民路小学召开了西安市楹联教育工作交流现场会,来自13个区县的诗词楹联学会代表参观、学习、交流了我县近年楹联教育工作经验。上林苑星期天诗词楹联学校积极辅导并提升楹联创作水平,活动中参加听课每年累计达2000多人次。今年4月,西安市社科联授予我县学会为社科普及示范基地。
       思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文化的深入让全县人民的心变得更加强大,目前,全县人民正在积极参与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县活动。在农家乐、景点、酒店、学校等楹联制作上,我县采取单位确定方案、学会审定、单位组织实施的程序,严把楹联质量关。人民路诗词楹联文化主题广场成为我县建成的第一个标志性的文化工程;全国文明村——东韩村楹联书法点缀工程正在组织实施之中。我县楹联文化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在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下,形成学楹联、作楹联、贴楹联,争创中国楹联文化县的良好氛围,极大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形成了城乡文明新风尚,早已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该帖已经同步到民生微博 蒲实的微博
发表于 2013-11-22 16: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