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9-13 10: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一份导学案:高一政治《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单元简介
同学们,在经济生活中,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身份(或者说)我们首先的身份是一个“消费者”。因此,“消费”成为我们认识经济生活的第一个话题。
本单元的关键词是 “生活”、“消费”。生活必然要消费,购买学习用具,衣服、生活用品。家庭消费小到柴米油盐、大到住房、购车、旅游、健身……这些物质消费或者精神消费活动,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
消费离不开货币,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钱”,用货币去支付,用信用卡去结算等等,货币(钱)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甚至有些人为了“钱”不惜铤而走险、违法乱纪、杀人抢劫。俗话说“一分钱难道英雄汉”。在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中,我们着重以“货币”为话题,认识“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及其他常见的“结算工具(支票、信用卡、外汇)”。通过这些话题的设置其目的在于揭开货币古老而现代、有形而无形的神秘面纱,展示货币产生、演化、发展的过程。理解金钱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形成正确的金钱观。
消费必然是与商品、服务连在一起的,商品和服务都是有价格的。商品(服务)的价格有高有低,有起有落,而且这些差异和变动会影响到我们消费者的消费选择。价格变动有着怎样的规律?价格变动对我们的生活、企业生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都是第二课《多边的价格》所要讨论的话题。
消费是多彩的,一个家庭消费的内容也是丰富的。消费中有的拮据,有的挥洒,这当然是跟实力―――收入有关的。有人的消费追求的是时尚,有的人追求的是实用。有人从众,有人求异,这是消费心理――消费观。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中,我们将涉及到一些有关合理安排消费的常识性内容,通过几种消费心理的展示,帮助同学们学会理性安排自己的消费生活。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P4-10)
第一部分 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 (两课时)
【课前的话】
亲们,我们购买各种各样的商品,享受市场上形形色色的服务,都离不开“货币”。“货币”俗称“钱”,钱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民间流传着很多俗语都在讲“钱的重要”,甚至有人“为财而亡”,什么是“货币”,认识“货币的本质”对于成长中的中学生至关重要。
本节课“知识与能力”方面,要求:1.认识“商品”的特征;理解“商品及商品交换活动”、探究“货币的产生过程”,从而形成对“货币本质”的正确认识。2.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流通量;3.纸币及纸币的发行量问题;
希望各位亲们能够自主预习,完成一些基本概念的学习,进而结合导学案的相关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在课堂展示环节,可不希望看到大家提前没有准备,而傻傻的站在哪里哟!
本节课是我们本学期,甚至高中阶段的第一课,希望你能认真对待、思考,逐步形成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教材内容的了解、认识,形成正确的金钱观。正确认识、理性分析经济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准备好了吗?let’s go!!
【认真预习】
1.商品是用于_______的_______产品,商品和货币不是神创造,也不是圣贤发明的,而是人类历史发展到__________的产物;
2.最初的商品交换是____________。后来随着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交换次数变得_____,交换范围变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换的商品种类_____________,交换的难度_________.但是很快人们在市场上发现一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商品,充当“一般等价物”(商品交换的媒介)。
3.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__________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__________
4.货币的职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货币的基本职能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货币所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职能,叫“价值尺度”(职能)。
7.货币充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职能,叫“流通手段”(职能)。
8.除了两种基本职能,货币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职能。
9.纸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价值符号。
【积极探究、主动合作、激烈讨论、认真参与】
活动一:
主题:小组同学思考、讨论这样几个问题,认识“货币本质”的。
1.阅读下面这个故事,并尝试续写故事。
岩石上的羊皮和陶罐
很久之前(原始社会)有两个村落,他们在同一河流的不同地方生活着。落后原始的生存工具,使得他们不能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太远,因为走的太远,随时会有生存的威胁。因此,他们从来也没有见过彼此。
但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有一天,发生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改变了这两个村落,同时也对此后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上游村落的一个猎人从远处回来,带了一件,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可以用来运输饮水,收集牛奶、储藏食物的物品――(罐子)。这件新鲜的物品,让这个小村落沸腾起来。人们都聚在猎人的家里,来看这个稀奇的东西,并且打听这件物品的来源。
猎人告诉了村落首领,他打猎到了河流下游一个村落居住的地方,躲在在村子外面远远的看到,那里的人用这件物品,在运输水和牛奶,于是他就偷偷的带回了一只。
首领想着:这个东西很好,怎么才能得到更多的这种可以储藏液体的东西?这位勇敢的猎人出了一个主意:我们可以送给陌生人一些东西,也许他们就会送给我们这些我们想要的“罐子”。我们不是有很多(用不完)山羊皮和绵羊皮吗?他们哪里几乎没有牧场。
于是,村落里面派出了5名勇敢的猎人,每人背了一捆羊皮,去远方和陌生人交换“罐子”。经过长途跋涉,七天后,他们来到下游村落,到达目的地后,他们在小树林中等待,直到天黑才将羊皮放到距离陌生人村落不远的岩石上,并用一些石块把“礼品”压住,然后又回到小树林里躲藏了起来。第二天,他们来到岩石旁看了看,羊皮还放在哪里。到了第三天,猎人发现大约一半的羊皮不见了,岩石上放了很多他们从未见过的红色的鱼,他们因为怀疑这些东西是什么,所以没有敢动,而是继续等待着。第四天早上,猎人终于有了收获:岩石上摆了两只罐子和三只碗,这正是他们需要的东西,猎人们兴高采地把这些器皿带回了村子。
这样,很偶然的人类联系中,发生了交换。
后来………
(加油!开动脑筋,大胆设想,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课前预习内容,试想下,接下来,货币是怎样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
2.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都使用过货币(硬币、纸币),你认为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3.“商品”、“人类的商品交换活动”以及“货币”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东西吗?
4.“商品”和“货币”哪一个更早的出现在人类社会生活中?
5.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货币的产生大致经历了那些阶段”。
活动二:
主题: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认识“货币的职能”。
1.2013年春节,林先生来到汽车市场选购轿车。李先生每到一个轿车销售台前咨询时,销售员都极力向林先生介绍、推荐自己的汽车。最终经过比对,林先生对标价52万的某款轿车比较中意。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后林先生以50万元买走了这辆轿车。
1)在材料中,某款汽车标价52万元,这里是用“现实的52万元人民币”标识价格,还是只是一个“量的概念”?为什么只是一个标签,而不是货币?
这体现了货币的________职能。
2)林先生最终要买走这辆轿车,需要50万元(现实的货币),这里的50万元货币,体现了货币的____________职能。
3)货币最基本的职能________和___________;还有那些职能,请列举,并举例说明。
2.判断以下经济活动中,货币承担了怎样的职能?
A.小明的妈妈在市场上买肉,店主说:10元/斤。于是,小明的妈妈拿了20元,买了两斤肉。请问:这里的10元,是__________(现实的货币 / 观念上的货币),承担的是______职能。
这里的20元,是__________(现实的货币 / 观念上的货币),承担的是______职能。
B. A.小明的妈妈在市场上买肉,店主说:10元/斤。可是,小明的妈妈下楼忘记带钱,由于和店主较熟,先拿回去两斤肉。第二天在市场,见到店主,还了店主的20元。
请问:这里的10元,是__________(现实的货币 / 观念上的货币),承担的是______职能。
这里的20元,承担的是______职能。
(提示:这个案例中,肉这种商品在不同的所有者之间的流通,有没有货币这个中介?)
3.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货币其实并不神秘,它是伴随人类商品交换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的。其使用价值就是促使商品的顺畅流通。那么市场上需要的货币是不是无限量的?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怎么计算?请查阅教材P ,完成下题。
例题:
(1)某国经统计,一段时期内,待售商品20万亿件,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为150元。据测定当年度,每1元平均流通3次,当年该国需要投放到市场上的货币量是______亿元。
(2)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是16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该国今年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______万亿元的货币量。
活动三:同学们,在很多中外的古装历史片中,我们看到在人类社会中一度出现的货币形式有“金币”、“银币”、我们中国的“金条”、“银锭”、“元宝”、“铜币”等。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造纸、印刷)的发展,为纸币的出现提供了可能,而且金属形式的货币,由于自身一些特点,也给使用带来困难,这也为纸币的出现提供了必然。接下来,我们一起去认识纸币。
1.阅读教材P7 内容,请思考:为什么纸币后来会成为人们使用的货币工具呢?它有那些特点?
2.纸币从本质上讲是什么?
2.观点评述:在学习了纸币的定义后,有个同学说:“为了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政府应该大量发行纸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纸币是不是发行的越多越好?
3.近年来,国内各地出现了许多以HD90、CF等开头的百元假钞。据调查全国有近20多个城市发生此类现象,这些假币的出现严重的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市场秩序,更给老百姓带来损失。学习一些防假币的知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何辨别真假人民币
识别人民币纸币真伪,通常采用“一看、二摸、三听、四测”的方法:
一看:
1、看水印: (第五套)
100元和50元人像水印 人民币20元花卉水印
人民币10元花卉水印 人民币5元花卉水印
第五套人民币各券别纸币的固定水印位于各券别纸币票面正面左侧的空白处,迎光透视,可以看到立体感很强的水印。100元、50元纸币的固定水印为毛泽东头像图案。20元、10元、5元纸币的固定水印为花卉图案。
2、看安全线:
第五套人民币纸币在各券别票面正面中间偏左,均有一条安全线。100元、50元纸币的安全线,迎光透视,分别可以看到缩微文字“RMB100”、“RMB50”的微小文字,仪器检测均有磁性;20元纸币,迎光透视,是一条明暗相间的安全线,10元、5元纸币安全线为全息磁性开窗式安全线,即安全线局部埋入纸张中,局部裸露在纸面上,开窗部分分别可以看到由微缩字符“¥10”、“¥5”组成的全息图案,仪器检测有磁性。
3、看光变油墨:
100元 光变油墨印刷 50元 光变油墨印刷
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券和50元券正面左下方的面额数字采用光变墨印刷。将垂直观察的票面倾斜到一定角度时,100元券的面额数字会由绿变为蓝色;50元券的面额数字则会由金色变为绿色。
4、看票面图案是否清晰,色彩是否鲜艳,对接图案是否可以对接上。
第五套人民币纸币的阴阳互补对印图案应用于100元、50元和10元券中。这三中券别的正面左下方和背面右下方都印有一个圆形局部图案。迎光透视,两幅图案准确对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古钱币图案。
二摸:
1、摸人像、盲文点、中国人民银行行名等处是否有凹凸感。
手工雕刻头像
第五套人民币纸币各券别正面主景均为毛泽东头像,采用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工艺,形象逼真、传神,凹凸感强,易于识别。
2、摸纸币是否薄厚适中,挺括度好。
三听:
即通过抖动钞票使其发出声响,根据声音来分辨人民币真伪。人民币的纸张,具有挺括、耐折、不易撕裂的特点。手持钞票用力抖动、手指轻弹或两手一张一弛轻轻对称拉动,能听到清脆响亮的声音。
四测:
即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和专用的仪器来分辨人民币真伪。如借助放大镜可以观察票面线条清晰度、胶、凹印缩微文字等;用紫外灯光照射票面,可以观察钞票纸张和油墨的荧光反映;用磁性检测仪可以检测黑色横号码的磁性。
【走近生活 活学活用】
一、 选择(共20小题,每题3分,合计60分)
2012年6月份,北京地区连续发生了14次强降雨。截至6月31日,暴雨洪涝灾害已造成2514.7万人受灾。为此,国家多次紧急调拨救灾物资(包括帐篷、棉被等)。据此回答1、2题。
1.这里用于救灾的物资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劳动产品;
C.是商品,因为它是供人消费的; 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用于交换的;
2.下列物品中属于商品的是
①居民使用的自来水;②买来送给别人的鲜花;③农贸市场待售的蔬菜;④顾客乘坐的出租车;⑤废品;
A.①③④⑤ ;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 D. ①③
3.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依然是社会财富的象征。货币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财富的象征,是因为
A.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B.货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C.货币体积小、价值大、便于保存; D.货币的价值能够通过其他商品体现出来;
4.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货币数量
①与货币价值成正比;②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③与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④与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黄金作为硬通货,至今仍是各个国家货币储备的重要组成,美国黄金储备保持在8000吨左右,我国的黄金储备也在1929盎司。黄金长期被作为国际支付手段,这说明
A.黄金在国际市场上可以自由流通; B.黄金在国际市场上重新取代了纸币;
C.作为货币的黄金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D.黄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
6.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
A.2.5千克苹果可以卖10元钱; B.用10元钱购买了2.5千克苹果;
C.购买2.5千克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钱; D.先付款10元钱,预订2.5千克苹果;
7.2012年春节期间,王先生最终以10.9万元购买了一辆标价为11.3万元的汽车。这里的“10.9万元”和“11.3万元”分别体现了货币的______职能和______职能。
A.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B.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C.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 商品流通;
8.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①纸币容易生产,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 D. ①②;
9.“商品――货币――商品”,这个公式说明
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②买和卖两种行为在同一空间和时间进行;③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④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②④
10.“商品-货币”被马克思称为“商品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这句话的意思
A.所有的商品必须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
B.商品生产者关心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如果卖不出去,使用价值就白费了;
C.商品生产者关心的是商品的价值,如果商品不能按价值交换,商品生产者就可能亏本,甚至破产;
D.只有商品变为货币,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
11.假如在2012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商品销售总量为5000亿件,平均每件价格的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那么,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应为______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____元,这会引起______
A.8000 0.5 通货膨胀; B.4000 0.2 购买力降低;
C.16000 2 纸币币值; D.2000 3 购买力提高;
12.纸币的发行有其规律,伪造、变造假币者必受严惩,这是因为
A.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 B.印制假币严重危害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C.纸币作为货币符号,在商品流通中具有价值尺度的作用;
D.纸币仅是货币符号,本身没有价值;
一、 简答题
21.简述货币产生的过程。(10分)
22.货币的职能。(10分)
三、开放性试题。
23.有人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更有人为了钱铤而走险。这些都是不同的人对金钱的不同看法,他们都给“金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通过学习经济学知识,谈一谈你对“货币”的认识。(10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