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长江证券王先生,手机:18392612075,QQ:346334678。
理财史话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适合中国人的基金投资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思想的融合。 选择适合您的理财方式 近年市场上流行一句话:“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这个词如今在国内已家喻户晓。个人投资者偏爱的基金,就是典型的理财品种之一。 我们在向个人投资者介绍什么是基金之前,首先是把基金看做一种理财品种(而非一种短期投资标的),借此与你一起探讨适合你的理财方式。 其实,天天在花钱、赚钱,天天在理财,你可曾仔细思考过“理财”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广义的理财指对于财产(包含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或知识产权)的经营,在当代金融市场中,人们通常把对金融投资品的长期、系统经营叫做理财。一般人谈到理财,想到的不是投资,就是赚钱。实际上理财的范围很广,理财是理一生的财,也就是个人一生的现金流量与风险管理,它包含以下几个层次的价值观: 理财是理一生的财,不是解决燃眉之急的金钱问题而已。 理财是现金流量管理,每个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钱(现金流出),也需要赚钱来产生现金流入。因此不管现在是否有钱,每个人都需要理财。 理财也涵盖了风险管理。因为未来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确定性,包括人身风险、财产风险与市场风险,都会影响到现金流入(收入中断风险)或现金流出(费用递增风险)。 20世纪90年代初期,“理财”一词开始在国内频频见诸报端。随着我国股票债券市场的扩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日趋丰富和居民总体收入的逐年上升,“理财”概念逐渐走俏。目前个人理财品种大致可以分为个人资产品种和个人负债品种,共同基金、股票、债券、存款和人寿保险等属于个人资产品种;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个人消费信贷则属于个人负债品种。 书面定义只是讲出了理财的主体和客体,其实已经构成了市场体系的理财,作为行为方式其外延很广泛。理财并非仅仅是选择几只基金、买卖几只股票、构建几个组合那么简单,理财行为包含了众多心理因素,受人的观念及其所在环境影响非常大。并且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理财已形成其专有的市场,同时在纵向的历史线条中,理财通过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而积淀下来形成文化,这种理财文化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着。 讲清楚什么是理财,那就先讲讲中国的理财文化史吧。站在大历史的角度,去梳理理财与时代的关系;透过历史的经验和时代的脉络,为个人理财把航。 传承千年的理财文化 “理财”并非一个舶来词,追溯其来源,人们涉足理财的行为、思维方式乃至概念,古已有之。 在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中,朴素的财富管理思想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理财观念的萌芽。诸子百家论述中不乏“勤”、“俭”等字样,多为劝诫时人勤俭以持家治国,体现了朴素的储蓄观念。封建城邦重农抑商,人们对于“生财之道”的发掘并不像今天这样无孔不入。 中国古代最早见诸于文字的系统的理财思想可以追溯到《史记·货殖列传》。司马迁认为,单纯依靠勤俭,只可免贫,而不足以致富,能者可以积累财富,无能者已有的财富也会散失,即“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辏,不肖者瓦解”。在《货殖列传》中,司马迁介绍了一些堪称为“奇”的经营之术。 随着工商业的缓慢发展,人们对于财富管理方法的摸索逐渐积累。历代《食货志》是研究古代经济史的珍贵材料,其中不乏记录古代经典的理财思想和理财精英。《清史稿》疏陈理财三策,言:“治天下要务,唯用人、理财两大事。”已明确提出“理财”这一概念。不过,当时的理财主要体现在现金的收支管理中,和现在通过金融投资去增值财富的内涵不同。古代的致富之术后来在清朝山西票号和浙江钱庄的经营中达到巅峰。 尽管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依然是勤俭和储蓄,对于合理运用财富实现资产增值重视不够。同时,几千年重农抑商的传统,使得老百姓往往羞于谈论财富,所以,中国早期卓越的理财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延续和发扬。而另一方面,重视储蓄作为价值观保存在了民族文化中,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国人的理财习惯。 理财市场依赖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当年走在时代前列的晋商、徽商穷其一生追求,却未能实现的“汇通天下”梦想,经过近现代百年战乱后终于在和平稳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现实。尤其改革开放30年、证券市场创建20年以来,我国逐步建设形成了功能强大的金融市场,包括全世界电子化程度最高的证券市场。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诞生和快速发展,老百姓的致富愿望被充分激发起来,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理财业务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逐步在中国兴起。期间,证券投资基金和券商集合理财业务开始推出,并越来越多受到大众的关注和认可,为中国老百姓带来了全新的理财之道。 经过20年的发展,国内目前比较可行的理财业务涉及的资产保值、增值方式,已经包括了证券、基金、信托、外汇、期货、保险、收藏品、教育基金、个人消费贷款等。 众多的理财方式,正被人们逐步认知并接受,不仅已经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中,更在人们日常的理财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来看,在众多的理财方式中,证券投资基金无疑居于核心地位。 回首中国理财文化发展的漫长历程,可以发现,尽管现代理财业务是以西方金融理论和金融思想为基础,但它在中国兴起这股激荡的潮流后面蕴藏着深刻的经济文化背景。 以基金公司为代表的资产管理机构,在积极扩展理财业务、繁荣理财市场的同时,更应当致力于传承和融合中西方理财文化,通过现代金融理念和与传统民族文化的结合为理财市场的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回首过去的10年,证券投资基金是众多理财方式中发展速度最快、风险收益最为匹配、资金安全最有保障的一种理财方式,为中国人带来了全新的理财之道。尤其是2005年年末以来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更使基金行业迎来了一次“大跃进”式的发展。当前,基金市场已经基本形成了涵盖从低风险到高风险、从固定收益到股权受益、从内地市场到全球市场的相对完善的产品线结构。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基金作为一种从国外引进的个人理财工具,中西理财文化的差距必然会对其在中国的发展造成影响。由于投资者教育的滞后,老百姓对于基金产品的认知和理解远远没有跟上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基金公司只重外延式扩张,内涵式的积淀远远不够。 宋代文豪苏轼有句传世名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对于基金管理人来说,摒弃急功近利的思维,全面提升管理能力和素质应当是首要任务。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在当前基金产品种类繁多、风格迥异、业绩分化加剧的背景下,遴选基金产品、构建适合自己的基金组合至关重要。 展望未来,基金市场的优胜劣汰会加剧,基金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可能会进一步提升。市场的波动会让投资者强化风险意识。如今的中国老百姓已经明白,理财是伴随自己一生的事情。然而,资本市场始终是一个充满诱惑、充满挑战、充满风险的地方,走在这样一条遍布宝藏与荆棘的路上,不会始终一帆风顺。在人人都在追求高额回报的时候,更不能忘记风险的防范。 投资者通过配置不同风险偏好、不同投资风格、投资于不同国家的基金组合,在保障资产的安全性与充分流动性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稳定的收益并分享中国资本市场高速成长的成果,在长跑中最终脱颖而出。 与西方成熟的金融市场相比,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理财产品和理财市场诞生时间较短,未来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理财文化的形成与发扬绝非朝夕之事。作为理财市场主力军,基金公司需要用一流的投资团队、科学的理财规划、完善的理财产品和敦厚的理财文化来帮助勤劳的普通百姓实现他们一生的资产增值与财富保障的梦想。 深圳证券交易所投资者教育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