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河北人民没有忘记赵寿山将军和十七师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正在庐山受训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第十七师师长赵寿山,7月8日第一个向蒋介石请缨抗战。 1937年9月14日,日军华北方面军三个师团八万余兵力在空军配合下,沿平汉线两侧齐头南进,企图与中国军队在河北平原决战。18日涿州、琉璃失守后,赵寿山率十七师一万三千余名三秦将士,坚守保定至安新一线。 部队在漕河岸上构筑防御工事时,谷子快要熟了,遍地的秋庄稼长得很好。赵寿山师长望着满地的庄稼,心疼地说:“唉,这样好的谷子,砍了实在可惜。”而河北人民的抗日热情却十分高涨,旁边的农民大声说道:“为了打日本,有什么可惜!你不砍我们就砍。”说罢就毫不犹豫地动手砍倒即将收获的谷子。这就是中国的农民,有了他们的支持,中华民族永远不会亡。 中国军队虽经誓死抵抗,终因寡不敌众,保定最终失手。十七师沿公路东边的乡村路向石家庄退却,准备找绳子和木板绑筏子渡过滹沱河。当地群众对部队十分热情,在一个姓李的医生家里,他听说部队要绑筏子,就从楼上拿下一捆染了蓝色的新麻绳,又卸下了彩画的门板给部队用。赵寿山说:“这太可惜了!”医生却说:“日本鬼子来了,什么都没有了,还要这些干什么?给官兵绑了筏子,回去修整以后,还可以再来打日本……” 十七师过河以后立足未稳,正定又失陷。为了阻击南进的敌人主力压下来,赵师长率部队游击于“青纱帐”里(那年高粱收割时,农民们取头存杆,便于让部队隐蔽,袭击日寇),在晋深以西继续对敌进行侧袭。 1937年10月10日,石家庄陷落,日军沿正太铁路向娘子关一线推进,企图将我军主力堵截在井陉以东,并有越过娘子关直犯太原的企图,娘子关危在旦夕。 10月11日,赵寿山将军率领十七师到达娘子关,在井陉东北与日军第二十师团遭遇,彻夜激战,枪炮声音不稍中辍。半夜,赵寿山师长在井陉县城(天长镇)展开布置,控制了两条公路和井径南站。 下半夜,在十七师保护下,装载一军团总部、三十一师、二十七师和重要物资的多趟列车,经过段庄附近,沿微水镇(今井陉县城)、秀林镇、天长镇依次向西开去。列车经过以后,日军即占领了段庄附近铁路和天长镇井陉南站,分别向十七师雪花山一线阵地和井径县城发动进攻 10月12日拂晓开始,守卫娘子关正面阵地的十七师开始在井陉、雪花山、乏驴岭一带,和数倍于他们的日寇展开了八天八夜的殊死搏斗。三秦将士用血肉之躯抵挡着日寇的飞机大炮,雪花山上“血花”飘。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十七师打到最后只剩下两千七百余人,万余名官兵捐躯报国,感天地泣鬼神。赵寿山师长血染战袍,由士兵抬下战场。 战后,赵寿山将军吟出了“妖气弥漫寇方传,百战何辞作国殇。士卒冲锋杀敌处,娘子关外月如霜。”的豪迈诗行。不久十七师又成立了一个剧团,名叫《血(雪)花剧团》,其意为“血花命剧团,想起娘子关;抗日怕流血,何必出潼关。”剧团编写的一首战歌歌词是:“我们在乏驴岭上,誓与阵地共存亡,我们在雪花山上,血花扶着我们的刀枪,井陉车站夺大炮,娘子关外毁车辆……”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七十五年过去了,昔日的娘子关古战场早已长满了荒草,但大爱无疆的当地群众却一直没有忘记长眠于此的三秦抗战英烈们,每年“十月一,送寒衣”,他们都要自发祭奠悼念。 2012年10月19日,在井陉娘子关战役75周年之际,河北省井陉县乏驴岭南侧,一尊2米高、0.6米宽的“十七师抗日英烈纪念碑”,由当地村民和有关单位自发捐款建成。村民们冒着凛冽寒风,泪流满面叩拜祭奠,感动了每一位懂得知恩图报的中国人。 这座纪念碑是人民的悼念,它虽然简陋、低矮,但的确是发自内心的、如亲人般的、经得起岁月流逝考验的、并且不带任何官方功利色彩的真情流露,远比那些有悖民意、不惜花纳税人成千上万血汗钱建成的纪念碑,要高大真实的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