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5110|回复: 3

[自由人创作] 赵寿山将军在河南大饥荒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5 22: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赵寿山将军在河南大饥荒中
—纪念河南大饥荒70周年
据荥阳县志记载:“民国二十九年(1940)秋,三十八军(军长赵寿山)从山西平陆调河南,驻防荥阳、广武、汜水,把守黄河。
“民国三十年(1941) 10月1日,日军渡河。四日入郑。驻荥阳的赵寿山之三十八军十七师五十一旅一零一、一零二两团奋起迎敌,于10月底收复郑州。11月底,迫使日军龟缩于广武山霸王城。是为‘广武战役’。”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河南恰恰是中日双方争夺的战场。但是祸不单行,从1941年开始河南出现了旱灾,有些地方已经绝收,农民只能吃草根、树皮度日。到了1942年,旱情继续恶化,饥民开始大批饿死,很多地方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然而国民党政府不但没有实行有效的赈灾措施,反而照常向灾民征收赋税。天灾人祸交织在一起,致使后来约有500万人病俄而死,惨绝人寰。
根据当年《大公报》战地记者张高峰的通讯《豫灾实录》报道:“陇海路上,河南灾民成千成万地逃亡陕西……火车载着男男女女像人山一样,沿途遗弃子女者日有所闻,失足毙命,更为常事……”昔日繁华的洛阳街头,“到处都是苍老而无生气的乞丐”,“他们伸出来的手,尽是一根根的血管;你再看他们全身,会误以为是一张生理骨架挂图”,这些乞丐“一个个迈着踉跄步子,叫不应,哭无泪,无声无响地饿毙街头”。
离开洛阳继续南行,“一路上的村庄,十室九空”,饿狗畏缩着尾巴,“在村口绕来绕去找不到食物,最后就吃起了自己主人的饿殍”。在叶县,当地老百姓吃的是花生皮、榆树皮甚至是干柴。“所有人的脸都是浮肿的,鼻孔与眼角发黑,手脚麻痛。”“许多人被迫卖自己年轻的妻子或女儿去做娼妓,而卖一口人,还换不回四斗粮食”。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政府还在强迫百姓纳粮。尤其是同样驻扎在河南的蒋介石嫡系汤恩伯部,其仓库中尚存面粉100万袋,足够20万军队一年之用,可就是不肯分出一点来赈济救灾,真的是十恶不赦。
而与此同时,赵寿山将军和三十八军驻扎在荥阳、汜水、广武地区,军部就设在苏寨村。在河南的日子里,三十八军将士和驻地百姓的关系,至始至终同甘苦共患难,亲密无间,给当地群众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同样是国民党军队,当河南连续遭遇蝗灾和大旱、受灾饥民哀鸿遍野时,赵军长心中不忍,食不甘味。特别是当他看到驻地百姓饿殍遍地时,更不能见死不救。赵寿山军长不断告诫他的官兵们:“既要当兵打仗,又要当兵为民”,他号召三秦将士,“人节口粮马减料”,节衣缩食,拨出七万斤军粮,军民一起共度灾荒。
为了能让更多的驻地灾民活下来,大爱无疆的赵军长又通知三十八军驻陕西办事处,卖掉自己家中的二十亩良田,再用这笔专用钱款在关中购买杂粮二十万斤和一百吨小麦麸皮,尽快用火车运到荥阳地区。赵军长在三十八军防区内,先后设立了十多个粥厂,赈济河南灾民。他轻财好施,把河南灾民当成了自己的骨肉至亲,竭尽全力救活了无数的穷苦百姓。
赵军长还收养了一百多名孤儿,组成娃娃连,并恢复了十几所小学。赵军长对这些苦孩子们,疼爱有加,对娃娃连的成立,卓识远见。
赵军长还经常让三十八军官兵,帮助群众医疗疾病,搞卫生,群众也多方帮助军队。
赵军长平时和驻地群众接触比较多,他和善可亲,爱开玩笑,没有一点军长架子,巩县、荥阳、郑州等地有不少群众都认识他。赵军长有时骑着骡子从田头经过,在地里干活的农民,就放下农具到路边来和他打招呼,拉家常,军民关系亲如一家。三十八军的纪律特别好,老百姓称三十八军为“七路半”,称赵军长为“观音菩萨”。
据荥阳县志记载:“民国三十一年(1942), 荥、汜、广连遭大旱两载,麦秋无收,良田亩价斗粮,饿殍载道,民众西逃。民国三十二年夏,飞蝗滋生,寸草啮尽。飞则如乌云蔽日,落则使树断折。入秋,蝗蝻遍地。大灾中期统计,荥汜广三十万人,饿死六万零五百二十八人,后期数目更巨。
“大灾期间,驻防荥、汜、广之三十八军,提出‘人节口粮马减料’口号,节约粮食五万公斤,发放给三县饥民。军长赵寿山从关中运来麸皮及代食品赈灾。所属十七师收容被弃儿百余人,在汜水收容学兵近二百人。民国三十二年(1943)10月,三十八军从荥阳、广武、汜水调往巩县、偃师。”
当广武县(镇)的群众知道了三十八军即将被调离后,公推蔡应麟、阎冠竣、崔作祥三位绅士,代表全县人民,上书洛阳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书云:
“惊闻三十八军调离前线,四乡民众无不扼腕叹息”,“此有赵军长寿山者,奉委座之命,率部来守河防,其所属十七师及新三十五师,驻本县已有两年有余。广武四战,血流成河,鸿沟三跨,尸积如山,赫赫声威,敌寇闻风丧胆,煌煌战功,国人有口皆碑,至今筑阵地于枯河之岸,围凶顽于霸王城之上,熟悉敌情,布置周密,致使敌寇两年未能西进一步。实为洛阳之屏障,国家之干城也。”
“该部军纪肃然,秋毫无犯,所到之处,军民相安。更有可嘉者,去年亢灾,人之相食,该部节衣缩食,以赈灾民,百里之地,存活甚夥,故而军民之间倍极融洽,一闻有所差遣,民众皆愿冒死向前。此等事实虽古岳家军亦不如也。”
“倾闻该部他调,民情极为恐慌,谣言一时四起,谓该部一走,日寇西犯者有之,谓该军受奸佞暗算者有之,谓上级赏罚不明者有之。更有甚者,谓有人暗中通敌,调开该军以利来往着,比之秦桧逼岳飞班师者也。现各乡百姓奔走相嘱,俟该军调离整顿引装携家远道耳。民情汹汹,一发不可收拾矣。吾为党国民众,不敢隐瞒事实,恳请该部缓调,以利国防而安地方。”
然而,老百姓的真情实意并没有打动洛阳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的心,他以“关于军事,长官部自有统一计划……”为由,冷冰冰地回绝了广武民众要求赵寿山将军和三十八军继续留驻的请求。
1943年10月三十八军开拔之日,荥阳四乡民众扶老携幼,依依不舍来为部队送行。村里的墙壁上写着“欢送抗战有功的三十八军”“赵军长,姓氏香,德在民,功在邦”……
1944年春夏之交,日军发动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日军5万兵力打垮了40万人的国民党军队,河南30多个县城被日军占领。国民党第一战区在后来广武战役结束后所作《会战之检讨》中说:“此次中原会战,挫师失地,罪戾难辞。”汤恩伯的部队平时欺压百姓,此战又溃不成军,河南人民恨之入骨,称汤恩伯是“四荒”之一,说“河南四荒,水、旱、蝗、汤”。
这样荒唐腐败的国民党军队,不仅得不到民众的支持,而且如《检讨》中不打自招地说:“豫西的农民拿着猎枪、菜刀、铁耙等截击这些散兵游勇”,“甚至围击我部队,枪杀我官兵,亦时有所闻”。这些军队所到之处,保、甲、乡长逃避一空,“将仓库存粮抢走,形成空室清野,使我官兵有数日不得一餐者”。当时任第十三军第八十九师第二百六十六团团长的方耀也说:“由于汤恩伯的军队几年来驻扎在河南,军纪不好,所以当汤军突围时,几乎每个村庄都向军队打枪”,“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王仲廉率领总部直属部队突围,被武装民众包围缴械”,“汤恩伯亲自带领的直属部队,损失得更惨……”如此腐败的政府,如此与百姓离心离德的军队,焉有不遭百姓抛弃的道理?得民心者的天下,谁不关心百姓疾苦,谁就得不到百姓拥戴。河南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称,孰好孰坏,他们心里最清楚。
尽管河南大饥荒已过去70年了,但河南的当地群众至今谈起三十八军和赵寿山军长时,都不约而同地啧啧称赞“好部队”、“好军长”。当年军部所在地苏寨村的群众,至今仍完好保护着赵军长的抗战旧居,年年岁岁和他们的三苏祖先一同祭拜。
有一位网友说得好:“赵寿山将军和三十八军是救民于水火的恩人,百姓把它比作再生父母,视之为神,长期供奉,永世怀念;而祸国殃民之流,人人得而诛之,遗臭万年。”

奄奄一息的河南灾民

奄奄一息的河南灾民
发表于 2012-12-6 08: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九四二》
发表于 2012-12-22 12: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赵将军

点评

感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23 17:2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3 17: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踏天磨刀 发表于 2012-12-22 12:52
怀念赵将军

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