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24423|回复: 0

[历史人文] 赵寿山将军功成不居善待党外朋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 08: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赵寿山将军功成不居善待党外朋友
赵寿山将军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毛泽东直接批准入党的中共特别党员,是人民共和国的功臣,毛泽东一直很敬重他,夸他的品行好。20世纪60年代一个五一节的晚上,天安门广场燃放节日焰火。当天安门城楼上东方红乐曲奏响时,毛泽东走出城楼西边的电梯向大家招手致意。当他走过赵寿山将军身旁后却又特意转了回来,一边和赵将军握手,一边笑着问候道:“赵老将军,你好啊!”
赵寿山将军的新老朋友很多,在北京居住期间,陈毅副总理就经常爱在星期日上午来家找他切磋棋艺。赵将军对待客人有自己的原则底线,不管是党外的还是党内的,不管是高官还是布衣,他都一视同仁,从不嫌贫爱富,居功自傲。特别是对于在“反右”运动中落难的老朋友,赵寿山将军同样敢和他们交往,敢为他们说话。
韩兆鹗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解放前他先后担任过绥德、安康、长安等县的县长,又在第四集团军及三十八军中任职多年。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韩积极投身民主运动,帮助革命,多次掩护中共地下党员,竭尽全力为独立、民主、自由而努力工作。1941年12月,韩兆鹗经严信民、章伯钧介绍,加入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次年7月在民盟一大会上,韩又被选为民盟中央委员。
1949年初,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国民党政权面临全面崩溃的形势下,蒋介石发出了“求和”声明。而韩兆鹗与李济深,沈钧儒,马叙伦,郭沫若等五十五位民主人士,联名发表《我们对于时局的意见》,明确表示:“革命必须贯彻到底,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绝无妥协与调和之可能。”他坚决拥护毛泽东1月14日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1949年8月,韩兆鹗作为西北解放区代表赴北平,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同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韩兆鹗被任命为政务院人民检查委员会委员。
韩兆鹗与赵寿山将军是陕西户县乡党和多年的亲密老友。赵将军任陕西省省长期间,提名让韩兆鹗出任陕西省副省长,协助他工作。有一年夏天,韩兆鹗和赵将军一起下乡查看关中小麦生长情况。当年郊县路况很差,对面一过汽车马上就会尘土飞扬。那时的“伏尔加”牌小汽车没有空调设备,不开车窗时闷热难耐,可一开窗就非要“吃土”不可,因此一路上必须不断摇上、摇下车窗才行。
坐在前边的警卫人员,只要摇车窗的动作稍微迟缓一点,就会被韩兆鹗骂为“木头、死人”,由此可见韩兆鹗的脾气很大,爱骂人。韩兆鹗比赵寿山将军大三岁,俩人交往了大半辈子,因此相互之间早已摸透了对方的脾气,私人关系甚笃。不然要以韩兆鹗的暴烈生性,赵寿山将军无论如何也不敢选他给自己当副手,这还真是应了“一物降一物”那句话。
1957年,中共所谓的“反右”运动开始后,韩兆鹗作为共产党的诤友,他口无遮拦,提了很多尖锐意见,甚至用尖刻的语言直抒己见,坦言相告,批评执政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例如他说:“在有些人眼里,民主党派是个□□,想用了拿到手里,不用了踹到床底下。”其矛头直指某些中央领导人以及中共对民主党派的统战政策。
按理说,如果真心让人家提意见,各人的意见不同确实很正常。但在当年那种“不同即敌对”的思维模式下,又加上乱扣帽子、乱抓辫子、乱打棍子的辩论方式,韩兆鹗势必要惹火烧身,招来麻烦。加之他平时不注意工作方法,脾气急躁,也得罪了不少权贵,最后在“反右”运动中因言获罪,被定为“韩(兆鹗)李(子建)反党联盟”之首。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出他的所谓“反党”言论,韩兆鹗在当时真可说是“臭名昭著、反动透顶”了。
就在全国报纸刊登韩兆鹗所谓“反党”言论当天,赵寿山将军正好在北戴河休养。吃罢晚饭,他让自己的小孙子陪他和某位老友一起出外散步。当走到一座小桥上时,两位老人坐在桥栏杆上休息,赵将军就让小孙子拿出当天的人民日报,给他们念关于韩兆鹗的“反党”言论。当小孙子念到韩骂“某某某到处打我、某瞎子到处砸我……”时,赵将军身边那位被骂的老友气得胡子直翘,拐杖在地上蹾个不停,赵将军却坐在旁边微笑不语。
散步回家后,赵将军才对小孙子说道:“你韩爷喔是个直性子,他不是反党,对党忠实着呢,就是有些意见么!他肇祸就肇在脾气上,爱骂人爱得罪人!”听得出赵将军并不认为韩兆鹗能有多大问题,虽然他无力为韩洗刷冤情,但绝不会随风窥测上意,对老朋友落井下石。
陈毅元帅曾写过一首诗:“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有时难忍耐,猝然发雷霆。继思不大妥,道歉亲上门。”如果共产党在反右运动中,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实乃国家民族之幸事,何至于像韩兆鹗这样一大批敢提意见、敢讲真话的诤友,后来遭受厄运和非人对待呢?“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赵寿山将军身为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干部,他功成不居,平等待人,热情好客,心底善良。特别是对许多生活中遇到难坎的党外朋友,送米,送面,送钱都是常事。他一辈子没有做过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事情,所以德行口碑很好,许多党外朋友都愿意和他交往。
于右任老先生被迫去了台湾后,他的原配夫人高中林仍留在陕西,日子过得很艰难。赵寿山将军担任陕西省省长期间,平日对她多有照顾。有一年高老夫人过生日前夕,赵将军不但派秘书把自己半个月的工资送去接济老夫人,还专门派家里的厨师去帮做寿宴。感动得老夫人直抹眼泪,从心里面感谢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感激赵将军一直在操心帮助她。
赵寿山将军的这些作法和细微之处,就犹如“钟在庙内音在外”,对外影响非常之大,功德无量。身教重于言教,赵将军让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真正感受到什么才是公仆和朋友情,什么才是“饥了给一口,强如饱了给一斗”的雪里送炭。
在当年那个“政治弦”绷得很紧的历史时期,赵寿山将军对穷困潦倒的老朋友及其家人之关心资助,也曾招来不少人的非议和不理解,说赵某人如何没有原则等等。而他听后总是一笑了之,该咋办还咋办。
赵将军在陕工作期间,曾推荐了不少党外人士和老朋友参加工作,有的还担任了各部门的领导。一些因历史原因遭到不公正对待的老部下找到家里时,赵将军从来都不托词推诿,总是主动为他们出具证明材料,以期尽早把事情搞清楚,洗刷他们的冤情。
赵寿山将军经常在家中接待来访客人,还不时和有关领导在家里谈一些具体工作,所以休息时间都总是安排的满满的。然而他的个别党外老友却往往不顾场合、对象,有事没事总爱坐在客厅沙发上不走,很遭人烦,被身边工作人员背地里称之为“没眼色”和“勾子(屁股)沉”。但是赵将军却从来不厌烦,并且还经常留下这些人吃饭。赵老将军不发话送客,包括家人在内谁都不敢再说什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赵寿山将军有一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碰见了徐海东将军,这两位可算是老相识了。赵将军当年率五十一旅驻防汉中期间,俩人就“各为其主”打过交道;后来赵将军率十七师在晋东南抗战时期,赵、徐又是同一战壕里并肩抗击日寇的战友;再后来赵将军率三十八军在中条山两年半的抗战中,更是和徐海东率领的三四四旅之间相互学习,互通情报,配合作战。
然而历史往往是当事者迷,现在来看已经非常清楚的史实,可在当时的当口下,却显得是那么扑朔迷离,那么不随人愿。只有当历史静静沉淀下来之后,其真相才能最终浮出水面。
赵、徐这两位不打不相识的老将军相遇后,不一会就谈起双方在汉中时期由于彼此沟通不够,加之中共“左倾”路线的祸害,不但错杀了一些党内同志,也曾伤害过一些党外老朋友的感情。赵将军接住话茬,据理力争问道:“你说当年到底怪谁?”徐海东将军听罢急忙摆摆手,笑着对赵寿山将军打哈哈说道:“赵老呀,过去多年的事情,咱就不提了吧,都朝前看!”说罢两位老将军都畅怀大笑,因为公道自在人心。
1949917日,杨虎城将军在重庆遭蒋介石杀害后,西安成立了杨虎城将军治丧委员会,由赵寿山将军亲自担任主任委员。他特意前往长安县,亲自为杨将军拍板选定了永久性墓园墓址。杨虎城将军的灵柩抵达西安后,赵将军又亲自率众到火车站迎灵,亲自为杨将军挂孝拉纤,亲自主持西安各界隆重公祭杨虎城将军大会。
赵寿山将军对杨虎城将军后事的这一系列“亲自”,引起了个别人的非议和不满,他们看不顺眼,诋毁谩骂说“赵寿山是杨虎城的孝子贤孙”。赵将军知道后非常生气,他理直气壮反驳道:“就是共产党人也要讲人情,也不能忘恩负义,孤寡无情。我的官可以不当,可给杨(虎城)先生的后事不能不办好。”
1957年10月,赵寿山将军又为矗立于杨虎城将军墓园前壮阔的门楣上,亲笔题写了七个金色大字—《杨虎城将军陵园》。那苍劲灵动的笔锋,仍然带着赵寿山将军来自抗日战场上的硝烟,迸射出他与杨虎城将军患难与共、义重如山的战友激情。
韩兆鹗被打成“右派”并遭撤职后,赵寿山省长又提名让另一位党外人士—孙蔚如担任陕西省副省长。而组织部门对孙蔚如任实职有不同看法,并以韩兆鹗在新中国建立前的进步表现与孙蔚如作比较,认为韩兆鹗解放前夕是“脚跟朝南”(比喻面向北京,思想进步),而孙蔚如则是“脚跟朝北”,因此还是慎重一些为好。
赵寿山将军对此却并不认可,他认为自己是了解孙蔚如的,韩、孙各人的具体情况不同,不能总揪住人家的小辫子不放,这让民主党派人士怎么放开手脚做事。在赵寿山将军的坚持努力之下,提名人选最终获得通过。
凡了解西安事变的人,一定都知道冯钦哉这个名字,对他当年的离杨附蒋,多年来褒少贬多;而对他抗战期间曾率部杀敌,北平和平解放过程中又曾作出过有益贡献,则很少有人了解和给予肯定。1957年冯钦哉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不久又因历史问题被捕入监。
为冯钦哉之事,赵寿山将军去问周恩来总理:“你们对起义将领的政策到底还算不算数?”这才让北京最高层知晓了冯钦哉的处境,促使把他从监狱放出来。而最早来家看望冯钦哉的,也正是赵寿山将军,冯钦哉却因不了解实情,给赵将军发了很大的脾气。
赵寿山将军对此不恼不躁,反倒请冯钦哉吃牛肉泡馍,接着又把专供给自己的白面送给冯家(在当年的困难时期,这些都是拿钱也买不来的)。后来赵寿山将军又和冯钦哉一起去给杨虎城将军扫墓,不久又专门给冯钦哉老人定了牛奶。冯钦哉老将军对赵寿山将军始终不变的朋友情深受感动,他交代自己的孙子:“人常说,滴水之恩要涌泉相报,看来咱报不了你赵爷的恩了,你可要记在心里不能忘了。”
1959年底,赵寿山将军离开陕西赴京工作前,特地在西安家中摆了几天家宴,和所有的党外老朋友们告别。吃的自己家中拿手的户县浆水臊子面,喝的是户县家乡的黄酒。
按说这些都是人与人之间很正常的交往关系,却被某些心怀叵测者又反映到了北京最高层,诽谤说“赵寿山在自己家里,和很多‘残渣余孽’吃吃喝喝,拉拉扯扯,就不像个共产党员的样子……”周恩来总理知道后,他明确表态说:“赵老这样做,是我党统战工作的需要。”赵寿山将军事后得知周总理的态度,对总理的理解十分欣慰,说还是总理了解他。
其实赵寿山将军所做的这一切,并不仅仅只是他个人的私事,而是在尽量化解党内外的社会矛盾,努力改善干群关系。而有些经常告状者,自以为是“忠心耿耿为党工作”和“为人民服务”,却严重脱离群众,实际上是天天在为共产党树敌,帮倒忙。
这些人的积极性越高,对共产党的形象造成的损害就越大,只能让党外朋友和人民群众,对共产党越来越产生不信任感。
赵寿山将军一生经历了不少磨难和凶险,为了国家民族,他忍辱再忍辱,冒险再冒险。毛泽东主席曾问他:“多年来日在虎口,安之如夷,其故安在乎?”赵将军讲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有朋友的帮助和保护。
全国解放以后,卫立煌将军告诉赵寿山将军说,蒋介石几次密令他及蒋鼎文要找机会暗杀赵将军。赵将军笑着问卫:那你为何不下手?卫也笑着回答:你军权在握嘛!其实说到底,他们之间既是战友又是朋友,卫当然不忍心下手,或替别人当恶人了。
赵寿山将军在几十年的对敌斗争中,广交了数不清的党外朋友,尤其是他能做到化敌为友,所以始终没有被蒋介石抓住“通共”把柄。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给蒋介石的汇报中说:赵寿山是一条变色龙,黑、红难辨。毛泽东知道此事后,也感叹说道:“赵寿山在刺刀尖上长袖善舞的这一手,连戴笠也被糊弄住了……这岂不胜似雄兵百万?”
赵寿山将军说朋友也要分多种,有的朋友重情重义,有的却见利忘义,对他们心中要有数,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对知根知底的患难朋友,要坦诚相见,彼此之间是同享福共患难的关系;对心术不正的酒肉朋友,也要尽量团结,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得罪他们,因小失大会树敌太多,小不忍则乱大谋;就是实在不能化敌为友,起码也不要去故意刺激他,让他说你的坏话。能把敌人转化为朋友,本身就是一种本事。
在北京的一天晚上,赵寿山将军听完秦腔《赵氏孤儿》(又名八义图)中的“挂画”唱段后,有感而发地教诲自己的小孙子说:“昔日赵府食客三千,危难之时能有几人挺身而出以死相助?唯有程婴、公孙杵臼二人,一个舍子,一个舍命,才救下孤儿性命。人生能有几个这样的朋友,足矣!”
赵寿山将军又说:“对那些‘白眼窝’(演戏中眼圈被涂成白色,指奸臣小人)可要注意,他们见利忘义、卖主求荣,交友中一定要注意提防。‘白眼窝’干好事的本事不大,可他在暗处,干起坏事来谁都难防,能量本事可大得很呢。开始对你投其所好、溜须拍马的是他们,后来置你于死地的也是他们。杨(虎城)先生当年就是百密一疏,被身边的那些‘白眼窝’钻了空子,趁机窃取了他的来往信件,偷偷交给蒋介石邀功请赏。蒋由此对他更加怀恨在心,最后动了杀机……”
赵寿山将军一生对得起所有的新老朋友,他奉行道义,刚直不阿,从来不会“一阔脸就变”。用他自己在抗战中说过的一句话,那就是:“军长可以不做,人格不可不要”,其傲然风骨和长者情怀,实在令人敬佩和感动,“于国于民敢问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