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范围 以《西安市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为基本依据,充分考虑到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需要,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功能和技术特点,规划范围划分为:重点区域、主要区域和规划涉及区域: 重点区域 西安主城区规划范围
主要区域 西安市域规划范围
研究涉及区域 西咸新区和咸阳城区
二、规划年限 近期:近期年限为2020年,与《西安市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年限一致;
远景:远景年限不限,充分估计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构想的要求。
三、规划原则 稳定性、连续性、灵活性原则;交通一体化原则;与主客流方向一致性原则;线网均匀性原则;文物保护及生态保护原则;可实施性原则;内密外疏原则;轻重结合原则。
四、规划目标 紧密围绕城市结构布局形态和城市总体布局特征,充分估计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构想的要求,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和方便城市居民交通出行的需求,未来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目标为:
1、以轨道交通为骨架,促进城市空间的形成与拓展,并积极引导产业布局的发展。
2、通过构建多层次、便捷高效的轨道交通服务网络,增强主城区经济社会凝聚力,同时保障主城区与外围功能区域及各功能组团、新区之间的便捷通达联系。
3、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对外交通重大枢纽节点的接驳,体现城市轨道交通在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内通外联”的骨干作用。
4、在未来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设与发展中,以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主城区客运体系的主体,并在外围区域形成客运体系的骨干。总体上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在大西安范围内的客运服务水平,为城市居民提供快捷准时、安全舒适的交通出行环境。
5、注重维护生态网络和保护历史遗存遗迹,支撑并服务于文化廊道的形成和旅游交通环境条件的改善,促进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目标的实现。 五、线网功能定位 分为三个层面:
1、总体功能定位:是连结城市主城区内部以及主城区与外围区域组团之间的一种快捷交通联系通道,具有运能大,准时、环保节约、安全舒适等优点,在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处于主导和骨干地位;是西安城市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居民出行达到一定水准的必然产物;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在现代化的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起着“内通外联”的交通骨干纽带作用。
2、市区轨道交通功能定位:是主城区客运体系的主体,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骨架和沟通产业片区的骨干,承担主城区范围内的中、长距离出行,促进综合交通客运系统结构的改善和多方式交通运输服务链的建立,从而节约居民、游客出行时间,提升主城区综合交通客运系统的服务水平,增强未来大西安环境下主城区的凝聚力。
3、市域轨道交通功能定位:是市域范围客运体系的骨干,是主城区、外围副中心和新城间的重要快速联系通道,承担市域范围内的长距离出行,引导城市结构向多中心发展,疏解和平衡大西安范围内的居住和就业及消费,促成各副中心和新城土地利用平衡,形成集约紧凑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衔接对外综合客运枢纽,推进多层次、多方式和一体化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形成。 六、规划工作 2010年4月西安市人民政府成立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领导小组,直接指导本次线网规划修编工作。具体规划编制工作单位由市规划院、市勘测院、铁一院、长安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简称“三院两校”)组成;并同时成立由全国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小组和由西安市规划委员会组成的专家指导小组,以指导和评定规划修编各阶段工作成果。 在修编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指导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及国内多位专家学者的有力支持和帮助下,通过“三院两校”通力协作,在线网规划构架阶段共计形成棋盘+放射型和(有环)棋盘+放射型两大类数十种规划方案,结合未来城市空间及产业布局发展、土地利用、客流测试、文物保护与生态网络环境的协调相适应性、具体规划线路的可实施性,经多次由全国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小组和西安市规划委员会组成的专家小组的咨询和评审,充分采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经修改完善最终形成《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规划方案。
七、规划方案 (1)方案概述 规划方案由15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其主体网络形态承袭了05版线网棋盘+放射型结构。规划线网总规模为586.7km,其中市区线路279.8km,市域线路51.6km,市域快线262.3km。规划线网在主城区、中心市区和明城墙区内线网密度分别为0.713 km/km2、1.024 km/km2、1.146 km/km2。
(2)功能层次 根据本次规划范围、规划目标和功能定位,规划线网由市区线、市域快线、市域线三个功能层次构成,具体如下图所示: (3)运营效果 规划方案整体线网日客运周转量为12658.3万人km,承担客运量1204.7万人次/日,占公交出行的48%左右,这与城市轨道交通在未来城市客运交通中的骨干地位是相符的。就整体线网的负荷强度而言,规划方案线网平均客流强度为2.09万人次/km日,略低于世界客运城市轨道平均客流强度2.7万人次/km日;市区线网(1-6号线和8号线)平均客流强度为2.67万人次/ km日,具有较高的客流强度和较好的运营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