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抗日将领赵寿山将军是汉朝班昭后代, 其母曹氏系从扶风逃荒卖到户县
班昭叫做“曹大家”。实际叫"曹大姑". 后人还在陕西扶风,著名抗日将领赵寿山将军也是曹大姑后代,赵的母亲曹氏是跟随哥哥讨饭买到户县的.赵的舅家在扶风,扶风还有班昭其他后人,曹家一门,个子都非常魁梧,脚板尤其长大,人称曹大脚. 但是赵母曹氏从小受饿,个子矮小,曹氏持家,虽然家境贫穷,但是省吃俭用,支持儿子读书.
赵寿山从小靠老师免费教学读完师塾,1911年以自学小学书籍的其他知识和极大肺活量的体质考入陕西陆军测量学校。该校不仅免学费伙食费,而且有收入可以补贴家庭。 1914年毕业任职陕西测量局,1918年参加靖国军,1920年起在冯玉祥部任上尉参谋、少校教官。1922年5月参加杨虎成部,1926年起在杨虎城部任团长,1929年后为第17路军第51旅旅长。
1935年,他在上海与杨明轩,杨晓初等共产党人推心置腹,学习了共产党的纲领和主张,36年回陕,立即向杨虎城递交”抗日救国意见书”,并向杨虎城建议”必要时把蒋介石抓起来”。在西安事变中,杨虎城命他为西安城内军事行动的总指挥,又被任为西安市公安局长。12月18日后,杨虎城任命他为”渭北警备司令”.受杨虎城指示,赵秘密把三原军械库里的几十万发弹药,几十万银元输送红军.
在双十二事变中,作为杨虎城部的实力派将领,和周恩来进行了彻夜长谈,此后又多日在渭北日夜接受彭德怀,任弼时等红军领导的恳谈,后在一次和彭德怀等红军将领的合影时说:”我要上山入伙,表示要参加共产党,遂将其女赵铭锦,儿赵元介送入红军,后又将其儿媳,侄子外甥也送往延安抗大”.
“七七”事变后,首先率17师参加河北保定新安镇阻击战和漕河、阜河对日作战,10月率部在娘子关激战13昼夜,重创日军。
后到陕北见毛主席,向毛主席提出要干部,按照八路军改造部队.后党派大批干部进入该部.并按抗大作风办教导队.1938年初部队开赴晋东南,接受第 2战区东路军朱德、彭德怀指挥,先后在山西洪洞、长治、晋城、垣曲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朱德,彭德怀给国民政府的报告中,有”我部林师,赵师,刘师,徐旅,所获颇丰”其中赵师就是指赵寿山的十七师. 同年6月升任38军军长7月进驻中条山坚持抗日作战两年四个月,指挥所部协同友军挫败日军11次“扫荡”。卫立煌称”三十八军是中条山铁柱子”。
1940年蒋介石为了切断三十八军与八路军的联系,电令第四集团军南渡黄河置于中央军的监视之下,此后与国民党的斗争更加复杂艰险。
1942年经中央批准成为特别党员。此后三十八军直属党中央领导.毛泽东同志说:”三十八军是我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典范”.
1942-1943年,部队在郑州,邙山狠狠打击日寇,守卫了黄河前线。赵寿山顶住蒋介石河南人民遭受水旱黄汤四大灾害苦不堪言,赵寿山号召官兵每人每天节约一两粮,军部拨出7万斤军粮,又电令西安办事处杨晓初变卖家产二十亩购杂粮二十万斤和一百吨小麦麸皮,以赈济灾民,收养一百多无依无靠的孤儿,成立儿童连,恢复几十所小学,老百姓称三十八军为“七路半”.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
1944年春,蒋介石调虎离山,调他为3集团军总司令。他在调离前进行了关于38军的起义筹划和安排,所属部队后来分批回到人民怀抱.他也于1947年3月进入解放区。1948年 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后为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前委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获得一级解放勋章。49年底任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席,52年调任陕西省省长,赵寿山主持陕西工作,在建设三门峡问题上坚决不同意苏联专家方案,在周总理保护下,最后终于降低了坝高。后离开陕西,任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彭德怀受冤整以后,赵给毛泽东打报告,几次到挂甲屯看望彭德怀。习仲勋被打成反党集团以后,赵寿山几次要求并会见毛泽东,在毛泽东当面为习仲勋鸣不平。
1965年 6月20日在北京病逝。
汉朝班昭的情况简介如下
第一个提出“三从四德”的是个才华出众的女历史学家,班超、班固的故事人所皆知,班昭完成了后汉书的写作。她的丈夫是曹世叔。
现在社会的弊病是妇道的丧失,导致家庭的错位和变味。男子要对社会和家庭负责,而女子是男子的财富和光荣。我喜欢圣经箴言中的名句,有德行的妇女是男子头上的冠冕,Virtue woman is the crown of the man。中外理想,不谋而合。
可惜现在的病态社会。。。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
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
以个性而论,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颇能相互迁就,生活得十分美满。
班昭的文采首先就表现在帮她的哥哥班固修《前汉书》,这部书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正史中写的较好的一部,人们称赞它言赅事备,与《史记》齐名,全书分纪、传、表、志几类。还在班昭的父亲班彪的时候,就开始了这部书的写作工作,她的父亲死后,她的哥哥班固继续完成这一工作。班固,字孟坚,九岁能作文,稍大一点,博览众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不料就在他快要完成《前汉书》时,却因窦宪一案的牵连,死在狱中,班昭痛定思痛,接过亡兄的工作继续前进。
好在班昭还在班固活着的时候就参予了全书的纂写工作,后来又得到汉和帝的恩准,可以到东观藏书阁参考典籍,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
《前汉书》出版以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学者争相传诵,《前汉书》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这两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长班固死后独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谦逊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班昭的学问十分精深,当时的大学者马融,为了请求班昭的指导,还跪在东观藏书阁外,聆听班昭的讲解呢!
班昭还有一个兄弟是班超,我们现在常用的两个成语“投笔从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他的口语演化而成的,反映出他的智勇过人,他出使西域,以功封定远侯,拜西域都护,扬汉威直至中亚细亚三十年之久。
汉和帝永元十二年,班超派他的儿子班勇随安恩国入贡的使者回到洛阳,带回他给皇帝的奏章:“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人玉门关。谨遣子勇,随安西献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其目见故土。”表达出一种浓郁的叶落归根的思想,然而奏章送上去之后,三年后朝廷仍不加理会。班昭想到死去的哥哥班固,对年已七十,客居异乡的哥哥班超,产生一股强烈的的依恋、怜悯心情,于是不顾一切地给皇帝上书:
妄同产兄西域都护,定远侯超,幸得以微功得蒙重赏,爵列通候,任二千石,天恩殊绝,诚非小臣所当被蒙。超之始出,志捐躯命,冀立微功,以自陈效。会陈睦之变,道路隔绝,超以一身,转侧绝域,晓譬诸国,固其兵众,每有攻战,辄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赖蒙陛下神灵,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积三十年,骨询生离,不复相识;所与相随时人士众,皆已物故;超年最长,今且七十,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扶杖乃能行,虽欲竭其全力,以报答天恩,迫子岁暮,犬马齿索,为之奈何?
蛮夷之性,悼逆侮老,丙超旦暮入地,久不见代,恐开好究之原,生逆乱之心。而卿大夫感怀一切莫肯远虑,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便为上损国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身之用,诚可痛也!故超万里归诚,自陈苦急,延颈踰望,三年于今,未蒙省禄。
妾窃闻古者十五受兵,六十还之,亦有休息不任职也。缘陛下以至孝理天下,得万国之欢心,不遗小国之臣,况超得备候伯之位,故敢触死为超求哀,乞超余年,一得生还;复见阙庭,使国家永无劳远之虑,西域无仓猝之忧,超得长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急。
班昭代兄上书,说得合情合理,丝丝人扣,汉和帝览奏,也为之戚然动容。特别是文中的最后两句,引用周文王徐灵台,掘地得死人之骨,而更葬之。魏文侯之师田子方,见君弃其老马,以为少尽其力,老而弃之,非仁也,于是收而养之。两则故事明讽暗示,汉和帝认为不再有所决定,实在愧对老臣,于是派遣戊己校尉任尚出任西域都护,接替班超。
班昭以她的文采和才情使她的哥哥班超得以回朝。
任尚抵达任所,班超一一予以交代完毕,任尚对班超说:“任重虑浅,宜有以海之。”希望班超对他治理西域一些忠告,班超语重心长地说:“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而蛮夷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严苛,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但班超走后,任尚私下对亲信说:“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任尚不能借重班超的经验,竟以严急苛虐而失边和,这是后话。
汉和帝永元十四年八月,班超回到洛阳,拜为射声校尉,他离开西域疏勒时本已有病,来不及和妹妹好好地聊聊,加以旅途劳顿,回家一个月就病逝了,班昭无言以对。
班昭以她的文采,完成了哥哥班固的《前汉书》打动汉和帝的心,使哥哥班超回归洛阳。班昭的文采还表现在她写的《女戒》七篇上。
《七戒》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本是用来教导班家女儿的私家教课书,不料京城世家却争相传抄,不久之后便风行全国各地。
在“卑弱”篇中,班昭引用《诗经·小雅》中的说法:“生男曰弄漳,生女曰弄瓦。”以为女性生来就不能与男性相提并论,必须“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和事,不辞剧易。”才能克尽本份。
在“夫妇”篇中,认为丈夫比天还大,还须敬谨服侍,“妇不贤则无以事夫,妇不事夫则义理坠废,若要维持义理之不坠,必须使女性明析义理。”
在“敬慎”篇中,主张“男子以刚强为贵,女子以柔弱为美,无论是非曲直,女子应当无条件地顺从丈夫。”一刚一柔,才能并济,也才能永保夫妇之义。
在“妇行”篇中,订定了妇女四种行为标准:“贞静清闲,行己有耻:是为妇德;不瞎说霸道,择辞而言,适时而止,是为妇言;穿戴齐整,身不垢辱,是为妇容;专心纺织,不苟言笑,烹调美食,款待嘉宾,是为妇工。”妇女备此德、言、容、工四行,方不致失礼。
在“专心”篇中,强调“贞女不嫁二夫”,丈夫可以再娶,妻子却绝对不可以再嫁,在她的心目中下堂求去,简直是不可恩议的悖理行为,事夫要“专心正色,耳无淫声,目不斜视。”
在“曲从”篇中,教导妇女要善事男方的父母,逆来顺受,一切以谦顺为主,凡事应多加忍耐,以至于曲意顺从的地步。
在“叔妹”篇中,说明与丈夫兄弟姐妹相处之道,端在事事识人体、明大义,即是受气蒙冤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万万不可一意孤行,而失去彼此之间的和睦气氛。
班昭主要生活在汉和帝时代,汉和帝在班超死后不久就驾崩了,皇子刘隆生下来才一百天,就嗣位为孝殇帝,邓太后临朝听政,不到半年,殇帝又死,于是以清河王刘祜嗣位为孝安帝,孝安帝才十三岁,邓太后仍然临朝听政。
东汉皇帝短命,只有开国的光武帝刘秀活过“花甲”,六十二岁时死,其次就是明帝,四十八岁,再次是章帝三十一岁,其他多在二十岁以下,包括一大批娃娃皇帝,造成外戚专权局面。
邓太后以女主执政,班昭以师傅之尊得以参予机要,竭尽心智地尽忠。邓坞以大将军辅理军国,是太后的兄长,颇受倚重,后来母亲过世,上书乞归守制,太后犹豫不决,问策于班昭,班昭认为:“大将军功成身退,此正其时;不然边祸再起,若稍有差迟,累世英名,岂不尽付流水?”邓太后认为言之有理,批准了邓坞的请求。
班昭年逾古稀而逝,皇太后为她素服举哀。
班昭是一位博学多才,品德俱优的中国古代女性,她是位史学家,也是位文学家,还是位政治家。她在曹家有一个儿子,几个女儿,儿子曹成被封为关内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