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画乡骄子 于 2009-7-16 12:58 编辑
在“黑白分明”的渭河上摆渡 (记者 杨青山 摄 ) 从兴平化工厂南流过的污水汇入渭河 (记者 杨青山 摄)
出兴平市区向南约5公里便是渭河大堤,一条渭河把兴平和户县分隔开来。兴平市的阜寨乡便在这河堤北岸。沿着阜寨乡自西向东十余公里,一路绿树摇曳,鸟声悦耳。然而这十余公里的大堤上,却没有一座桥梁。只一座正在建设中的渭河大桥,据说今年“十·一”才能完工。余下的便是几座老百姓临时搭造的简陋木桥,但也因为到了汛期已被拆去。于是,便有了一个小小的渡口。一条破旧的木船和一位年老的摆渡人。
一条铁索横贯渡口,渡船用绳索和滑轮和铁索连接,摆渡时,便靠摆渡人的双手,将渡船拉向对岸。 摆渡人姓胡,头发斑白。这里每天过河的客人并不很多,两岸的百姓往来做些小买卖,或走亲戚都从这里经过,久而久之,老胡便与这些人熟络了起来。见面打个招呼寒暄几句让老胡的摆渡生活也变的不那么单调了。老胡讲,在他之前,还有过很多的摆渡人。他接下这活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仔细算来,已经27年。 27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比如老胡从一个年富力强的小伙,变成了一个双鬓斑白的老人,比如两岸的人民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改变,也比如那整日东流的渭河水,由清变黑。 老胡的渡口是个很特别的渡口。渭河在这里有一条“小河”汇入,但小河流淌的却是黑水。清澈而倔强的渭河不肯接纳这贸然想汇入的黑水,于是这渡口便形成了“绿黑”分明的奇观。绿的是渭河水,黑的则是由兴平市流出的污水。据老胡讲,其实在他接管渡口之前,这里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大概就是30年前吧。那时候兴化刚刚投产,就有了这一条黑水河。而老胡也就在这黑水边渡过了这27年。 提起这一湾黑水,老胡眼神中表现出难以掩饰的愤怒与无奈。老胡告诉我们,原来这里的水就像烧沸的柏油,现在已经比原来强了很多,但仍恶臭难闻。在渭河里,西南边的水里还有鱼,但向北到了这里,水又稠又黑,鱼就游不动了,每天早上,都能看到死鱼漂在水面上…… 记者一行到这里时,采风团的团长老孙差点一头撞在地上,他干呕了好几口,憋着气挥手叫大家赶紧跑到背风处,喘了很久,老孙说:“幸亏今天早饭吃的早,要不然,闻见这个味道,全吐出来了啊!” 老胡说,村子里现在井深25米左右的机井,打出来的水,全是这个味道,已经不能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