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户县祖庵镇,是周、户两县之间一大古镇。其历史悠久,风貌古朴,民风淳正,名家辈出,多有轶事。
古镇历史与祖庵镇名的由来:
古镇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曾是夏王启伐有扈氏“大战于甘”的地方。古镇座落于甘水中上游。上古时称“甘野”。据文献记载:夏禹死后,其子启继王位。这种废“禅位”而父传子的王位继承方式,引起了争夺王位的激烈斗争。同姓邦国有扈氏起兵反对。公元前2086年,夏王启率领军队沿雒(洛)阳西大道西进,越崤山,滨黄河,经桃林,过华山北麓抵达有扈氏国,双方大战于甘。有扈氏败,沦为“牧竖”(即放牧奴隶)。又《尚书甘誓》云:“甘,地名,有扈氏国之南郊也。启与有扈大战于甘之野”。《周至县志》“甘野图”注:“甘在户县西南。而户即古扈”。《夏书》大战于甘即此,“甘野在县东50里,即古有扈氏国之南郊。夏启立,有扈不服,大战于甘,召六乡、作甘誓。今邑中甘谷水出处,曰甘河,即其地。”甘峪口望仙坪古有夏王庙。古镇商代为郝国。郝国系商之诸候国。据《陕西地理沿革》记载:“商帝乙之弟期封于郝,即今之祖庵镇辖之郝村。”今郝村存有一古石桩,刻有“古郝国”字样。又有庙碑记载:“今之郝村即古号为郝国是也”。晋、唐年间,古镇归户县管辖;宋大观元年(1107)设置终南县,辖于终南县;元至元八年(1271)撤销终南县建置,划归周至县辖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1958年,周、户两县以白马河划界,古镇重归户县管辖。
古镇于宋代便形成大的村落。因刘蒋两姓居多,故叫刘蒋村。宋、金时期,此地属宋、金、元反复争夺的地区。其间,虽战乱频仍,但因有东西甘河之水利,农业、手工业发展较快,形成集市贸易,故改刘蒋村为双溪镇。金正隆年间,咸阳人王重阳来此,筑穴建庵修道,创立全真教。后全真教得到金、元朝庭的认可与支持而大兴。王重阳被尊为祖师,其弟子马丹阳、丘处机于此重建祖师之庵,(亦称“祖庭”、“祖堂”)四方称为祖庵。双溪镇亦因之改称祖庵镇,迄今已有800余年。
建国后1957年,农业合作化期间,古镇四街与黄堡等3个邻村组建了祖兴社。公社化后,四街分为四个大队;1977年在“农业学大赛”运动中又合为一个行政村祖庵村,于2000年按东、南、西、北街又分为四个村。
改革开放以来,古镇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四街以沿户祖路靠近重阳宫的北街发展较快。
古镇风貌
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发展,首先依赖于自然环境。祖庵古镇处关中腹地偏南的甘水之畔。南依终南(山),北临渭水,西望周至,东接县城,沃野良田,山环水绕。远望南山如黛,峰峦屏障;甘水出峪,自东南逶迤而来,于镇南三里处的“前渠”分流,一支向西绕镇北去,称西甘河;一支向北穿镇而过,称东甘河。两支流又于镇北五、六里处合流折向东北入涝河,汇归渭水。古镇处形似桑叶的这方土地之中,被二水环抱,实为风水宝地。元栖云真人王志瑾自汴京来重阳宫,见其山水形胜,遂开渠引涝水,环抱其宫。谓曰“双龙盘护,真万世之福田也”。民国十年(1921)刘昆玉编著《广两曲志》对周至东南区八所(即祖庵、蒋村、甘河一带)评述:“考兹区形势,甘水翼之。北有射熊馆,守住水口,为大罗星;中有淳风岭;东趋回结大环城;是以郝村分封;五帝肇基,重阳建宫,三辅巨观。加以九峰峦峙,六耳泉澄,青松林密,五行荟萃,一气联结;此代生贤哲,间有飞仙,所由来也。……今虽地脉暂歇,然积久必发,地理宜然。”东甘河于1957年冬,周至整修甘河时截掉。1976年冬,户县实施园田化将甘河裁弯取直,河道东移,贴镇西侧而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万年来,甘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古镇人。
古镇分南北东西四堡。清代至民国年间,四堡各有城墙,且相互连结。在连城墙之内,形成一个中心,称为街,又分东南西北四街,鸟瞰远望,古镇呈十字花形状。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各堡城墙先后拆毁,街堡相通后,四堡名称渐失,多称祖庵四街。
古镇南高北低,土质松散,且多水,到处泉涌溪流。有“南街透沙水,北街夜潮地”之说。南街城西南角外有一“凉水泉”,涌流而出,川流不息,不知源头深远几何。绕镇西与另一溪流汇合,向北流经筠溪道院西入甘水。三伏暑天,劳作的人们热渴难耐时,便急奔水泉,饮之,清爽甘甜如露。暗泉中,有青、白蝉一对,遇雨天或月夜常于泉口嬉戏。该泉于甘河改直后枯竭。
上世纪50年代以前,古镇西门外有“三义庙”;南门外有“药王庙”“魁星阁”、街中有“关帝庙”;东门外有菩萨庙(又称高庙),北门外有“重阳宫”,以重阳宫最负胜名。重阳宫乃“天下祖庭”“全真圣地”,宫殿巍巍,碑石亭立;千年银杏树,挺拔苍郁;甘水盘护,竹林环绕,为古镇增色。镇中城隍庙供奉着祖庵八所总城隍。庙门前耸立着铁旗杆,一对石狮雄据两旁。民国年间,祖庵区公所曾驻庙内。建国后,祖庵粮站、***、法庭曾先后作为驻所。清、民国时期,因古镇所在地东南区距周至县城较远,县府曾在此设置派出机构,俗称“二衙”。古镇南街以王姓为主,在街中建有王家祠堂。西街以李、赵、徐三姓为主,西门外建有李家祠堂。
古镇居民,以农为主。因居于集镇,在工副业方面又各有特点。南街以种菜为主,肩挑车推贩卖蔬菜;东街做小生意者居多;西街多殷实户;北街靠近重阳宫。又曾是“民团”驻地,因之,流传说:“有锤(打架)甭在南街打,有钱甭在西街使,有势甭在北街逞,有奸甭在东街耍”的民谣,形象地勾勒了古镇四街的民风特点。
古镇人口在刘蒋村时已逾千口。到元代重阳宫鼎盛时,仅重阳宫住道士近万,古镇人口逾万。到建国前夕,有居民两千余口。近几年,发展到约八千之众。
宋代古镇便形成集市,是山货与方园几十里农副产品交易集散之地。镇中商铺栉比。清末民初,便有晋商数家落脚。南街有“公顺源”铁瓷铺、“仁合全”杂货铺、“祥胜魁”京货铺;东街有“崇德昌”“入本生”中药铺;北街有“义顺沅”铁瓷铺。逢双集日,四路八方赶集人群,川流不息。粮市、柴市、菜市、肉市,一街两行,交易繁忙;大、小店铺生意兴隆。东甘河穿镇而过,石条彻成的百年东桥(此桥于1976年祖庵公社建造纸厂时拆毁),临街跨水,桥下涓涓流水,桥上市井繁荣,日上市人盈万。成为趣谈的是在民国年间,南堡北城楼东侧长着两棵高大的古柏,一对老鹰筑巢栖居于上,逢集日,俯视着赶集回归的人们,发现提着肉、麻花等食品的人便俯冲而下,抓走食物,有时还抓伤人。久之,赶集者便把食品等包裹得严严实实,以防猎取。
古镇虽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未划归户县,但其婚丧嫁娶等风俗习惯,仍保留着周至东南乡诸多特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观念的变化,传统的风俗习惯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古镇轶事
古镇千年沧桑,留下诸多轶事。
(一)古镇与重阳宫。
重阳宫,建在古镇北门外。全真道创立人王重阳选择这快风水宝地,成就了全真道教事业,赢来恢宏的重阳宫;从祖师之庵发展为重阳宫又使古镇更名为祖庵镇并获得“全真圣地”“天下祖庭”之盛誉与几度辉煌。
重阳宫,自王重阳于金大定三年(1163)弃南时(今城道官)“活死人墓”迁刘蒋村(今祖庵镇)结茅庵传道始,经大定十一年(1171)重阳弟子马丹阳、邱处机等祖庵(亦谓之“祖庵”、“祖堂”)弘道,到承安二年(1197)吕道安、毕知常兴建祖庵,朝庭敕名“灵虚观”,是为全真道最早的一处正规道观。1236年,改灵虚观为重阳万寿宫。从“庵”到“观”到“宫”赢来重阳宫的鼎盛时期。 1251年,重阳宫增修筠溪道院、遇仙宫等建筑。此时的重阳宫已成为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殿堂楼阁多达5000余间,东至东甘河,西至西甘河,南抵终南,北近渭水,住道士近万名。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重阳宫奉敕,更名为“敕赐大重阳万寿宫”。
以祖庵重阳宫为中心,周边宫观群落兴起。在重阳宫兴建后,楼观和上清宫也相继修复。据文献记载:当时于祖庵重阳宫周围兴建的宫观有:祖庵北3里的“重阳成道宫”;北距12里的甘河遇仙宫;东南距3里的菜村(今祖庵镇辖)遇仙观;南距10里的甘峪望仙坪集仙观;东距5里的梁庄(今祖庵镇辖)栖云观;东南距6里四马村(今白庙乡)清阳宫;东南距12里傅村窑长春观、2里养老宫;西北6里“庆贞庵”(今之大小庵村)等道教宫、观、庵群落。
明、清时期,全真教逐渐失势,重阳宫亦由盛而衰。正如明正统10年(1445)所立《重阳宫主持候园方重修祖庵碑》所记:“祖庭中更多故,废兴相仍,昔之坚固壮丽者未免为风雨所凌,倾圯不振”。并记述了自永乐至正统年间对重阳宫的修葺事宜。
到清代, 经明末清初之战乱“垣墉崩塌,殿宇倾颓,野居而露处。”于乾隆年间,“镇堡土庭而修葺之。”同治年间,又进行过一次小的修葺。
到建国前夕,仅存老君殿,灵宫殿,祖师殿三座建筑。建国后,重阳宫得到了保护与修复。1956年,“祖庵石刻”被列入陕西省名胜古迹重点保护单位;1962年,省政府拨专款集中竖立碑石,建成“祖庵碑林”;1979年,征用祖庵北街土地3.14亩,修建围墙; 1980年,成立重阳宫文物管理所(后交道教协会管理);1983的,重修祖师殿,灵宫殿;1987年,彩绘重阳宫山门。2001年,祖庵重阳宫碑林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成为关中的旅游景点之一。
具有近千年历史的重阳宫,在古镇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和传闻轶事。
一、王重阳及其弟子在祖庵的道教活动
古镇是王重阳创建“全真教”的起根发苗与其遗蜕归葬之地。
祖师王重阳,原名德威,字世雄。出俗入道后更名吉吉,字知明,号重阳子。咸阳大魏村人。其家业丰厚,自幼崇文尚武,文武两长。因当时关中沦于金人统治之下,仕途无望,逐产生愤世嫉俗的思想,整日纵酒泄愤,行为风狂,对社会现实以消极反抗。切如《全真教祖碑》以曲笔感慨的写道:“幼之发秀,长而不群,工于谈笑,妙于斯文,又善骑射,健勇绝伦,以文非时,复意于武,勘定祸乱,志欲斯举,文武二进,天不与我”。久之,愤然离俗入道以求“全真”,立教布道以求济世。
1、甘河桥遇仙悟道
金正隆四年(1159)重阳48岁,传说此年六月十五日,王重阳在终南甘河镇桥头酒肆首遇二仙道,(“八仙”中之钟离权与吕洞宾)与之皆出世语,并授以口诀,飘然而逝。自此,其悟道出家。今甘河乡甘河村“遇仙桥”仍在。
2、南时村修炼得道
甘河桥遇仙的第二年,即金大定元年(1161)王重阳择古镇东北3里之南时村(今祖庵镇辖之成道宫),自凿一墓穴,深丈余,筑冢数尺,内设“王害风灵位”,自曰“活死人墓”。其独居穴中,修炼三年。他离绝尘世,感悟“活中得死”与“死中求活”。这种“活”,不是主要靠五谷等物质生活,而是修真养性,炼丹服药,修炼而成道家的内、外丹。 “存神养浩全真性”(王重阳诗句)是全真教丹法的要领。其主要在于炼内功“全真性”来延长寿命,获得特异功能,即成道。他在“活死人墓”中自埋“四假”,苦修苦炼了三年的成道(即所谓神仙)。他又在墓穴四角各植海棠一株,意在使四海教风为一家耳。他的这个远大理想,虽然没有自己亲眼看着实现,但经他的高徒马丹阳、丘处机等的努力,使全真教成为中国道教的一个独立派系,吸引了众多的士大夫和民众,在北方风靡近一个世纪;也赢来极其辉煌的重阳宫。
3、刘蒋村结庵传道。
王重阳在“活死人墓”修炼成道后,于金大定三年(1163),填了墓坑,迁居刘蒋村(即改名后之祖庵镇),结茅而居。在居刘蒋期间,四处奔走,广交朋友,劝道传教。被周边民众视为高人。时有秦州甘泉今陕西甘泉县)人和玉蟾(名德瑾),京兆终南(今周至终南镇)人李灵阳等幕名于大定三年来刘蒋,与重阳同庵而居,早出晚归,传播教义。后又有乾州礼泉人史处厚,自幼慕道,前来结盟,遂受允纳,训号洞阳子;京兆栎阳(今临潼县)人严处常投刘蒋拜重阳为师。他们志同道合,辛苦奔忙,在重阳的指点下,自修以全“真性”,外修以全“真行”,广传教义,在关中地区交往了许多人,在社会上颇有影响,初步奠定了“全真教”的根基。
4、羽化归途,归葬祖庭。
王重阳为实现其“使四海教风为一家”的远大理想,决定前往山东蓬莱收徒立教。于是于金大定七年(1167)四月,自焚其庵,人们不解其故,他笑而答曰:“三年之后,别有人修”。四月二十六日,他辞别了和王蟾、严处常等,又告别刘蒋村众乡亲,途经咸阳,与家人话别后,开始了长途跋涉前往山东的传教收徒活动。重阳离开刘蒋后,和玉蟾、李灵阳等遨游终南,继续传教,而全真教的创立与发展遂东移矣。
王重阳在山东半岛宁海等地,宣传教义,创建教团,发展道徒,发现培养道会骨干“全真七子”,并在马丹阳为其安排的住宅题额“全真庵”。由此,全真教正式创立。
5、丹阳祖庵弘道。
金大定十年(1170),王重阳携弟子马丹阳、丘处机等“四真”,从山东掖县起程西归,途径卞京(今河南开封)羽化。临终时曰:“丹阳已得道,长春已知道,吾无虑也。”又嘱丹阳:“可赴终南刘蒋之故居。”言毕而逝,享年58岁。第二年,丹阳等在刘蒋村结庵,为其师制葬所,于大定十二年,率众赴卞梁迁重阳遗蜕归葬故居。守幕三年后,丹阳构筑一广庭,书额曰:“祖庭心死”,以表其承师弘道之志。
丹阳在祖庵环居期间,足迹遍及周、户及关中、陇西等地,传道收徒。许多官僚士庶,诚心向道者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祖庵。拜丹阳为师,归依祖庭。不少人经过丹阳传授道妙,长期修持,成为全真教的中坚力量。如后来的重阳宫主持,一代宗师吕道安、毕知常等皆是丹阳弟子。全真教的兴起,实乃重阳创立之,丹阳恢弘之,长春光大之,一代又一代宗师承继之,他们在古镇这个地方,为全真道教的创立与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做出了贡献。
二、祖庵重阳宫碑林
被列入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祖庵碑林”,是民族之瑰宝。很久以来,祖庵民间留传着重阳宫有七十二个蛟龙碑。为啥这些碑石到处有,是因为碑石会走,当驮碑子的神龟眼红了,就会驮着碑子走。其实,兴盛时期的重阳宫范围很大,加之周围属重阳宫管辖的宫、观的石碑,更显其分布范围之大。根据“石碑分布示意图”,原所立碑石均有一定的位置。到建国初,重阳宫碑石散置于近十里范围内的田间、坟头、宫、观遗址,遭风雨浸蚀与人为破坏,面临灭失的境遇。引起了宗教界与政府的关注与重视,1956年,“祖庵石刻”列为陕西省名胜古迹重点保护单位;1962年,省政府拨专款,集中碑石,立于原玉皇殿旧址;1973年建碑房11间,建成祖庵重阳宫碑林。1986年11月,迁移位于马村的清阳宫、元马店、位于奉仙堡村南的“仙蜕园”、祖庵镇等地的石刻17件,集中重阳宫保护;1991年,于碑林前,建成东西石刻廊房12间。碑厅现保存石碑31通,其中有金、元代蒙古文对照碑石5通。这些碑石具有元代石碑,形体高大,气势雄伟,龙首龟座,形象逼真的显著特征。若按民间留传的“七十二通蛟龙碑”,尚有差数,推想可能是已被损毁或尚未发现。象这样大量集中保存元代碑石文字在国内实属罕见。
祖庵重阳宫碑林,现共保存碑石48通(件)(其中碑厅耸立巨碑31通),共刻文33篇,诗词6组(首),画像二幅、题字两帧、图一面。这些金石文字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包括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语言文字与书法艺术、养生与人体科学诸多方面。
通过碑石记载的文字,可以窥见金、元社会的民族矛盾与阶级关系;道教源缘与全真教的创立、发展;全真教与金、元统治者的相互关系,记录了重阳宫兴衰的历史。
碑林现存有5通元代圣旨碑,为蒙汉文对照合刻。是元世祖时期,以藏文字母为基础,创造的“八思巴”蒙文,是研究语言文字的重要资料。碑石文墨又多出于名家手笔。《孙真人道行碑》、《大元敕藏御服碑》皆为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手迹。如《无梦会》、《全真教祖碑》、《马真人道行碑》等,则为王重阳、尹志平、李道谦等高道之墨宝,均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