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美曲妙词天下传
——写在户县曲子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际
--------------------------------------------------------------------------------
发布时间: 2008-6-27 阅读次数:11
○朱云涛
溯 源
提起户县曲子,用源远流长、蔓大根深来描述是再也贴切不过的。县文化馆负责“非遗”项目申报的干部刘珂给我们大致勾勒了户县曲子的历史文化风貌。
户县曲子同其它曲种一样有一个产生、形成、演进发展的历史过程。一般认为它是元明的北曲吸收眉县、户县的山歌、牧歌、情歌、儿歌等俗曲发展而成的,其起源的具体时间尚难考证,而有据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中叶。
明正德六年(1511),当时的著名文学家、户县人王九思成立曲子家班,延请名师,学三弦,弹瑟琶,制乐度曲。罢官回乡的四十年间,他常带领家班来往于关中各地的朋友和庙会之间,演唱曲子。王九思著有散曲集《碧山乐府》、《碧山续稿》,共收小令639首,套数为59套,中调11个,长调23个。在王九思的影响下,户县的曲子班社渐兴,曲目曲调日益丰富,曲子演唱代代相传。户县曲子迁播渐远,并逐渐成为陕西中路曲子之魁。
户县曲子为清曲坐唱,不搭台子,不用化妆,俗称“地摊子”。多在节庆、庙会、红白喜事等场合演唱。它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主奏乐器三弦,辅助乐器板胡、笛子、四页瓦和撞铃,有时也用碟子伴奏。
户县曲子音乐共有100多个曲调,其中有36个大调,72个小调。大调古老,曲体结构复杂,旋律富于变化,音域宽广,拖腔委婉,演唱难度大;小调多为民歌小调,音域较窄,结构规整短小,旋律流畅。
户县曲子是联曲体一唱到底的套曲。套曲有自己的规律,如起腔为“越调”,那么尾声就以“越尾”结束,起调为“背宫”,落尾的调也必是“背尾”,结构灵活而严谨。户县曲子现存的曲目有开篇曲子、风俗类、演义类、传奇类、古怪类等五大类,150余种。
户县曲子的风俗类曲目反映的内容以表现民间风俗人情的题材的居多,内容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间特征。
户县曲子是遍及西北的眉户曲子和眉户戏的源头,它对研究元代散曲和明清俗曲的流变以及眉户曲子的迁播历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它曲调丰富,自成腔系,是我国民族音乐和曲艺宝库中的宝贵财富。它丰富的曲目中保存了大量民间传说、传奇故事和民间生活的历史形态,是研究民俗、历史和民间文学的宝贵资料。它独特动人的唱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传 承
长期以来,户县曲子深受群众欢迎喜好。在清朝和民国时期,户县地区的曲子社在很多村子已负盛名。解放初期几乎村村都有曲子老艺人,曲子、班社也遍地皆有。吴平、乔荣堂、崔念昔是解放初期户县曲子最具代表性的名老艺人。牛东的崔念昔、乔荣堂50年代就被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聘为眉户曲子教练。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唱曲子在我县乡间仍十分流行。至今仍活跃在牛东中堡曲子社的刘永胜老人,就是户县曲子当代最主要的传承人之一。
刘永胜生于1931年,是牛东中堡村曲子社的第四代传人。
1946年,他随崔延明学唱曲子,从《八仙庆寿》开始,唱了一年后,又跟贾志新学三弦,跟阎明鑫学拉翻调板胡,后来就在曲子社以三弦和板胡伴奏为主。1951年到西安市清洁大队工作后,组织派他到音乐专业班培训,有机会向当时被省戏曲研究院聘请去当曲子教练的崔念昔讨教,利用掌握的乐理知识和简谱整理记录了一些曲子曲调,并编排了一些眉户小戏在环卫系统演出,受到好评。
省戏曲剧院的眉户戏《梁秋燕》上演以后,刘永胜学曲子的兴致更高,有时间就学该剧的“软月调”、“银扭系”、“五更”等曲调的旋律和唱腔。直到去年看了张新尚的《男寡夫上坟》碟片后,还学了“两头慢”、“软日尾”,终生学而不厌。如今,曲子中的36大调72小调他都会唱,都能跟着伴奏,较好地保存了户县曲子的原生面貌。
在继承民间传统曲子的基础上,刘永胜利用曲子音乐创作和改编了《沙家浜》、《女书记》、《劝公公》等6个眉户戏,演出后受到群众欢迎。1956年,户县排演眉户剧《换布证》在北京参加全国总工会文艺汇演,刘永胜担任三弦伴奏,获得伴奏甲等奖。
2005年4月刘永胜由城返乡,将本村曲子社恢复起来,坚持每周日活动。2007年6月9日,他和王登银、崔容祥等人代表户县曲子参加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展演活动, 担任板胡伴奏。
在最近省上公布的第一批共167人的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刘永胜榜上有名,成为户县曲子的代表性传承人。
守 护
在户县曲子传承发展的过程中,许多民间艺人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县城南关鲁家堡74岁的退休教师陈炳森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位。
“曲子眼看着没人唱了,我得牢牢地守住!”陈炳森是一个典型的曲子迷,是一个能拉会唱并有编写才华的老艺人。1951年18岁初通乐理,他就拜吴家寨吴平、乔荣堂、吴景玺等人为师,艺人唱一句他记一句,把口头传授的曲子记谱油印,方便人们学唱。1954年他和曹希彬一道上台演出过曲谱剧本《梁秋燕》。此后无论是在眉县槐芽中学,还是在户县七中,任教期间都常带学生编演曲子节目。一次在周至虎峰村演出时,晚上停电,群众自发给台子上点燃了一大圈蜡烛。曲子唱了几个小时,群众还不散场。1975年陈炳森在户县十中工作,阿姑泉村请他教唱曲子,他白天黑夜教练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个曲子社还活跃在当地。1996年陈炳森退休,和曹希彬、张仲铭、赵克智在户县老年大学创办了曲艺班,他亲自到处张贴布告,免费招收学员,几人轮流给学员教唱。2004年,曹希彬编写眉户音乐书籍,他也向其提供曲目和曲调,并有几篇被收编入书。
在国家重视保护文化遗产的大背景下,陈炳森如鱼得水,竭尽全力守护户县曲子。2006年5月,他邀请了县境内王文学、王登银、李文忠、杜智敏、候乃群等近20名曲子骨干成立了曲子会,由王文学当曲子头目人。大家经常聚集在一起,或在自家小院,或在工商小区、文庙广场等处,学唱曲子,集中排练了《刺目劝学》、《百戏头》、《不杀敌寇誓不为人》、《古城会》等七八个剧目。6月17日上午,笔者在陈炳森老人的独家小院里,欣赏了《秃娃尿床》、《五更鸟》等原汁原味的坐场曲子表演,陶醉在传统民间艺术的迷人魅力之中。
为给户县眉户曲子寻根找宗,陈炳森根据“王学士唱曲”的传说,翻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撰写了《王九思与户县曲子》一文,在《西安日报》和本刊发表,有理有据地证实了眉户曲子起源于户县并流行于西北各地的观点,为曲子“申遗”大造舆论。
挖 宝
在户县曲子入选国家“非遗”名录之际,我们特别怀念一位已故的民间音乐艺术家,他就是原县文化馆干部曹希彬先生。正如县文体广电局干部耿朝晖所评价的那样:“说起户县对曲子的保护,开拓性的贡献当属曹希彬老师。”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迅猛发展,秦腔戏在农村渐成强势,加上电视等现代娱乐形式的冲击,曲子呈现衰落趋势,曲子的剧目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无人问津。就在这种情况下,咸阳艺术馆干部姜德华和户县文化馆干部曹希彬,开始了搜索整理民间文艺的“挖宝”行动。
曹希彬(1936-2005),1951年参加省戏曲研究院,1954年考入西安外语学院,1980年由教育系统调入县文化馆工作,从事音乐、舞蹈艺术的搜集、整理和辅导,直到退休。据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户县籍的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吴德回忆,曹希彬具有戏曲天赋,从小就有“灯笼红”的美誉,14岁时在县城西街小学演革命现代戏《血泪仇》中的王仁厚、《穷人恨》中的财主烂肝花,曾产生轰动效应。到县文化馆工作后,他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每天早起晚睡,不但遍访了户县的平原和山川,还到周至、长安、临潼、咸阳、华阴、彬县、眉县、长武等地进行采风,手记机录了数十位民间老艺人的精彩唱段,挖掘整理了160多个曲子剧目,把一些濒于失传的剧目和曲牌抢救了回来,使户县曲子这朵日渐式微的民间艺术之花重现芳华。
笔者翻阅了曹希彬编著的《陕西地方眉户曲子音乐》、《中国民间曲艺音乐集成•户县卷》、《传统曲子汇编》、《传统曲子汇编续集》等艺术专著,深深为户县有这样一位民族音乐家、曲艺家而感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曹希彬等有识之士的抢救性劳动所积累的珍贵史料,为今天户县曲子申报国家及省市“非遗”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丰厚的条件。
曹希彬生前曾担任西安市音乐家协会理事,户县音乐舞蹈协会主席,西安市第八、第九届政协委员,主要事迹收入《陕西文化艺术名人录》、《中国文艺家传集》,就是对这位户县曲子“挖宝人”的肯定和激赏。
申 遗
与曹希彬、刘永胜、陈炳森一样,坚守户县曲子的在我县还有一大批人。尽管如此,随着岁月的流逝,以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承手段的户县曲子仍然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据县文化馆的调查,吴家寨曲子社,发展到7代17人,现在由吴振威、吴奇周、张志贤等人支撑着;韩五桥曲子社,发展到4代十几人,现在由卢登荣、卢天成、韩天喜等支撑着;栗峪口曲子社发展到5代30多人,现在由王春峰、杨峰支撑着;罗什村曲子社发展到6代10多人,但现在仅凭67岁的王文学老汉一人支撑;乌东村曲子社发展到5代11人,现在的班首王登银已经71岁了;焦西村曲子社发展到6代20多人,现在活动少了。85岁的冯振邦老汉感叹:“再不抢救,我肚子里的几十本戏就‘放’不出来了!”
为了从根本上保住户县曲子这块民间文化瑰宝,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文体广电局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县文化馆干部刘珂专门负责具体事务,他和耿朝晖、刘高明、任开成、王占奇等同志,深入到吴家寨、栗峪口、焦西、罗什、韩五桥等曲子社,采访了几十位老艺人,翻阅了大量文史资料,基本弄清了户县眉户曲子的历史和现状。省戏曲专家吴富兴几次来我县指导曲子抢救保护及“非遗”申报工作。原县政协主席孙芒德今年正月初九邀请陈炳森、王文学所在的曲子社到自己家演唱并给予资金支持。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阅农带着礼品和奖金慰问了这个曲子社,表达了对全县曲子艺人的关怀支持。市县文化主管部门专门录制了这个班社的《古城会》曲目音像磁带,报送上级申报“非遗”项目。
2008年6月14日,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当天,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其中陕西省21项,户县曲子继列入省、市“非遗”保护名录后,又荣幸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为我们这个文化大县、名县增添了一抹厚重而又绚丽的光彩。这是全县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
我们期待着,进入国家、省、市“非遗”保护名录的户县曲子,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户县曲子的“挖宝”人曹希彬1988年在沈阳国际秧歌节上(选自曹希彬《眉户曲子音乐》一书)
户县曲子代表性传承人刘永胜(蒋军 摄)
《王九思与户县曲子》一文作者陈炳森(刘颖 摄)
王文学曲子社在农家小院演唱户县曲子,图中敲梆子并演唱者为王文学(刘颖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