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6359|回复: 13

[历史人文] 转:美曲妙词天下传——写在户县曲子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3 17: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美曲妙词天下传
——写在户县曲子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际


--------------------------------------------------------------------------------

发布时间: 2008-6-27   阅读次数:11
   
○朱云涛


  溯 源

  提起户县曲子,用源远流长、蔓大根深来描述是再也贴切不过的。县文化馆负责“非遗”项目申报的干部刘珂给我们大致勾勒了户县曲子的历史文化风貌。
  户县曲子同其它曲种一样有一个产生、形成、演进发展的历史过程。一般认为它是元明的北曲吸收眉县、户县的山歌、牧歌、情歌、儿歌等俗曲发展而成的,其起源的具体时间尚难考证,而有据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中叶。
  明正德六年(1511),当时的著名文学家、户县人王九思成立曲子家班,延请名师,学三弦,弹瑟琶,制乐度曲。罢官回乡的四十年间,他常带领家班来往于关中各地的朋友和庙会之间,演唱曲子。王九思著有散曲集《碧山乐府》、《碧山续稿》,共收小令639首,套数为59套,中调11个,长调23个。在王九思的影响下,户县的曲子班社渐兴,曲目曲调日益丰富,曲子演唱代代相传。户县曲子迁播渐远,并逐渐成为陕西中路曲子之魁。
  户县曲子为清曲坐唱,不搭台子,不用化妆,俗称“地摊子”。多在节庆、庙会、红白喜事等场合演唱。它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主奏乐器三弦,辅助乐器板胡、笛子、四页瓦和撞铃,有时也用碟子伴奏。
  户县曲子音乐共有100多个曲调,其中有36个大调,72个小调。大调古老,曲体结构复杂,旋律富于变化,音域宽广,拖腔委婉,演唱难度大;小调多为民歌小调,音域较窄,结构规整短小,旋律流畅。
  户县曲子是联曲体一唱到底的套曲。套曲有自己的规律,如起腔为“越调”,那么尾声就以“越尾”结束,起调为“背宫”,落尾的调也必是“背尾”,结构灵活而严谨。户县曲子现存的曲目有开篇曲子、风俗类、演义类、传奇类、古怪类等五大类,150余种。  
  户县曲子的风俗类曲目反映的内容以表现民间风俗人情的题材的居多,内容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间特征。
  户县曲子是遍及西北的眉户曲子和眉户戏的源头,它对研究元代散曲和明清俗曲的流变以及眉户曲子的迁播历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它曲调丰富,自成腔系,是我国民族音乐和曲艺宝库中的宝贵财富。它丰富的曲目中保存了大量民间传说、传奇故事和民间生活的历史形态,是研究民俗、历史和民间文学的宝贵资料。它独特动人的唱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传 承

  长期以来,户县曲子深受群众欢迎喜好。在清朝和民国时期,户县地区的曲子社在很多村子已负盛名。解放初期几乎村村都有曲子老艺人,曲子、班社也遍地皆有。吴平、乔荣堂、崔念昔是解放初期户县曲子最具代表性的名老艺人。牛东的崔念昔、乔荣堂50年代就被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聘为眉户曲子教练。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唱曲子在我县乡间仍十分流行。至今仍活跃在牛东中堡曲子社的刘永胜老人,就是户县曲子当代最主要的传承人之一。
  刘永胜生于1931年,是牛东中堡村曲子社的第四代传人。
  1946年,他随崔延明学唱曲子,从《八仙庆寿》开始,唱了一年后,又跟贾志新学三弦,跟阎明鑫学拉翻调板胡,后来就在曲子社以三弦和板胡伴奏为主。1951年到西安市清洁大队工作后,组织派他到音乐专业班培训,有机会向当时被省戏曲研究院聘请去当曲子教练的崔念昔讨教,利用掌握的乐理知识和简谱整理记录了一些曲子曲调,并编排了一些眉户小戏在环卫系统演出,受到好评。
  省戏曲剧院的眉户戏《梁秋燕》上演以后,刘永胜学曲子的兴致更高,有时间就学该剧的“软月调”、“银扭系”、“五更”等曲调的旋律和唱腔。直到去年看了张新尚的《男寡夫上坟》碟片后,还学了“两头慢”、“软日尾”,终生学而不厌。如今,曲子中的36大调72小调他都会唱,都能跟着伴奏,较好地保存了户县曲子的原生面貌。
  在继承民间传统曲子的基础上,刘永胜利用曲子音乐创作和改编了《沙家浜》、《女书记》、《劝公公》等6个眉户戏,演出后受到群众欢迎。1956年,户县排演眉户剧《换布证》在北京参加全国总工会文艺汇演,刘永胜担任三弦伴奏,获得伴奏甲等奖。
  2005年4月刘永胜由城返乡,将本村曲子社恢复起来,坚持每周日活动。2007年6月9日,他和王登银、崔容祥等人代表户县曲子参加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展演活动, 担任板胡伴奏。
  在最近省上公布的第一批共167人的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刘永胜榜上有名,成为户县曲子的代表性传承人。
  
守 护

  在户县曲子传承发展的过程中,许多民间艺人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县城南关鲁家堡74岁的退休教师陈炳森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位。
  “曲子眼看着没人唱了,我得牢牢地守住!”陈炳森是一个典型的曲子迷,是一个能拉会唱并有编写才华的老艺人。1951年18岁初通乐理,他就拜吴家寨吴平、乔荣堂、吴景玺等人为师,艺人唱一句他记一句,把口头传授的曲子记谱油印,方便人们学唱。1954年他和曹希彬一道上台演出过曲谱剧本《梁秋燕》。此后无论是在眉县槐芽中学,还是在户县七中,任教期间都常带学生编演曲子节目。一次在周至虎峰村演出时,晚上停电,群众自发给台子上点燃了一大圈蜡烛。曲子唱了几个小时,群众还不散场。1975年陈炳森在户县十中工作,阿姑泉村请他教唱曲子,他白天黑夜教练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个曲子社还活跃在当地。1996年陈炳森退休,和曹希彬、张仲铭、赵克智在户县老年大学创办了曲艺班,他亲自到处张贴布告,免费招收学员,几人轮流给学员教唱。2004年,曹希彬编写眉户音乐书籍,他也向其提供曲目和曲调,并有几篇被收编入书。
  在国家重视保护文化遗产的大背景下,陈炳森如鱼得水,竭尽全力守护户县曲子。2006年5月,他邀请了县境内王文学、王登银、李文忠、杜智敏、候乃群等近20名曲子骨干成立了曲子会,由王文学当曲子头目人。大家经常聚集在一起,或在自家小院,或在工商小区、文庙广场等处,学唱曲子,集中排练了《刺目劝学》、《百戏头》、《不杀敌寇誓不为人》、《古城会》等七八个剧目。6月17日上午,笔者在陈炳森老人的独家小院里,欣赏了《秃娃尿床》、《五更鸟》等原汁原味的坐场曲子表演,陶醉在传统民间艺术的迷人魅力之中。
  为给户县眉户曲子寻根找宗,陈炳森根据“王学士唱曲”的传说,翻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撰写了《王九思与户县曲子》一文,在《西安日报》和本刊发表,有理有据地证实了眉户曲子起源于户县并流行于西北各地的观点,为曲子“申遗”大造舆论。
  
挖 宝

  在户县曲子入选国家“非遗”名录之际,我们特别怀念一位已故的民间音乐艺术家,他就是原县文化馆干部曹希彬先生。正如县文体广电局干部耿朝晖所评价的那样:“说起户县对曲子的保护,开拓性的贡献当属曹希彬老师。”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迅猛发展,秦腔戏在农村渐成强势,加上电视等现代娱乐形式的冲击,曲子呈现衰落趋势,曲子的剧目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无人问津。就在这种情况下,咸阳艺术馆干部姜德华和户县文化馆干部曹希彬,开始了搜索整理民间文艺的“挖宝”行动。
  曹希彬(1936-2005),1951年参加省戏曲研究院,1954年考入西安外语学院,1980年由教育系统调入县文化馆工作,从事音乐、舞蹈艺术的搜集、整理和辅导,直到退休。据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户县籍的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吴德回忆,曹希彬具有戏曲天赋,从小就有“灯笼红”的美誉,14岁时在县城西街小学演革命现代戏《血泪仇》中的王仁厚、《穷人恨》中的财主烂肝花,曾产生轰动效应。到县文化馆工作后,他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每天早起晚睡,不但遍访了户县的平原和山川,还到周至、长安、临潼、咸阳、华阴、彬县、眉县、长武等地进行采风,手记机录了数十位民间老艺人的精彩唱段,挖掘整理了160多个曲子剧目,把一些濒于失传的剧目和曲牌抢救了回来,使户县曲子这朵日渐式微的民间艺术之花重现芳华。
  笔者翻阅了曹希彬编著的《陕西地方眉户曲子音乐》、《中国民间曲艺音乐集成•户县卷》、《传统曲子汇编》、《传统曲子汇编续集》等艺术专著,深深为户县有这样一位民族音乐家、曲艺家而感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曹希彬等有识之士的抢救性劳动所积累的珍贵史料,为今天户县曲子申报国家及省市“非遗”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丰厚的条件。
  曹希彬生前曾担任西安市音乐家协会理事,户县音乐舞蹈协会主席,西安市第八、第九届政协委员,主要事迹收入《陕西文化艺术名人录》、《中国文艺家传集》,就是对这位户县曲子“挖宝人”的肯定和激赏。
  
申 遗

  与曹希彬、刘永胜、陈炳森一样,坚守户县曲子的在我县还有一大批人。尽管如此,随着岁月的流逝,以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承手段的户县曲子仍然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据县文化馆的调查,吴家寨曲子社,发展到7代17人,现在由吴振威、吴奇周、张志贤等人支撑着;韩五桥曲子社,发展到4代十几人,现在由卢登荣、卢天成、韩天喜等支撑着;栗峪口曲子社发展到5代30多人,现在由王春峰、杨峰支撑着;罗什村曲子社发展到6代10多人,但现在仅凭67岁的王文学老汉一人支撑;乌东村曲子社发展到5代11人,现在的班首王登银已经71岁了;焦西村曲子社发展到6代20多人,现在活动少了。85岁的冯振邦老汉感叹:“再不抢救,我肚子里的几十本戏就‘放’不出来了!”
  为了从根本上保住户县曲子这块民间文化瑰宝,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文体广电局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县文化馆干部刘珂专门负责具体事务,他和耿朝晖、刘高明、任开成、王占奇等同志,深入到吴家寨、栗峪口、焦西、罗什、韩五桥等曲子社,采访了几十位老艺人,翻阅了大量文史资料,基本弄清了户县眉户曲子的历史和现状。省戏曲专家吴富兴几次来我县指导曲子抢救保护及“非遗”申报工作。原县政协主席孙芒德今年正月初九邀请陈炳森、王文学所在的曲子社到自己家演唱并给予资金支持。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阅农带着礼品和奖金慰问了这个曲子社,表达了对全县曲子艺人的关怀支持。市县文化主管部门专门录制了这个班社的《古城会》曲目音像磁带,报送上级申报“非遗”项目。
  2008年6月14日,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当天,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其中陕西省21项,户县曲子继列入省、市“非遗”保护名录后,又荣幸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为我们这个文化大县、名县增添了一抹厚重而又绚丽的光彩。这是全县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
  我们期待着,进入国家、省、市“非遗”保护名录的户县曲子,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户县曲子的“挖宝”人曹希彬1988年在沈阳国际秧歌节上(选自曹希彬《眉户曲子音乐》一书)



户县曲子代表性传承人刘永胜(蒋军 摄)



《王九思与户县曲子》一文作者陈炳森(刘颖 摄)



王文学曲子社在农家小院演唱户县曲子,图中敲梆子并演唱者为王文学(刘颖 摄)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17: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s:111] [s:111] [s:111]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17: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县4个“非遗”项目有了代表性传承人

--------------------------------------------------------------------------------

发布时间: 2008-6-27   阅读次数:14
   
  本刊讯(朱云涛)近日,陕西省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公布了全省第一批共167人的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并为他们颁发标牌、证书。我县刘永胜、郭天祥、宋志荣、刘青松4人,分别获得户县曲子、秦镇米皮制作技艺、户县社火、蒋村正月民俗活动代表性传承人称号。据悉,我省从今年开始,实施传承人补贴政策,将给予每年每人不超过4000元的补助,鼓励传承人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又讯 在同时举行的陕西省“非遗”保护高峰论坛上,户县文体广电局干部刘珂、耿朝晖、王占奇3人。分别获得“非遗”保护工作一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
发表于 2008-7-3 17: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可以传承下去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17: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17: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1996年陈炳森退休,和曹希彬、张仲铭、赵克智在户县老年大学创办了曲艺班,他亲自到处张贴布告,免费招收学员,几人轮流给学员教唱。
    户县甘亭地区曲子社部分成员主要有:韩玉婷、郭崇敏、孙金萍、侯乃群、陈炳森、杨志和、雒崇军、王文学、刘明、利民(吹笛)、程安良、。。。。。。
  支持者:孙芒德等老领导宣传部领导和文化馆领导
  组织者:陈炳森、尚虎灵(甘亭镇文化站长)


但愿在继承方面也有大的突破!!!!!
 楼主| 发表于 2008-7-4 15: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要

保护性发展!!
普及式宣传!!!
创新型继承!!!!
让户县曲子发扬广大!!!!!!!!!!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5: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曲子 皮子 都是文化——我县四种文化形式入选西安首批非物质文化遗

--------------------------------------------------------------------------------

发布时间: 2008-6-12   阅读次数:25
   
○朱云涛

  
  曲子、皮子,一个是听的,一个是吃的;一个是精神享受,一个是物质享受。如今,这两个似乎毫不搭界的东西,都有了一个共同的称谓——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日,西安市首批3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户县曲子、户县秦镇米面皮子制作技艺正式入选。一起入选的还有户县社火和蒋村正月民俗活动。  
  两年前,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国家要求对文化遗产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的方针,同时强调对物质文化遗产重在“加强管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在“传承发展”。  
  西安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大市。西安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为传统音乐、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美术、民俗9大类,33个项目。这些项目是在各区县申报,由专家评审会讨论通过,向社会公示后,再经市非遗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审核,上报市政府常务会议批准的。评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西安特有的文化。  
  我县文化部门从去年年初开始,就集中人力物力深入调查摸底,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确定了非遗申报项目。其中户县曲子是全市传统戏剧类唯一的入选项目。  
  户县曲子,又称眉户曲子。据对此颇有研究的陈炳森先生介绍,户县曲子的一代宗师是明代大戏曲家王九思。王九思是户县北街人,官至翰林院检讨、吏部郎中,罢官归里后弃文作戏,学习音乐,他把眉县、周至、户县等地的民歌、山歌、情歌加工整理,使元曲遗韵《北曲》得到发展,形成了被当时曲论家评为“世争传播的套曲”,即按关中人语调唱的流行曲。眉户曲调非常丰富,据统计有72大调67个小调,唱起来自由爽畅、舒展平缓:有的激越慷慨,凝重悲壮;有的缠绵悱恻,如泣如诉;有的欢乐明快,谈谐有趣。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梁秋燕》、本世纪初的《迟开的玫瑰》两剧的火爆演出效果,是眉户曲子这个音乐因素起了重要作用。而原生态的户县坐场曲子,必须唱几个大调,乐器以三弦为主,伴以板胡笛子,用四页瓦(竹片)、碰铃打击节拍。乐队和唱者在10人以下,大家围坐一起,一人主唱众人相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笔者小时候很爱听邻居杨师叔和常二伯等的曲子唱和,余味悠长。把户县曲子作为“非遗”抢救保护,确实刻不容缓。  
  关于秦镇米面皮子,相传古时秦镇一带稻田千顷,有一年天旱不雨,稻谷歉收,且稻内稗子很多,无法向皇帝纳贡,乡民恐招欺君之罪,惶惶不可终日。偏有一位名叫李十二的人,将米磨成粉,拌成糊状,倒在甑篦上蒸熟切成条,取名大米面皮子,献给皇帝。皇帝吃罢,备加赞赏,并以此列为贡品。直到现在这里的人们每逢正月二十三,家家蒸面皮以纪念李十二这位古人。清代乾隆、嘉庆、咸丰、同治、光绪年间秦镇均有名家专卖。秦镇米皮的特点是面白如雪,辣红如血,光润如脂,吃在口里柔韧而有后味,越嚼越香。其调料看似简单,但制作不易。只用辣椒、盐、醋等各种精香料,以辣油为主,但制作时必须保证辣椒油的鲜红和浓烈的香辣味。如今,秦镇米面皮子招牌遍挂国中,鱼龙混杂,正宗难遇。其制作技艺作为“非遗”保护,势在必行。  
  至于户县社火和蒋村正月民俗活动,也是蔓大根深,源远流长。希望人们在耍热闹、看热闹,享受欢乐的同时,投注更多的文化思考,接受更多的精神启迪。
 楼主| 发表于 2008-7-14 15: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 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面临消亡


   5月23日,首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在蓉举行。为何要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继而,为何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和每个中国人都息息相关。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矿区”,成都拥有数量庞大、价值难以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是随着全球化趋势增强,经济和社会急剧变迁,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堪忧,部分“非物”项目处于濒危状态。这种现象不仅在成都,在全国都广泛存在。“那些古老的传说、歌舞、曲艺、皮影、剪纸、绘画、雕刻、民俗礼仪等,无不蕴藏着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DNA,它们共同构成我们世代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文化的断层和失根,将使我们的灵魂流离,难以找到精神家园。”所以,专家疾呼:“非物”保护迫在眉睫。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精神DNA
  “非物”其实离我们很近
  说到“非物”保护,就不能不解释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近,我市一项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仅有38%的人能比较准确地答出“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足4成。“判断非物质文化很容易,即没有实体的文化都可以叫非物质文化,而判断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是看这种文化诞生的时间。”
  专家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离我们很近,最常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语言。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著名作家冯骥才曾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和人的活动息息相关的,是靠人传承下来的,“从根本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表现在文化多样性当中的人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世代相传要达到3代以上,距今至少100年。”专家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很强,必须在一定群体、团体环境中才能产生。同时,这个文化必须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先进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堪忧
  虽然我们拥有数之不尽、精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堪忧。本报早在两年前就曾推出《抢救四川曲艺活化石》连续报道,呼吁关注曲艺这种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对其保护、继承和创新。
  “很多‘非物’赖以生存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正在迅速改变,这就意味着其生存土壤正在消失。”谈及“非物”濒危的原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省社科院研究员谭继和解释说,比如民歌,过去有很多劳动歌曲,插秧时有插秧的号子,薅草的时候有薅草的锣鼓,林业工人伐木时有伐木歌,抬木头时有抬木歌,但现在这一切都随着生产方式巨变而改变,原生态“非物”项目生存范围越来越小。冯骥才也曾在接受采访时一针见血地指出:“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面临消亡。”
  不能让民族精神DNA流失
  为何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此重要?“不能让我们中国人的民族精神DNA流失!”谭继和掷地有声地说,“要回答什么是中国人这个问题,就离不开中国的语言、服装、建筑、习俗、神话、寓言、节庆等,就是说只有透过这些文化符号,我们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换句话说,‘中国人’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有着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
  谭继和说,很多族群,他们的语言慢慢失传,他们的节日被慢慢淡忘,他们的服装可能变成了戏台上的服装,不再和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这时这些族群也就衰落了。
  保护“非物”坚守我们的根
  “文化不能搞‘单极世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维护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这是文化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的观点。
  田青说,这些年,中国传统文化丢得太多,现在中国孩子与纽约的同龄孩子,在同一天看美国篮球比赛,穿阿迪鞋、吃麦当劳,听美国歌星的歌……如此发展下去,世界将趋向一种文化,所有和西方文化不同的文化将面临边缘化困境,社会的原创性和活力将明显倒退,“我们引以自豪的、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将光芒不再。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在民族文化面临边缘化威胁时,坚守民族文化的根,找到振兴中华民族文化的方向。”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嘉 采写
  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当经济等硬实力竞争达到一定程度后,文化软实力的竞争顺理成章登场。业内专家指出,富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珍贵文化资源,是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一张王牌。
  “最原生态的、最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提升软实力最好的砝码。”专家指出,当麦当劳、《大长今》、奥特曼、史努比等占据视野时,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面临巨大“文化逆差”的尴尬。如何扭转这一现状,富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便充当着“排头兵”作用,古琴、皮影、曲艺……这些最地道最传统的中华文化,是“文化出口”的法宝:用最中国的文化征服全世界。专家提出,举行大型非物质文化盛会是集中展示、提升区域软实力的平台。即将于5月23日在成都举行的首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不失为“展示城市软实力的有效方式”。该遗产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4个国家级国际文化节庆活动之一,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节庆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构建和谐社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竹麻号子、金钱板,它们都代表了先民的智慧,是先人劳动、生活智慧的结晶,完全可以成为历史教育、爱国爱乡教育的丰富内容。如果它们消亡,这些爱的教育就会流于形式。”谭继和告诉记者,现在,有些文艺、曲艺,尽管丧失了生存的环境、条件,甚至就连作为一门艺术,欣赏的人也越来越少,但对于这些民族艺术之花,任其消亡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谭继和进一步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都传递着和谐、吉祥、欢乐、幽默诙谐的信息,能传承这些遗产,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比如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构建城市精神的根本要素之一,可以提高市民素养,提升城市形象,增加海内外成都人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冯骥才(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著名作家):近年来,在很多富起来的地区,很多传统民居已被不伦不类的“小洋楼”取代,一些最原始的东西被拆除。由于没有相关保护法规,古董贩子乃至外国人在农村尤其是古村落,大肆廉价搜寻宝贵的文化遗存。尤其令人痛心的是民间文化传人相继去世,很多经典文化已无人传承。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数在农村,文化的多样性也在农村,保护农村文化遗产迫在眉睫。
  梁治平(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属于特定群体的。虽然政府在保护方面的作用不可取代,但在政府之外,必须有各种不同主体的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认同感,增强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化创造力。目前,我市蜀锦、蜀绣、成都漆器和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等4个项目,已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09: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发表于 2008-9-1 09: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曲,天下,传,,,,,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14: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曹希彬老师仙逝三周年之际,我把最近写的一篇文章发上,怀念这位已故艺术家...........

                                                                   清歌一曲祭英灵


       “人死如灯灭,人死如灯灭,好以似滚油儿来呀来泼雪,要相逢除非是海底捞明月。”我时常唱着曹希彬老师整理的这曲“两头慢”,为怀念已故户县音乐艺术家。他走了,但留给我们的东西太多了!文化人耿朝晖老师如是评说:“户县对曲子挖掘保护,开拓性的贡献当属曹希彬老师。”户县曲子成了“国宝”,我们当清歌一曲祭英灵!
      在老师的同龄人中得知,老师他极具有戏曲天赋。14岁时演革命现代戏《血泪仇》中的王仁厚、《穷人恨》中的财主烂肝花,即轰动全县,就有了“灯笼红”的美誉。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舞台剧风行,影视片普及,眉户戏的老祖宗——户县曲子清唱呈现出衰落趋势,曲子剧目亦到了内无人问津的地步。老师到县文化馆工作后,开始了自己,也是户县人民,乃至是中国戏曲界的一项伟大的工程——“挖宝行动”;他遍访了户县的平原和山川,还到周至、长安、咸阳、眉县等地手记机录了数十位民间老艺人的精彩曲子唱段,把濒于失传的《朋友曲》、《叹世情》、《百戏图》、《放风筝》、《换婆娘》、《古城会》、《徐庶走马荐诸葛》、《清风亭认子》等160 多个户县曲子剧目和“背宫”、“老龙哭海”、“琵琶”、“两头慢”、“剪尖花”、“绣海花”、“岗调”、“西京”等130多个户县曲子谱例和曲牌抢救了回来,对户县曲子的历史渊源、分布状况、传承谱系和研究价值也进行了充分的挖掘整理,编著了《陕西地方眉户曲子音乐》、《中国民间曲艺音乐集成•户县卷》、《传统曲子汇编》、《传统曲子汇编续集》等艺术专著,使户县曲子这朵日渐式微的民间艺术之花重现芳华。老师的抢救性劳动所积累的珍贵史料,为今天户县曲子申报国家及省市“非遗”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丰厚的条件。老师也被贾芝、米唏、吴德、白浪、黄育英等国内戏剧专家和社会贤达誉为眉户曲子的“挖宝人”。   
    “思念桃园,珠泪洒胸前.....”我唱起了“英雄戏”《古城会》,告诉曹希彬老师,可以放心的走了!有刘永胜、陈炳森、卢登荣、王文学、王登银等一帮与老师差不多同龄的曲子朋友,在一样守护着户县曲子;有文化部门的弟子们尽心尽力的研究,在继续着户县的“挖宝行动”;有年轻的有心爱好者悉心学唱,传承着户县古老的“九思遗风”……
    画乡再现绕梁音,清歌一曲祭英灵!告慰受人尊敬的曹希彬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6 08: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L :L :L :L :L :L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6 08: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loveliness: :loveliness: :lovelines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