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关帝庙对联构思过程 2011.7.21 ——兼谈对联作法 烟村老人 2008年冬,诗友段家信先生对我谈到,其童年家境贫寒,一家人曾寄宿本村关帝庙中,历经沧桑关帝庙荡然无存。由于沐浴改革春风,经营企业已具规划,经九秩高龄老母提议,重修关帝庙以弘扬关帝精神,关帝庙修成后归本村村委会所有。全家完全同意。关帝庙重建工作正在筹备中。他要我为关帝庙撰写一副对联,同时也在网上征联和争取方家评析。 笔者很少关注寺庙对联,尤其是关帝庙对联,无现成对联参考,但高情难却,自当尽力从命。 庙者,指古代大夫以下的官员所居的住宅以及前堂称庙。以前住宅可以分为不同等级,帝王诸侯所居之处称为寝,常与庙一起合称专指住宅。古人常在寝庙内祭祀祖宗,后来专门建的祭祀用的房室也沿袭称庙,可用以祭祀先贤、神灵和祖宗。关帝庙所祭当然是武圣关羽。 寺庙的对联往往是为了提醒、警示和启迪人们。提醒者谓指点人们引起注意;警示者谓把可以启示对方思考者的某一点提出来使对方得到启示;启迪者谓开导启发。 创作对联和创作律诗一样,有许多知识,包括对联的特点、对仗原则、平仄规律、修辞方法和对联创作的基本原则等。其中对仗原则作者曾有拙文“关帝庙对联探讨”(西户社区网《乡党原创》版块2009年8月13日)本文不再叙述。对联修辞方法与格律诗修辞方法基本相同。关帝庙对联的创作过程中,作者体会最深的是平仄规律与创作基本原则的应用。 对联的平仄 古人很讲究平仄,诗、词、曲、赋皆然。同样,一副好对联无不平仄响亮和谐,这样才能把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3332.png联句平仄原则上与律句平仄基本相同,大体上仍遵循“一、三、五不论。”;上联仄声字结尾,下联平声字结尾;上下联平仄字在同一位置上大体相对,尤其在节奏点上相对更严。 七言以上字数较多,需要断句的对联称作多言联。多言联的平仄要遵循组合原则,即每一断句的平仄要符合二、三、四、五、六、七言短联中的某一种类型。因本联(关帝庙对联)在构思过程中是先有七言短联,后因要求对联应增至十一字,便在原七言短联基础上增加四言短联,便凑成十一言联,故只叙述四言短联和七言短联的平仄。二、三、五、六言短联限于篇幅不予赘述。 四言短联平仄 有下列三种联型: 第一联型: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第二联型: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 第三联型:平仄平仄 仄平仄平 因考虑到一、三字不拘平仄,四言短联可概括为两种: ×平×仄 ×仄×仄 ×仄×平 ×平×平 这与四言短联的节奏点平仄是完全相同。 七言短联平仄 有下列三种类型 第一类型: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二类型:仄仄平平平仄仄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0347.png 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三类型:仄平仄平仄平仄 平仄平仄平仄平 第三联型在古人对联中极少见。 上述一、二联型可概括为主要的两种类型: ×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 ×仄×平×仄平 ×平×仄×平平 这与七言短联的节奏点也是完全相同的。七言短联的平仄规律基本符合七言律诗的平仄要求,且无孤平和三平调的禁忌。 节奏点的平仄可起到标志联型的作用,因为多数联文在一、三、五字上是不拘平仄的。四、七言短联平仄是十一言联的基础。 十一言对联的句式组合可有如下的组合式:“四七”、“五六”、“七四”、“三三五” 。句式扣合联型(平仄)时,可以自由选择。本联是四言短联第一联型与七言短联第二型相扣合。把一个联型的两部分组合到多言联中,具有“方向性”。本联四言短联第一联型为“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称其为“正向”;反之为“仄仄平平,平平仄仄”称其为“反向”。一副十一言对联,如果有两个断句,上联为防止两个句脚均为仄声,下联为防止两个句脚均为平声,四言短联要用“反向”,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与七言短联第二型“正向”“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相扣合。 对联的创作原则 创作对联要遵循的原则,不外乎工、稳、贴、切、新、奇六字。 工 工者,指工整。首先一副对联应做到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谐,句式相仿,是写对联的基本要求。其次就对联字数的分布看,有人统计七言以下的对联占对联总数的一半以上,九十字以上的对联不及百分之一。所以欲用有限之字表达无穷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就要求在创作对联时,达到精巧凝练,惜墨如金。 稳 稳者,指平稳。首先在选择句式时,多将短句置于长联句之前,如十一言联中“四七”句居多。原因在于把数字多的句子放在最后,可以把前面数字少的字托住。另外上仄下平的尾字也是为造成平稳的音韵效果。仄的含意是不平,若上、下联都以仄声收尾,就不稳,必须用下联平声收尾以求得平稳。若上、下联均以平声收尾便显得单调无变化。另外,稳还表现在上下联的强弱上。这里所谓的强弱是指上下联的“力度”。一般说,宏观为强,微观为弱;议论为强,叙述为弱;抽象为强,具象为弱;历史为强,地理为弱。普遍规律是上下联强弱相当,上弱下强者也可,至于上强下弱的对联则比较少见。强弱之分不是好坏之分,而是为了表达感情需要,字字都要到位。 所谓稳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撰联者人品必须稳健。对联专家刘叶秋曾说“撰写对联虽似小道,却是一个人学问、胸襟、见识、文学造诣的集中表现。作好对联不只是研究平仄,推敲对仗的问题,而是要有全面的文史修养和高见卓识。见识超卓,则不求工而文自工。”(《人民日报》1988年2月11日)。陆游曾说“功夫在诗外”。1988年10月30日,中国楹联学会秘书长常江曾说“撰写对联也有个“功夫在联外”的问题,这就是思想的成熟和稳定。一个人思想反复无常,对人生没有自己信念,感情上浮躁夸饰,其人的对联很难达到真正的稳。” 贴 贴者,指妥当。如穿衣服贴身般配。若立意不当,则主旨欠佳;抒情不当,则表达失度;措词不当,则举止无方;用字不当,则形貌多疵。 切 切者,指要有明确、强烈的针对性。要切地、切时、切合受联人和撰联人的身份、经历等。 新 新者,指新鲜别致,有创造性,不因循守旧。要反映时代精神,当代公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要表现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和新观念。其次要语言清新、典雅、自然、新鲜活泼。但切忌标语口号式的语言进入对联。 奇 奇者,指构思奇特,语言奇巧,令人叫绝。 古人名联在工、稳、贴、切、新、奇方面都能做到兼顾并有所突出,所以能流传久远,脍灸人口,反之,不工、不稳、不贴、不切、不新、不奇,只要触此作联大忌之一,则难称佳作。作联不必贪多求速,遣词立意务求新颖,不落俗套。 关帝庙对联要启发提醒的内容正是检验撰联者见识高低之处。 关帝讲忠义、扶汉室、勇敢善战、战功卓著;但也有缺点,秉性傲岸,刚愎自用,料事欠周,破坏了联吴抗曹的隆中决策,酿成西蜀最终的败局。但他一生的发光点端在“忠义”二字。自南宋以来的历代王朝均为他加冕,把他奉为“武圣”、“关帝”;一部三国演义对他的忠义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关庙遍及神州城乡;各地戏曲在关帝出场前先要焚表祭祀,台上台下一片肃穆,以示崇敬其沛然于天地的忠义豪情。 忠义者,忠贞节义之谓也。其中有对皇帝忠诚的糟粕部分,但有更大的维护国家民族免受异族欺凌和维护社会公正和谐稳定的巨大作用。南宋王朝首先树立关帝形象在于标榜南宋是华夏的正宗王朝,用关羽忠义精神号召国人奋起抵御异族金国的侵略。抗日战争中对英勇杀敌者称其为忠于祖国忠于民族,以关羽形象鼓舞军民英勇抗击日冠的侵略;对工作和朋友认真负责叫作忠心耿耿;对暴君进行造反叫作高举义旗;对歹徒行凶,不顾个人安危,挺身相助者,叫作见义勇为。所以褒扬忠义应是关帝庙对联的主旨。 段家信先生出资建庙,端在弘扬继承其忠义精神,故作联者务以此为轴心运笔抒情。 撰联者对关帝是俯视?平视?仰视?也应定好自己的位置。否则,若违背千百年来汉民族的历史、社会、道德、民族心理,堕入恶趣,尽管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岂能写出一副令人满意的作品。 经过一段酝酿思考之后,鄙人写出如下一副对联: 忠义流传独有本 点滴积累好修身 上下两联组成原因复合句,省去连接词“因为……所以……”,形成流水对;上联为叙述句,下联为议论句,属上弱下强势;上联说忠义流传的原因和背景,下联说点滴积累忠义的好处。下联可有多种理解。或泛指人们点滴积累忠义的好处;或特指段家信先生点滴积累忠义的好处。把修庙的忠义之事用点滴说明限制,以表此事与关帝的忠义比较起来属点滴之事;或两者皆有。这种表达方式有很强的含蓄性和暗示性,能引起读者的悬念而向往不已。 此联曾于网上网下征询方家意见,认为在没有更好对联出现前,本联大可满足人意。 但当关帝庙主体完成之后,事有不虞,因筒板长宽要与庙的规模比例和谐,在修长的筒板上只写七个字,显得过于稀疏,段家信先生要求对联增至十一字,这样,对联的字数、筒板的长宽、庙的规模方显配套和谐。现在按新要求只给原七言短联增加四言短联,便凑成十一言联,对联的第二版本是: 汉至今朝忠义流传独有本 事关大道点滴积累好修身 上联两句组成时间复句,第一句对第二句进行说明限制,这里的忠义是关帝所表现的忠义。下联两句组成并列复句,前一句把后一句的内容提高到理想治国之道,是对后一句的肯定。下联是承接上联,上下联又组成承接多重复句,体现了上下联内容的相关。四言短联呈“反向”加在七言短联“正向”之上,体现了稳和避免上联两句尾字仄仄收尾和下联两句尾字平平收尾的现象。上联四中言短联的上联为叙述句,下联中四言短联的下联为议论句,仍然是上弱下强语势。 此联由书法家薄师禹先生以遒劲的魏体金字书之于青底筒板之上。 关帝庙开光之日,我又给段家信先生送去贺诗: 贺段家信先生重修关帝庙 重迎关帝坐神台,滴水不忘诚也该。 忠义如同天上日,照人磊落去还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