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昨去某地,经村庄时,见丧事,叹其挽联堪称哀惋之最,现摘录于兹,鉴赏之。其上联曰:农历七月二十五日开吊;其下联道: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成服; 其横额为:无母何恃 隐隐之中,我感觉这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传承的“非遗”,便记录下来,妄自猜度推理一番: 门楣中间的横额很是鲜明,直白地告诉前来悼念的和路过这里的人们,这家现在主人的母亲不在了,可怜的孩子失去了依靠。但横额也很高雅,是引之于《诗经》中的“无父何怙,无母何恃”之句,由此看来,其乡邻文化积淀之深厚。 上下挽联其实只是告诉了开吊和成服的农历时间。初看,似乎主人没有文化,乡邻里也少有学识之士。但是细细品来,其内涵是隐藏着很精深的内容:一是反复提示这一悲伤的日子,以训示于子孙们铭记不忘,年年岁岁记得此祭祀之日。二是表示在这塌天之祸下,孝子贤孙门悲伤欲绝,只知道嚎啕大哭,没有理智的词语来表达对母亲的哀思和自己的忿怨之情。这和其他地方的挽联一比较,更能给人一种酸楚悲伤的氛围,似乎这种挽联更能彰显人间亲情的美好。三是对内亲外戚、乡邻、路人的宣教作用,不要做“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憾事,好好侍奉自己的娘亲父慈,避免这种哀嚎凄厉的场景在你们身边发生。四是通过上联告知开始吊唁的时间,以免于主人一一告之,避免事态忙乱而出错,是很文明、公开的提示。五是通过下联希望前来的表达哀思的内亲外戚和乡邻友人,记得并检点自己的服饰,在这肃穆庄严的祭奠之所,忌讳着装不慎之嫌,同样有着提示、警醒的用意在里面包含着。 离开这儿,走不多远,在附近一村又一家的门首又看到一幅约摸三个月前的挽联,横额是“无父何怙”,便知主人的父亲过世了的信息。看来这是一种地域丧葬文化,久居这儿的人们一定浓缩有千年华夏的孝悌礼仪:民风淳朴、父慈母爱、勤恳节俭、励精图治、坚韧不拔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美德。我在敬慕中便觉得应当且有必要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