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18368|回复: 2

[交通地理] 《西游记》在户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1 16: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沿终南山北麓西去有一条古道,沿途群众俗称“神仙路”,也称作“唐僧取经路”。它东起长安,西越户县、周至、眉县,从黑虎关入太白县境,又向西从宝佛寺进入凤县,再从嘉陵江源到黄牛铺,向西去凤县唐藏入甘肃两当,再达天水。唐僧当年就是从这条古道西去的,沿途有唐僧留下的数不完的圣迹及传说,重要的是这些圣迹传说是吴承恩《西游记》成书前已经流行的《唐三藏西天取经》诗话、评话、杂剧、院本的源和根。在宋、金、元、明数百年间,取经故事首先孕育衍生于民间。故事是在民间流传、演绎的基础上,逐步上升为评话、诗话、杂剧、院本等,它的根就在终南山下,其中在户县的遗迹有:
    1、紫阁峪。从长安区罗汉洞沿“神仙路”向西,过唐太宗李世民遇虎惊驾的惊驾村,越祥峪、高冠峪峪口,西则有峪名“紫阁峪”。紫阁峪,峪因山名,紫阁山紫阁峰海拔2042米,峰西北侧断崖高400余米,顶如楼阁,夕阳射之,灿然发紫,故名紫阁。紫阁山自古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昔张良辅佐汉高祖刘邦取得天下,封剑挂印,偕赤松子游就在这里。紫阁崖畔有黄石洞,洞内有石床、石凳、石棋桌,传为黄石公与赤松子弈棋之处。峪内有一眼趵涌的山泉,相传有僧人于四川将钵落水,后从这里涌出,故称涌钵泉。唐代佛门律宗祖师道宣曾在这里建白泉寺,且与居住在东侧岭上的孙思邈相友善,每一往来,议论终夕。在白泉寺上侧寺儿坪遗址古代另外有古寺,名紫阁寺,当地人呼“阁儿寺”,亦为唐宋时期终南山区的著名宝刹,也即南京《建康志》、《金陵新志》所言:可政和尚取走玄奘顶骨之处。现在旧寺遗址上尚存北宋元佑七年所建紫阁寺塔,2003年专业人士调研,推测该塔即为黄巢发掘兴教寺玄奘墓塔后,僧人捡拾遗骨,于此所建的玄奘灵骨塔。2003年11月份国家玄奘研究中心与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在这里召开“玄奘大师与紫阁寺学术论证会”,认为:“⑴户县境内的紫阁寺,就是古代玄奘大师顶骨的迁移供奉之地;⑵陕西户县境内紫阁峪的佛教寺院遗址,极有可能就是传自古代长安兴教寺,传向金陵长干寺的玄奘顶骨迁移供奉寺院紫阁寺;⑶户县境内的紫阁峪现存的佛塔与寺院遗址具有及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建议有关部门予以高度重视并予以科学保护。”现在紫阁寺遗址已经成为人们纪念玄奘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翻译家、旅行家文化巨匠的瞻仰之地。
    2、黄牡狼洞。从紫阁峪口沿“神仙路”向西,过太平峪口唐高祖李渊在隋代所建的太平宫旧址,越乌桑峪口,西侧即黄柏峪。从峪口的崖畔入峪约2公里,西侧山崖下有洞,名“黄牡狼洞”。相传此洞即古代黄牡狼兴妖作怪的洞府。黄牡狼在《西游记》故事中为奎木狼,为天界斗牛宫二十八宿之一,与披香殿侍香的玉女有情,一个先下界为宝象国公主,后一个下界在碗子山为怪。唐僧取经路过碗子山遇难的故事就衍生在这里,但这里的传说远不如《西游记》小说中的生动丰富,只有黄牡狼为怪,玄奘遇难,没有宝象国一说。传说黄柏峪就是黄牡狼的巢穴,黄牡狼洞非常深邃,西通曲峪,黄牡狼就发迹在这里。
    3、金峰寺石碑。从黄柏峪口向西,过新阳坡、化羊庙,西侧有古刹金峰寺,“神仙路”就从寺前通过。该寺创建于明成化十年,成化二十年《重修金峰寺记》碑文中旧有:“询诸耆艾,相传曰:唐僧一行曾住锡于斯。奈兵燹之际,石不复存,不知创始于何代。”民国二十二年《户县志》言:“系明成化十年保安王谦齐为宝金山禅师所营建者。”建国后该碑断为两截,中间接缝部位有损,“唐僧一行”四字已经损没,幸清乾隆《户县新志》对该句有记,可补残碑之不足。从碑文可知,民间传说唐僧一行曾经过这里,且曾住锡。该碑文勒于明成化二十年,即1485年,比吴承恩《西游记》成书的明万历初的1573年早近百年。且碑文上的这一内容来自民间“相传”,这个“相传”说明不是“耆艾”亲历,是隔了好多代的很久远的事情,故说明唐僧取经故事在这里比《西游记》小说成书也不是早近百年,而是更早。
    4、青牛观。从金峰寺经“神仙路”向西,过将军山,越曲峪河,到三峰山(熊虎嘴、大孤堆、安家坡)下有古庙曰“老君庵”。当地蔡家坡村88岁的知识老人高品三讲:“神仙路”就顺山根从老君庵后边过去。”老君庵所立的石碑载:该庵唐代名青牛观,属楼观台第十七下院,清康熙年间改为今名。原建筑规模很大,有老君殿、三清殿、玉皇楼、王母宫、魔王殿、钟鼓楼等,头天门在北侧十里外的安善坊,建国后旧建筑逐渐被全部拆除,今天仅有新建的老君殿一座。旧时老君庵门前竖宋太祖赵匡胤御赐铁碑一通,记述着其千里送京娘的故事。时赵匡胤之族叔主理青牛观事,山大王张广、周进选压寨夫人,囚前来进香的京娘于魔王殿,被来此避难的赵匡胤知悉,有送京娘回蒲州的一段典故。青牛观中的魔王殿,即太上老君坐骑青牛的享殿,也是青牛在这里为魔作怪的见证。《西游记》中青牛借放牛童子嗜睡偷偷下凡间兴妖作怪,唐僧取经途经其地遇阻,故事就是从这里衍生出来的,青牛精后来由太上老君收伏。
    5、站马、马刨泉、雷音寺。从老君庵沿“神仙路”向西经潭峪口,过皂峪口东侧的活佛寺、极乐寺,皂峪口西侧即雷音寺,寺旁有站马村。相传唐僧取经骑白马至此,突然天响一声惊雷,地陷大坑,白马受惊驻足。因白马驻足故,此地即称“站马”。今站马因居住人口增多,已经形成一个近800人口的自然行政村,属户县石井乡管辖。白马因受惊前蹄在地上刨了两下,地上突然涌出两眼甘泉。因属马蹄刨出,人们称其为“马刨泉”。该泉水质甘冽,从古至今都是人们的生活水源。因当时的一声惊雷,曾致使白马驻足,且刨出惠益当地人民的甘泉,后来人们便在响雷处建庙,名“雷音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吴承恩《西游记》小说中有小西天雷音寺黄眉大王假扮西天如来的故事,这里没有。但传说由于一声惊雷闪电故,将小白马的身影魂魄定格在了站马村南侧菜峪口的山崖上了。从站马村西北侧约5公里的丈八寺村瞭望菜峪口的山崖,非常清晰地可以看到山崖上镶嵌着一匹昂首迎风、姿态非常潇洒的小白马。传说唐僧一行再往西去,小白马的肉身即被小白龙吃了,所以它的魂魄就一直栖息在这里。且相传更深夜静,小白马常去丈八寺村旁的胡公泉喝水,人们常能听到小白马往返行走中脖子上所挂的串铃声。当地66岁的戴志明言:自清朝末年西部某喇嘛在菜峪口山崖上盗宝后,串铃声就再也没有听见过。
    6、殷家坡。沿“神仙路”由站马村向西,在直峪口东侧云台山下过新兴寺,在直峪口西侧慈云山下过大悲寺,在栗峪口西侧过秦代、隋代甘泉宫旧址,西侧即为涝峪口。涝峪内离口约10公里有殷家坡,为唐王朝重臣殷开山旧居。《唐书》与当地史志均有记载:隋代殷开山为涝峪大谷长,在峪内囤积粮草,招募兵马。李渊举兵反隋,李世民兵围长安,召补殷开山大将军掾,从攻河西,为渭北道元帅长史。后与刘弘基屯兵故城,破卫文升之兵,赐爵陈郡公,迁丞相府掾。再以吏部侍郎衔从秦王讨薛举,战败,被除为民。不久又从秦王平仁杲,恢复爵位,兼陕东道行台、兵部尚书。后再迁吏部,从秦王讨王世充,以功晋爵勋国公,图形凌烟阁,确为唐王朝开国重臣。《西游记》小说中将其渲染为丞相、唐僧的外公,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但殷开山就是生活
在“神仙路”旁的一位有地位、有影响、人们熟知的朝中大人物却是事实。人们把唐僧的身世附会在殷开山身上也情有可原。当地的民间传说《江流儿化缘》后来已演化为小戏,可幸的是这一故事被收编于《西游记》的附录部分,终于成为流传千古的一桩美谈。现在殷开山在涝峪中居住的旧址仍在,有殷开山庙,亦有殷开山操练兵马的教场,殷家坡还有殷姓人家居住。在《西游记》中,这里就是唐僧的舅家。
    7、刘全进瓜。刘全进瓜的故事在关中为一幕小戏,收入吴著《西游记》中见“唐太宗梦游冥府”一节。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冥府见到了十殿阎君,许下诺言,还阳后将以南瓜进贡。太宗还阳后为了实现诺言,在国内征询愿赴阴曹地府的人选,时均州富商刘全妻子新丧,自己无意苟活人间,揭了皇榜,头顶南瓜服砒霜自尽,去阴曹地府呈送了南瓜。因进瓜有功,阎君获准其见到了先死的妻子,两人抱头痛哭。阎君产生了怜悯之心,随遣刘全夫妇还阳。又因刘全妻子尸体已经腐烂,就借尸还魂依附在新丧的唐太宗的妹妹李翠莲身上,刘全又与李翠莲结为夫妻,成就了一对恩爱男女的好事。该故事的原型发生在户县秦渡镇待诏村南堡,刘全是该堡刘姓人家的祖先,原籍均州,不是富商,而是以理发为业,因手艺精湛,被选入宫庭给帝王后妃理发,为皇帝所赏识,进官为待诏(今关中方言很普遍地把理发师叫做“待诏”的源流最晚可以追溯到唐代)。后在长安与帝室宗亲结为连理,即在户县择基安居,后子孙繁衍成村,村名即以待诏为号。为纪念理发这一行业故,该村的古会定在农历七月十三,与该行业的会日一致。该村西侧的村庄为韩村,韩村多李姓人家,传说即唐王室宗亲后裔,李翠莲的娘家。为了李翠莲遨娘家方便,由双方家族分别出资,还在两村之间的两条小溪上架起了两座小石桥。1953年拆桥时揭下石条,石条下有字,就记述着这一段修桥历史。传说由于刘全进瓜的原因,南瓜入了阴曹地府,故南瓜一名在当地已经消失。人们给新种的该品种的瓜起了一个词义相反的名字——北瓜。很有意思的是,关中方言区唯有户县一带方言把南瓜叫做“北瓜”,而其他地方一般叫做“南瓜”、“倭瓜”、“方瓜”等。在这里北瓜才是阳间人们食用的,这是个约定成俗了上千年的事实。
    8、清凉山。从涝峪口西侧沿“神仙路”向西不数里有清凉山,该山的东面有蛇形的马鞍岭围护,西有龟势吉宝山屏挡,背靠五凤岭。相传昔时的一个盛夏,老子李耳仙游至此,见满山的林木如天伞,遮云蔽日;北面吹来的凉风又顿解暑气,感慨万分地说:“美哉!清凉山矣!”清凉山即因此而得名。旧时清凉山上的建筑群规模很大,有朝天门、灵官殿、无量殿、三皇楼、老母洞、地母洞、王母宫、三清殿、玉皇楼、炼丹楼
等,共计17座50余间。山上童家殿炼丹旧址历史很久远,民间有“先有童家殿,后有楼观台”的说法。相传古时太上老君在这里炼丹,看火童子突闻近处有姑娘遇警惊叫,出门急看时,见一只猛虎正追赶附近安家山梁上的姑娘安花,便奔上前去赶走了猛虎,救下了姑娘,从此两人便结下情缘。太上老君知道此事后,成全了一对年轻人,该夫妇从此便在这里安家,繁衍生息。因男的原为炼丹童子故,便以童为姓,该地名后来也因此而称童家大殿。吴承恩《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两个炼丹童子在平顶山莲花洞为怪,为金角大王、银角大王。这里炼丹童子的故事没有恶迹。
    9、断头沟。断头沟紧邻清凉山药王泉南侧,是山巅的一条荒僻小沟。这里有《西游记》中“魏丞相梦斩泾河龙”的故事原型。相传唐贞观年间,泾河龙君与长安城里算卦的袁先生打赌,私下偷改了玉皇大帝颁布的下雨诏书,将清风细雨改成了恶风暴雨,一场雨摧毁了民间无数的房屋田产,无数生灵也因此惨遭祸害。民间就将泾河龙君私改雨布告到了天界,玉帝震怒,差唐朝宰相魏征监斩泾河龙君。泾河龙君因此托梦给唐太宗李世民,乞求阻拦住魏征。唐太宗应允,在问斩泾河龙君时刻来临之前把魏征邀请进了皇宫,在棋亭弈棋,借以阻拦魏征前往监斩。不料魏征弈棋间突然蒙眬入睡,魂魄已被太白金星引领前往执法。太宗皇帝浑然不觉,且给魏征摇扇,意在让其熟睡不要离开。一会儿天空乌云四合,突然一声炸雷爆响,泾河龙君的头被斩落断头沟下。随着天上倾下了一场血雨,血浪漫过了断头沟,渗红了泥土、岩石,连树叶、草叶也染上了红色。这就是户县一带关于断头沟的传说。断头沟的景色今天也还是这个样子。该故事情节与吴承恩《西游记》中的情节基本一致,只是多了具体斩龙地点。千百年来终南山下的人们把秦琼、敬德的画像当门神贴,也源于这个典故。原因是后来泾河龙君的魂灵向唐王索命,唐王不能安宁,就让吴道子画秦琼、敬德图形贴于门之两侧,果然安宁了,民间也就仿而效之。该民俗后来衍生为全国性民俗。其实,魏征梦斩泾河龙君的故事源于泾河一带,估计,在其他有大河流的地方也有这个传说。
    10、黑风洞。从清凉山下往西二三华里有石镜峪,因峪内有一方长宽逾丈、表面光滑如镜、可鉴日月山川的山崖而得名。峪口筑三官殿,“神仙路”就从殿前通过;三官殿内坐天官、地官、水官,是护佑一方平安的尊神。相传殿下有洞,古名黑风洞,是黑风魔怪古时居住和兴妖作怪的地方。后来用石碾盘封堵了洞口,上建三官殿,数百年来没有启封。殿前《重修三官殿记》碑载:“相传大唐贞观年间,玄奘法师西天取经途经此地,遭黑风魔怪所劫,观世音菩萨显圣脱险.....”寻问当地缐生龙、缐禹、张朱红三位
七十余岁的老人,均言世代相传,唐僧就是在这里为黑风怪所劫。且言:三官殿北侧旧时有黑风楼,毁于清末回民起义。吴承恩《西游记》黑风怪为黑熊精,观音菩萨收伏后在蓬莱岛看护后山竹林。
    11、望仙坪、无底洞。石镜峪西侧二三华里即望仙坪,“神仙路”从望仙坪山脚下经过。望仙坪为秦岭北麓前山地带的一个凸出台阶山地。相传西汉后元年间,汉武帝率近臣访道登临此坪,恰遇西王母。王母以仙桃相敬,帝因桃绿有污垢未食,大臣东方朔食之成仙,与西王母腾云而去。武帝赞赏不已,遂敕此坪名“望仙坪”,并在坪上建瞩玉观,为上林苑七十二观之一。康熙四十七年《集仙观碑》载:“昔日王母赐桃武帝,帝睹玉佩珠露忠  切登山,选匠氏,集木石,建宫于山之上,竖塑像而朝夕虔祷,因名望仙。”是对上述俗传的记载。在望仙坪的龙头位置上,正殿为王母宫,后殿为三清殿;正殿前两侧陪殿为三司殿、三官殿;另外旧时七星殿、准提阁也在正前侧。王母宫门楣上悬“瑶池宫”大匾,宫内正中坐西王母塑像,缨络珠佩,端庄华丽;四面墙壁原有悬塑,东壁为“万仙朝王母”,西壁为“十殿元君朝玉皇”,另有“西天取经”“十考教”等故事,可惜均毁于“文革”。前侧三官殿中坐天官、地官、水官塑像,且供台前竖铁碑,有“上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九字;三司殿正中供奉张天师,左侧供奉无量祖师,右侧供奉雷祖师,再两侧且还有周仓、关平护殿。《西游记》中蟠桃会的故事就衍生在这里,但没有孙悟空来捣乱的情节,还对孙悟空多溢美之辞。准提阁建于望仙坪地势上龙头顶端的高台地上,内供三目十八臂观世音菩萨。准提阁西侧山梁上原建有玉兔精庙,民间及《西游记》中玉兔精的故事即衍生于此。沿望仙坪山脊向上前行约500米,在第二个台阶——玉皇殿建筑群台阶前,向地下有一罐状幽深洞穴,深不见底,向下扔一块石子,“咕嘟咕嘟”在洞壁上碰撞的声音持续时间很长,传说此洞的另一端通四川,人称“无底洞”。《西游记》中白毛鼠精的故事早期就衍生于此。传说此怪原为金鼻白毛老鼠,在王母宫偷食了王母的香花宝烛,变做半截观音后被天王李靖收伏在这地缝中改过。唐僧取经行此,又变作地涌夫纠缠,又为天王李靖收伏,当地人传说收伏时有“神猫”相助,这一情节《西游记》中没有。元代时道教全真派在附近发迹,该洞又被附会为集仙罐。传说王重阳从山东崑嵛山传道后领着马丹阳、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郝大通、王处一、孙不二西回,思量正值八月十五,就前来拜望西王母。王母正开蟠桃宴会,差吕洞宾出罐来迎。吕洞宾领王重阳一行登上望仙坪,王重阳一行见山头一片空寂,无饮宴之所,正在诧异,吕洞宾棒喝曰:“见王母不拜,还待何时?”王重阳警醒,朝地上便拜,突然山崖下开启一扇洞门,一阵香风从洞里吹出,众仙正在饮宴,王重阳一行急急而入,被西王母赐座席侧。席间王母询问了王重阳师徒的道功深浅,见其个个刻苦,谈吐有道,心中暗喜。后来王重阳与七个高足均得道成仙,人们就又称此洞为“集仙罐”。
    12、赤脚大仙的故事。吴承恩《西游记》中赤脚大仙是位在蟠桃会上被欺骗戏弄了的角色,而终南山下的赤脚大仙历史上真有其人。史料典籍记其为:本姓刘,名操,后梁燕山人,辽国进士,先在燕王刘守光座下做事,官至丞相。后辞官修道,隐修于终南山下涝河古道中的一块高埠台阶地上,道号海蟾子。该高埠台阶地松竹掩映,确是静幽,但见四面环水,远处又尽是稻田水垄,海蟾子长期生活在这里习惯于赤脚,故有“赤脚大仙”的绰号。海蟾子修行的功课系钟离汉一脉的丹鼎功法,且颇有成就心得,渐成一系,世称刘祖派。因其功法对全真派的功法颇有影响,故其被全真派尊为道教北五祖之一。后在全真派的运作下,元世祖追封其为“明悟宏道真君”。海蟾子生活在民间,与当地群众关系融洽,常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如用“哗啦啦”脖石碌碡帮助群众碾谷,领着三条腿蟾蜍撒金钱周济困难群众,这些都在当地传为佳话。当地人民群众也把他视作自己最亲近的人,且把他的道号拆开,称他作“刘海”,称三条腿蟾蜍为“金蟾”。民间流传的小戏干脆唱道:“刘海生来有仙根,家住户县曲抱村。”还唱道:“刘海本是小八仙,行走步步撒金钱;金钱撒在福地上,一变十来百变千。”因海蟾子周济群众深得民心,民间尊其为财神,至今敬奉。现在海蟾子修道的仙迹尚在,他修道的高埠台阶地被称为“玉蟾宫”,为一个道教活动场所。今玉蝉乡的乡名就是用同音字“蝉”代“蟾”的结果。他使用过的“哗啦啦”石碌碡还存放在台阶地上;他戏蟾蜍的吐丹桥今天也在,捉蟾蜍的三角池今天还在,当地也还有刘海砍柴等故事在流传。前几年当地人还把苏东坡古时候为刘海蟾所画的仙迹图也勒刻在了刘海庙的石碑上,成为该地一景。刘海蟾的归隐修行地香火很旺,每逢初一、十五,朝庙进香的人络绎不绝。每逢农历六月初十日,是刘海蟾的诞辰日,当地都要搭台唱戏。它今天仍然是人们乐意礼敬和朝圣的地方。
    13、马峪蹄印石。从望仙坪沿“神仙路”往西越甘峪口,前边不数里有小山沟曰“马峪”。马峪口西侧沟坎有一块表面长宽逾丈的连山石,石色青灰,其间镶嵌有几块酷似马蹄印的白色石瑕。马峪村59岁的陈明生告诉我们:相传唐僧取经顺“神仙路”东来,至此不慎马失前蹄,在岩石上留下了蹄印,人们认为这是神仙留下的仙迹,自古至今对其顶礼膜拜。旧时人们常在石前给小孩戴锁“娃拴”(一种乞求于仙石灵性,
保佑小孩平安的宗教仪式),且往往以石名命小孩的名字,村上一位70多岁的老汉乳名就叫“马娃”,就是小时候他父母在石头前给起的。
    14、白龙沟白龙石。白龙沟紧挨马峪西侧,入峪1公里,沟底斜躺着一方40余米高的黑褐色连山巨石,石间镶嵌着一条近20厘米宽直贯岩石上下的白色石瑕,因形体若龙,故民间传说此为西海龙王三太子触犯天条,被打下凡间在此隐迹,故该沟人称“白龙沟”;沟旁有寺,名“白龙寺”;沟口有村,名“白龙村”。《西游记》中白龙马的故事,就是在这里衍生出来的,传说白龙触犯天条,本当问斩,观音菩萨说情,免了死罪,在这里隐迹。唐僧取经至此,吃了唐僧的坐骑,被锯了龙角,化作小白马,驮唐僧西天取经。
    15、红孩儿树。古时白龙村城外西北角生长着一株巨型刺柏,高20余米,胸围三人不能合抱,冠盖如伞,属当地人们心目中的一棵神树,当地人称作“红孩儿树”。当地人关于红孩儿的传说跟小说以及小戏里边的情节不尽相同:唐僧一行取经至此,见一小儿(圣婴大王)悬挂路旁古树的树杈上,即是此树。红孩儿见唐僧师徒前来,下了树来,向唐僧师徒作揖,唐僧命令他多做善事,为当地老百姓服务。红孩儿遂成为当地老百姓的主心骨。由于该树与红孩儿的渊源关系,人们一直把此树视作神树,迷信的人相信此树会舍药,过去曾有人在树下求药拿回家给家人治病;也有人在树下给小孩戴锁,祈祷小孩平安。该树被砍伐于1958年,用其树作了四副半棺材板。
    16、白马河。白龙村向西两公里至西岭下,“神仙路”越户县与周至之间的界河——白马河,即进入周至地界。这条白马河,民间传说为:1400年前,唐僧西天取经经过竹杆坡(西岭的一段),所骑白龙马因久居阴冷山涧,未适应旅途生活,肠胃不适,突然不吃不喝,不拉屎不拉尿,生起病来,唐僧只好就地等待。时过八九天,一日突然狂风大作,乌云四合,一声惊雷,白龙马身子一抖,屎尿拉了一夜,将体内的龙精龙液尽释,换上了凡间草肚,驮唐僧西去。这一夜的龙精龙液也没有白流,在地面上吹出了这条河流,至今流淌。因是白龙马的龙精龙液所为,人们称其为“白马河”。
    17、芭蕉洞。白马河上源西侧的峪子也是户县和周至的界峪,现名“鸽子沟”。该峪沟深谷窄,山崖陡险,坡面古柏掩映,是一个风景奇佳之地。入峪1公里,西侧山顶上宽大平坦,旧时居住过几户人家,早已移往山外;东侧悬崖陡立,高达数十丈,险峻异常,中间“一”槐字型排开三个天然石洞,由北向南一个洞口比一个洞口大。而中间一洞最为深广,深达十几丈,洞壁一洗白石,灯光照耀,晶莹剔透,温润如玉,也称“白云洞”,当地民间自古相传,即古时的罗刹女铁扇公主的洞府。罗刹女有一柄芭蕉扇神奇异常,能呼风唤雨,乃镇洞之宝,故洞以扇名,称“芭蕉洞”。传说牛魔王与铁扇公主就在这里结为夫妻,红孩儿就出生在这里,唐僧一行在火焰山遇阻,孙悟空曾来这里三调芭蕉扇。地方小戏《白云洞》演的就是这一故事。牛魔王、红孩儿被天界收伏后,铁扇公主终老这里,葬在芭蕉洞外两溪之间,今天墓冢还在,为一个圆形小山包,占二龙戏珠地势,甚为灵秀,当地人都能指认。由于这里奇花异草丛生,林间鸟语莺飞,当地文人写这里的景观为“烟霞含虚润,苔鲜助新春;嵯峨势耸欺蓬岛,幽静花香若海瀛……诚然是千年古迹,万载仙踪”。但由于无人管理,后来一群野鸽子占踞了洞穴,时间久了,人们也称该洞为“鸽鹁洞”,称此沟为“鸽鹁沟”。
  
   

    作者简介:刘高明,1956年生,牛东乡韩五桥人。1976年入伍, 1984年在《解放军报》发表处女作,1990年转业后曾任户县文物管理处副主任、图书馆馆长,曾组织参与了紫阁峪玄奘遗骸调研及杨伟名学术思想研究,曾写过《天下第一家谱》、《年考》、《户县紫阁峪玄奘遗骸调研研纪实》、《新罗王子慈藏住锡地之考证》、《治史亦需科学观》等学术文章。
发表于 2011-7-22 08: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闲时慢慢品味
发表于 2012-7-29 17: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别地方有点偏差,马蹄峪在望仙坪以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