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2011-06-11 05:11:06 来源: 西安日报
甘西小学的老师带学生做化学实验。
坐落在秦岭北麓甘河西畔、户县蒋村镇中心街北侧的甘西小学,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周户地下党活动的重要据点,其主要部分由甘西小学、李萃亭烈士纪念碑、党史教育展室和烈士陵园共同组成。
距离甘西小学1公里,终南山下,长眠着一位烈士李萃亭。1930年,他和其兄长李沉斋共同创办了“静修学舍”(现在的甘西小学)。
在这麦浪翻滚的初夏季节,记者一行来到户县蒋村镇的甘西小学,寻访先辈们曾经笔耕不辍、教书育人的红色遗迹,拜谒革命烈士威武不屈、为国捐躯的冲天浩气。
走进甘西小学的大门,一座崭新的三层教学楼映入眼帘,上面题刻着“静修流风古,甘西岁月长”十个大字。据户县党史研究室主任马宏利介绍,甘西小学是李萃亭烈士和胞兄李沉斋在1930年创办“静修学舍”的基础上,于1932年秋更名而来的一所进行学制改革、传授科学知识、宣传革命真理的新型私立学校。
校园西侧,是2008年正式建成开馆的“甘西革命英烈纪念馆”。共设7间2层,总面积达350平方米。一楼为放映厅,二楼为展室。走进展室,李萃亭当初创办学舍后提出的办学宗旨、校风校纪,亲笔书写的《劝民歌》、《对军歌》,历任校长和进步人士的照片,还有烈士的遗物都一一陈列。在发黄古旧的宣纸之上,受革命进步思想熏陶的李萃亭写下“既学古,更学今,跟上时代,培养有用人才”的办学宗旨;西安事变发生后,李萃亭向被捕的七君子发去慰问信;支援红军长征过境;送子参军、教女革命,培育英才输送到延安革命根据地……
甘西小学校长刘荣印说,在李萃亭的指引下,学校一创办就树立了特有的学风,学校不升中国敏感词过滤旗,不唱国民政府规定的歌曲,不聘请反动派指派的教员。红军过境之后,进步人士杨瑞安等人先后来校任教,和李萃亭紧密合作,开始在学校传播进步思想,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罪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1939年7月,****甘西小学党支部成立,李萃亭入党。”刘荣印介绍说,在这期间,李萃亭在周户地区为抗日积极做宣传,成立读书会、宣传队,大力传播党的抗日救国思想,使甘西小学成为****周户地区党组织活动的重要据点。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甘西小学向当地各学校、机关、团体发出“快邮代电”,呼吁人民行动起来,支援抗日。同时组织学生在终南镇等村庄开展抗日宣传募捐活动,极大地鼓舞了当地人民抗战的信心。
1939年,国内形势发生逆转,就连小小的甘西小学也陷入中国敏感词过滤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之中。1941年,就在人们举家团圆过春节的日子,李萃亭被捕入狱,饱受折磨后于当年8月9日辞世,学校也因此停办。建国后,为纪念李萃亭烈士,学校改名为李萃亭小学。1988年4月,恢复甘西小学校名。同时,李萃亭授业学生为其在校园内竖立了纪念碑。
忆往昔,峥嵘岁月,望未来,任重道远。在户县这片红色的沃土上,甘西小学曾经为党输送了大批的人才。如今,这所拥有36名教师、474名在校学生的育才摇篮,仍发挥着红色基地的优势,推行“一主两翼,同向奋飞”的教育教学方略,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初步建立起了一个“以基地为平台,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活动为载体”的德育创新网络,形成了纵横交错、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成为户县西南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文来源:西安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