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艳风神 于 2010-12-25 15:25 编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开篇章节的第一小节,《论语》本无章节,究竟哪一章放在最前面,哪一章放最后面,这也是许多研究《论语》的学者们考虑的事情;不过,我们暂时不去理会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主要看看第一章的第一小节放在这里的好处,和第一小节说了那些道理,对我们现在生活学习做人做事有什么帮助。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第一件事就是,孔子是个老师,他要教导、教育学生,并且自己也要不断的成长学习,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要;而他的学生则要从这位老师处学到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主要包括做事和做人两方面。 从上面来看,老师也好,学生也好,都要学习;进而言之,所有人都是需要学习的;推而广之,所有生命都需要学习,所有生命都在学习,以此来应付每天变化的世界;所以,世界也在学习,他学习的对象就是万物,而反过来,万物也在向世界学习,学习如何适应这个世界。 学习很重要,重要到我们每天都在学习,而自己不知道。 所以,《论语》把“学而”放在首篇,把“学而”这一节放在首节。 各位看官,我们现在还没有解释本节的内容,只是揣度古人把“学而”放在第一节悲悯之意。 当然,我说的也言不尽,意不全,圣人之言,微言大义,应当深思之,慎思之。 首先,我先来翻译一下这节的意思: 学习并且按时复习,这也(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拜访,这也(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别人不了解你,你不生气,这也(更)是君子。 翻译完了,请注意并思考,那些变成红色的字词。 我们来看看这一节究竟在说什么吧。 我在这里提几个问题,您可以不看我下面说的,而自己先思考,也许会得到比我讲的更多的东西和内容。 这一节说了几件事情?学什么?什么时间复习?什么“朋”?为什么是从“远方”?“不知”什么?为什么要用“也”?前面的“学”和“朋”和“人不知”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放在第一句, 难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能放在第一句吗?前面两句和最后一句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一节和孔子的终极目标“礼仁”又有什么关系呢? 问题提完了,你可以自己思考了,如果你比较懒,看看我说的,也许可以给你一些启示。 这第一节,既可以分开看,也可以统一起来看,都可以讲通,大意上差不多,但是在细微处倒是有些不同。 但是,在说之前,我们先要清楚一件是,为什么要用“也”,那么“也”之前是什么呢? “学习并且按时复习,这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那什么是快乐的事情呢?那自然就是学习了,只要学习,就快乐。“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拜访,这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那什么是快乐的事情呢?那自然就是有朋来了,只要有朋来,就快乐。“别人不了解你,你不生气,这也是君子。”那什么是君子呢?那自然是别人了解你,你就是君子了。(这句,估计会有人有异议) 我先分开来说吧,三句自然也就是三件事了,其实是六句话。 学习为什么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有人说,我不学习,闲坐在那里,才真正的快乐。那其实是你把“学习”这个词狭义化了。 就如我在前面说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我们的每个细胞无时无刻都在学习,学习是什么?学习就是适应!学习就是动!只要你有适应的事物,只要你还在动,你就无法躲避学习。反过来说,我们如果不学习,我们根本无法适应环境,无法在地球生活,那么你干这样一件事情,是不是很快乐?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学习到的内容,会消失在我们的记忆里面,无法找到,就好像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一样,没有契机触发的时候,我们会懊恼的说“哎呀!我好像在哪里见过,可是我记不起来了!”而当你因为一个契机而触发那个记忆的时候,我们会开心的说到“对啦!我想起来,这东西我以前见过!”然后,哗啦啦,把那段记忆翻出来。 而这个过程,就是“习”的过程,只不过,没有“时”的作用,所以,才会出现需要契机去触发,而如果我们可以“按时”,按照一定的时间,在一定的时间里面复习学过的东西,我们自然不会出现遗忘的情况。 “按时”很重要,这两个词解释了万物是有规律的,农民在春季插秧,在秋季收获,这就叫做“按时”;如果在夏季插秧,冬季去收获,估计什么也不会有。记忆更是有规律的,在什么时间复习是最优质的,最节约时间的,最不会出现忘了的情况。例如我们背诵一篇课文,第一天背过了,在第四天复习,再次背诵,是最合适的;但是如果,你在二个月后才复习,估计你就要从头开始了。 “这也(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习固然快乐,不去复习,也许你会痛苦;而按时复习了,不但你会巩固学到的内容,学到的境界,甚至因为复习,会让你所学到的东西“举一反三”,提升到新的境界。所以,这也快乐!这才更快乐!这才真快乐! 有朋从远方来,为什么也是快乐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