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谷子磑传说【摘自西户社区 网友:吹东风】

热度 1已有 804 次阅读2010-7-31 16:53 |个人分类:咏物|

谷子磑传说
谷子磑现名谷子卫,磑为硙的繁休字,意为石磨,相传谷子卫原名为国子卫,唐朝时有一位公主天生秃头,常受到宫中其它人的讥笑,所以十六岁时决定出家为尼,公主出了长安西门一路西行,在细柳镇一带过沣河西行(今长安灵召官道村古时就为过沣河官道,沣河上当时应有木桥)过官道村向西一直到谷子卫村当时地势低洼(现在正庄村、谷子卫村以北,海子村以南一带,海子蒙古语为湖泊),出现长达10多里的芦苇,沼泽地,公主沿着芦苇丛南岸一路西去到今谷子卫的地方,被沧龙河挡住去路,谷子卫的地形是沧龙河从南面而来,被一块高地挡住,河水向西流了一段,又被西面高地挡住,改向北行,行2里后东面地势低,在此处形成湖泊,水面升高后又突破北岸向北而去,直到渭河,(沧龙河发源于秦岭黄柏峪,黄柏峪上有一天池,有半山腰中,由于周围树木发绿,仅此处因积水而没有草木,水满后从低处流出,远远望去像一个巨形长勺挂于山腰,当地人称勺峪,沧龙河能蜿蜒30多公理最后流入渭河,证明的沧龙河河水还是较大的,70年代沧龙河为一条地上河,河堤有5米多高,河道30多米,周围农田基本与河底平,是人们筑堤拦水才出现的耕地,天旱是河水小可淌水过河,7、8月涨水时根本没法过河,村民要组织民兵昼夜寻视河堤,证明现在的村子地势低,早期也应是河道的一部份)       公主见此地很好是一个龙湾就命人在此建庙,因公主在此修行故寺被命名为“国姑寺”(现国姑寺处在村北高地处,不在村子中央,村中央的小学内的三社大庙为清朝三个村了共建,庙中石碑中有记载。多少年后人们因寺大门上有清静两字,称为清静寺,清静寺一直有人住,民国时有一僧人德行高毛主席还接见过,其与主席的照片一直挂在清静寺,70年代僧人去世后丢失)随行人员为照顾公主在此开荒种地形成村落,村子主要姓氏有姜、王、邵、肖,姜姓较为古老,但人丁一直不兴旺,现仅有几户,肖姓可能为辽国统治时住军后代,与文艺村肖氏为同一祖宗,可能为辽国后裔。谷子卫村由于有丰富的芦苇资源,村民多会编芦席,最兴盛时,谷子卫的芦席销售东到兰田。西到周至,北到乾县,农村没有不知到谷子卫芦席的,90年代村里还有不少卖芦席的,现随着生活的改善,农村不盘土炕,芦席也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因谷子卫人从事芦席,村民还是生活较为福有,明清时,沧龙河上石桥不多,上游只有一座石桥,为五桥或本地人称九桥,好几个村以桥为名,张五桥,卢五桥,千五桥等。现张五桥村尚有部份遗迹,五桥为明清主要官道,而谷子卫明清时自己建了一座双孔石桥(俱体形成时间没有人考证,应为清中期或更晚),称为南桥,南桥较为宽大,有四米多宽,20米长,两边有栏杆、石柱,石柱上有猴,雕刻较为精美,中间桥敦上有龙头一个,迎着河水,背水一面有龙尾。石桥边有一棵大杨村,直径有近2米,大炼钢铁时被伐掉当材烧了,石桥一直使用到80年代未,10吨的汽车也可在桥上开过,后因兴农田,将河道改直,桥下无水,桥基又高村民出入不方便,将桥拆除,村北的湖泊也因气候变化不复存在,70年代牛东乡举全乡之民将称为“大泡湾”湖泊填平成为良田。芦苇因不生产芦席也被村民改为麦田。现在只有在卫星地图上可以看到,谷子卫村东北,有一大块空地,村庄都是在此湖泊周围分布,道路也绕其而行。谷子磑现名谷子卫,磑为硙的繁休字,意为石磨,相传谷子卫原名为国子卫,唐朝时有一位公主天生秃头,常受到宫中其它人的讥笑,所以十六岁时决定出家为尼,公主出了长安西门一路西行,在细柳镇一带过沣河西行(今长安灵召官道村古时就为过沣河官道,沣河上当时应有木桥)过官道村向西一直到谷子卫村当时地势低洼(现在正庄村、谷子卫村以北,海子村以南一带,海子蒙古语为湖泊),出现长达10多里的芦苇,沼泽地,公主沿着芦苇丛南岸一路西去到今谷子卫的地方,被沧龙河挡住去路,谷子卫的地形是沧龙河从南面而来,被一块高地挡住,河水向西流了一段,又被西面高地挡住,改向北行,行2里后东面地势低,在此处形成湖泊,水面升高后又突破北岸向北而去,直到渭河,(沧龙河发源于秦岭黄柏峪,黄柏峪上有一天池,有半山腰中,由于周围树木发绿,仅此处因积水而没有草木,水满后从低处流出,远远望去像一个巨形长勺挂于山腰,当地人称勺峪,沧龙河能蜿蜒30多公理最后流入渭河,证明的沧龙河河水还是较大的,70年代沧龙河为一条地上河,河堤有5米多高,河道30多米,周围农田基本与河底平,是人们筑堤拦水才出现的耕地,天旱是河水小可淌水过河,7、8月涨水时根本没法过河,村民要组织民兵昼夜寻视河堤,证明现在的村子地势低,早期也应是河道的一部份)       公主见此地很好是一个龙湾就命人在此建庙,因公主在此修行故寺被命名为“国姑寺”(现国姑寺处在村北高地处,不在村子中央,村中央的小学内的三社大庙为清朝三个村了共建,庙中石碑中有记载。多少年后人们因寺大门上有清静两字,称为清静寺,清静寺一直有人住,民国时有一僧人德行高毛主席还接见过,其与主席的照片一直挂在清静寺,70年代僧人去世后丢失)随行人员为照顾公主在此开荒种地形成村落,村子主要姓氏有姜、王、邵、肖,姜姓较为古老,但人丁一直不兴旺,现仅有几户,肖姓可能为辽国统治时住军后代,与文艺村肖氏为同一祖宗,可能为辽国后裔。谷子卫村由于有丰富的芦苇资源,村民多会编芦席,最兴盛时,谷子卫的芦席销售东到兰田。西到周至,北到乾县,农村没有不知到谷子卫芦席的,90年代村里还有不少卖芦席的,现随着生活的改善,农村不盘土炕,芦席也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因谷子卫人从事芦席,村民还是生活较为福有,明清时,沧龙河上石桥不多,上游只有一座石桥,为五桥或本地人称九桥,好几个村以桥为名,张五桥,卢五桥,千五桥等。现张五桥村尚有部份遗迹,五桥为明清主要官道,而谷子卫明清时自己建了一座双孔石桥(俱体形成时间没有人考证,应为清中期或更晚),称为南桥,南桥较为宽大,有四米多宽,20米长,两边有栏杆、石柱,石柱上有猴,雕刻较为精美,中间桥敦上有龙头一个,迎着河水,背水一面有龙尾。石桥边有一棵大杨村,直径有近2米,大炼钢铁时被伐掉当材烧了,石桥一直使用到80年代未,10吨的汽车也可在桥上开过,后因兴农田,将河道改直,桥下无水,桥基又高村民出入不方便,将桥拆除,村北的湖泊也因气候变化不复存在,70年代牛东乡举全乡之民将称为“大泡湾”湖泊填平成为良田。芦苇因不生产芦席也被村民改为麦田。现在只有在卫星地图上可以看到,谷子卫村东北,有一大块空地,村庄都是在此湖泊周围分布,道路也绕其而行。

路过

雷人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五柳先生 2010-12-7 21:17
看了这篇文章感到很亲切。小时候夏天经常到苍龙河玩。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