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5254|回复: 12

赠建堂弟帖评辩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8 18: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烟村老人 于 2010-7-8 22:02 编辑

赠建堂弟帖评辨析

      答人如梦



烟村老人           2010627

赠建堂弟(赠诗),2009.11.23发帖于乡党原创启,人如梦对该诗便有使人难以理解的跟帖评析。所幸半年后,在“绝句作法”(赵杏根著,19975月第一版)中发现有唐人钱起的一首诗,与赠诗经过对比,两首诗的立意、取势、修辞极其相似,尤其是用典完全一样,并有该书作者评析。在同一条件下,两个评析便有了可比性。为便于看出两首诗的评析迥异,现将两首诗及两个不同评析者的评析列表对比,其评析的优劣自见分晓。

1.jpg

辨析:

     赠诗上网后,人如梦随即跟贴评析:“……不谙下机谓何物?“赠诗”作者烟村老人立即帖答:下织布机。下机系烟村老人反用苏秦破落归家妻子不屑的典故。说张建堂最惬意的妻子贤淑达理。人如梦跟帖回应:哦,妻不下纫,嫂不为炊,何前倨后恭也,用的有点牵强,费解。

     前倨后恭者,指人的态度由傲慢变为恭敬,多指人势利。“妻不下纫”中的“纫”字其含意有捻线,将线穿过针鼻、缝缀,与织布机丝毫无涉。唯有“紝”字原意为织帛的丝缕,可引申为纺织。这些都不可不辨,前述苏秦的典故常为许多家长作为普及启蒙教育,说给下一代听的,以激发后人磨炼意志奋发向上。有条件者可参阅“战国策·秦策”原文,以免上当受人误导。

     当作者明确回答是“反用……典故”后,人如梦仍然把反用典故按正用典故进行评析歪解诗意,岂不是咄咄怪事!

     在人如梦提出不谙下机为何物时,在赠诗作者的明确回答中,有“反用……典故”,说张建堂最惬意的妻子“贤淑达理”,并无一字指责她有势利之意。即使赠诗作者人微言轻,可横遭人的非议。而“绝句作法”的作者赵杏根对“送张参及第还家”的评析中也有“此反用………的典故”之说,该不是胡说八道的无稽之谈吧?若把诗中反用典故按正用典故理解,送“张参及第还家”这首传世之诗便百解不能成立。钱起是唐朝知名度很高的诗人,他能浮浅到不知前倨后恭含有贬意?他能轻浮到辱骂友人张参之妻“玉人”是个势利之人?纵使钱起有骂张参之妻之歪意,进士及第的张参能愚蠢到不知前倨后恭的贬意,他能容忍钱起对其妻的辱骂吗?

退一万步说,纵使钱起浮浅轻薄,张参愚蠢。与他们同时代及以后,满腹经纶者该不乏其人吧?他们也难道看不出“送张参及第还家”是一首格调粗俗野蛮的骂人诗,致使这首诗才有机会传世!

春秋战国时候有百花齐放的百家争鸣现象,建国后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现在是价值观多元化存在时期,但人心仍向主旋律的价值观,国家政权也在保护主旋律的价值观,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和谐社会的需要。诗家也应与时俱进。

读别人诗时,有个定向思维的原则。这就是,先要了解作诗的时候背景,尊重作者立意及取势,再顺作者思路理解诗中词、句、联、典故的意思,要随时想到典故有正用反用之分,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分析诗的内容。若蓄意违背这一原则,必有原因。

发表于 2010-7-8 21: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有均不合律,更不宜作例诗使用,典故为诗增添了不少雅趣,但宜慎用。
发表于 2010-7-8 21: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首均不合律,更不宜作例诗使用,典故为诗增添了不少雅趣,但宜慎用。
发表于 2010-7-9 08: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人如梦 于 2010-7-11 19:06 编辑

     烟村对纫的辨析完全正确.因我手写字库中没有那个正确的纫字,

写不出,不得已只能以此纫蒙混过关.烟村法眼如锥,如梦知错不谢.


     烟村对下机的解释是烟村之意. 意不称物, 文不逮意.

诗无达诂,人如梦独持偏见,一意孤行,生发出别解,一家之言,

维持原判.    嘿 嘿 嘿!  


     看来烟村烟火味较浓,年当垂暮而躁气尤盛,情绪攻心,加之天热,

当心失火哦!

     因烟村对下机解释为反用苏秦之典,才有"用的牵强,费解"之说.如不

用典,反倒易通.如下机就是下普通的织布机,{不是苏秦家的机}下缝

纫机,下拖拉机哦.我又当张先生凯旋归来刚飞机高兴地看着他老伴靠

门迎接呢.    呵  呵  呵  ! 哈  哈   哈 !        钱起与张参是好友

张参之妻类于苏妻, 钱起朋友之间酬和答赠调笑相谑, 幽了一默啊!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


若如烟村所言,那么,是身佩六国相印的苏秦,也浮浅轻薄粗俗到辱骂

他嫂子的地步呢????!!

还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的作者,太史公行文无则{责},

而随情使性,不知深浅的浪用呢????!!

    欢迎爱失闲啦啦的,有闲心爱究根问底的,喜欢咬文嚼字的各位聊友


探典溯源哦!   也来此处消夏, 看看这场糊涂案的热闹吧!   



能着起气的跟帖走,气量狭窄的请收手!

负气谈诗而折寿,  雍和指瑕以延年.

两诗相较,是不谋而合呢? 还是蓄意抄袭呢?

一前一后,一古一今.如此雷同,诸君自辨.

钱起当年无缝纫机可下,飞机可坐哦. 顺便就下了苏秦家的机.

今天我们到处是机,不必为用典而用典,强反其典而只能是胶柱鼓瑟.

邯郸学步,力至寿陵;东施效颦,莫辨妍蚩.拉先哲垫背,附庸风雅于钱翁.

强移淮南之橘,妄成淮北之枳.叶徒相似,而其实味不同也.不拉钱起为

依托,底气不足?能流传的都是好诗?要我给你举例吗?乾隆有几万首呢!

公众论坛,发帖随帖,百家争鸣,各抒已见,良有益也.上得台来是

要具备一定的抗击打能力的,就是找砖挨的.评诗又不是要命,

怎么能声嘶力竭,动气伤肝呢?如是这样的心胸,这样的修养,

那样的语气,酿出的诗境诗质可想而知.

如梦就诗论诗,不温不火地评说了这几句:

予喜其四意畅达!
不谙下机谓何物?

哦.
妻不下纫,嫂不为炊.
何前倨而后恭也.
用的有点牵强,费解.


就是这几句再正常不过的,有褒有贬的评说,

轻描淡写,也是一家之言,人微言轻,随风而逝.

不知犯了哪条律令? 惹得楼主寝食难安.

竟引得烟村失火,羞恼成怒,暴跳如雷,

口诛笔伐,兴师问罪!         

世有为老不尊,我岂能为小不仁?

否则,大家会说我以小欺老呢.      

是非自有公论. 毁誉听之于人.

烟村保重 ! 如梦给你揉心口哦!

爱听好话,再回我给你好好说哦!

这一揉   就 拜 拜 啦!!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DY{GNN~H`71ATL}YSD2}0OK.gif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DY{GNN~H`71ATL}YSD2}0OK.gif         

                                                      
发表于 2010-7-9 08: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交流好得很!!
省去了船资路费
还学习了好多知识
也免得面红耳赤
哈呵呵
赞一个
发表于 2010-7-10 17: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关中子



    支持和气交流!

支持和气交流!

支持和气交流!
发表于 2010-7-10 21: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关中子



    支持和气交流!

夏兰秋菊 发表于 2010-7-10 17:33



    谢谢夏兰秋菊先生及楼上诸君提醒.

   如梦会张弛有度, 收放随心的.

      请放心.只是逗着玩而己.
发表于 2010-7-11 15: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雪鸿先生:
胶柱鼓瑟自当不必,邯郸学步才中肯綮!
这样酬和唱答之作看看也就罢了!
社区暑气日盛,寡味低迷,可有清茗一盏我等消渴?
发表于 2010-7-11 19: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人如梦 于 2010-7-11 19:48 编辑
雪鸿先生:
胶柱鼓瑟自当不必,邯郸学步才中肯綮!
这样酬和唱答之作看看也就罢了!
社区暑气日盛,寡味低迷,可有清茶一盏我等消渴 ?

雨尘子 发表于 2010-7-11 15:20




尘子:             

     你也不顾生意?    有闲心来看闲热闹了?

最近有新茶五子仙毫,随时恭候驾临品茗清谈.

当然茶没你的好哦.             


   
发表于 2010-7-13 15: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反用典故 ????
发表于 2010-10-16 15: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交流好得很!!
省去了船资路费
还学习了好多知识
也免得面红耳赤
哈呵呵
赞一个!
关中子 发表于 2010-7-9 08:41



发表于 2010-10-16 18: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春梦无痕 于 2010-10-17 07:54 编辑


邯郸学步,力至寿陵;东施效颦,莫辨妍蚩.拉先哲垫背,附庸风雅于钱翁.

强移淮南之橘,妄成淮北之枳.叶徒相似,而其实味不同也.不拉钱起为

依托,底气不足?能流传的都是好诗?要我给你举例吗?乾隆有几万首呢!
26215R95M3.jpg
发表于 2010-10-17 21: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