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3771|回复: 1

【转】诗词曲赋的特点和欣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8 16: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转】诗词曲赋的特点和欣赏

            

    诗

    一:以丰富的情感反映生活。诗是一种“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艺术。受篇幅的限制和形式的约束,诗歌不能像小说、戏剧那样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而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抒情诗自不待言,就是叙事诗也离不开情感。无情而叙事,往往会使人感到质木无味,缺乏艺术感染力。诗中的情感是诗人自身具有的情趣受外界事物激发而产生的,虽然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诗是主观的情与客观事物的统一。优秀的诗人总是把个人的情感与社会联系在一起,“我”的情感实际上总是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既是诗人质朴、纯真的人格的具体体现,又是人们对污浊黑暗现实不满的普遍思想感情的反映;杜甫伤时念乱的诗篇无不渗透着诗人饱经忧患的血泪和切身感受,但也反映了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和深受压迫剥削的广大人民的意愿,因而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二:诗是对生活的高度集中与概括。小说、戏剧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散文可以不受篇幅的严格限制,自由灵活地叙事、抒情、讲道理。诗,特别是古代近体诗,不仅篇幅短小,而且还要受韵律的限制,所以,诗人在反映生活时常常选取现实生活中那些最能激起人们(首先是诗人自己)感情的自然景物或者人事,进行高度的集中与概括,形成饱含着思想感情的、极富感染力的具体境界(即诗境)。这种境界,往往是高度典型化了的。例如,杜甫《兵车行》,诗人选取的典型事件是咸阳桥头“征夫”与“爷娘妻子”之间的生离死别,同时,又把自己耳闻、目睹的大量事实通过艺术概括,借“征夫”之口加以渲泄,从而揭露了唐玄宗的穷兵黩武政策给人民和社会造成的巨大灾难。即便是一些纯粹抒发性的诗,同样具有高度集中与概括的特点。

    三:语言凝炼而富有形象性。诗是用语言向读者的想象力提供形象,因此,诗的语言必须凝炼而生动。这虽然是因诗的篇幅短小而不得不如此,但是,更重要的是为了在有限的篇幅中包孕更深广的生活内容,从而收到以少胜多,以约总博,寓万里于尺幅的艺术效果。诗歌语言的凝炼主要体现在对篇、章、句、字的锤炼。炼句、炼字的目的是炼意,是为了在有限的篇幅中表达更深广的思想感情。《登高》的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诗含八层意思。中唐诗人贾岛在谈到自己炼字]炼句的甘苦时曾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王安石《泊船瓜洲》诗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其中的“绿”字,最初用的是“到”、后来改为“过”、又改为“入”、“满”,最后才确定为“绿”字。同“到”、“过”、“入”、“满”相比,这个“绿”字的最大优点是具体生动,使人仿佛看到了春风绿遍江南,一片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

    四:富于节奏美与韵律美。诗的节奏美与韵律美构成了诗的音乐美。没有节奏与韵律,就不成其为诗。诗的节奏美是适应舞蹈和吟唱的需要而形成的。人的感情的起伏、波动和生动节奏的张、驰决定了诗的节奏。因此,诗中的轻松、欢快、沉滞、昂扬、舒缓的节奏,就是诗人情感变化的间接反映。诗的韵律美是和节奏美紧密相关的。它主要表现在用汉字的四种声调搭配成音步和韵位,从而形成声韵上的起伏跌宕。五言诗为三个音步,例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七言诗为四个音步,例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在七言歌行中,有的诗人(如岑参)还采用三句一转韵的格式(如《走马行奉送西师出征》,给人以节奏急促有力,声调激越豪壮的艺术感受。


    词

    广义地说,词也属于诗,词是一种配合燕乐歌唱的新诗体,因此,词除了具有诗的上述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形式上,每首词都有词调,而且受词调的音乐节奏的限制,词的句式不像诗那样均齐,而是参差错落,有长有短。在押韵方面,为适应词调所限定的感情以及抒情的需要,词的押韵比诗更显得灵活多变。在内容上,词所反映的生活面总的说来不如诗广阔。其内容多表现离怀别绪以及花前月下的柔情蜜意。苏轼对词的题材有所拓展,并创立了豪放词派。南宋初期,由于民族矛盾的激化,才在词中着重抒写半壁江山沦亡之恨和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志向。受题材的制约,词在艺术流派方面也不如诗那样众多。人们习惯上把词划为“婉约派”与“豪放派”两大流派,并以“婉约”为正宗。在艺术上,词长于比兴,注重寄托,因此,显得含蓄深婉,声情并茂。


    曲

    曲是兴盛于元代的一种新体载,有散曲和剧曲的分别。散曲和词一样,也是一种新诗体,与音乐关系密切。其腔格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胡夷之曲”和燕赵民歌的“里巷歌谣”的糅合。散曲分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是独立的只曲,类似一首单调的词。套数是由两首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的组曲,一般都有尾曲。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称带过曲。它是同一宫调里经常连唱的两支曲调。和词相比,散曲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散曲通首同韵,句句押韵,不能换韵,平上去三声通押。二是在散曲的同一曲调中,可以用衬字来增添字句。这样一来,正字(按照本调该用的字)和衬字的配合,既可保持曲调的腔格,又可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地表达思想内容。


    赋

    赋是汉代形成的一种文体。汉班固《两都赋序》说:“赋者,古诗之流也。”赋讲究文采、对仗,韵律和铺叙,兼具诗歌与散文的性质。汉初的赋,继承骚体传统,并逐步向新体赋转化。直到东汉前期,汉赋在形式上一直以歌功颂德的大赋为主。东汉后期,出现了抒情小赋。魏晋南北朝时代,赋向骈文方向发展,称为骈赋或律赋;接近于散文的称文赋。骈赋以上四下六的句式为主,即“四六文”。赋在形式上以铺张扬厉、夸张、描述为主,呈现出雄奇博大的壮美感,并形成了一种定型的主客问答形式。抒情小赋则以幽美见长。骈赋以注重声韵、词采、骈偶而造成谐协、均齐,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诗歌欣赏作为一种艺术认识活动,是读者运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对作品进行分析、品味、评判的。诗歌欣赏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要求鉴赏者有丰富的生活感受和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理论知识。诗歌欣赏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掌握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诗歌语言常常改变通常的语言习惯,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不稳定性。有时出于修辞和平仄的需要,会出现一些不符合生活中实际语言习惯的句式,较常见的有侧重、倒装、互文互体等。词在句法上比诗显得更灵活、多变。特别在断句上,有时给人一种似断非断,前后不相属连的感觉。曲的语言更接近于通俗化,显得活泼、浅俗,易于理解。需在注意的是曲中的“衬字”。有些“衬字”已融入到意思中,这类衬字已成为表现作品内容的组成部分。

    二:诗歌欣赏要用形象思维。不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诗人总是凭借诗歌中的形象来抒发感情的。因此,诗歌欣赏也必须运用形象思维。诗人用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感情;欣赏者就要根据诗人所提供的具体形象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涵。

    三:全面把握,切忌片面、穿凿。所谓全面把握,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必须融会贯通;一是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色必须全面理解。字、词、句是构成篇章的基本要素。在弄懂字、词、句的基础上才能对全篇有比较切合实际的理解,因为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要阐述的道理是通过字、词、句表现出来的。有时一首诗歌的一句或两句,甚至一个字就对全篇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被称为“诗眼”或“词眼”。如果轻易放过,就难以得其要领。诗人锤炼字、句的目的在于炼意。经过反复锤炼的字句往往包含着多重意象,所以,历来有“诗无达诂”的说法。“诗无达诂”并非指对一篇作品可以随心所欲地解释,而是说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生活阅历、志趣,见仁见智。
发表于 2010-7-9 23: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能象版主说的‘赋的鉴赏’那样,就不错了。赋有韵赋和文赋两种,以韵赋读来较为雅致。我以为写赋和写诗一样,应表现出语言的生动、韵味的十足、语词的鲜活,并有起承转合的层次感!各方家以为如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