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4102|回复: 1

一幅雄浑广阔的的历史画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3 20: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赵员外 于 2010-3-3 20:25 编辑

春节前的一个晚上,为参加一个会议,和景宁聚在了一起。他专门要到我家里去送早已答应的一件礼物,这件礼物我在两年前他着手准备的时候我就提前向他预约了。那是他近乎两年的努力和心血的结晶---《贾小侯传》。暗红色的封面充满了历史的沧桑和凝重,银河出版社隆重推出的纪传体长篇巨作,著名作家贾平凹流利古朴的署名赫然在目。背景是手绘的贾小侯先生画像,目光慈祥而坚定。我笑着向他恭贺,几年的奔波和努力,终于换来了这长达292页,28万字,27个章节作品的杀青。09年我到他家里看到的手稿还是一个半成品。斗转星移,时光荏苒,转瞬间已付梓成册。景宁谦逊地表示,希望我能够提出意见。说一句实在话,和景宁虽是孩提之交,志同道合,从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重要关口,几乎都相帮走过。但我觉得他是踏踏实实走来的。在高中时手写的学生期刊《秋实》,02年出版的《户县定舟村史略》,我们携手共进。后来他又参与编辑《户县军事志》,新版《户县志》,主编《定舟村李氏族谱》,诗词学会刊物《上林苑》,小小说集《情人节》,一步一个脚印。及至《贾小侯传》出版,终于厚积薄发,在创作的道路上自成风格。

春节在忙乱中匆匆而过,有时间细细地把《贾小侯传》详览了几遍。景宁所下功夫之深由以下可见---参考书目50余种,后记中列出的对本书的帮助人物142人,为搜集史料曾先后跑遍了山西、汉中、三原、甘肃、河南、潼关、韩城等省内外的图书馆、档案馆,走访了贾小侯的部属、学生、乡友等150余人。他素以文史类创作见长,但是,吾邑先辈贾小侯先生故去多年,连一张照片都遍觅不得,又何从入手?这些都没有难倒景宁。他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迷雾中,抽丝剥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真实细腻的笔触,凝练简约的语言,丰富深刻的思想,精准独到的角度,与时俱进的眼光,为我们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生动,真实可信的历史人物的历史形象。贾小侯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刀光剑影和波澜壮阔;从其个人的身上,我们更是看到了我们这个民族深沉博大的历史印记,凝聚了社会精英对于民族未来不息地探索和思考。

贾小侯个人的际遇,是深深地切合在中华民族在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中。本书的序作者,西安市作家协会原常务副主席、著名杂文家商子雍先生,在对贾小侯悲剧性的人生结局作出评价时,说那是令人“扼腕长叹新中国的遗憾”。陕西省社科院孙立新老师认为,那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

贾小侯,生于1888年,吾邑牛东乡先辈;早年留学日本学习采矿冶金,曾赴美国、德国考察学习机械制造与爆破技术。他的一生,可以说就是那个时代浓烈的缩影。晚清末年,政治腐朽,国事衰败,人民饱受列强欺侮,和其时所有的先进人物一样,为了寻求摆脱中华民族的耻辱,毅然出国求学。欲以知识报效祖国,图申大志。他几乎经历了近现代中国历史上所有大事:加入同盟会,参与辛亥革命;保卫关中,协同二虎守长安;以所学专业知识先后在东北、河南、广西、甘肃、汉中等地创办或参与创办兵工厂,得到国内风云人物张作霖、李宗仁、杨虎城、胡景翼、赵寿山等赏识和重用;参与西安事变,迫蒋抗日;制作改良武器装备,制造火箭弹,生产防毒面具积极抗日;在家乡禁毒讲学,造福乡梓。当然也由于他本人***高官的身份,他传奇而又复杂的经历,长期担任***军工厂厂长的历史,最终在镇反运动中,遭遇到悲剧性的结局。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兵工专家,中国近现代兵器工业奠基人之一,最早提出研究原子弹、制造原子弹设想的一位学者,贾小侯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值得深思的课题。

景宁在用的他笔触,刻画了一位在中华民族值得大书特书、可歌可泣、沧桑巨变的时间里,个人随着民族的命运起伏跌宕的历史人物的画像。更为可贵的是,景宁并不拘泥于贾小侯个人的喜怒沉浮。他用更加广阔的视野,关注了一个民族的兴衰。在他的笔下,一系列鲜活生动的人物跃然纸上。孙中山在日本组织同盟会反对腐朽的清王朝;张凤翙领导陕西辛亥起义;军阀混战连年,群众民不聊生;英勇的三秦健儿抗击日寇侵略建功立业;国内镇压***的历史背景等的介绍,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个人的命运是如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的。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民族情怀油然而生,贯穿在阅读过程当中,受到了艺术魅力的感染。这不单是人物的传记,更像一本教科书;一幅广阔雄浑的历史画卷渐次展开,高潮迭起。大江南北,消磨无数豪杰,巨浪如雪,涤荡风流人物;江山多娇,后生望尘兴叹,清名留史,已是过了万重山!

发表于 2010-6-17 16: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友文采愈加成熟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