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40224|回复: 2

[画乡诗社] 记忆中的秋千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16 09: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记忆中的秋千架
雨后彩虹

        临近清明节,总想起小时候打秋千的情景。
        那时候,每年清明前一天早饭后,队长就会派七八个小伙子去缚秋。地点当然是六队饲养室门前那棵两抱粗的绿冠如伞的槐树下了。
        1964年清明前一天的早饭后,队长刚把人一派,大姑姑,大姐姐们就奔走相告,她们自动约起,端一个大老碗,后边再跟着一些手拉手,蹦蹦跳的小不点,呼啦啦一大群,喜气洋洋地走东家,跑西家,一家一家地去凑鸡蛋,准备犒劳给他们缚秋的兄弟们。
        那边的姑娘们在凑鸡蛋,这边的小伙子们紧锣密鼓地在缚秋。他们先从六队饲养室抬出来一根又粗又长的木头准备做秋梁,又抬出两根稍细且长的木头准备做缨架腿,下来再从保管室拿出秋绳,拿出几条很粗的水车铁链子,再从谁家抱出两小捆用草绳捆就的麦秸(准备垫秋梁用)。下来把两根细木头并排放在一起,用铁索在木头约五分之四的上梢地方松松地缠几圈,把铁索头扣好,然后把两根木头分开,形成一个上短下长短的“X”,然后在小杈处固定一小捆麦秸。下来,小伙子齐上,分别抱住两个缨架腿,慢慢扶直后,留几个人稳住,其余人把大梁的一头抬起来,斜靠在缨架腿的杈杈上,再抬起大梁的另一头,套上挽着秋绳的两个凉水环,一个小伙掮着,从靠在大愧树上的梯子爬上去,把秋梁放到垫着麦秸的树杈上。这时,下边的人递上来一根水车链子,他再用铁链把秋梁固定在大树上。
        然后,人们活动两条缨架腿,让这头的秋梁稍稍高于槐树那头,且把缨架稍稍内倾,增加秋千的稳定性。然后用铁索把缨架腿根部一绞,再给外侧各蹲一个大碌碡,确保秋千稳固。
        秋千架就搭好后,大家再把秋绳拽一拽,摇一摇,确认很结实了,拴羊爸和利娃爸就跳上秋板,手抓杈把粗的秋绳,相对而站,默默配合,同时用力,双膝一弯,屁股向下一蹲,一个拉,一个蹬。两人动作交替,秋板开始移动,向东,向西,向东,向西,高了,越来越高,啊!飞起来了。“呼”一下过去,“呼”一下过来,在地面与高空之间荡出一道道越来越长的弧。
        “好!”人们欢呼起来,他们更起劲了,双臂把秋绳往开一撑,双脚一抖,手跟着收回,“咵一一”,“咵一一”,随着人们的喝彩声和秋绳上凉水环与秋千大梁的撞击声,秋千飞得更高了,人们大喊:翻过梁了!我吓得双手捂脸,不敢再看。这时,五爷发话了:“嫑跐咧,下来吃鸡蛋。”他们才双双停跐,双腿站直,任由秋千惯性去荡,慢慢停下。刚好,姑姑,姐姐们把煮好的鸡蛋端来了。
        小伙子们去抢鸡蛋,姑娘们就来抢秋千了。
        大个子的凡雪姑和机灵的秋兰姑同时抢到,她俩站上去后,自己却跐不动,要别人送。靖娃姐就扳着她们脚下的秋板往后退,边退边说:“下来轮我呢噢。”她退,退,退,退到一定高度,猛一放手,凡雪姑和秋兰姑就随着秋板荡起来了,她们再借势去跐,头一歪,腿一弓,秋千高了,更高了。随秋千飞荡的她们俩,四条长辫也随之舞动,辫梢那惹眼的冰红大红的红绸,像两对快乐的红蝶翩翩飞舞,忽东忽西,忽上忽下。
       胆大的她俩不知道害怕,还在往上跐。“好咧,下来,轮着打,一人打一会儿。”五爷看她们跐得太高,就赶紧叫停,他已经把娃娃们排成队了。我当时还小,只能坐在秋板上让别人送着荡几下。可是兴娃爸说,他带我。呀!他跐得很高,只觉耳畔风声呼呼,我吓得双眼紧闭。其实,上去时还不咋害怕,但下落时,“呼儿一一”那一下,我的心'就不由得提到了嗓子眼,感到惊险又刺激。
        大家打秋千的花样很多:有双人的,单人的;有坐式,蹲式,站式;还有综合式,就是先坐着荡,荡着荡着就蹲在秋板上了,最后干脆站起来跐。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形式一一爬式。就这爬式最吸引人,叫“抓瓦儿。”
        这是由裁判给地上放一堆碎瓦片或小砖块,表演者单手抓绳,将秋板套在腹部前行,几步后双脚一蹬,身体向前一跃,双脚离地,秋千向后荡去,人就爬在了秋板上。在秋千的来回飞荡中,单手抓起地上的瓦片或砖块,这头抓起,那头放下。谁抓得多,放得整齐,谁就是佼佼者。
        那天晚上,借着明灿灿的月光,大槐树投下了斑斑驳驳的影子,秋千架也把它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投在地上。吃完晚饭的我们又聚在了秋千架下,我们打秋千,我们笑,我们闹,欢乐的笑闹声,划破静静的夜空,传到了很远很远灬…
        第二天天刚亮,我就穿上妈妈连夜为我用旧棉衣改成的新夹衣,清清爽爽,轻轻松松地又去了秋千架下,和早到的他们又打了一阵秋千,才把书包背上去上学。
        秋千缚好后的那些日子,我每天上学去的时候要先打一会秋,回来还要再打一会秋。为了多打一会儿,吃饭都比平时快得多,上学比平时走得早得多,放学比平时回家晚得多。哈哈。
        那段曰子,我的心整天在秋千上飞。
       儿时的秋千架,永远竖在我的记忆中。





发表于 2020-3-18 07:33: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学校里就有秋千,那是童年的美好回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9 09: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靳应禄07 于 2020-3-19 09:11 编辑

         描写的很细腻,不但有过程,而且有情节,一是说明楼主有体验;二是显示楼主文学造诣甚高。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户县农村春节缚秋很普遍,是春节期间主要娱乐之一,因为那时没有通电。通电后就逐渐不出现了。
         我这儿说的秋千指的是两、三层楼高的高秋千,往往是一人打秋,两行人旁观,跐很高时,喝彩声阵阵,打秋者也很自豪。算得上一道风景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