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6037|回复: 5

西安晚报: 一个农民诗社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3 18: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涝河》,在方圆几十里引起轰动。从此,越来越多握惯了各种农具但爱好诗歌的农民,在紧张的劳动之余拿起笔来,在精神世界里尽情畅游,追寻人生的真谛与快乐,尽管他们的物质生活一般,甚至贫穷、困顿……



  画乡冒出个诗刊


  户县甘亭镇六老庵村是个地地道道的画乡,它是户县农民画的发源地之一。不过,画乡的人爱写诗知晓的人并不多。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六老庵村就有人尝试着将生活中的感受用诗歌的形式写下来作为精神寄托。以后,时断时续,但一些铁杆作者乐此不疲。


  2001年年初,户县文化馆、画乡诗社和六老庵村合办了一次诗歌研讨会,并在六老庵村搭台子演节目。文化馆和画乡诗社的领导及陕西省著名词作家党永庵出席了这次大会,文化名人和画乡诗社的诗人们激情洋溢地朗诵了他们的诗歌。此情此景使村民柳绪绪心潮澎湃:六老庵村今天能请到这么多名家来,真是难得的荣幸。如果能把这些诗歌记载下来,作为一种文化传颂下去,发扬光大,该有多好!柳绪绪为他的这个想法兴奋不已,立即和本村的另一位诗歌爱好者刘广才商量,俩人一拍即合,会后就开始收集村里和四方八邻的诗歌作品。


  收集到的作品越来越多,柳绪绪便产生了办诗刊的念头:如果将这些诗歌编辑成册,再发动本村和邻村的群众在劳动之余写写诗,既可以将一部分搞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的人拉过来,又可以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再者,将诗歌作品印成铅字装订成册,也便于保存和流传,算是给后人留下一份反映当代农村生活的文化遗产。办诗刊得有个机构,这个机构以啥性质存在好呢?叫“协会”、“社团”之类,要经民政部门批准,而咱们办这个刊物纯属个人兴趣和精神追求。后经画乡诗社领导提议,定名为“六老庵村诗歌创作小组”,并办起了一份特殊的刊物。


  起初,他们给这个刊物起名《沃土》,觉得虽有乡村气息却没有六老庵村的特色。有人灵机一动:“八水绕长安”之一的涝河是户县的母亲河,几乎环绕六老庵村,而在其他村只是擦边流过,涝河应该是最为显著的象征,称“涝河”再好不过了!


  《涝河》的诞生,在甘亭镇十里八乡产生了不小的轰动,有人说好:咱农民诗人有了展示自己才华的天地了;有人不以为然:恐怕弄不出个啥名堂。当然也有人讥讽:这纯粹是没事找事。然而,柳绪绪他们是铁了心的,朝着既定的目标一步步向前迈进着。


  三个男人一台戏


  柳绪绪顺理成章成为《涝河》主编,“六老庵村诗歌创作小组”的两个组长刘广才、刘元民成了《涝河》的责任编辑。


  柳绪绪是六老庵村一位颇有名气的农民画家,很多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平日里他喜欢收集一些诗作,加上早年曾办过墙报、展览,还在陕西日报进修过,对报纸版面编排有一些基础。虽说“诗刊”是农民自发办的,也要像模像样才行。他又从旧书摊上花几块钱买了一本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编辑学》认真研读。


  因为所有的稿件最终都要由柳绪绪修改、编辑,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一些农民写的“诗”根本就不像诗,但为了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他找来作者,认真地与其讨论,再在他们个人意思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在他的鼓励下,很多村民都勇敢地拿起笔来。柳绪绪的热情也感染了邻村的诗歌爱好者,他们也都纷纷投稿。对这些收集来的稿件柳绪绪非常谨慎,不管采用与否,都将每一期的原稿装订成册,加上封皮,以备查考。


  为了壮大写诗者的队伍,柳绪绪煞费苦心。不说别的,去年春节,60岁的他别出心裁,给在《涝河》上刊登过作品的每位作者送了一幅年画。当时天下大雪加上农村的路不好走,他一连跌了好几个跟头,幸亏身子骨还算硬朗,只是腰部受了点外伤。


  虽说《涝河》开始时印数并不大,但印刷总是一个问题。柳绪绪是甘亭镇政府的招聘人员,在党政办公室负责关心下一代工作和人大政协的一些事务性工作,经常写写抄抄。《涝河》前两期,他没经领导同意就在政府办公室的机子上印了。但这总不是长久之计,就决定和领导商量。没想到,当时的镇长陈旭辉和党委书记杨孝刚看完前两期的《涝河》后非常高兴,陈镇长说:“这事好啊,充分反映了咱农村的精神文明和文化面貌,整个刊物的内容都是积极向上的。每期印刷不过百余块钱,咱这大个镇,还怕出不起这点钱?老柳,你大胆干,能印多少就印多少!”接下来的几年,尽管镇领导班子不断换届,但支持《涝河》的传统始终未变。


  干啥事都不会一帆风顺,柳绪绪也经过了个人最艰难的一段时期。老伴对老柳的追求一直十分支持,几乎把家里的农活全包了。去年3月,老伴因癌症住院,工作和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了他一个人身上。那段时间,柳绪绪一边在病床前伺候老伴一边修改稿子。说来也怪,那期稿子大都是反映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不乏欢乐的场面,而此时他的心情非常低沉,在这种巨大的心理反差面前,他依旧坚持了下来,没有耽误《涝河》的出版时间。老伴去世后,他的时间更紧了,要到镇里上班,要编诗刊,还要照顾家里80高龄的老母,干菜地里的活。在身心俱疲的日子里,有人曾苦苦相劝:“你就别办那个诗刊了,当初与你同时画画的几个人现在都致了富,依你的画画水平,一年少说也能挣个两三万,赶紧回头吧!”柳绪绪坚决摇了摇头。


  今年55岁的刘广才在写诗方面与柳绪绪不大相同。他自小就有写诗的天赋,甚至出口成章,还曾自发办起诗歌朗诵会。早年受曾被毛泽东主席接见并称为“农民诗人”的李强华的影响,刘广才的诗大都反映现实生活,歌颂群众艰苦奋斗、改天换地的精神。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他一直坚持写,虽然发表者寥寥,但热情不减,写诗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刘广才不仅写诗,也善于交流,和户县境内的20多位诗友经常切磋。在《涝河》创刊前期,他到各处收集诗作,发动外面的人支持《涝河》。于是,周围的陂头村、北河头村、南河头村等村子的十几位诗歌爱好者相继成为《涝河》的作者。


  近几年,刘广才的家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本人也一直被疾病困扰着,生活趋于困顿,但他对诗的爱好依然如故。最近,《涝河》准备为刘广才出一个专刊,样稿目前已经出来了。


  《涝河》的另一位责任编辑刘元民文化程度并不高,但有个特长:自编自唱快板。这为他写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的诗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也是十五六岁还在上学时就开始写诗,回村后经常参加户县文化馆组织的曲艺活动,自编自演相声、快板,深受群众的喜爱,是出了名的“快板王”。


  在2001年的那次诗歌朗诵会上,刘元民是当时六老庵村惟一一个上台朗诵的人。当时,台上很多户县的文化名人朗诵着诗歌,坐在台下的他心里感叹:咱村的人才都哪里去了?这时,灵感来了,他立刻掏出烟盒垫在大腿上,打起了草稿。随后,他主动走上台前,朗诵了几分钟之前创作的《新世纪第一个春天》,没想到台下掌声如雷。主席台上的党永庵激动地走过来,和他拥抱握手,嘴里不住地感慨:“我没发现户县还有你这样的人才,咱们交个朋友吧。”


  看看刘元民20岁时创作的一首还显稚嫩的《大战太河》吧:“十冬腊月天气寒,妈妈给我备衣棉。谁知到了太河滩,我把棉衣给石穿。”柳绪绪评价,刘元民的诗“麻利、明快、发自内心”。作为责任编辑的刘元民负责收集本村人的诗作,并鼓励村里有写诗潜质的人拿起笔,抒发对生活的感受与领悟,先后有多位农民加入到诗歌创作的队伍中。


  就这样,3个男人取长补短,互相激励,把《涝河》这台戏唱得有声有色,颇富人气。


  每位作者都是一本书


  《涝河》所吸引的作者可谓五花八门,男女老少都有,年龄大的六七十岁,小的只有十几岁。


  “赤脚医生”出身的刘胜旗颇有经济头脑,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刚起步时村里率先致富的几位农民之一。只是此人不满足丰裕的物质生活,闲暇时喜欢画画和作诗。在建党80周年时,他写了一首《献给母亲的生日》。因为他的母亲和党同岁,这首诗表面上写自己的母亲,实际上是写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农村生活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歌颂党在新时期的功德。这篇稿子经过柳绪绪的修改、编辑后在《涝河》上发表。一时间,农民诗人们纷纷写起村里的新事物、新风貌,涌现出一批反映农村现实生活的诗作。


  刘栓劳是一位残疾农民诗人。1999年11月,正在一家建筑工地干活的刘栓劳被从二楼突然掉下的“电葫芦”碰到了脚,整个人摔倒在地,双腿和腰部受了重伤。出院后,他每天坚持在街道上走路,活动双腿。经过长时间的锻炼,他终于可以拄着拐杖走路了。2003年6月,刘栓劳在一些好心人的帮助下,开始了在本村修理自行车的生涯。生活基本有了着落,刘栓劳喜不自禁,特意写了一首诗,挂在自己的修车摊上。这引起了柳绪绪的注意。他把这首诗收集过来经过润色加了个题目《身残志不残》,刊登在《涝河》第9期上。从此,刘栓劳诗作不断。


  师丽华是六老庵村的媳妇,1993年从县城嫁到村上。上小学时她就开始写影评、诗歌。她的影评《午夜两点》曾在户县中小学影评比赛中获奖,当时,为她颁奖的正是柳绪绪。她五年级时写的一首诗《老师的眼睛》,获得甘亭地区校园诗歌大赛一等奖。老柳知道后,把这首作品也收到了《涝河》里,并鼓励她:“不要因为劳动忘记这件事情。”师丽华一直跟着丈夫做贩菜生意,有时忙得连觉都不能睡。每天中午开始收菜然后洗菜到晚上八九点,运到西安、咸阳等地后,夜里一两点开始发菜,情况好的时候早上五六点可以发完,赶到家也已经八九点,中午又开始新一轮劳作。然而,她对诗歌的热情不减。《老师的眼睛》在《涝河》上刊登后,老柳将它送到六老庵小学。老师们看后很受鼓舞,还发动学生们写诗。高东霞、李小兰等老师也踊跃投稿,为《涝河》又添了一份力量。


  老柳的女儿深受父亲的感染,从小就爱写诗,上初中时写的《十四岁的梦》曾被选入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作文精选》。去年她写的怀念母亲的一首诗《母亲》,被台湾的《大海洋》杂志刊登。现在她也是诗歌创作小组的活跃分子。


  还有像甘亭镇文化名人章利、邻村农民张有斌、外村教师肖益人等一大批作者,他们每个人都是一本意味深长的书,每一首作品都隐含着一个情节曲折的故事。


  想让《涝河》走出户县


  《涝河》渐渐有了一些名气和影响,不少人对她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2002年,户县宣传部、文化局和文化馆的领导在一次座谈会之余看到《涝河》,惊叹于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的当代农民还能有这样的追求,一个村子还能办出这样的一个刊物。文化局的一位干部发动该局工作人员给《涝河》写稿。户县画乡诗社的领导以及村镇干部也给予《涝河》不少的关注和支持。


  六老庵村每年都有一次古会,去年阴历十月十八,是古会的最后一天,柳绪绪突然想到,乡亲们都喜欢出来看大戏,何不将《涝河》在古会上展出,让乡亲们都看看这份农民诗刊呢?他与诗歌创作小组的几个成员一起将《涝河》每一期都拆成单页,贴在大红纸上,然后用夹子把红纸和硬纸板夹在一起,抱到古会上,在几棵大树上拉起绳子,把硬纸板一一挂上,足足排了30多米。这一下可不得了了,群众呼呼啦啦围了过来,观看的人过了一拨又一拨,川流不息。柳绪绪注意到,其中有3个人还拿出本子从头至尾认真地抄写了大半天。天色渐渐昏暗,戏台前的人已经走光了,而《涝河》展览前还有几个人。当柳绪绪等准备撤摊时,这几个人还在津津有味地看着,并要求等他们看完再拆。此次展出收到如此好的反响,柳绪绪禁不住流下了热泪。


  《涝河》不仅丰富了乡邻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培养了不少写诗的人才,也提高了很多人的写作水平。村里的刘良娃开始时写的诗就不能算诗,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写作水平大有长进,他说:“是《涝河》培养了我。”谈起下一步的打算,柳绪绪显得胸有成竹:“一方面,我们想请户县诗界的名人过来给我们的作者讲讲课,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另一方面,近三年内我想画上100幅画,争取办个个人画展。即使以后不在镇上工作了,还可以走‘以画养诗’的路子。再就是发掘人才,继续培养年轻一代,为《涝河》物色接班人。当然,最终的目标是,让《涝河》走出户县,成为更多农民朋友的精神食粮。”
xin_52d17ed668b842f282c6ae8993c88521.jpg
发表于 2007-8-23 19: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啊
发表于 2007-8-23 20: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
发表于 2007-8-23 20: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涝河》走出户县,成为更多农民朋友的精神食粮。”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朴实纯真的情感一定会广为流传的!
发表于 2008-5-30 18: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maahp于2007-08-23 18:42发表的 :
很好,我们的文化需要这样的人和事。
发表于 2008-5-30 19: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