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5667|回复: 14

[户县书法家协会] 莲叶何田田(我的201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30 12: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莲 叶 何 田 田
                        郭名高

                    

   题  记
  

    一汪碧水,植了荷,好大一片。荷叶今日一片,明日两片,每天以2倍速度递增。植荷人说,偌大一片池塘,30天即可铺满荷叶。有好事者,第28天去了池塘,看见稀松零散的荷叶,怀疑道:“农人也扯蛋,仅余二日,荷叶铺不过一半!”说着,悻悻地走了。
   
    癸巳年新春,温软的阳光从西窗泻了进来,洒在散乱的书桌上。静寂,整个校园,去了往日的喧嚣,偶尔几声炮仗,在空荡荡的走廊里起了回音,幽幽地,溜进我的师贤斋。
    键盘嚓嚓地响,间或有翻书的声音。思考,敲击键盘,删除,敲击,沉默,整个下午就这样悄悄划过。
    一日读帖,一日作文,一日写字。
    这是一年的收尾,又是一年的开端。

    一月前,两家报社约我写点关于书法的文字,我姑且应了下来。某日,收到一封快递,是其中一家的约稿函,让我就隶书的临摹与创作写点专栏文章,附临、创作品各一件,篇章在10—15篇的样子。这些,编辑已在电话中提到,今日又正式发文,我多少有些感动,决计不能负了朋友。

    年前,年后。
    孤灯清茶,没了节假日,每日午后,我都会准时坐进办公室。点点滴滴,坚守着,希望能长出我的第一片荷叶。

    三月底,星文先生电话告知,西部书坛新秀班即将开课,问我有无兴趣。我听了颇为激动。这是张海主席全额资助的书法研修班,针对西部各省市,陕西每班5个名额。我本欲立即应承下来,话到嘴边,却说:“我和领导商量一下。”末了,史先生补充一句:“这事要快,你先填了申请表,还有一个审批的过程。”
    这天下午,我与每世英校长谈起此事,他大力支持。
    工作十年来,我没请过长假。2010年,省书协在长安搞培训,为期十天。正值高考期间,无事,我想去听课。掐了时间,会耽搁学生3天课,我找了当时的校长,他呜哩哇啦,硬是不同意。去年7月,这位老同志调离惠安中学,临走,打电话给我,想请我写张字,说要布置新办公室。我写了,托人送了过去,他拿了字,一个电话也没回。
搞书法,整到这份上,也够汪泪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0 12: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13日,西安市青年书协换届,王亚林当选主席,徐晓东任秘书长,我补了副秘书长的缺。“长安五哥们”,从此化为云烟。
    14日上午,我乘火车前往河南偃师,参加西部书法理论研修班的学习。
初到河南,印象就一个词,开阔!中原书风,沉雄博大,不能说没有地域的因素。
学习班设在偃师高中张海书法艺术馆。
    偃师高中是张海先生的母校,艺术馆建在校园一侧,三层,面积不小。一二层是陈列室,或张挂名家作品,或陈列张海书法及收藏。我们的教室在3楼,约500平米的样子。室外是一敞亮圆形厅堂,置了长椅。右前方围了柜台,摆着文房笔墨之类,可供学员选购。教室对面还有一个展厅,挂了去年“墨舞神州”全国电视书法大赛的作品。说起这个展览,可算作近年来书法大赛一个小高潮:特等奖获得者二人,每人一辆17万元的汽车。这次展览由河南省教育厅和文联主办,张海主席赞助了200万。
学员有65人,来自西部13个省市,统一安排在离此不远的粤海商务酒店。
    开班仪式于次日上午进行,当天下午正式授课。
    于中华博士从哲学的角度解读书法,安排了3天的课,因为时间紧,晚上的自修也没空着;郑晓华教授讲古代书论;周俊杰先生聊书法美学;刘宗超教授谈书法论文的写作;西中文先生也讲了一个下午,至于讲些什么,似乎已经淡忘;结业那日,陈振濂教授匆匆赶来,做了一个报告。
    这期间,曾外出一日,对洛阳博物馆、千唐志斋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计划中,学习班还安排去商城博物馆,那里有我钟情的《肥致碑》。然,一日太过仓促,我们没能去成。离开偃师那日,我仍惦念着这事。此前,我曾用心此碑,今步其门,竟无缘相见,甚觉遗憾。
    在这里待了十余日,每天忙忙碌碌,生活整个被书法占据着,一不留意,就到了凌晨,匆匆掩被而眠。
    数月后,回想起来,诸位先生的言语,我竟难道出一二。
张真人给无忌传授太极,问:“你记住了多少?”“一半吧!”过了片刻,又问:“现在呢?”无忌迟疑了一下,说:“全忘了!”“这就对了,若拘泥于招式,则如缘木求鱼。!”
    我姑且这么安慰自己。
此次远行,我还是有收获的:原以为自己足够努力,现在明白了,要有作为,生活有很多间隙可以被挖掘;书法是文化的,展览之后该怎么走,如何走?于质疑中,我试图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轨迹;亲睹名家墨迹,尤其是吴昌硕的石鼓文、于右任的魏碑楹联、王铎的条幅,那种激动是少有的;同道交流,擦亮的不仅是火花,还有一丝悠悠情长。
学习班建了一个QQ群,名曰:书法黄埔理论一期。这是一个引以为耀,又倍感压力的标榜。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0 12: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五月,中国书法家协会通过了我的入会申请。
    奋斗多年,总算有了归属感。
    这一年,中国书协搞了几十个展览,我却没了往日的热情。纵目远眺,所谓的书法家何止万千,而百年之后,能有几人被提及?!想起陈振濂先生那个报告:他认为,作为技法层面的汉字书写,聪慧者,七八年即可掌握要领,而之后呢,路该如何走?作品要传世,技法过关是其一,经典意识不可少。晋韵,唐法,宋意,明奇,清态,今天呢,我们该以什么样的面貌来书写历史?
    权威人士说,搞书法,需要通晓古体诗词,我笔写我意。这话似乎没错,但绝不是书法作为文化核心的全部。唐诗、宋词、元曲,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特质,岂能一概而论!书法该写什么,怎么写,从来都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那么,不妨换一个角度,怎样让书法传递给后人更多的时代信息?也就是说,书法的文献性、社会性乃至审美诉求当如何去表现?
    偃师归来,我为自己腾出了读书的时间。
    年初的约稿,陆续发表。
    这段日子,我开始阅读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等画家的传记,试图寻找一条可资借鉴的道路。
    曾作《阅读黄宾虹》一文,尤感慨于宾虹老的勤奋:30年间,作文1100余篇,涉及书法、绘画、制墨、鉴定、诗文诸多领域。这些文章,又非泛泛而谈,而是倾注了他深入的思考、研究。正因如此,才为他后来的山水画变革提供了丰赡的学养支撑。黄老眼中的“士夫”情结,对后学如我者,开启了一条前行的通道。
    近两年,我着力于隶书的学习与研究,有感于“士夫”研究的系统性,我打算撰写一本《隶书临摹与创作》的书。恰巧,县政府设了科研扶助基金,督促我将这事继续做下去。
    十月某日,我滋长了点小野心,壮了胆问自己:你能否每年写篇自传性质的回忆录、每月折腾三五篇豆腐块,余者读书、写字,常年不辍?
    快到年底了,我翻检了一下,先后完成了《漫话<石门颂>》、《另类视角谈临摹》、《从容写来》、《临摹的无限可能性》、《闲话<三老碑>》5篇隶书临摹与创作的文章,又于读书之余,写了《人骂我,我也骂人》、《悲鸿生命》、《一月安东令》等4篇散文随笔。
    日子匆匆而过。
    我且以为,此乃我池塘里长出的两片嫩叶。

   
    六月,去福建一周。
    准确地讲,是到了厦门、武夷山。我对随团旅游本没什么兴趣,但厦门终究让我意外:印象中,它应该如深圳,高楼林立,车马盈门。凭着想象,我曾为其绘了伟岸的雄姿,却不想,它竟然是一个小得可怜的岛屿!
    摸了南普陀寺的狮子,拜了观音。导游小姐说: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到了这里,可以拜观音,但不可轻易许愿,否则,应验了,是要还愿的。提到金字大“佛”,乃振慧和尚所书,字高一丈四尺,宽一丈。当年,某华侨家人染恙,百治无效,来拜观音,发誓曰:若能如愿,必以黄金镀大佛。后来,家人去疾,故有今日之金“佛”。我们听得叵测,俯首即拜。
    寺院某大厅办了书画展,我进去转了一圈,题材多为佛教内容,有佛祖观音像,有长卷《金刚经》,就艺术角度讲,还很初级。
    离开时,得寺院馈赠《六经合刊》、《金刚经》二册,折页形式制作,繁体字印刷,甚是精美,大喜。
    翌日,前往鼓浪屿,得见大海,亲历污染之严重,扼腕叹息。人曰:厦门的海,失(湿)足不失(湿)身,果不虚也。
    武夷山的大红袍闻名中外。
    品茶自不待说。导游小妹介绍得仔细,我也就听出了些门道。
大红袍长在武夷山九龙窠。这里峭峰深壑,群峰连绵,高山多澄碧幽泉。传说某朝皇太后患病,终日肚疼臌胀,卧床不起,遍请天下名医,用尽灵丹妙药,均无成效。后得武夷山天心庙老方丈九龙窠神茶一盒,治愈皇太后的病。皇帝令大臣带大红袍一件,前往武夷山九龙窠致谢。大臣到时,将此袍披在神茶上,故名“大红袍”。
    大红袍仅三株,生长于峭壁之上,每年产茶量极少,系武夷山岩茶极品,我们自然无缘品鉴。
    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品茶的兴致。这里的茶种类极多,价格也不等:有千元一两的,也有几十元一斤的。之前,我一直奇怪,同一产地,都称大红袍,为何价格如此悬殊?后听导游解释,我想起家乡的苹果,是有三六九等的,落果不能和优质红富士同日而语。
    这天中午,我们喝了十余种茶,无论哪类,都有微微的甜味,好似幼年喝的红糖,而这于我则成了噩梦,惟恐避之不及。
    我更喜欢西湖龙井和铁观音。
    武夷山,三件宝,山奇水秀岩茶好。
    爬武夷山之际,出现点小状况。
    这天上午,早餐准备得少,同行数十人,没能吃好,肚子窝了火,坐在车上,嚷着要吃的,又恐误了时辰,只好作罢。到了山门,买票折腾了两个多小时。终于,闹出了不愉快。
    武夷山的山水还是让我满意的。
    山,相当突兀,凭空一巨石,不甚高,却很壮观。躺在竹筏上,顺流而下,遍览沿途山水,冒出一个疑问:这里的山不及北方的高,为何竟有如此的伟岸、大气?在剖析这一美学成因时,于我的书法,似乎也有了某种启示。
从来大气少雕琢,窥此山,可知一斑。
    古人言:志于道,游于艺。我以为不谬矣。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0 12: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0 22: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癸巳盛夏,高考喜讯可炙,街头巷尾,尽是惠中风流。与此同时,惠安中学首届师生书画展在农民画展览馆开幕。
    我送了30件作品:多是年初写专栏文章时所配条幅,悬于展厅,构成两个10条屏;有两件小字隶书,丈二巨制,当初是写给四届兰亭奖的,形式颇为用心;一张八尺挂轴,行书;余者或旧作,或赶出来的应急品,有7件吧!
    7月7日上午,与书法爱好者在展厅相遇,我们聊起了书法。手机铃响了,得一短信:
字雄笔健有古法,文朴情真意趣佳。
书道古来唯勤悟,笔耕砚田乐无涯。
复观,赠一嵌名联:
书坛名家必有道,
隐居高士岂无为。
    开幕当日,王勇来捧场,我赠了书法散文集给他。次日,又在展厅见过一面,他陪朋友来看展览。今得其谬赞,又蒙极力支持,甚是感动。
    7月11日,志俭兄一行五人驱车而来,这是我老家的朋友,一定要相陪。
    看完展览,友人发了感慨:“一所中学能搞出这样的展览,真不容易!”问及展览的准备过程,我据实以告: 这个展览很仓促,从策划到开幕,前后不过10日。虽如此,街上遇了朋友,我仍能听到他们“震撼”的赞叹。
    没曾料到,希望和我是在这个展览上诀别的。
希望接了我的短信,前来捧场。我们携手进入展厅,我隐约感到他的胳膊似有什么东西,电击般地跳动。
    谈起书法,我们表情庄重,但又不乏满脸的幸福。
    希望和我在去年十五人展中相识,他是一名教师,长我三岁,写一手好魏碑,我对他的了解,仅此而已。
    八月中旬,朋友电话告知,希望走了。我惊诧,好久好久无语。38岁,一个年轻的生命,一个在户县书法圈里常看到的影子,没了!!
    一月后,看到省书协搞的农民书法大赛,希望得了三等奖,见了名单,我身子一颤。斯人已去,两千元奖金,是他留给亲人的怀念吗!
    我潸然泪下。
    希望是一个没有编制的教师,一个底层奋斗的书法作者。他题在我们展览上的字,当初要印在作品集上,两月后,我看了样稿,却被人拿下了。
    见到李尚松。
    开幕那日上午,李尚松带着漂亮老婆,驱车前来道贺。我这才知道,他的孩子刚出生不久。夫妻克服重重困难,相携而往。十多年相隔,有多大的空隙足以填补。我一个电话,他就来了。老友相逢,不胜欢喜。
    尚松是我的中学同学,也是我的老乡。高一,我们住一个通铺,他在七班,我在十班。后来,大家都学了文,成了同窗。印象中,他能说会道,人也真诚。多少年过去了,中学的记忆模糊得犹如一地落叶,忽地一阵风,便无影无踪。
    似乎是六月份的一个夜晚,我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让我猜他是谁,那声音嘎嘎地亲切,我却不知所措。他说他很受伤,抛出一个名字——李尚松,问我是否记得。我哈哈大笑:你呀,化了灰我也记着!  
    01年年底,我在陕西师大人才交流中心见过尚松一面,这是中学毕业后的第一次相逢。那天,我和西安一家高校商谈就业一事,对方对我的专业、特长颇有好感,因学历问题,担心不能顺利落户西安,让我稍等,他们要请示相关领导。等待中,就是他,一声吆喝,我就随他跑了。吃了一顿饭,工作的事竟撇在一边,忘了。
    听了我的陈述,尚松哈哈大笑:“额的神呀,兄弟改变了你的人生轨迹啦!”
这一夜,我们聊了好久。他说,在网上看到我一篇文章,后边附了我的电话,他就拨了过来。那篇文章写了陕西一位书法家。尚松能看到,也是书法的缘分。
    之后,我们还通过几次电话,他爱书法。但聊的话题多是中学的事,好多同学的名字在他的记忆里是那么清晰,于我,却成了云烟。
    我欣赏李尚松的热情。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0 22: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31 10: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中!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1 12: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纵身一跳,小燕在自己的住宅区,与这个世界画了句号。这个圈画得极为拙劣,她的儿子,次日才满5岁。消息传开,校园轰动了。女同志哭得尤为悲切。办公楼里那张集体合影,我看到学生庄重地对着鞠躬。
    关于小燕的死,有种种说法,电视屏幕里浮现一页工作稿纸,赫然地几个“对不起”,那是对老公的歉疚,除此,似乎只有“工作压力大”足以诠释她的绝望。
    小燕担任初一英语教学工作,又是班主任。开学初,我多次听到领导对她业绩的赞许。她的离世,正值首次段考结束第三天。课程改革在全县推开,招来不少阻力。教师的压力不能说没有,若因成绩不理想而想不开,则使人匪夷所思。
    关于小燕的死,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那一年,小燕应聘到惠中,是有段小插曲的。最初,学校看中一位女学生,课讲得好,人也漂亮;小燕的课也不赖,人却懦弱,长得也小,学校斟酌再三,选了前者。谁曾想到,签协议的女生,在暑假期间遭人杀害。小燕这才成了惠中一份子!
    八年后的今日,小燕也走了,这是不是宿命?!我不寒而栗。
网上,我读了学生心中的小燕;微信圈,同事作文伤怀。由此,展开了对教师生存状态的思考。
    小燕是有抑郁症的。这种病在季节交替之际尤为突出;一日之内,早晨最严重。小燕走了,在这个秋风扫落叶、寒意渐浓的早晨,她跳了楼!
据说,小燕的母亲在她7岁时离世,父亲常年有病;有两个弟弟,已经成人,常向这位姐姐伸手;我不知这其中有无关联?
    葬礼那日,我去了现场。气氛相当沉重,女同志哭红了眼。我的眼眶竟然潮湿起来。见到小罗,我有些惊诧。忽然明白,我们似乎有更亲近的关系。
    06年,我在外边办了书法培训班,小燕和我学书法。当时,还有几个成年男子,彼此都有不同的工作,来去匆匆,小罗是其中之一。
    尘封的记忆,被一个掠影擦亮。
    小燕结婚,我写了张字给她。几年后,她再请我帮她写一张,说新房需要装点一下。我同意了,但补充一句:用原来的字换现在的。她腼腆一笑:“不成呀!那张字挂在婆婆屋里,怎么可以拿掉呢!”
    字终究没给她写成,这是我的过失。
    如今,斯人已去,书写却不曾停止。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1 12: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窝在办公室,写字,作文,日子久了,与尘世也就起了隔阂。忽一日,有人闯进你的空间,和你聊起了身边的是非曲直,这时,除了张开的嘴、瞪大的目光,一颗纯粹的心,竟泛起了波澜。
    又到职称评定日,校园里颇不安宁。
    听惯了利益面前的尔虞我诈,我为自己筑了一堵墙,但愿能活得轻松自在。朋友说:十一年了,你还没评职称,都不怕人笑话!或许你不在乎那点钱,但于别人,则成了不求上进的说辞。
    近来,我的内心颇不宁静。阅读吴昌硕,想那“一月安东令”,何等潇洒自在!我等庸人,终难免俗。脑海里闪烁的尽是制度腐败:报刊杂志发论文非但不给稿费,反而索版面费,偏有人愿意当这个冤大头,不为别的,评职称用得着;你有想法,好的,先和领导沟通。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单纯校园,利益所使,挖坑使绊子的不在少数。职称高低,已不能衡量一个人的学术水准,但却实在地显示了分配不公。
    犹豫再三,我回到了书房,写了一篇《一月安东令》。或许,在先贤的片言只语、举手投足间,我们能获得些超然物外。


    11月23日,“书生味道”吴振峰师生书法展在陕西省美术馆开幕。
展览很成功,研讨会也开得扎实。吴先生的女儿在研讨会上说了几句话:这么多年来,我对父亲是有意见的。在他心目中,似乎只有写字、作文,亲情于我而言,显得尤为奢侈。我曾对他提出严厉的批评。今日看来,父亲走到这一步,也真不容易。在这里,我祝愿各位老师书艺精进,身体健康。
    我注意到吴振锋先生的表情:昔日伟岸的身躯,这一刻,竟有些颤抖,腮帮洒下两行热泪。他卸了眼镜,多年的委屈、歉疚、孤独,一股脑的宣泄了出来。
    吴先生的“万庐”我去过多次,满壁的书。在这里,我除了体察到一息静雅丰赡,大概只有无限的遐思。也许,我们在激赏、赞叹他身上的光环时,并没想到隐在其后的人生苦楚。我与先生相识也有8年了吧,往来不算频繁,但他对我的帮助是不能忘却的。因为有如我这般的后学的介入,他的生活显得缺乏天伦之乐。
    时至今日,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深知一个人要做出点成绩,不仅是个人的努力,也凝结着家人的谅解与支持。
    深夜,没有浪漫私语,围在你身旁磨墨端茶的身影,或许注定了你的生命长度和厚度。
    那天午后,我们在墨缘堂聊天,朝阳兄兴之所至,抓了块石头,咯咯地刻起来,石沫纷飞。顷刻,一枚印章的雏形就立了起来。在收拾印面时,我见他满把攥了刻刀,精心雕凿,颇为不解:未曾见过如此执刀者!
    朝阳解释说:常年刻印,发力过猛,无名指骨头坏死。前些日子,做了手术,从胯骨剜了块移植过来。说着,他伸了指头给我看,那缝过的针痕依稀可见。
    朝阳是个自由人,就住在我们小区前面那栋楼。我的生活很有规律,朝阳也没闲着。早上七点,他开了车,一头钻扎进山里,专心刻他的印,傍晚再折回来。我们住得近,却不常见。
    在常人眼里,我们这些貌似无为的一群,做出的一点成绩,在他们的心中,那是不足珍重的。故而,近年来无理的索要,使我等异常无奈。轻易地相赠,于他人,是换不来友谊的。我的润格终于贴了出去,勿论高低,从此不再送字给他人。
                                2013年12月27日

发表于 2014-1-3 15: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郭明高先生致敬!文字感情真挚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18: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古拉 发表于 2014-1-3 15:43
向郭明高先生致敬!文字感情真挚

谢谢先生关注,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18: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段叔多指正
发表于 2014-2-24 13: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坛名家必有道,
隐居高士岂无为。

同为余下人,却与郭老师素不相识。我喜欢郭老师的书法作品与文字风格!

发表于 2014-10-25 22: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文字在《画乡文化》发表时中已经删除了。看了网上的未删除的文字后,我对应聘的细节知道了一些。看了郭老师的文章,有许多地方很赞同。做老师不能全看成绩,若是因为成绩、职称痛苦万分,不当也罢。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6 19: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 发表于 2014-10-25 22:39
这段文字在《画乡文化》发表时中已经删除了。看了网上的未删除的文字后,我对应聘的细节知道了一些。看了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