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7233|回复: 15

[户县书法家协会] 郭名高老师书法讲座------隶书篇(不断添加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8 22: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郭  名  高  简  介

  
    郭名高,1978年出生于昭陵,西安惠安中学教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协会员 .西安市青年书协副秘书长.书法作品入展“首届全国篆书展”、第三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 “全国职工书法展”、 “信德杯”全国民营企业书法展、第六届中国临沂中小学书法节、“绿映蒲县”全国书画展、“墨舞神州”全国电视书法大赛、“古河州杯”全国书法大奖赛、“白沟新城杯”全国书法展、“贞元杯” 全国书法大奖赛、“平复帖杯”国际书法大奖赛等,“柳公权杯”全国书法展、入围二届全国隶书展.获2009年度《书法报》书法海选“年度佳作”金奖、 “第二届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大赛”铜奖(文化部、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有座城市叫长春”全国书画大赛最高奖、第三届中国中青年书法“百强榜”提名奖、第四届“商鼎杯”书法展优秀奖、“水墨茶道”书法大赛优秀奖、第三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展优秀奖、中国·宝丰第五届魔术文化节全国书画大赛优秀奖等。系中国书法家论坛、中国书法网版主,《当代书法网》专栏作家。有书论、散文、小说及书法作品200多篇(件)发表于全国各类专业报刊杂志。所著《米芾行书技法十讲》分8期连载于《书法导报》。《书法报》、《阳光报》、《中国书画家》、《陕西书法》等报刊杂志曾就其书法创作状态分别以2个版面予以介绍。被《青海书画》杂志评为2010年“十大年度人物”。系贾平凹等先生与《书法报》“大西安”专栏推荐书法家。出版《郭名高书法散文选—随书法去远行》(中国艺术出版社)。

郭名高.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22: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讲座的内容是郭名高先生受《书法报----老年书画》的邀请,开设的一个隶书讲座专栏,共十篇文章,每篇文章附临摹作品和创作作品各一件,刚从网上看到的,发过来供书法爱好者参考。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22: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珠 圆 玉 润《 曹 全 碑
         郭名高



     《曹全碑》立于东汉中平二年(公元一八五年)十月,隶书二十行,行四十五字。此碑结体宽绰、匀整,用笔刚柔圆劲,变化灵活,寓有篆意。诚如万经所言;“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     近观吴让之所临《曹全碑》,笔力雄强,圆中见涩,无论主辅,笔笔不苟,虽结字相类,然气息迥异。也就是说,对汉碑的解读,总会因人而异。
《曹全碑》若珠似玉,圆转温润,盖其因由,当在用笔。笔之圆转有两层涵义:一、施笔多中锋,线条遒劲浑圆;二、线形多作外拓法,呈弧状。以此来看,吴氏临作与之无异。然不同之处在于节奏。“不驰骤”概括了《曹全碑》用笔的另一特点:用笔较为平缓,节奏对比平和。这样一来,秀润之态顿出,辅以线条的刚柔相济,《曹全碑》营造出的阴柔之美绝异它类。也就是说,临习经典,无须整出个面目全非才好。于某一点作些调整,即可有别样的味道。吴让之于此碑只是强化了书写节奏,使波磔较为收敛了一些,就有了自己的面目。
就结体来看,《曹全碑》与《礼器碑》有诸多的相似处:比如结字宽绰,比如主笔捺画或长横都较为突兀,具有较强的抒情意识。不同的是,《礼器碑》于左右结构的字,将空间能够放得开,而《曹全碑》则不然。如“仍”、“阳”等字就显得萎缩,不及前碑处理得舒展。即便如此,我们若将《曹全碑》化圆为方,使波磔再外露些,则二碑当别无二致了。
思路一旦打开,临帖的目的性就十分明确,于创作,也就易于架起一座过渡的桥梁。
再看《曹全碑》,笔者更愿意它的书写性得到更好的体现,能于秀美甜媚之中多些生涩和清刚之气。在临创的过程中,我试图加大虚实对比,在字的主框架方面施笔一丝不苟,而于其内辅笔,多一笔带过,尽量写得轻俏些。当然,强化节奏对比,适当多些方笔,留意笔墨层次,亦是随时予以关照的。

1.jpg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23: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珠 圆 玉 润    丰 腴 秀 逸            

              ——《肥致碑》临帖谈              

                    郭名高



    《肥致碑》亦称《河南梁东安乐肥君之碑》,建于东汉建宁二年(一六九年)五月。碑高九十七点三厘米,宽四十七点五厘米,隶书十九行,满行二十九字,有界格。一九九一年出土于河南偃师南蔡庄村,现存偃师市商城博物馆。《肥致碑》书法质朴平和,从容稳健,兼之出土较晚,字口锋芒如新发于硎,其笔致宛然,与此前的东汉名碑《礼器碑》、《乙瑛碑》和同时期所建之《史晨碑》、《熹平石经》,以及之后的《张迁碑》等相较,书写意趣格外突出,几无雕琢修饰痕迹,这在汉隶一系中,甚为稀罕。简言之,《肥致碑》于受众营造的乃是一种珠圆玉润,丰腴秀逸的审美认同。具体而言,这种美学成因发端于用笔、结体两个方面。
    《肥致碑》的用笔有以下特点:一则追求线性的轻重、快慢对比,强化节奏,极力使线条跳动起来,如“丞”、“苌”、“连”诸多字的捺画及其字内虚实关照,无不优化了字的动感。二是“撇”的多元化。细察汉隶诸碑,“撇”画的书写多为提笔入锋,顿挫护尾,线形多呈细粗变化。《肥致碑》除继承此法之外,大量运用“楷意”撇法,让线条舒展起来,如“孝”、“友”、“妙”、“神”、“钱”、“者”等字,此例多见于简牍,若武威汉简最为普及。三是露锋的大量介入。汉隶经典,多以蚕头始,侧重藏锋,此碑或于并行数笔中以尖锐露锋调之,如“恃”“得”、“声”等字,或直接运用漏锋,如“恭”、“列”、“毕”等字的横画。
    当然,《肥致碑》中方与圆的对比最为突出。具体有以下几类情况:一是线形的圆与转折的方的对比,如“使”字“人”旁与右侧“口”部转折的方圆对比;二是字形的方与局部组件的圆的对比,如“梁”、“抱”、“受”等字皆如此;三是一笔之内方与圆的对比,如“升”、“下”、“玄”等字,横画方笔起,收势圆形燕尾毕;四是一字之方与周边之圆的对比,如“居”为方势方笔,其前之“隐”,左右之“仰”、“液”于此皆有关照,整体呈圆势。
    《肥致碑》的结体或错落,或向背,于平正中见奇巧,与它碑并无二致。独特之处在于对主笔的处理。如主笔横画,长度较之它碑有所收敛,收笔燕尾多圆状,且较为含蓄,如此一来,字形收敛了,味道温和了,继以笔法相佐,趣味性、书写性呼之即出。临习此碑,我多关注于其中的书写性,讲究快慢、轻重、虚实对比,让线条极力灵动些,弱化波磔或使其更为含蓄。此碑字径较小,有界格,因布局紧密,字形虽平亦不见其散。若于创作,既求书写性,又要秀润多姿,疏朗清雅,必须营造字势,或言强化险绝意趣,增强呼应意识。这一点,米芾手札或能提供些许消息。一碑一世界,一字一乾坤。品味经典,提升格调,由临帖开始。                       



1.jpg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23: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言 两 语 《 封 龙 山 》
                     
郭名高



    《封龙山颂》出土较晚,声名与《石门颂》、《张迁碑》、《礼器碑》诸多经典不可同日而语。然就其艺术水准观,窃以为当不让之,或有过之。
数年前,我曾于地摊购得天津人美出版的一套《中国历代隶书珍迹》,共三册。近两年将其翻拣出来,常就两汉部分做了些日课,其中亦包括《封龙山颂》(节选)。因为喜欢,后来添置了单行本。
    此碑“字体方正古健,有孔庙《乙瑛》之气魄,文尤雅饬,确是东京人手笔”(方朔语)。杨守敬称其“雄伟劲键”,“汉隶气魄之大,无愈于此”。习此碑,我曾将其与《张迁》、《乙瑛》二碑做过一番对比,其风格主要表现如下:
    一.     结体修长、奇崛、多变;
    二.     起笔多篆意,转折翻笔直下,方中见圆,方圆兼顾。比之《张迁碑》,多了几份蓄和圆转意味;提、按幅度较之前二碑要小得多;弱化长横主笔,燕尾圆润、饱满,或急促或和缓;
    三.     线条与《衡方碑》相类,有一种如锥画沙,绵力裹铁的清健之气。
事实上,此碑的平正只是一个框架,在平正中有诸多不安分的因子,也就是说,它的奇崛是一种内力外化。比如纵横线条走势上的不平行,直中见曲、以曲破直,避免均衡、对称,强调方与圆、向与背、斜与正、高与低、大与小、远与近、疏与密、宽与窄的对比。
    从某种程度上讲,临帖需要明白取和予的差异,前者更为主动,目的明确,是积累前提下的自我寻找,是对碑帖的二度思考与解读,更是基于创作需要的寻求与整合。就此碑而言,我更看重它的结字布白方式(字内空间),尤其是那些特征突出、有趣味的结字,如“明、耀、靡、修、举、观、流、惟、高、造”等,当反复临习,慢慢品味,掌握它,消化它。

1.jpg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23: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发到这里,改日再续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21: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浑 朴 方 正 《 衡 方 碑》
                                            
                                              郭名高


    《衡方碑》,东汉建宁元年(公元一六八年)九月立。隶书二十三行,行三十六字,碑阴漫漶。现存山东泰安岱庙。
    《衡方碑》字体方正浑朴,用笔厚重古拙。与《鲜于璜碑》相较,《衡方碑》的方正主要在于结体而不是线形。细察之,该碑很少有突兀的笔画,不畏缩,亦不张扬,四边伸张充盈,字形方正,如“道”、“庐”、“雁”、“速”、“迁”等字;在上下结构的字中偶施夸张之法,或展其大,或促其小,再作组合,憨态即出,生拙可爱,如“肇”、“置”、“异”等字就是如此;左右结构的字,略作穿插、错落,分寸感极强;独体字笔画少,线条多沉实厚重,或平正,或右欹。
    此碑的浑朴厚重源于用笔。从技法层面来讲,它的笔法要比《鲜于璜碑》丰富得多:或方或圆,或曲或直,或提或按,或藏或漏,或动或静,极具变化。然而,这些都不足以表现浑朴的意味。浑朴与清刚是两种不同的审美追求,它们的形成在于施笔行进的状态。说白了,就是在择笔和行笔速度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笔者以为,作品要浑朴,笔翰当柔,行笔宜缓,执笔贵松,绝少棱角。当然,作为艺术品,它的美学取向多在对立统一中来实现。《衡方碑》的清刚之气常在其审美主导下若隐若现,如“家”、“宽”等字,偶于方笔翻折处刚性外漏,或从个别独体字如“于”、“以”中半路杀出,就这个字或整篇而言,似有画龙点睛的功效。
    学习此碑,我着重体会他的线条质感,追求绵力裹铁的味道。故而,在用笔过程中,执笔宜松,行笔从容,在提按交替过程营造一种灵动和松弛。《衡方碑》施笔较重,线条粗厚,结字绵密,我偏好疏朗,欲从中有所调和,多些灵动,多些宽绰,多些朴拙。
    临帖是一种学习手段,而不是目的。创作之际,未必要面面俱到、气息纯古,若能得其一二,予以滋养本来面目,亦足可珍贵。
                                    
                                         2013年3月1日

1.jpg
2.jpg
发表于 2013-10-21 20: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品.gif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19: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闲 话 《 礼 器 碑 》
                                           郭名高


    《礼器碑》亦称《韩敕碑》,碑高一百七十厘米、宽七十八点五厘米,无额,碑阳隶书十六行,正文十三行,满行三十六字。碑阳后三行及碑阴、碑两侧刻一百零四个捐款人姓名及捐款数额。碑文赞颂了鲁相韩敕豁免孔子母亲颜氏、孔子妻并官氏之族人差役,设立孔庙礼器,修饰孔庙的功绩。此碑建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公元一五六年),现存曲阜市汉魏碑刻陈列馆。
    《礼器碑》瘦劲如铁,变化若龙,结体严谨宽绰,一字一奇,不可端倪。诚如杨守敬在《评碑记》中所云:“汉隶《开通褒斜道》、《杨君石门颂》之类,以性情胜者也;《景君》、《鲁峻》、《封龙山》之类,以形质胜者也;兼之者唯推此碑。”
《礼器碑》线条瘦劲,粗细对比平和,然其主笔若“长横”、“捺”画多有夸张,尤其是蚕头或燕尾,波动较大,极具抒情意味,从而打破了线形的中庸之相。线条的瘦劲源于用笔:首先要提得笔起,多作中锋,有如椎画沙之效;二是寻找若干发力点,强化节奏对比。
    用笔影响结体,《礼器》的瘦而劲使其结体相当宽绰,或于字内空间或在部首组合方面,都让人有种清新疏朗的感觉。大字难于紧密,小字艰于空疏。从该碑基本信息来看,如此字径,能做到结字妍丽、
松而不散;廋而不僵,端庄浪漫,其对度的把握可圈可点。
整体而言,此碑中后段及碑阴较之开始,要更为轻松从容,僵硬之气脱尽。品读再三,愚感叹万千。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临帖是一种寻找,而不是猴子掰包谷,见异思迁,扔一个拿一个。虽说此碑有诸多亮点,我独尊其宽绰之姿。于临帖之前,我一直在梳理自己的思路,既然看中了它的结体,于用笔等方面不必面面俱到,依然强化书写意趣,注意墨法的对比变化,这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多有积累,略作关照即可。而宽绰疏朗的形成究竟还有哪些因素值得去挖掘、去吸收呢?
    窃以为,于此多做提笔只是一个方面,还当扩张主框架,注意收放对比调和,否则,同比例收缩,只是把字写小了而已。如“公”字上部“八”的外撑与下部的紧收;强化字内疏密对比,将琐碎笔画一笔带过,不宜发力过匀,宜化长为短,化短为点。如“与”、“灵”“伯”等字;对合体字的空间分割,此碑或收放揖让,或拉开距离,密而不挤,松也不散。
    事实上,临帖是创作的桥梁,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如何学以致用,当在临帖之前下功夫。      
                                               2013年1月

1.jpg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21: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漫 话 《 史 晨 碑 》
                 郭名高


    中学阶段,我曾临过一段时间《史晨碑》。那时,在外求学,诸事不便,每每午饭后,我习惯端半盆水,提了毛笔,蹲在宿舍门前的水泥地面上写会儿字。写着写着,身后一帮人。或有好奇者,抢过笔,也要划拉一阵子,兴致浓了,便问这是何体,我说是隶书,叫《史晨碑》。
    印象中,那本书并非现如今常看到的影印本,而是做了处理,属于入门一类,挑了些范字,对用笔、结体也有些分析解读。我学了两年,遗憾的是,当时真要写幅作品,《史晨碑》的影子是没有的。好多年后,我可以如话家珍,道出《曹全碑》、《张迁碑》、《礼器碑》、《乙瑛碑》,乃至《西狭颂》、《石门颂》、《封龙山颂》诸多汉碑的特点,就是于《史晨前后碑》印象最为模糊。
    论名气,此碑当不在《礼器》、《乙瑛》之下,而涉猎者、熟知者却少之又少。观当今大型书法展览,能以此碑为基而悬于壁上者,鲜有人矣!何以故?
去岁,曾习此碑数月,闹腾了几件作品,拿于师友点评,他们都不明白以何为宗。当然,这或许与自己吸收多寡有关,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此碑的认知度并不比它的声名响隆。
    近日,再察此碑,笔者将其与《乙瑛碑》、《礼器碑》、《张迁碑》、《曹全碑》以及与之同年所立的《肥致碑》作了对比分析,试图找出一些属于自己的特色来。
(清)万经在《分隶偶存》中评其曰:“修饬紧密,矩度森然,如程不识之师,步伍整齐,凛不可范。”细品之,此论相当准确。然于习书者,以何求之?
    风格源于特定笔法或结体方式的反复再现。《史晨碑》更多地继承了中庸思想,过犹不及,把握了一个分寸。他的用笔似圆还方,线条浑厚挺健,多用中锋,磔画铺毫,却未见一丝懈怠,若钢筋铁骨铸就而成。立形多做正局,以线性之圆浑,转折之含蓄,并行数画或外拓或内擫或向背,极尽变化之能事。与《乙瑛碑》相较,后者在虚实对比方面更为明显,线条绵厚,收尾波磔也显得轻快灵动些,尤其外围并行竖画惯用内擫,使得结体中宫内收。而《史晨碑》于此更多了些变化。《礼器碑》廋硬若铁,线条多峻利张扬,锋芒毕露,转折斩钉截铁,某些线条极具夸张意趣。总而言之,与《史晨碑》相较,《礼器》表现出妍丽、瘦硬有余而高古、醇厚不足。
    从临习角度来讲,《史晨碑》有三难:一是对线条的雄浑挺健的锤炼;二是在结体方面,对方、圆分寸的把握;三是于高古之中能否写出动感来。
    很显然,此碑在用笔方面多以篆籀为之,弱化粗细对比,追求线形的浑圆挺健,此其高古、醇厚的主要原因。对方、圆的处理多用以下方式:一,转折翻笔,上下两笔多以外拓求弧;二,主体框架为方,线条或内部组件求圆画弧;三,笔画平直时,转折画弧;四,局部为方,主笔求圆。
    如果说《张迁》、《鲜于璜》以方为主,《曹全》、《石门》多作圆势,那么《史晨碑》在用笔方面的含蓄是有目共睹的。汉隶诸碑有许多相通的地方,临习此碑,我们究竟要从中获取些什么呢?如何解读?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2012年12月

1.jpg
2.jpg
发表于 2013-10-24 12: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很好,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4 19: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方 正 雄 伟 《 西 狭 颂》

郭名高

    《西狭颂》又名《惠安西表》,镌立于东汉建宁四年(公元一七一年〉,乃摩崖刻石,高二八0厘米,宽二00厘米,隶书,二十行,每行二十字。《西狭颂》书法结体方正,雄深朴厚,绝少扭捏之态。杨守敬在《评碑记》中称赞曰:“方正雄伟,首尾无一缺失,尤可宝重。”
    初见《西狭颂》,我腹诽既多,也就无心品赏。盖因结字不美,亦过平正,收放、主次尤为平和,趣味缺失,为当代审美所不齿。故熟视无睹数载,终无所获。某日,见一道友壁上所悬此碑拓片,虽每字不过十公分,然力可扛鼎,气势若强兵压阵,真气弥漫。方知大汉气象惟此碑不能见也。
    再读《西狭颂》,乃悟如此气象,与其结字、用笔有着必然的联系。此碑结体方正、舒展,若山东大汉,不畏缩,不做作,凛凛然,正气充盈。用笔或圆或方,圆求篆意,如锥划沙;方作提按翻折,崩石裂铁;方圆交替,或见古朴,或得妍丽;于线形,尽求变化:或外拓,或内擫,或提或按,或方或圆,或虚或实,或曲或直,向背有由,藏漏得宜,绝少雷同;在波磔方面,《西狭颂》较《礼器碑》、《曹全碑》之类,显得短促、含蓄。从艺术的角度来讲,创作元素的丰富性,能有效地调节视觉疲劳,增强阅读新鲜感,提升作品感染力。而一味追求线形的起伏变化,尤其以提按作为行笔的主要方式,则距离古朴远甚!
    书论常曰:大字难于紧密,小字乏于空阔,说的是因字径大小,所产生的难度转移,若概括起来,则用笔和结体是其关键。如何能将小字写出大气象来,是笔者近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临习《西狭颂》,我们究竟要从中吸取些什么?舍弃些什么呢?采该碑数字压缩放小,两相对比,则于临帖、创作目的豁然:线当厚,体要阔,形方正,笔能松,古贵多,求变化,墨分色,调方圆,见刚柔,有曲直,顾藏露,虚实备,筋骨现,表或异,神则立。
                             2013年2月

1.jpg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11: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方 拙 朴 厚   沉 密内 敛  
                  
               ——《鲜于璜碑》临习与创作
   
         郭名高
   

    《鲜于璜碑》全称《汉雁门太守鲜于璜碑》,东汉延熹八年(公元一六五年》立。隶书十六行,行三十五字。碑阴十五行,行二十五字。碑额阳文篆书“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十字。一九七三年出土于天津市武清县高村,现存天津市历史博物馆。
《鲜于璜碑》书体宽扁,然绝不整齐划一。于造型而言,此碑结字或大或小,或纵或横,见跌宕,有疏密;体势正欹相依,欹则左高右低,错落有致,既破了平板无趣,又兼顾了贯气。尤其是碑阴,书体大小不一,愈见恣肆生动。
    从用笔角度来看,该碑起收转折多呈方形 ,线条凝重沉实,若排笔匀力平过,绝少提按。因为沉实方折,字内空间尤其显得紧密内敛,有些字,如“荒”、“属”、“尉”、“吏”之类,常简省或弱化些许笔画以求得少许疏朗。正因如此,它的方拙朴厚便跃然纸上。虽然这样,我们依然能感觉到拙朴之余对灵动的探索和努力,如碑阴“怖”、“孝”、“誉”等字,在某些笔画上就相当的轻松灵动。
窃以为,《鲜于璜碑》非功深者不能为。盖其笔画方折,朴厚古拙,初习者难窥其妙,或不屑一顾,或留于表象,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整出来的或死板,或平正划一,总难遗貌取神。
    学习此碑,不能漠视方笔的运用,起收转折,不能马虎,但求意趣,不可斤斤计较于棱角分明。毕竟,写不同与刻,需要透过刀锋揣摩笔法。尤其是线条中段,既要拙朴沉实,又要写出生命的律动,最怕直来直往,若强驽之末,僵硬无力,弹性尽失。一般来讲,刻工的优劣,常使汉碑虚实相差甚大。此碑实多虚少,更需要我们在此多些思考。至于结字,不外乎大小、错落、正欹的对比,临习或创作时,可适当予以强化。当然,兼顾墨法和节奏的变化亦是书法艺术不可或缺的表现因素。
                                 
                                      2013年2月

1.jpg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8 22: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意临《乙瑛碑》
郭名高

    《乙瑛碑》建于东汉永兴元年(公元一五三年),隶书十八行,行四十字,现存山东曲阜孔庙。该碑字体端庄方整,笔法波磔分明,骨肉匀适。诚如何绍基所云:“朴翔捷出,开后来隽利一门,然肃穆之气自在。”
    端庄方整,说的是结体,即字的主框架多呈方形,不倚不斜,没有突兀的笔画,讲究一个度,属于理性书写。此碑乃汉碑中最为成熟的代表作,法度森然,肃穆之气弥漫。就用笔而言,骨肉匀适包含了提按与行笔几个方面的特点。细察之,《乙瑛碑》使用最为频繁的笔法是横画和竖画:并行数横,多向上划弧,作外拓法,于起收、提按上求些许变化;字内组件若为全包围,若“日”、“口”等,并列竖笔惯用内擫法,使得字内空间绵密紧凑。然月盈则亏,水满会溢,《乙瑛碑》的成熟,某种程度上来讲,极大的扩张了其书写惯性,比如“宀”、“纟”、“亻”等书写的符号化和“祠”、“为”、“圣”等字多次出现的雷同,直接影响了作品的丰富性和感染力。或有人曰,于一种书写而言,反复的出现就是风格。上述所列正是《乙瑛碑》的特点,然于书法创作,形而下的机械克隆,已远去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
    儿时,见父亲于地头嫁接树枝。父亲选好上等的枝干,或梨树枝或富士枝,埋于土中。某日,将其剪成短棍,拿着塑料纸去了果园,在秦冠树上选了枝,剪掉一些,于切口斜削一部分,在这个切面上劈下一道缝,同样,在事先准备好的短棍上如此这般一番,将二枝通过这条缝隙插于一处,用塑料纸包好。来年,秦冠树变成了梨树或富士。父亲说,树木嫁接,要注意品类,习性相近者易活,向左者必死。果树嫁接,可以极大缩短树的成长周期,达到水果种类更替的目的。这一点,于书法学习,我以为多少有些启发意义。
    临习《乙瑛碑》,我更愿意调动所学,对其进行少许整合。从书法创作论的角度来讲,用笔、结体、墨法以及章法的丰富性是艺术创作达于至善的重要因素,是通过形而下的技法达情会意的有效途径。 而作品的丰富有赖于长期的临帖积累。若在抚古的过程中机械复制,其思维必然僵持,顾此失彼、力所不及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是大多数习书者临帖与创作不能对等的原因。
    新瓶装旧水,意临之时可以选择某一点或几点进行重点强化,因为是临,其范本于字法、结体等方面已提供了些许参照,一部分注意力得到解放,可以专注于已有积累的发挥,熟能生巧,在创作上也能得心应手。当然,如此练习因为有个人思维的介入,也必然打下个性的烙印,不至于生搬硬套、毫无生气。
    意临是一种学习方式,却不是随心所欲,它需要明确的思维取向和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否则,易于结壳甚至模式化,若真如此,学习又步入另一个误区。
                                           2013年1月

2.jpg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18: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张迁碑》
                  郭名高


    在隶书的学习过程中,《张迁碑》算不得我师法的主要对象,最起码当下如此。在我的审美体系中,古拙、文雅、绵力裹铁的书写性似更能引起我的兴趣。这里,有诸多的对立与统一,比如拙与巧、生与熟、正与侧、刚与柔,如何将其熔入自己的审美夙求中而不显得突兀,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
    窃以为,求古,当以篆籀笔法为主。不管结字如何,求圆、捻管、绞转,摆动式行进,是我临习不同风格隶书经典的惯用手段。正因如此,我一直觉得《张迁碑》的基本特征与之相背。事实上,我也为此做了些看似无益的功课,末了,摇头叹息,自言清刚与阴柔,这是格格不入的两种追求。其实不然,高明的临作不是对文本的复制,而是一种发掘,清刚外表之下是轻巧与绕指柔式的美学支撑,这在《张迁碑》中表现得极为突出,只因我们将视线一直落在方笔的外壳之上罢了。
    《张迁碑》的书写性是可以被挖掘的。这方面,何绍基做了些努力,他首先化方为圆,强调线条中段的起伏变化,然做的成份太过明显,且以牺牲或弱化刚柔对比为代价,强调按笔,以为可以厚重,却呈现出了强弩之末的疲软。虽说如此,何氏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临帖思想,我以为这是胜于他的临作本身的。
    在我看来,意临有别于随意挥洒,它是建立在传统的审美基础上的主体贯通与融合,是以深厚的传统积淀为支撑。意临的取舍、转化是基于对书法本体的认识和规律的把握。
    临习《张迁碑》,我以绵力裹铁的线质取向为骨架,追求一种蓄和与自如。主要留意几个比对:一是基于用笔上的方与圆的对比;二是提与按所呈现的轻与重,柔与刚的对比;三是行笔过程中的快与慢的对比;四是墨法范畴的润与枯的对比。在这几个对比中,我的着眼点以轻重、快慢为主要训练目的,诠释或者说挖掘一种书写的快感。
事实上,这种训练,对于隶书由临习向创作的过渡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1.jpg
2.jpg
发表于 2013-11-1 17: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书法票友关注、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