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25074|回复: 14

[历史人文] 陕西省户县凿齿村和习近平的渊源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6 19: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从西安沿西宝公路西行,约40多分钟到达户县境内的大王镇,折而向南,顺7号路上郿坞岭(黄土坡)约1000,到达一大村落,村名甚异:凿齿村。其处民风淳厚,待客如亲。憨厚乡老,多能道出村名来自晋时名人习凿齿曾居于此而留名至今,若问习凿齿是何许人、其生平事迹,则大多茫然。而习凿齿正是中共十八大选举产生的党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先祖。
       习凿齿,字彦威,号半山。东汉开国元勋襄阳侯习郁之后。他生于东晋晋成帝咸和三年戊子(公元328年)813出生于东晋下辖的湖北襄阳习凿齿出生的年代,已是西晋灭亡的第12个年头了。
       习凿齿少有志气,且博学多闻,以能文著称。27岁时为东晋大将桓温幕僚,因多有建树,升为别驾。曾随桓温多次北伐前秦,均告失败。桓温长期掌握大权,素有不臣之志,历史上一句名言: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覆遗臭万载耶?就是他的大作。桓温十分看重习凿齿,曾说: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咸安元年(371年),桓温废帝司马奕为东海王,改立简文帝,以大司马专权,图谋篡夺帝位。习凿齿与其不相为谋,被贬出任荥阳太守,在任上写出著名的史学著作—《汉晋春秋》,以晋继汉统为主旨,警戒桓温企图篡晋的野心。后因脚疾,辞职归襄阳。
       习凿齿的才学与名望,在当时来说,可谓声播天下,他的作品,除了名扬后世的史学著作《汉晋春秋》外,其所著的《襄阳耆旧记》,是中国最早的人物志之一。
       作为东晋名儒,习凿齿博涉经史,才如泉涌,他写给桓温弟弟的《与桓秘书》这样写道:
   吾以去五三日来达襄阳,触目悲感,略无欢情,痛恻之事,故非书言之所能具也。每定省家舅,从北门入,西望隆中,想卧龙之吟;东眺白沙,思凤雏之声;北临樊墟,存邓老之高;南眷城邑,怀羊公之风;纵目檀溪,念崔徐之友;肆睇鱼梁,追二德之远,未尝不徘徊移日,惆怅极多,抚乘踌躇,慨尔而泣。曰若乃魏武之所置酒,孙坚之所陨毙,裴杜之故居,繁王之旧宅,遗事犹存,星列满目。琐琐常流,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夫芬芳起于椒兰,清响生乎琳琅。命世而作佐者,必垂可大之余风;高尚而迈德者,必有明胜之遗事。若向八君子者,千载犹使义想其为人,况相去不远乎!彼一时也,此一时也,焉知今日之才不如畴辰,百年之后,吾与足下不并为景升乎!
        其“芬芳起于椒兰,清响生乎琳琅二句至今为人们口口相传;其“命世而作佐者,必垂可大之余风;高尚而迈德者,必有明胜之遗事”正是伟大人物的写照。这篇文章肯定襄阳的诸葛亮、庞统等的“命世作佐”与“高尚迈德”,而视魏武、孙坚等为“常流,碌碌凡士”,正说明习氏“以汉为正统,以晋继汉”的正统观。一封书信,言史抒情,颇具文彩,又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优秀散文。
        《晋书》对此评价:其风期俊迈如此。
        习凿齿又是一位诗人,但其存世诗很少,其《咏灯诗》云:
    煌煌见夜灯,修修树间亮。
    灯随风炜烨,风与灯升降。
        习凿齿崇信佛教,深通佛理。他久闻道安法师的名声,去拜见时,自我介绍说:四海习凿齿。释道安则应声道:弥天释道安。这两句见面语,被视为清句佳对而传诵后世,并称之为“气蕴兰芳,言吐风采”的最好范例。
        “四海习凿齿,弥天释道安”一联载于《晋书》,当属“正史”中的最早之联。它比孟昶“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之联要早600余年。
        习凿齿又向他的好友谢安推荐道安法师:
    来此见释道安。故是远胜非常道士。师徒数百斋讲不倦。无变化伎术可以惑常人之耳目。无重威大势可以整群小之参差。而师徒肃肃自相尊敬。洋洋济济乃是吾由来所未见。其人理怀简衷多所博涉。内外群书略皆遍睹。阴阳算数亦皆能通。佛经妙义故所游刃。作义乃似法兰法道。恨足下不同日而见。其亦每言。思得一叙。其为时贤所重类皆然也。
        说道安法师不仅博通内外群书,於“佛经妙义,故所游刃”,“远胜非常道士”,“乃是吾由来所未见”。道安也称凿齿“锋辩天逸,笼罩当时”。可见二人对佛教义理皆有深研,甚为投机。可以这样说,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习凿齿也有一定的功劳。
        习凿齿著的《汉晋春秋》,为五十四卷宏篇巨著,上起东汉光武帝,下至西晋晋愍帝,纵贯近三百年的历史。其篇幅之浩繁、内容之丰富、涉猎之广泛,为史学上所罕见,其历史和文化影响极其深远,对后世影响很大。西晋陈寿做《三国志》,尊曹魏为正统,认为其应直承东汉。《汉晋春秋》,则以蜀汉刘备为正统,魏曹为篡逆,并认为晋虽受魏(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代魏称帝),但应继承汉祚,否则晋朝国统不正。
        习凿齿这种辨证和正统的政治历史观一直绵延数百年,在《三国演义》里达到了一个巅峰,不仅直接影响了三国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还对《三国演义》的成书,影响很大。
        《三国演义》一书中的许多故事,有很多取材于《汉晋春秋》,如“七擒孟获”、“后出师表”等等。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借《汉晋春秋》流传至今,被奉为做人的圭臬。由此可以看出,习凿齿所撰的《汉晋春秋》五十四卷,在历史和史学上的巨大价值。
        公元379年,前秦符坚发起攻击东晋的襄阳之战,襄阳城破后,俘虏了当时东晋的两大名士,即习凿齿和释道安。这时的习凿齿已是66岁的老人了,史书记载:及襄阳陷于符坚,坚素闻其名,与道安俱舆而致焉。既见,与语,大悦之,赐遗甚厚。所谓舆而致焉,就是用车接来。当时,习凿齿正患脚病,瘸着走路。符坚感慨地对臣下说:当年,晋人平定东吴,得到东吴的两名水军将领陆抗、陆景,朕以十万之师取襄阳,唯得一人半也。大臣权翼问:谁耶?符坚说:释道安一人,习凿齿半人也。赏识之重溢于言表。至于符坚所说释道安一人,习凿齿半人,并非指习凿齿才华不如释道安,而是戏谑当时的习凿齿瘸着一条脚走路。
        前秦符坚对习凿齿本欲大用,却因进攻东晋,忙不遐顾,致习羁留前秦京畿,在现是户县的钟官城附近结庐而居,长达四年之久。后来前秦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关中再次陷入混乱和杀戮之中,习凿齿辗转回到襄阳。他在户县住过的地方,聚而成村,竟以凿齿村名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
        时过千年,又一位习姓人物闻名世界,他就是国务院原副总理习仲勋。习仲勋出生在陕西富平县淡村镇。据《习仲勋传》载,始祖居湖北襄阳,为避战乱首迁江西。明初,一支后裔再徙河南,富平祖父于清末由河南邓州入陕定居。
    学者吴直雄先生的学术论文《习凿齿及其相关问题考辨》披露:
   习家先祖世代定居于湖北襄阳一带。习姓在“百家姓”中虽然不是大姓,但在中国历史上,却是一个名人辈出的望族。东汉时期,习氏先祖习郁封“襄阳侯”,封地就在今天的襄阳一带,至今遗迹犹存。东晋著名历史学家习凿齿著有史书《汉晋春秋》,以学问和人品名重一时。魏蜀吴三分天下,孰为正统一直是后来争论的话题,第一个推崇刘备为正统,并给诸葛亮以极高评价的便是习凿齿。成都武侯祠至今仍题有赞颂他的楹联“异代相知习凿齿,千秋同祀武乡侯”。 习家世代牢记“不做贼臣”的祖训,为避战乱几经迁徙,江西、河南等地都留有习氏先人的足迹。而习仲勋的祖父是清朝末年才拉家带口由河南邓县迁居富平的。至今位于淡村镇一片田野中的习家庄,仍是左近数百里唯一由习姓组成的村落。   
    学者傅正生在《老友》2006年第2期中发表《习仲勋夫人回乡寻根认祖》的文章中载:
    凿齿31世孙有毅由白梅徙居湖洲,为湖洲始祖。湖洲第5世文德徙居新干塘头村。塘头村开基祖文德为习凿齿35世孙。文德公第七代有思敬、思乡、思淦、思新。据《习仲勋传》载,思敬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徙居河南邓州。文德公世下25世为仲勋。其祖永盛(应为永生”——引者)后再徙居于陕西富平。如是,邓州习营村、陕西富平习氏均为习凿齿后裔,不言而喻,习仲勋是习凿齿后裔。
    按此考证,习仲勋即是习凿齿的60世孙,习近平即是习凿齿的61世孙。
    习仲勋老先生已逝,习近平总书记如有机会来陕视察,到其先祖居留之地户县凿齿村一视,当也是一个佳话。
发表于 2012-11-16 20: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11-16 20: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舔媾子     可笑{:soso_e119:}
发表于 2012-11-16 20: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点挑得真好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21: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是展现户县悠久的历史文化!{:soso_e117:}
没说.gif
有才.gif
太可笑啦.gif
发表于 2012-11-17 08: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1:}
发表于 2012-11-17 09: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早不展示晚不展示非得18大以后展示
发表于 2012-11-17 09: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闲的蛋疼。

要不要在村里规划一片地 盖个草棚 然后再在村口挂个牌子: 习近平先祖习凿齿故居?

发表于 2012-11-17 09: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11-17 19: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却是需要{:soso_e144:}
发表于 2012-11-21 12: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拉关系。。。
发表于 2012-11-22 17: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过
发表于 2012-11-23 11: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19:}
发表于 2012-11-23 13: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更关心的是,不知名的习姓子孙都迁移到哪里去了?
元芳,这事你怎么看?
发表于 2012-11-23 14: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1. @@@@@@@@@@@@@@@
复制代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