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5243|回复: 2

户县 寺庙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7 08: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重阳宫道教著名宫观。在户县城西十公里处的祖庵镇北。为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故居。相传王重阳于金正隆四年(1159)在户县遇仙人吕洞宾化身,得其秘道真诀,遂通仙术,次年又遇仙人于醴泉,得其秘语五篇,并指示其往东海传道;后王去山东宁海收徒传教,仙化后归葬咸阳。重阳弟子丘处机于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在此建造宫观,因马钰手书“祖庭”两字悬于宫内,故后来全真道徒尊称该宫为祖庭;金章宗录安年问(1196—1200)再次修复,赐额日“灵虚观”,元时改称重阳宫,元中统四年(1263)再次兴建,时增建殿宇楼阁等建筑约计五千间左右,规模宏大。南至秦岭,北近渭河,云集道士近万人,为当时关中西部最大的道教宫观,与北京的白云观和山西芮城的永乐宫并称为道教全真三大祖庭。原有建筑均已毁坏,仅存清代重修的纯阳殿和灵官殿及解放后新建的十余间道教石碑陈列室,室内陈列有用汉、蒙和八思巴文镌刻的元代道教石碑三十余通,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赵孟颐手书的《敕藏御服碑》、《孙真人道行碑》、《七真人图像》碑及数通八思巴文石碑,是研究元代道教历史的宝贵资料,具有一定的宗教文物价值,享有“祖庵碑林”之美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道教重点开放宫观。




1.jpg
重阳宫祖师纪念塔






2.jpg
八宝玉石塔

        草堂寺在户县东南二十公里草堂镇的圭峰山北麓,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高僧、四大翻译家之一的鸠摩罗什来长安时居留译经之处。十六国前秦国主苻坚以大将吕光伐龟兹迎罗什,后秦国主姚兴建逍遥园,迎罗什入园中草堂寺译经讲经。现草堂寺中存有珍贵的“姚秦三藏法师鸠罗什舍利塔”,但已不是当年所造,应为唐代追刻。塔高二点二三米,八面十二层,是用玉白、砖青、墨黑、乳黄、淡红、浅蓝、赭紫及灰色共八种颜色的玉石雕刻镶拼而成,因而俗称八宝玉石塔。塔下层浮雕须弥山座,三层云台刻蔓草纹,中有八角形龛和阴线刻出的佛像,上有雕出屋脊飞檐的顶盖,雕造技巧纯熟精练。塔后有烟雾井,相传当年每逢秋冬早晨,井中有气蒸腾而出飘至长安,因而被称为长安八景之一“草堂烟雾”。现寺中还有唐大中九年(885)所立的柳公权篆额、裴休所书的《定慧禅师传法碑》等二十余通石碑。

   




3.jpg
紫阁峪敬德塔

        紫阁寺位于户县东南二十余公里紫阁峪内,此寺历经数朝终被焚毁,仅存七级宝塔。当地曾发现古代盘山路遗迹、栈道矩形栈孔和寺庙遗迹中的方砖、瓦当等文物。二千零三年十月十六日,户县“紫阁峪玄奘遗骸调研组”和陕西省社科院有关专家一起深入紫阁峪实地考察。他们沿路仔细察看与紫阁寺有关古代摩崖石刻十多处。从考察情况看,摩崖石刻字迹清晰可辨,确有“紫阁”之记载。
  在古塔附近不远处,洪水冲刷过后,一处寺院遗址竟露出地表:明显可见埋于地下一米多深的石条、古砖等寺庙建筑遗物。同时,专家们还从当地村民郭明金家里,亲眼鉴别近期在遗址出土的二十多件唐末时期的柱础、方砖、板瓦、筒瓦、瓦当以及瓷器碎片。专家们还在郭明金带领下,实地踏勘紫阁寺遗址当年佛事活动留下的祖师岩雕像柱窝、栈道孔和涌钵泉等遗迹。
        据史料记载,玄奘于唐麟德元年(664)二月五日圆寂于铜川玉华宫,先葬白鹿原,再葬兴教寺。广明元年(880)兴教寺毁于黄巢起义战火,寺僧护携玄奘遗骨至终南山紫阁寺,后又迁往南京。在元至正年间《金陵志》中,有“金陵可政和尚于宋端拱元年得之(指玄奘法师顶骨)于长安终南山紫阁寺”之说。《建康志》也记载玄奘大师顶骨被可政和尚从紫阁寺带回金陵长干寺安奉之事
  户县紫阁峪敬德塔,距今已有九百十一年。户县玄奘调研组最近拿出七条理由证实,这座高大清俊七重塔下,葬的就是玄奘遗骸。




4.jpg
敬德塔

七大理由证实玄奘余骸在户县
  一、顶骨从紫阁寺迁出。一九九九年三月,第二届国际玄奘学术研讨会在铜川举行。根据文献资料得出玄奘遗骸迁移结果:玄奘法师圆寂于唐麟德元年(664),初葬长安附近的白鹿塬上。五年后,朝廷为之改葬于今长安兴教寺墓地,专门建塔供奉。唐僖宗广明元年(880),黄巢军入长安,兴教寺墓塔被毁,法师遗骸为寺僧携至终南山紫阁寺安葬。
  二、史书证实南京玄奘顶骨来源于紫阁寺。南京出土的玄奘的顶骨曾经引起轰动。南宋《建康志》卷四十六记载:“端拱元年,僧可政王终南山,得唐三藏大遍觉玄奘顶骨,为建塔归于寺。”元《金陵志》记载:“塔在寺之东,即葬唐三藏大遍觉玄奘法师顶骨所,金陵可政和尚于宋端拱元年得之于长安终南山紫阁寺。”其紫阁寺一句,确切表明南京所藏玄奘顶骨,来源于终南山紫阁峪紫阁寺。
  三、敬德塔所建时间与迁骨时间吻合。调研组认为,塔是东汉以后佛教信徒从印度引进的一种地面建筑,其主要作用就是安葬佛陀舍利或其门徒的遗骨。敬德塔有异域风格,此塔建造时间与可政和尚迁走玄奘头骨时间相吻合,南京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刘大任、中国玄奘研究会会员王仲德均立言:玄奘遗骸广明元年(880)迁入紫阁寺,“上建五重塔”文章进一步表明,宋时为避西夏战乱,当时因寺颓塔倾,可政和尚携玄奘顶骨至南京,显然是从五重塔中取走。元佑七年(1092)拆除残损的五重塔,建现在的七重塔,安葬其余遗骨。
  四、重檐七级塔与玄奘的身份地位相符。玄奘在佛教信徒的心目中是“大遍觉”,即完全觉悟者。其身份接近释迦牟尼,因此,只有玄奘能够享受七级塔礼遇。
  五、紫阁峪是佛门净地。《大藏经》记载,北周灭佛时长安剩下的最后一个和尚法藏在此避难,玄奘大弟子韩国僧人圆测在紫阁峪呆了八年,表明紫阁峪是佛教认为清净安全的地方。
  六、“无主塔”符合玄奘遗嘱。敬德塔是一座无主塔,与玄奘临终前“筅滁裹遣”以及“择山涧僻处安置”,以求死后尸骨安宁的遗嘱相符。因黄巢兵乱,玄奘后世弟子移遗骸至紫阁寺,没有张扬,不留塔名,既能求得先师安宁,也不会再遭祸患。
  七、南京出土石函文字进一步佐证。一九四二年冬,一位笃信佛教的日本人高森隆介,在南京中华门外雨花台旁挖掘整地时,发现一个石函,供奉着玄奘法师的顶骨,并有众多佛像、佛器及珠宝,石函两侧则刻有记载玄奘顶骨迁移的渊源文字,文字与《建康志》记载吻合。
发表于 2011-11-7 19: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咧
发表于 2011-11-7 19: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